人格决定寿命

> 人格决定寿命

霍华德 . S. 弗里德曼(Howard
当代中国出版社
9787515400914
28.00

试读章节

文摘1:

尽责的人更长寿

尽责性人格可以预言长寿,但是它和严重的慢性病有关吗?当然其他因素也和慢性病的关系很大,但谁的影响更大呢?像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腰疼、抑郁症和膀胱病之类的疾病和尽责性人格特质有关系吗?

为了从现代研究中找到证据,我们和哥伦比亚大学流行病学专家雷尼·古德温(Renee Goodwin)联合调查了全美国成千上万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人群。这个调查证实了我们的预期,即尽责性低的人更容易罹患上述这些慢性疾病。尽责性低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更可能抽烟,患高血压和坐骨神经痛的可能性也较大,他们还容易患肺结核、糖尿病、关节炎和中风等疾病。当然,很多事情都会影响健康和长寿。但是,刷牙对长寿的影响肯定和尽责性人格特质(比如守时习惯)在长寿秘诀中所占的分量不同。我们知道,研究人格和健康长寿的关系不能就此停下,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更多尽责性人格特质的相关内容。比如,尽责性人格特质和其他特质混合在一起,是如何影响健康和长寿的。你在本书后面章节将读到更多的研究发现,比如关于乐观、爱发愁和社会交往等很多人格特质与健康长寿的关系。通往健康和长寿的路标拥有尽责和可信赖的人格特质会让人显得无聊和落伍吗?我们绝对没有发现相关的支持证据。相反,(逃避责任的)懒人和怪人不可能成为航天员负责太空飞行,也不可能成为军队将领指挥打仗;粗心大意和草率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受人尊敬的法官和医生等专业人士。事实上,推孟被试中大部分最尽责的人都过着令人羡慕和有价值的生活。

尽责的和可信赖的人会健康长寿。当然也有例外,但是尽责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预测长寿的特征。如果你是个尽责的人,你读到了这个好消息,请继续保持。就像帕特里夏那样,你的习惯、你大脑里的生物化学物质和你的社会环境都会一起产生作用,降低生病或过早死亡的风险。而且你大概已经在关心那些和健康相关的习惯和活动了。但是,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尽责的人格特质。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人格特质,就注定不会拥有健康和长寿吗?

当然不会,你可以转变成这样的人并改变生活方式,不过你的转变不会太快。因为有多少“新年新愿望”的计划其实未能实现。很多快速决定的改变计划通常易被放弃。而真正能坚持下去的变化和调整,是一点一滴的小进步。

当人们去寻找提高责任感的契机,就确实能够慢慢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比如,詹姆斯就用了大概10年才完成这个人格转变。他在1922年测量的尽责性分数,属于人群中最低的那25%之列。他妈妈和老师形容他是个只顾眼前的自大儿童,根本不会计

划未来;他那时也不太可靠和真诚。像其他被试一样,詹姆斯17岁时读完了大学一年级,他虽然聪明,但是学业表现却低于其能力可达到的水平。他休学一年(这一年没什么进步)后,在家人的催促下又继续了大学生活,他换了两次专业后毕业,最终获得通信专业学士学位。

1936年,当詹姆斯再次接受人格测量时,他正在公共关系的职位上安稳地工作,而且刚刚结婚。从他的家庭,我们了解到他成年早期的特征,他妈妈说他担心经济负担,他妻子形容他虽然不是国教教徒,但平时也不冲动。后来在1940年的一次测量时,他在尽责性方面的得分进入了最高的25%之列。因为那时他喜欢他的工作,认真、执著地向着目标努力前进;虽然还有点自大,但是詹姆斯青少年时的野性在中年后慢慢转变成谨慎了。他最后活得很长寿。

詹姆斯不是一夜之间变得尽责的,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他逐渐承担起了成熟中年人的责任,并且一点点地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当然,他同时也加强了体育锻炼。除了体育锻炼对长寿的积极作用以外,他逐步拥有了良好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是他健康长寿的最主要原因。你将在本书后面章节读到:婚姻也是他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他妻子也同意这一点),工作上的自豪感也是原因之一,尽管他的公共关系职位很平常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形容自己是个有高尚操守的诚实人。所以,他慢慢转变的人格特质,加上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为他打下了健康和长寿的坚实基础。那么,我们下一个谜团是,为什么詹姆斯获得了成功的人格转变,而有些人却走向了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之路?


文摘2: 待人友好和擅长社交与长寿有关吗?

