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精神分析理论-卢丽卿
作者: 卢丽卿 / 14108次阅读 时间: 2011年6月21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V'd }H/y4de*aN0文章根据本人在2002年讲座内容整理,总结了弗洛伊德、霍妮和Nancy

D O1g5{? Uk)I0心理学空间8L-L `"w2z } H6[!XH

chodorow

%l3@7? x/y Y6Z`0

6HSt3|[(@g+v8m0,这几位不同时代的精神分析学家对女性心理的理论心理学空间 |3YM-v:a+}Q

心理学空间kQ3X%ce z?tvr3j g

一、弗洛伊德关于女性心理的理论:

$vG \&My S0心理学空间'_xHH#R N

(一)女性心理特点

4xG)ecraxEJ R0

*v%G5\ [0aB8]/f,g01、被动性:“人们也许会考虑从心理学的角度把女性心理特征描述成偏爱各种被动性目标。当然,偏爱被动性目标与被动性不是一回事:实现被动性目标可能需要大量的主动性。有可能情况是这样,对于女人来说,基于她所承担的性功能,她在生活中通过遗传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对被动性行为和目标的偏爱,这种偏爱相应于各种有限的或广泛的领域。

^;QcW.u6fh8L0

uCA#ng6P nH'O*C02、受虐狂倾向:对女性攻击性的压抑(法律做出了关于这种压抑的规定,社会又把这种压抑强加给女性)促使女性产生了强烈的性受虐狂冲动,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这种压抑约束了女性性欲的破坏性倾向,而这种倾向现在已经转向了女性自身。心理学空间%g {bPi%I:R \9r9@

心理学空间;^3x@oJ3D'r#Ms0N`

3、自恋:“我们认为大多数自恋现象属于女性心理特点,这种现象也影响到女性对客体的选择,因此,她们需要被爱尤甚于爱人。她们的天然生成的魅力,以此作为对她们早期性低能的一种迟到的补偿。”心理学空间9\,@4d6A S,fV5a$~

^)f T na)O7\ y3J/pB04、女性心理的过早僵化:

-IBA1_ f e8X0心理学空间(Jp:JC NN0cs*T

女性心理的过早僵化“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年轻的、有点不够成熟的个体,我们希望他们充分利用精神分析为他揭示的各种发展可能性,然而相同年龄的女性,却常常显出心理上的僵化和不变性,我们对之甚感惊奇。她的力比多已固定在最终状态,并且似乎已不可能代之以其他状态了。”心理学空间!J\4K Ef7d9I x

*}!}e pZ3b%f&IW h05、缺乏正义感:女性缺少正义感,是与妒忌在她们的精神生活中的支配性有关;因为正义的要求是限制妒忌,并规定某种条件,只要人们遵守此条件就能消除妒忌。我们还认为女性的社会兴趣不及男人,她们升华自己各种本能的能力也比较差。心理学空间M IQ'@t-YI

心理学空间&a}S3L:g zI

(二)女性心理发展心理学空间4V|1nNK

jJM?!Z$PU)k01、心理学空间F.M:Z#}+S

*xZ$W8u/V H0女性阉割情结:

OE&bz M`$g tM0

1ZUze Z7dW+~&n0“女孩则相反,她的阉割情结不破坏额底浦斯情结,却为它开辟道路;由于对阴茎的渴望,女孩放弃对母亲的依恋,进入额底浦斯情结。阉割的恐惧一旦消失,女孩便缺少一种导致男孩克服额底浦斯情结的主要动机。女孩在这一阶段停留了若干时间;即使她后来摆脱了额底浦斯情结的影响,但仍然不彻底。超我的形成在这些情况下将会受到妨碍;它不能得到使具有文化意义的力量和独立权。”

*A#q9|os+O0心理学空间HP;@.r&S G*p+hIz;B

当额底浦斯情结解决的时候,儿童就会放弃过去对异性父母的依恋。为了补偿这个损失,早已存在的与父母的“认同机制”便得到大大的加强。这也意味着“超我”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女性阉割情结的发展,往往是强制性破坏额底浦斯情结的一个重要因素。阉割情结对于两性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男孩渴望拥有自己的母亲,希望赶走作为竞争者的父亲。然而阉割的威胁迫使他放弃这种态度。他由于害怕失去阴茎因而克服了他的额底浦斯情结,代替额底浦斯情结的是一个严厉的超我。对男孩来说,阉割情结是为额底浦斯情结的解体开辟道路的。心理学空间 Uu.a` W

Bu(@ __f$Ff0对于女孩子则相反,女孩的阉割情结则是先于额底浦斯情结形成的。这是因为女孩子同男孩子一样,早先也是首先把母亲当作爱的客体——因为母亲最直接的照顾她的生长、哺乳等。但当女孩意识到自己不同于男孩时(缺少男孩的生殖器)便开始怨恨母亲,因为她觉得因此处于不利的地位。由此便在女孩身上形成和发展了怨恨母亲的情绪,转而依恋父亲,这是女孩的额底浦斯情结。对此弗洛伊德说,“女孩无限制地停留在额底浦斯的情境中,她只有在晚年才放弃它。在这种情况下,超我的形成就觉得特别困难。在女性那里,超我得不到文化方面的支持力量,因而迟迟难以建立。”心理学空间.\6[9vW mM2v

