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与开光——《自体的分析》的推荐序
作者: 吴和鸣 / 8635次阅读 时间: 2012年9月14日
标签: 柯胡特 自体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镜子与开光——《自体的分析》的推荐序心理学空间U*`g9q| z+ow(Wil

心理学空间;g$r/a^ NwO w CjC

心理学空间+x&vO~)Pu

作者:吴和鸣

Up_5f2]%h2K?F0心理学空间0X/Pr6[7a'VH p s

一个治疗片断心理学空间C |5t2N:vd/~q"w

8~rN,E2JB0在写《自体的分析》的推荐序时,想先摘录2012年6月某次治疗中的一个片断。心理学空间kdw-| i Dm3D \

beO.p*CS? v0J,男,23岁,大学生,共进行每周一次的访谈五年。

#_GE-K3?(q v0心理学空间8e{9Z/n\'M

(以下“W”代表我。)

1y!C ~tk&ns*_f0

I/lO%?GeB_1\WM0J:看了拉康,他提到弗洛伊德的Fort-da,那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像幻觉,我把妈妈推开,我拉妈妈回来。母亲抽离之后留下的坑洞,用游戏填充。

N:yIn/Gq[|p0心理学空间A*_bi!z

这周还是有强迫症状,学校又让填一个表,填完发送后仍然在嘀咕:确定完成了?是否有遗漏?是否有不妥之处?先设定存在,然后否认,先确定,然后质疑,不断地在重复的质疑中体验强迫的快感、分离的焦虑感,也同时由此获得主动性、掌控感。

6w Ai)y3~0

{M g ]c.`0症状真是一个通道。打通,找到对应,原来我们以为是性,后来发现并不尽然。因此就有许多错位。

[bO1]/p;}aaT0心理学空间 mDD'H4V

W:症状确实是一个金矿。心理学空间;He@1y R+Y3R*Yj n {

心理学空间vJ'Z:R/lO r i

J:你很重要,你的引导很有帮助。

\LgA/r:^d0心理学空间(Z9J%CSl`T

W:我只是 “引”与“跟”一下下。心理学空间 ] Gd`9c5Z

心理学空间XOHh8k4d Y"uE

J:你能有空间,给我留空间,我就走过来,否则,你妄动,我就被牵连了,贴着你。没有空间,粘在一起,没有回旋余地,窒息。

Gczl5{A4]M0心理学空间V G O Ni5P7X

W:有点温尼柯特“过渡空间”的意思。心理学空间VP'H+tL2X2{5X

心理学空间{~ W Nk| cZZ

J:嗯。说的话都是骗人的,你觉得呢?治疗师只需要开启。你如果不动,我就能成功地分离。

"N+g0s mR[H"I0心理学空间"|`t {H)t8W.O7x8I

W:刚才我想到镜子。镜子做到位,玄览,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你说的开启,就像老子说的涤除玄览,把镜子擦拭干净。心理学空间 Y#V;J~!S

6jbNN*iONI$sc0J:自已内心有镜子,才投射到你身上,内心的镜子是经验生成的,取材于经验,之后是确认、印证。心理学空间V1k/VT2y4C(`

心理学空间OH]}]6T-u.brr

W:我又想到照镜子,很有意思,如庄子的用心若镜,不将不迎。

'sS`.h'y1Abc0心理学空间 ~F'_qm x4{7g

J:有时照出性,有时照出分离。碎片变成完整的镜子。心理学空间`kMoU`%W

k s| W0i]] c0W:我在想,在强迫时,不确认事实,如填表之后的纠结,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时候?你一个人在那里反复地想。心理学空间t'Z0INz?P

心理学空间5\K#cbrM \

J:有人在,可以说出来,就像一种积累,就像往银行存钱。也并不完全是没人在,是没有心理上亲近的人。我突然明白了:犯了一个错误,我自己己经承认了是事实,比如与母亲分离,被她抛弃,我已经承认了,但母亲不承认,如果母亲和我都承认了,就合起来了,事情就过去了。心理学空间5E1Z9w?$b7b{8O)y