美国人向来把善于社交和性格外向看做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他们担心孩子的性格内向。但是过度的社会交往也不是一件好事。人的社会性有时有利于健康,有时却对健康有害。比如,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朋友、熟人、家人和亲戚都可能会出手相助,使我们渡过难关;但是当我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时,这些人和事就可能会打扰我们的安静生活,会让我们烦恼。[据说喜剧演员乔治·彭斯(George Burns)曾经开玩笑说过,幸福就是有一个相互关心和爱护、联系紧密的大家庭……不过他们最好住在另一个城市。]另一方面,孤僻少友也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和不健康,除非你所寻找的就是一种平静和自省的世外桃源。

擅长交际的儿童长大后比一般人更健康,这一推断看似合理。我们参考“尽责性(责任心)指数”的建立方法,创造出一种“社会化系数”,即儿童的人格特质测量指标,它可以测量出一个孩子喜欢和别人在一起的倾向性:是否是一个孩子王,在大群体中是否深受欢迎?他或她是否喜欢和别人一起玩耍,是否喜欢参加社会活动?

但从推孟博士几十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那些擅长交际的儿童并不一定长寿,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擅长交际的人格特征与长寿无关。

比如,为什么科学家比商人长寿?

1954年,推孟博士做了他去世前的最后一项调查,他提出的问题是“科学家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吗” ?当时,推孟博士正在探索如何吸纳更多学者成为科学家,以及如何改善科学家和律师之间的关系。

推孟博士一贯偏向于实证法,因而致力于寻找被试间的性格差异。他把被试分为两类,一类是科学家,另一类是商人、律师、管理者。结果发现差异巨大,推孟在总结中写道:“在能力、职业兴趣和社会行为方面,科学家(工程师)与商人(律师)处在相反的两极。”

还有个特别之处,科学家们大多不善于社会交往。当他们还是儿童时,这些未来的科学家们就比较害羞,较少参加社会活动;在成年早期,他们对社交网络也不感兴趣。这些差异恰恰就是很重要的线索,它解答了为什么社会化并不能预示长寿。

我们按照其寿命长短,重新组合和分析了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两组被试。结果发现,科学家比非科学家长寿。数据显示,只有2/3的非科学家活到70岁,而3/4的科学家活到了70岁。

约翰小时候很害羞,不愿和一大群孩子一起玩,他更喜欢国际象棋、拼图或者看手势猜字谜游戏。他后来成为了一名物理学家。在推孟的被试中,这种现象很普遍,即长大后成为科学家的儿童,远不如成为律师、商人和销售员的人擅长社交。但是这两组被试的“尽责性(责任心)”程度相当。推孟博士由此断言,在社会交往方面,非科学家们毫无疑问要高于科学家们的得分。(在这份报告中,推孟博士说他使用了IBM最新研发的电脑,他是最早使用IBM电脑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之一,那时电脑刚刚成为数据统计分析的最好帮手。)

那么,为什么善于社会交往的人格特质却不一定会使人长寿呢?毕竟,社会化水平比较高的儿童长大后很可能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而良好的社会关系一般被认为是健康的标志。

科学家们健康长寿的关键是:他们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工作、长久的婚姻,通常他们都很负责地去工作。而那些非科学家们,包括商人、律师、销售员等等,他们的工作不稳定,还经常要应付杂乱无序的业务活动。总之,社会化的人格特质对人寿命的影响是个中性的因素,社会化本身既无法帮你长寿,也不会缩减你的寿命。这一发现是个很好的提示:人们一开始认为对健康长寿有利的东西,未必就真的会有用。要真正理解什么因素有利于健康长寿,我们就必须在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寻找,并且要长时间反复检验它们。

哪些早期人格特征能预测成年后的不健康行为?我们的整个研究团队,包括当时还只是研究生的琼·塔克(Joan Tucker),通过研究找到了中年期的健康行为模式,即参与者们在40—50岁时的生活习惯。好社交的儿童成年后容易染上抽烟喝酒的嗜好,而那些勤奋谨慎(有尽责性的)的儿童长大后生活方式更健康。性格外向和善交际的儿童容易面临社会交往的压力,更可能不得不学会抽烟和喝酒。③因为这类人常常发现,抽烟喝酒在其所处的社会氛围中是“必需的行为”。有趣的是,来自大量调查研究的重大科学证据显示:活泼外向的儿童天生就受到喝酒抽烟的诱惑,天生就喜欢抽烟喝酒所产生的“美妙”感受。

特别让我们感到惊奇的发现是,社会交往水平对健康行为的影响不仅仅发生在青春期,而且还会持续影响几十年后的成年期。

为了进一步深入挖掘,我们还研究了社会化的另一特殊方面,即社会化以有力的方式让一个人和别人产生的情感连接。

自我评估:情感沟通力

我们设计了一种新方法来测定情感方面的社会交往,以下就是这些题目:

得分从1至9分别为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到完全符合我的情况

1?当我听到优美的舞曲时,我的身体就会立即开始动起来。1 2 3 4 5 6 7 8 9

2?当我笑时,人们知道我是发自内心在笑。1 2 3 4 5 6 7 8 9

3?我注重细节。1 2 3 4 5 6 7 8 9

4?当我打电话时,我的情绪也能清楚地传达过去。1 2 3 4 5 6 7 8 9

5?我总是有所准备。1 2 3 4 5 6 7 8 9

6?朋友们经常找我倾诉他们的问题,寻求我的建议。1 2 3 4 5 6 7 8 9

7?我按计划做事。1 2 3 4 5 6 7 8 9

8?我只有做到完美时才停下来。1 2 3 4 5 6 7 8 9

9?朋友们说我应该去当演员。1 2 3 4 5 6 7 8 9

10?我制订计划并且紧跟计划。1 2 3 4 5 6 7 8 9

11?我有时会忘记把东西放回合适的位置。1 2 3 4 5 6 7 8 9

12?我善于玩需要表演和沟通的游戏,比如“看手势猜字谜游戏”。1 2 3 4 5 6 7 8 9

13?别人经常误以为我比实际年龄小。1 2 3 4 5 6 7 8 9

14?在会议、烧烤或其他聚会中,我经常是关注的焦点。1 2 3 4 5 6 7 8 9

15?和喜欢的人谈话时,我经常用拥抱和抚摸来表达我的喜欢或爱。1 2 3 4 5 6 7 8 9

将题目1、2、4、6、9、12、14、15的得分相加,就得出了你的总分。(其他的题目不算。)你的得分应该在8—72分之间,平均分是40分。如果分数低于36分,那么你就属于得分最低的25%的人群;如果高于50分,你就属于得分最高的25%的人群;如果得分高于58分,你就属于得分最高的5%的人群。

我们用这个表来测量情感沟通,也就是一个人把他/她的情感(情绪)传递给他人的程度。擅长于此的人通常在销售和说服他人方面很在行。在参与者中,许多这种类型的人都成为了各自领域中的领导者。因为他们有激情(热情)、情绪感染力和社交技巧,在这方面得高分的人都有内在倾向去追求健康。不过,如果他们的激情、情绪感染力和社交技巧让他们追求新奇刺激,或让他们陷入享乐主义的朋友圈,这会给他们招来大麻烦和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当然,只要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许多情感沟通力强的人的情绪技能会让其走向长期健康的人生道路。


文摘3:是真是假,结婚让人更长寿

经常听说“结婚的人寿命更长”这句话,它是关于长寿的流行病学研究的结论。尽管这句话会误导人,但是在广义上却符合逻辑。如果以大量西方人群为样本,对比已婚和未婚人群的寿命长短,你会发现结婚的人确实寿命更长。可是不幸的是,上述流行病学研究的结论经常被简化成“结婚的人寿命更长”,而且这句流行语会反复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尤其是针对女性读者。我们不知道多少人相信这句话,不过它肯定让很多人相信,配偶既是健康的补充,也是生活的伙伴。就像我们没有发现其他坊间误传的证据一样,这种说法也缺乏证据。当然,如果一个人独自在家突发疾病时,配偶在身旁肯定有助于紧急救护。很多突发心脏病的人正是因为没有人帮忙呼叫紧急救护而错过了最关键的抢救时机。不过,只有那些真正相爱的配偶才可能在危机时刻起到作用。

如果你要按时吃药,配偶能主动提醒你;如果你不应该再吃冰激凌了,配偶也可以温柔地劝阻你。他(她)还可以督促你遵守医嘱,比如按时做血糖测验。不过另外一种可能是,他(她)的不良行为反而会影响你的健康,比如不停地带回来热狗等快餐食品给你吃。

如果你住院治疗,有个体贴的家人在身边照看你是很好的,因为医疗错误是导致病人死亡和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院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我们听说,很多医生想到生病住在自己的医院都会很害怕。有家人陪伴在病床边照看你,并且时刻保障和维护你作为病人的权益,可以确保医护人员避免犯错。

配偶也可以起到减压阀的作用。经过一整天劳累的工作回到家,你肯定期望配偶像个可爱的朋友陪你,让你放松!但是,如果对方是个挑剔和爱抱怨的人,你一进家门就听到他(她)唠叨婚姻中鸡毛蒜皮的事情,你会怎么样呢?

我们想说的是:毫无疑问,配偶和生活伴侣会带来很多美好的事情,这有助于改善健康。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支持“结婚的人寿命更长”的科学证据。而且,为了改善健康而结婚,可能根本行不通!