心理学空间2[5q0O5Eba9V ]

女孩的额底浦斯情结难以克服,因而妨碍了她们的超我和社会独立性的发展。心理学空间+} EO bs6Z T{

心理学空间(Jqd:a_

2、女性发现自己被阉割之后的三种可能的发展途径:心理学空间%E"V$X^G8e.wES W

心理学空间_w5x h&^9x"t-C

1)导致性压抑或神经症;她可以通过刺激阴帝(蒂)得到愉快,并把这些活动与她母亲为目标的性欲望联系起来,这种欲望常常是主动;由于阴茎羡妒的影响,她失去了原来阳具崇拜意义上的快乐。因为与更为优越的男性比较,她的自恋受到了伤害,因而她放弃了从阴帝(蒂)获得满足的手淫方式。女孩的爱原来是指向在她看来有阴茎的母亲,当她发现母亲也没有阴茎时,就否定了对她母亲的爱,与此同时,她还常常压抑她的一般性欲倾向中的合理方面。

w*w9IUkk;|&beV0

3fu pV%{UQLg0随着阴帝(蒂)手淫的放弃,女孩的主动性现在占据上风,借助于被动性的本能冲动,女孩基本上完成了以父亲为目标的转折。

t q-uLX0心理学空间c$i|}:G

2)使女性的性格具有男性气质情结(masculinity complex):女孩似乎挑战性地拒绝承认被阉割这一讨厌的事实,她甚至过于夸大她过去曾有过的男性气质,坚持阴帝(蒂)手淫活动,而且逃避到模仿在她看来拥有男性生殖器的母亲或对父亲的认同中。在心理发展的重要时刻,女孩躲开了开辟转向女性气质道路的被动性浪潮。后果严重的话会影响到女孩的客体选择,趋于明显的同性恋。心理学空间H/~ob'G*[5s

3kWsum$n^8{&U03)通向正常的女性心理。导致女孩转向父亲的欲望最初无疑就是一种对阴茎的欲望,她在母亲那里遭到了拒绝,则寄希望于父亲。在阳具崇拜阶段女孩,就希望有一个小孩,这是对母亲的认同,直到产生了对阴茎的欲望,这个女孩想要的婴儿才成了来自女孩父亲的婴儿。随着对阴茎——婴儿欲望进一步转向以父亲为目标,女孩便进入了额底浦斯期。对母亲的怨恨大大增强了,因为母亲成了她的情敌。

PB7qgOp*IPF0

+o2nbR$^$v!|6U c3Q9Yc03、女孩的性别发展的两个额外的任务:心理学空间Jzn G2` t"\XLG

心理学空间V%n/la'|~}P{!J

与男孩相比,女孩向正常女性的发展多了两个额外的任务,因而艰难复杂。1)改变她的性欲区从阴帝(蒂)转移到阴道。在阳具崇拜阶段,女孩的阴帝(蒂)是主要的性欲区,随着女性心理的产生,阴帝(蒂)将它的敏感性连同它的重要性全部或一部分转移给阴道。而男子只需在他的性成熟期继续进行那种显然在他自己性欲的早期旺盛阶段已经从事过的活动就可以了;2)从对母亲的依恋转向对父亲的依恋。母亲是男孩第一个爱恋的客体,在他的额底浦斯期母亲依然如此。甚至从本质上说,在他的整个生活中母亲都是他依恋的客体。对女孩而言,她的第一个客体也是她的母亲,然而在额底浦斯期,女孩的父亲却成了她爱恋的客体,我们认为在正常的发展过程中,女孩将会从这个父亲身份出现的客体找到通往选择性客体的道路。心理学空间/^4|[p ws7~!T&qn

7w"Aupm x)L04、客体选择:对于女性客体选择的决定因素常常由于社会的状况而难以识别。她的选择如果可以自由进行,那么往往就会遵照女孩在自恋情境中所希望拥有的那种理想男性形象而作出。如果女孩依旧恋父——换句话说,在额底浦斯情结中,她便以她的父亲为模式来确定选择客体。当她由依恋母亲转向依恋父亲时,当她对母亲怀有充满矛盾的怨恨心理时,这种选择便可能保证婚姻幸福。但是这种选择的结果也往往无助于解决由上述矛盾心理所产生的冲突。随着对父亲的确定不移的依恋而来的是对母亲的敌视,这种敌视保留下来而延伸至新的客体。女性的丈夫起初承袭了父亲的位置,之后不久又变成了母亲的继承者。因而在女性的后半生中就自然可能充满着与丈夫的斗争,如同她在较短的前半生中充满着对母亲的反抗一样。