心理学空间J@%p&h^~ n,]3^

W:说出来,是在要求承担。亲近的人,是了解的人,愿意承担的人。

1xe/{{t!{0心理学空间4N6G+ihM

J:症状就是呐喊。

n i OdxWW+W0心理学空间 | U8\ a&_]#Y"O/uRo

W:症状就是证词。心理学空间n6W-iv-a:s]Q

6d/aT-P;tF0J:保留强迫症状,就是保留证据,否则就会有人逍遥法外。母亲认罪之后,该找个什么样的母亲?寻找母亲时,有强大的能量。

wc:s3` u(|$g*?H0心理学空间I0_u\r5Q8P

W:找不到时,会有挫败感。心理学空间:wU.zt.L3eG5U

心理学空间I7V7L-K;ed5B

J:不,现在不一样了,找不到时,回归到自己,非常平静。心理学空间T"u[l f

心理学空间u7i?'ng9Q3n6XsX

W:或者,此时,处处是母亲,我曾写过一句话,“赤脚走在一地碎片上……每个碎片都闪耀着太阳的光芒。”心理学空间u1kk|YRr0_7|!G|+H

c"MP/`ocr0J:那些碎片一直在等待着一面镜子。心理学空间9C*X"u:Yx](B:v

K1@)[l.G0W:我想到了“开光”,开光之后,那些物品就有所不同了,感觉好像那些内在的碎片在某个瞬间开光了。心理学空间 F/JmN:yq |%D

N1rw!VUV:got@0J:保留强迫症状的意图,是想去改变历史、想去扭转局面,就是不肯承认历史。所以,创伤不等于事实,发生了的是事实,当再把事实当创伤时,就是不肯接受事实……心理学空间6n t%v9x"G p0jP#K

7ac[%?6r!j;z0这是真实的治疗情景,所以无法准确、系统地套用自体心理学理论去解读,然而又自觉其中渗透了浓厚的自体心理学的气息,必须搁置在此,好像才是一篇完整的序,作为我理解的自体心理学才有了一块立足的基石。 心理学空间a8Lv}%mnC_`

D#F-vM"IWJ,G!D0  心理学空间%TK+i/v3m!l;Cz-f

2Vy,s&I%^0 几个自体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空间|P(` i x{k

J\c'|6eN-`{7j$Z0在科胡特最重要的三部著作中,《自体的分析》被认为是过渡性的,也因而比较晦涩难读。阅读时让人迷失在概念的丛林,一边是古典精神分析的驱力,一边是通向即将到来的未来的自体客体。然而,在此丛林中,闪烁的阳光在丛林之外,穿透层层叠叠的枝叶,传递着时间的消息,照亮遍地的概念化石。

$d~ N!g&F7?(U x @2X0

J4X7h9Z(Iq~B.C0在整个精神分析思想史上,概念不断地从异己走向本己,从负性变成中性、正性,借助概念的变迁,我们愈来愈多的、更深的认得自身、亲近自我。如对阻抗、移情不再如临大敌,反而欣喜于这心灵智慧了不起的努力,迎接、聆听并接受心灵在曲曲折折表达中隐含的无限启示。而在这样的精神分析运动中,科胡特最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魅力。我们可以在科胡特温暖的镜映中,点石成金,把冰凉的概念化石变为闪耀的金矿。心理学空间x:P:l+Qt

心理学空间"z/H;gy#`qUN b!`

首先是现象的概念。本书中,科胡特在与诸多病理现象,如精神病(psychosis)、边缘状态(boderline state)及移情神经症(transference neuroses)的比较之中,明晰自恋疾患(narcissistic disorders)的特点。心理学空间!aF4\k'F9S5Ff]%Y

-s7Ts]0b$_.F$U0在较严重退行的情况下,自恋疾患会出现类似精神病或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症状,鉴别的要点在于科胡特所说的心理资产(psychological assets),即尽管自体不稳定,但自恋疾患者有相对稳定的内在客体,并能够被动员、活化(mobilization),以自恋移情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相对于自恋疾患来说,移情神经症的的客体是分化良好的。这里出现了一对概念,退行与活化,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心灵运动的方向,是并存的后退与前行。同时在以上的比较中,可以看到在本书中重要的分析维度:内在与外在,由这两个维度,可以串联起一系列自体心理学的概念。

:`K'nP.nr0x v0心理学空间yW oGF

其一,内在决定和影响着外在。在柯胡特,内在的型构(configuration)或结构(structure)是自恋,包括夸大自体与理想化的双亲影像,两者是古老的自恋型构(archaic narcissistic configurations),夸大自体说“我是完美的”,表现为全知全能的夸大幻想(grandiose fantasy),渴望无限的能力及自己的存在被看见、被赞美的表现癖自恋(exhibitionistic narcissism)。理想化的双亲影像则说“你是完美的,而我是你的一部分”,因此致力于与全知全能者的结合,从而获得完美的感受。心理学空间&m&r.lKOmWa