婚姻是把双刃剑

当我们仔细分析了相关的数据后,我们发现了“结婚的人寿命更长”这个建议的第一个瑕疵,那就是,不是“结婚的人”而是“结婚的男人”寿命更长。这些研究中的主要证据都没有显示“结婚的女人”会从婚姻中获益。

婚姻还可能成为严重压力事件。“社会再适应评价量表”是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这个著名的测量压力的量表最近被修订了。如果你用这个量表测量后得了高分,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人都会知道,“哦,你最近的压力很大呀”!如果你短期内遭遇了足够多的神经紧张事件,你患病的风险将会突然增大。很多人都同意压力事件包括失业、入狱或失去朋友,也知道配偶死亡是最大的生活压力事件之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离婚却是紧跟其后的第二大生活压力事件。(前面章节介绍过父母离婚对儿童的影响,现在本章要讲述的是离婚对婚姻当事人双方的影响。)离婚会破坏家庭成员的关系、扰乱家庭财务;离婚还会击溃自我,让人不再觉得能够预测和理解这个世界了。毫不奇怪,离婚早被看成影响健康和长寿的严重压力事件了。

婚姻史的详细解读

琼·塔克博士最初在读硕士研究生时,在我们实验室研究婚姻和长寿课题。她现在已经是研究社会关系和健康问题的知名学者了。她帮我们完成了本书关于婚姻和健康相关性的研究。这部分内容因其错综复杂而让人抓狂。假设婚姻是一个有利健康的新药物,假设我们能把这个药物发给一组人,然后把安慰剂发给另一组的人。很多人可能还不愿意接受随机安排“被”结婚呢。

如果婚姻效应像维生素D(阳光维生素)那样,主要是生理上的效果,我们就能设计一个像研究维生素一样的实验,把健康和不同饮食组合、食物补充、不同季节的阳光照射以及血液中维生素的不同水平等变量进行对比。但是我们不能这样研究婚姻,我们必须研究每个人决定结婚并保持婚姻的复杂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个人原因、社会影响和社会期望。

看看20世纪50年代的数据,那时推孟被试们大约40岁,琼指出,那些结婚的人中有些是离婚后又再婚的,还有些像詹姆斯一样结婚了并且还保持着第一次婚姻,后者是我们称做的“婚姻稳定者”。这两组人都是有婚姻的,但却有不同的婚姻史,而不同的婚姻史很值得研究。

另外一些推孟被试(第3组)则离婚了,然后一直保持离异单身状态;还有第4组人,他们一直没结过婚,处于未婚单身状态。其他类似研究都没有长期针对已婚和再婚人士进行对比,也没有长期针对离异单身和未婚单身人士进行对比。我们用这样4组划分法对婚姻作用进行研究是概念性的突破,也是必需的。因为如果没有细分离婚和再婚就开始研究,研究人员就无法正确解读被试的婚姻史。而婚姻史对婚姻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你属于哪一组:再婚者、婚姻稳定者、离异单身还是未婚单身?再婚者

我们从再婚者开始,这一组是指在1950年保持着婚姻,但却是再婚的人。拿菲利普来说,他和琳(Arlene)1935年结婚并很快有了一个女儿。当时他们的婚姻还算幸福。虽然婚姻并不平静,不过每次冲突总能化解。然而到了1941年,菲利普被征召到国外参加“二战”,他这一去就到了“二战”结束。他们开始被迫分开生活,这让他们的婚姻备受折磨。当菲利普在1945年返回家乡时,他们试图弥补脆弱的婚姻关系,但最终还是在1947年离婚了。这之后,菲利普很快碰到了一个“真正懂他”的女人,于是很快再婚了。到1950年时,他的第二次婚姻一直不错。

婚姻稳定者

这一组同样也是在1950年时仍保持婚姻的推孟被试,而且是其第一次婚姻。比如詹姆斯,经相亲第一次遇到了艾琳,即使不是“一见钟情”,他们肯定也有共同的兴趣,因为他们见面后就开始恋爱并持续了数周。当时詹姆斯大学刚毕业,在一家跨国公司找到了一份公共关系的白领工作。他的收入不错,并且想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于是他在第一次见面仅6个月后就向艾琳求婚了,艾琳立刻答应了。那时艾琳刚刚读完大学的某个学期,一月份结婚后她就没有再返回校园读书,而是开始做全职太太照顾家。婚后5年里他们有了3个孩子,艾琳一直照顾孩子们直到他们上学。他们最小的孩子在1950年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当时詹姆斯在问卷中报告说,他很满意他的婚姻家庭生活和工作成就。所以他还在继续做同一份工作,也在继续享受专一的婚姻。

离异单身

芭芭拉是这一组的代表,她有过一段婚姻但是离婚了。这一组被试在1950年的中年阶段仍然保持着离异单身状态。离婚后,芭芭拉的前夫弗雷德里克搬到了另外一个州,重新开始生活。芭芭拉则留在了原来的小镇继续生活,她还继续做原来的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她在问卷中报告说,能够帮助他人(的工作)给她带来很多快乐和幸福。事实上,她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她偶尔和朋友吃饭聊天,偶尔晚上打打扑克。她还开始学画画,上了两节课后她觉得很不错,尤其是用木炭画的素描画。画画开始成为她娱乐和放松的个人爱好。(她很早以前就曾经喜欢艺术,但是自认为没有创作天赋。)虽然芭芭拉自己认为婚姻失败让她失望,但是她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没觉得要承受什么离婚带来的真正情感问题。

和芭芭拉相比,大部分离婚的被试们则觉得很痛苦。比如唐娜,她从来就没有从自己的失败婚姻中恢复过来,也没有再婚。或许她本来就还没从父母离异的痛苦经历中走出来。她对婚姻的信任感破碎了,她开始担心任何社会关系,甚至包括她的朋友关系。养育自己的孩子,成了她生活的主要内容。

未婚单身

这组被试从未结过婚。比如艾玛,她一向成熟且受人关注。她选择了一直未婚,尽管如此,她的生活很充实。大学毕业后她出国待了一年,先是在欧洲的朋友那里待了几个月,然后跟着一位著名艺术家学习了几个月。回到美国后她读了研究生,然后在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应聘到附近一所大学做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那时,她一直忙于学术活动。不过一旦有空闲,她就继续去旅行。虽然后来她再没去过欧洲,但她经常在美国西部旅行,也去过几次美国东部。她在问卷中报告说,良好的朋友和家庭关系带给她幸福,她的工作和旅行也让她感到幸福。

虽然4组划分法对研究已婚、再婚或单身的人群很有独创性,但还是无法对不同的男性和女性进行任何有意义的深入研究。于是我们进一步按男女性别独立研究了婚姻和健康的关系,把4组按不同男女被试细分成8组,这样的细分给研究带来了巨大变化。


文摘3:快乐不意味着健康

快乐和乐观的天性是健康的标志吗?想想那些著名喜剧演员们:艰难和不幸的童年经历,往往是让他们走进这一行的原因,或许他们是用幽默和玩笑来掩盖内心的创伤和屈辱。从好的方面说,这些人找到了面对巨大挑战的一种方法;从坏的方面说,他们最初都无法避免那么多磨难。许多喜剧演员在表面快乐的背后,都一直在与过去的心理阴影作斗争,他们同样无法让快乐引导自己走上最健康的生活模式。很多研究发现,喜剧演员们并不比一般人寿命长。或许,《麦田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J?D?Salinger)曾经感受到了和我们在此想说明的相似道理,他曾经写道:“相反我是一个偏执的人。我怀疑只有书中那些虚构的人物才会让我快乐。”

当我们深入研究,为什么严肃的艾玛会比快乐的保罗更长寿时,我们考虑了众多的可能性。首先,我们从搜集的死亡证明上,查到了他们各自的死亡原因。从推孟研究中我们发现:性格快乐和活泼的被试不仅更可能早逝,而且他们更多地死于自杀、意外或凶杀,而不是癌症或心脏病等原因。这或许正如推孟博士在1940年说的,这类被试在成长过程中“从未担心过会发生什么不幸事件”,所以他们长大了就变得无忧无虑。换句话说,这些性格十分快乐的儿童们,要么掩盖了生活中的麻烦一面,要么就没有察觉到生活中的危险。但我们也没有发现这些儿童长大成人后,与社会有什么特别的格格不入。

继而我们想,这些另外的健康威胁,或许部分来自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健康的行为习惯。这些快乐的儿童长大后是否会因为不担心身体会出问题而形成不良生活习惯呢?我们的确发现,这类人长大后比其他人更喜欢喝酒抽烟,相反,严肃的孩子则少有此类嗜好。艾玛符合这个模式:作为比较严肃的推孟被试,艾玛从不抽烟,也很少喝酒。或许,英文把cheers(该词本意是“快乐”的意思)这个词当做祝酒词“干杯”来使用并非巧合,乐观的人在觥筹交错中或许找到了“快乐”吧。

这些快乐的人是否真的在边缘生活,寻求危险的刺激?我们依据冒险程度进行分类,解密了被试们的兴趣爱好,从而找到了答案。一些人喜爱刺激的活动,比如飞行和打猎;而另一些更倾向于安全的消遣,比如读书和听音乐。性格活泼的人长大后更爱好冒险,总体上,他们随性而为地生活,无视健康因素。可见“脸上常挂微笑,点亮心情”——快乐使人长寿——是又一个没有根据的健康误区。

说到这里,我们知道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欢乐和愉快对健康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对这一复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既调查了这些参与者们后半生的生活,也参考了其他相关的研究。


文摘4: 提前上小学,提早结束生命

除家庭以外,对我们健康生活方式而言最重要的早期影响因素,主要是学校生活和友谊。婴幼儿具有许多正在形成的能力和倾向——一部分来源于遗传基因,一部分来自于母亲子宫内的经历(比如说母体荷尔蒙分泌),还有部分来自早期家庭环境。参与者中有些人在婴幼儿期比较活泼,有些人比较放松,有些人比较害羞,有些人则对其他儿童充满好奇。除了这些倾向和早期家庭生活对每个人的影响以外,学校和同龄儿童的影响占据了主导地位。婴幼儿开始形成人生的自我模式——是喜欢竞争还是合作,是坚持不懈还是容易冲动,是孤僻还是融入社会,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些模式相应地与被试以后的健康长寿产生联系。

在我们开始分析推孟被试的早期教育以前,不妨停下来回顾一下你自己的早期经历。以下这些问题是推孟被试回答过的相同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描述他们的童年情况。

自我评估:早期教育

请回答以下5个问题:

你上过幼儿园吗?