心理学空间8@2D-d0q6~-QFP

其二,内在来源于外在。科胡特假设自恋的经验来自婴儿的极乐状态(blissful state),在遭遇现实的局限使之失乐园之后,儿童便以上述夸大自体及理想化双亲影像弥补丧失,重返伊甸园。又经由恰当的挫折,将之一点一点逐渐内化,心灵就如此在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中愈益丰富、稳定。心理学空间0F |U b:A/C2ay'| s

心理学空间x6~]b{G b i3xJ

在更早期的论著中,科胡特曾写道:“孩子需要母亲眼中反映的光辉来维持自恋力比多(narcissistic libidinal)的充满……”(Kohut,1966),相反,如果目光暗淡必然神伤,母亲疏离、冰凉的目光,将把一个孩子遗弃在空寥的宇宙之中,永远找不到回家的归途。

u&|$||a9@0心理学空间#{,Yhc/u*GMvK O

由父母之神入(empathy)、由儿童之转变内化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有了,是真有。有了,就有了过滤刺激的屏障和调节张力、安抚情绪的缓冲器。如果没有,就没有。内在的缺失,必然“晒”之于外在。所以就有物质依赖,各种成瘾行为,只能以此饮鸩止渴;或者性欲化,靠娱乐且虐待身体以安顿一颗破碎的心;或者无休无止地追寻强势外在客体的认可与奴役……

:H(f9|-EJ*dG0

"XkYb"C xe&]0最后,是有关治疗的概念。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是复杂的,而治疗却是相对简单,只是做到这简单却非常困难。科胡特说,治疗师并不需要多做什么,正是有所不为,不妄动,不去干扰个案,疾病特有的退行会自然发生。当自恋移情己经建立,通过与理想化自体客体结合(union)而获得自恋平衡,而又由于分析师与个案之间自然发生的诸多干扰事件,如度假、更改预约时间等,结合破裂了,此时修通(working through)才会开始启动。这些可被处理的破裂在言说和描述之后,接着就是对理想化自体客体自恋投注(cathexes)的撤回,啐啄同时,经由转变内化作用而形成内在心理结构。心理学空间!f'a.Cp P0Fu5B

心理学空间Fx$S%F F.CD h

三个朋友心理学空间0_&Yobc}

心理学空间| Vwg#f'cp:N

科胡特说,一个人是由理想所前导,而为雄心所推动。这有两个清晰的位置,一前一后。在后期,科胡特实际上添加了第三个位置,或左或右,同行、陪伴的位置,即与技能相关的第三极。心理学空间As YO @\k

s(R XIOTTY9S#O a0每个位置上有一个人。当1978年柯胡特去掉“自体—客体”(self-objects)中的连字符,变成“自体客体”(selfobject)时,更加明确了在个体内在,存在于自体与客体之间的一个区域或实在。它是所有僵化反应的源头,承载了无数创伤,同时,它也提供了不断更新的可能,它既封闭又开放,心灵由此稳步向前。

M m MCcl0心理学空间 a w~p8Q0]

我们终身都在寻找三个朋友,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在左右,换个说法,我们都在这三个位置互相滋养。这是我对科胡特自体客体的研究狭隘的理解。心理学空间 Gd cv,l0P0pJzJ

4m \YC!k{,~b0L,我的另一个个案兴奋地向我提议,用设问“你是如何学会驾驶的”来做心理评估,这是他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他说驾驶是探索性的行为,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局面,在L学习驾驶的过程中,他极度恐惧于后边跟着的车辆,一方面看着前边,在小心地驾驶,一方面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地提防后边的司机跳起来骂他:“你是怎么在开车,你会不会开车!”与此同时,他还高度紧张于陪练的目光、叹气及训斥……最后,他干脆不用陪练,一个人跌跌撞撞从武昌开到汉口,从汉口开到武昌。他说,这就是他的人生,恐惧如影随形。其他人啥都帮不了,谁也指望不上,反而是随时随地的威胁、恐吓,只好在绝望中独行。L肯定地说每个人学驾的过程,绝对反映了他的心理状态。L说,如果前边有一辆车我可以跟着,他己经历了许多,他帮我开辟着道路;如果后边的司机和蔼地说,没事,别急,你干得不错,我顶你;如果陪练真正陪着,微笑着……哦,如果真是如此,那将是不可思议的美好人生。科胡特会说,你会拥有这样的朋友,同时拥有自己。心理学空间~{ K^$zP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柯胡特 自体心理学
«叙事治疗断片 吴和鸣
《吴和鸣》
轮回之道:代际创伤的传递与转化»
延伸阅读· · · · · ·

 吴和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湖北省心理学会理事,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