你几岁上的小学?

在你正式上学以前,你学过阅读和写字吗?

你上小学时觉得学校要求很严格并且充满竞争吗?

你上学跳过级吗?计分方法

尽管上述问题与学业和成就有关,但其实这些题目相加而得的总和没有什么意义。当我们进一步分析这些题目涉及的因素时,发现它们与死亡风险有很大关系。所以,请记住你的回答,我们继续探讨这些内容。

推孟的参与者们在小时候都有能力成为好学生,而且在上小学时,他们在语文、写作、历史、科学和辩论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在艺术、工作坊(shop)和书法方面则表现中等或较差。也就是说,所有这些未来的医生、律师和工程师们,不管他们在其他领域有什么天赋,他们在写字技能方面比较欠缺。推孟博士是第一个发现这种现象的科学家。

在美国,儿童一般都在5岁上幼儿园,6岁开始读一年级(这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上过幼儿园)。菲利普是一个智力超常、比较冲动的男孩,他5岁就上小学一年级了。因为学习能力很强,许多像菲利普那样的孩子很早就上学了,有些人还跳了级。相比之下,琳达(Linda)5岁上幼儿园,6岁上小学一年级,美国小学一年级的入学年龄一般是6岁。尽管琳达是个聪明和成熟的女孩,但她还是按照正常年龄入学。如果琳达在上学这事上早一步,对她会有好处吗?早点或晚点开始上学会不会对长期的健康和长寿产生影响?

一半的推孟被试们在6岁左右上小学一年级。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在更早年龄入学——在5岁甚至更早。父母认为他们很聪明,已经“准备”好上学了。父母们希望他们的孩子尽可能学得快、学得多。但琳达的母亲却没有急于让孩子入学接受教育。她不想让琳达比同班同学小。

琳达的母亲是有先见之明还是过于谨慎?一方面,如果儿童比班级同学小,他们的自尊感(自我认同感)会较低,而且当进入中学时,他们会发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进入青春期。另一方面,智力超常的儿童如果和同龄儿童同时入学,他们可能会觉得学习无趣,可能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在佩吉·克恩(Peggy Kern)(当时还是研究生)的带领下,我们追踪了被试们数十年的生活,研究不同入学年龄对健康和长寿的影响。②

我们发现,那些较早上学的人,更容易在其一生中遇到困难。比如说,入学较早的菲利普长大后,适应能力有些欠缺;入学较早的女孩长大后更可能酗酒。

足以令人称奇的是,被试的入学年龄也成了预言他们是否长寿的指标。5岁(较早年龄)入学的被试存在更高的早逝风险,而那些在正常年龄(6岁)入学的被试则活得更长。正如我们发现童年期的“尽责性”人格特质和其数十年健康高度相关一样;我们也发现看似无关的入学年龄因素,也成了预示被试长寿的一个指标。

事实上没有单个因素能解释提前上学的人存在更多健康风险这一现象。确实有很多早熟的推孟被试也都活得很健康长寿。但是这至少说明了一点:如果儿童被“推着走”得太快或太远,可能会是个很大的错误。因为对儿童来说,与同班同学有共同语言是很重要的。这种“不同步”的过早开始上学,可能使他们偏离了正常的人生道路。我们的结论是,父母不应该为了让儿童拥有“起跑”优势而让他们较早上学。领先同龄儿童上学,是又一个没根据的健康误区。

上学时间早之所以会成为问题,或许是因为父母要孩子领先于他人的攀比心给孩子造成了压力。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个想法,真正有关的是不是儿童开始认字的年龄。事实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儿童在上小学一年级之前就开始识字。特别是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都较高的父母,会让自己的孩子接受额外的学前教育。我们发现,过早学习认字对被试的长寿没有影响。很早就认字与后来不太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有些关系,但是与其一生的死亡风险没有关系。聪明和早熟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太早开始上小学接受正式教育。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继续拿菲利普做例子。菲利普和其他参与者相比也算是一个很聪明的儿童了。他在许多方面都领先一步:他很早就断奶,开始吃固体食物;他很早长牙,走路和说话也比其他儿童早,甚至连他焦虑的样子也像成年人。他精力充沛,性格外向,而且非常聪明。难怪他母亲想让他把精力和聪明投入到更有建设性的事情上。于是母亲不再让他把时间花在玩具上,也不让他在楼梯上跑来跑去浪费时间了,而是希望学校这样有组织的学习环境,能使菲利普养成更有责任心、更勤奋的个性。因为菲利普虽然友善、受欢迎,但是他并不太尽责,也没有什么耐心。

很不幸,菲利普母亲的想法没有奏效。较早地接受正规教育,使菲利普失去了那些无拘无束的玩耍时间。而心理学家认为,玩耍对婴幼儿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菲利普在学校的表现很出色,但不均衡。在他感兴趣的方面,老师评价他“非常优秀”;但是在他不怎么关注的方面,他的表现只算是中等。他在较早上学那几年的态度,表明他“急切地想要超过其他同学”,以及他“急切地想要进步和达到优秀”。但尽管如此,他在那些没有引起他注意的方面,基本没有坚持到底。菲利普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但不太喜欢开玩笑。不过他的老师说他喜欢“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对于他这样早熟且容易焦虑的儿童来说,生活节奏加快的压力对他的健康更有害。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尽管当时还不明白),儿童的大脑还在继续发育中,即使在青少年阶段大脑也还在继续发育。所以,菲利普的自制力和注意力的发展肯定受到了学校环境中竞争压力的不利影响,尤其是他作为班里最年幼的儿童,总有一种要证明自己的能力的压力。


文摘5: 哪类男人更长寿?哪类女人更长寿?

哪类男人更长寿?

谁活得更长久,是那些结婚的男人还是离婚的男人?这个领域最常见的研究就是这种对比研究。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一致,我们发现离婚男性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非常多的婚姻稳定者活到了70岁或更高龄;而离婚男性则较少活到那个年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离婚男性能活得那么高龄。

婚姻稳定的男性和再婚男性的比较结果则更让人惊奇。像菲利普那样的再婚男性不太可能长寿。他们比离婚的男性寿命长些,但是却不如那些婚姻稳定的男性。在1950年,这两组男人都保持着婚姻,所以婚姻本身不可能对健康起到保护性作用。再婚的男人在突发疾病时也有妻子帮助叫救护车,在生病时也有妻子照顾;再婚的妻子也会督促他保持健康习惯,也能做婚姻稳定的妻子为丈夫做的任何事情。为什么再婚的男性寿命不如婚姻稳定的男性长呢?

一个关键原因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离婚压力。离婚作为最大的社会性压力事件之一,对健康的伤害是直接的。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是,离婚会让人形成一套不良行为模式。在这种情境里,“结婚的人寿命更长”具有讽刺意味,因为结婚后的离婚经历可能降低你健康长寿的概率,而你如果没有结婚就不会经历离婚,从统计学角度看,100%的离婚都始于结婚。

但是再婚的人不如婚姻稳定者长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它和那些结了婚并保持婚姻稳定者的人格特征相关,我们很快就会讲到这一点。

如果我们上述研究假设的逻辑推理是正确的,那么未婚单身男性应该也在健康长寿方面表现不错,因为他们从未经历过糟糕婚姻和离婚带来的压力,也没有因离婚而形成的不良行为模式,他们应该有健康的生活和更长的寿命。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未婚单身者也享受不到那些有配偶和家庭的好处,比如,遵守医嘱的提醒、突发疾病时的紧急救护、病床边的照顾、作为病人的权力保障和维护等等。所以,未婚单身男性在健康和寿命方面的表现,应该介于上述两组已婚男性之间。

像约翰这样的单身未婚男性,的确比再婚男性寿命长,当然比离婚男性寿命就更长了。总体平均来说,单身未婚男性和婚姻稳定者相比,寿命差不多一样长。

哪类女人寿命更长?

对推孟女性被试的婚姻与长寿研究,得出了奇特的、出乎预料的结果。和相似的男性一样,婚姻稳定的女性比离婚后又再婚的女性寿命长。但是,像芭芭拉这样离婚后没有再结婚的女性,则不像类似男性那么糟糕,一般她们的寿命还是比较长的。就是说,离了婚并且保持单身的女性和那些婚姻稳定的男性被试一样长寿。

和对男性健康的影响相比,离婚对女性健康的不利影响要小得多。以前对这一研究发现从来没有重视过。它给我们提出了更多问题:比如,糟糕的婚姻是否对女性危害很大(那么女性最好别结婚了)。不过,这至少再次证实了“结婚的人寿命更长”这句建议是有瑕疵的,也是不完整的。

未婚单身女性不如婚姻稳定的女性寿命长,但是却超过了那些结婚—离婚—再婚的女性。如我们即将讲到的,拥有美满婚姻的女性更容易活得非常健康,除此以外,女人还是保持单身比较好。


文摘6: 有些压力不一定真是压力

“放松”、“避免压力”、“不要操劳过度”,这些健康忠告可能也是蹩脚的建议,是又一个说不通的对健康的误解。没有证据显示,听从“不要操劳过度”建议的人必然会变得更健康(我们不是指那些病重需要卧床休息的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工作负担却比较大,那么让他放弃这份工作,离开朋友搬到温暖的高尔夫社区去过休闲生活,这是否会反而增加他的健康风险呢?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笼子里已经有很多老鼠了,笼子里的老鼠拥挤不堪、竞争激烈,实验人员继续把更多老鼠扔进这个笼子里,结果所有的老鼠都生病了。人们常把人类的现代生活压力和这个实验中“不堪竞争压力的老鼠”做类比,这个类比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它让我们太容易相信,对老鼠不好的模式对人类也同样不好。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把这个话倒过来说:对老鼠好的模式肯定也同样对人类好,我们就不会相信,很少有人会羡慕一只幸福老鼠的生活。虽然“奖励和惩罚”这一学习原理,对人和老鼠都是一样的,但是人和老鼠在大脑功能和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实证来证明人类日常工作的压力会明显地抑制免疫系统,并且导致大量人群死于癌症等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同样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工作负荷大或长时间工作容易使人得心脏病。你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以及你如何面对这些压力,才是关键。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长时间面临难以忍受的压力不是问题。比如,如果退伍军人经历了超出个人承受范围的恐怖战争,那么他们就非常有可能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类病人会遭遇严重睡眠障碍(比如经常做噩梦)、慢性过敏症,以及情绪表达困难等问题。这种心理疾病会导致当事人内在的损害,也会影响其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在本书第14章,我们研究了参加过战争的推孟被试,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会引发相关的不健康生活模式,比如过量饮酒、滥用药物、吸食毒品等。

我们很多人会面临常年工作困扰的巨大压力。很显然,这些困扰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不过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正常的工作或学校“压力”与严重的长期应激性压力反应区分清楚。


文摘7: 哪些是有益健康的职业?

1940年,人缘好且乐观的保罗33岁,他报告了他职业的成功以及面临的挑战,这是他经常面对的两种状态。大学时保罗就在新闻方面很活跃,他当时为校园报纸的一个文学版面写短篇故事。他非常外向,喜欢采访和挖掘当事人的历史。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他毕业后加入了一个地方报社,从底层职位做起。他知道不可能刚毕业就能马上得到最好的职位,但是他会朝最好的职位努力奋斗。

然而,这份工作并没有像保罗预期的那样。他希望写有人情味的故事,但是却不得不郁闷地写一些产品说明比较或者经济趋势之类的文章。他忍受了3年后终于辞职了。之后的几年,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销售、文字校对、打字员),并最终找到了适合他的工作。1940年,他成了一个大书店的经理。那年他填写推孟博士的问卷调查时说,虽然他“漂流到”了当时的这个职位,但是他非常喜欢它;他对工作有很多新的展望,比如,他把书店引入社区,举办有名作家参加的读书会,邀请本地作者签名售书等等。但是当被问道“你是否肯定你找到了你的终生职业”时,保罗却回答没有任何把握。

相反,活跃但有点腼腆的科学家约翰,则非常肯定地说他找到了正确的职业。在填写1940年的问卷时,约翰刚刚从学校毕业两年,他刚完成了物理学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并且到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著名大学任教。他的职业道路展现了他的高度决心和毅力,这和1922年测评到他的尽责性(认真和勤奋)完全一致。约翰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感兴趣,报告说他“非常肯定”自己选择的是终生职业。他形容自己的工作很有成就感,不仅因为它符合自己的性格,还因为它能为社会做贡献。美国当时正准备进入快速工业化,并准备参战,非常需要物理学家的专业贡献。

很多被试都像约翰一样是专业人士,比如律师、工程师、医生、教授和教师;另外一些则像保罗一样进入了工商业,成为银行、会计、广告等行业的经营管理者;当然还有些人的职业非常不成功,有些甚至处于长期失业状态。大约四分之一的男性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受人尊敬,比如,文秘工作、销售人员、手艺人等等,当然这些工作不是丢人的事,但却远远低于他们学习时的潜在预期。对这类被试,推孟博士却没什么感觉,他甚至对这样几个低级工人有些蔑视,记录说他们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没什么价值的写作上”。或许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写出伟大的美国小说,但是推孟博士不相信这种可能性会发生在他们身上,所以他对此没有感到高兴或敬重。

由于那个时代女性职业选择的局限性,我们延续了推孟博士的研究方向,在职业问题上主要研究男性。虽然大约一半女性走出家庭去工作,不过在那个时代,高级职位基本上和女性无缘,所以女性的工作职位名称通常是误导人的。然而,我们还是研究了很多女性的职业道路,发现其特点基本与男性的特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