W M sR5m#`0心理学空间\9X6mi2g

4、母亲身份:在头胎婴儿出生后,由于女性本人变成了母亲,她可能恢复对母亲的认同,虽然她直到结婚时才停止反抗这种认同,这种认同能将所有能够获得的力比多都吸收自身中来,因此这种强迫性的重复将重演其父母亲的不幸婚姻。母亲对于她所生的孩子是男是女,反应不同。母亲只有在与儿子的关系中才获得无限的满足;总之这是人类最完满的关系,也使母亲最大限度的摆脱了对所有人类关系的矛盾心理。母亲将自己所不可能实现的抱负寄希望于儿子,期望在他那里实现过去她的男性气质情结。

%BoNzRJ0fr^0

\M5@%}1A0前额底浦斯期的母-女关系

Rk7t?!x$teA0

)A8RWT8O7z u0女性和母亲的认同分两个阶段:其一是前额底浦斯期,以对母亲的依恋为基础,并以母亲为模范;第二个阶段是由额底浦斯情结构成。但是富于情感的前额底浦斯依恋则决定着女性的未来。弗洛伊德:女孩的前额底浦斯期和此期中她和母亲关系的三大特点。一是她和母亲的前额底浦斯依恋持续婴儿性欲的三个时期。二是这种依恋极其的强烈和矛盾。三是,弗洛伊德发现,对父亲怀有强烈依恋的女性,以前和母亲有同样强的依恋感情;一个女人和她母亲的前额底浦斯依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后来和父亲的额底浦斯依恋以及和其他男性的关系。“在与母亲的依恋期间女孩的父亲只是一个可恶的竞争者;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对母亲的依恋要一直持续到4岁以上。几乎我们从女孩后来与父亲的关系中所发现的一切东西,都曾经反映在这种早期依恋中,而且后来都转向了父亲。”心理学空间tnRUF+C Z1h

心理学空间n/a;ir/@#G&O l

心理学空间:o2s"x;y ls_/s1z

心理学空间+__!pNHQ q[

、霍妮的女性观

,p(dm W*O0

`I7z'uSe#qZ m01、概述

%sD yuo0

R:m6^7Tl/\!w l0最早的两篇女性心理学论文——《论女性阉割情结的起源》(1923)和《逃离女性身份》(1926)中,她认为女孩与女性有固有的生理构造和成长方式,应从女性的角度去理解它,而非仅仅从她们不同于男子且认定她们劣于男子之处来考虑。她指出,精神分析之所以是认为女性是有缺陷的男子,是因为精神分析乃是一位男性天才和一个男权统治社会的产物。霍妮的疑问是:男子为什么会这样看待女性?她认为,男子对于怀孕、生育、母亲身份、乳房以及吸吮的羡妒,使他们无意识中产生贬低女性的倾向;男子对富创造性工作的冲动是他们对自己在繁衍后代工作中所起作用的过度补偿。男子“子宫羡妒”一定比所谓的女性

2u\] u^6i:^.y^%\0心理学空间8PQ)Z5fk/tV#M jp6G

“阴茎羡妒”更强烈,因为男性需要贬低女性更甚于女性贬低男性的需要。

iP G@X{-K0

N?^dQ1R+W0“我们不得不考虑什么因素决定着阴茎羡妒是否被成功的克服,或者决定它是否变成退缩性防守以致出现固恋,对这种可能性的考虑迫使我们更密切地审查在这种案例中客体力比多的形式。于是我们发现,想变成男性的欲望非常明显的女孩和女性们,在她们生命的早期已经经历了一个非常强烈的父亲固恋时期。换句话说,她们首先通过保持着和母亲的最初认同以正常的方式把握额底浦斯情结,并且像母亲一样,把父亲作为爱恋客体。女孩可以以两种可能的方式克服阴茎羡妒,并且不会伤害她自己。她可能从对阴茎的自淫自恋性欲变成女性对男性(对父亲)产生的性欲,准确地说,是由于她自身对于她母亲的认同;或者变成想要小孩的实质欲望(经过父亲)。

aF;Z2E q+R0

/b8Yg%{@ |#n]&R0女性阉割情结的两个根源是:一对父亲的认同过程,对母亲认同的阶段很大程度上让位于对父亲的认同。

,Ai7[Zn7{(~-G0心理学空间Y"YW.xs ?(R

二是在与父亲爱恋关系中曾遭受阉割的基本幻想。

o-Hw ~ C0

.@4L4[oh.beq0女性阉割情结的内容是否只是由于阴茎羡妒而导致女性角色的不满。我们已明白,女性生殖器的解剖结构实际上在女性的心理发展中意义重大,且无可辩驳的是,阴茎嫉妒也确实在本质上决定着阉割情结以何种形式在她们身上表现出来。但是,因此而推论她们对女性特性的拒绝是以嫉妒为基础的,似乎不可接受。相反,我们能够看到阴茎嫉妒绝不排除对父亲深切的爱恋,并且,只有当这种关系在额底浦斯情结上失败时(确切地说是在男性神经症中)嫉妒才导致病人对自己性别角色的厌恶。

-PI)PD$LUoS.\A0

Z/ws\{7gjr0《女性受虐狂问题》“在女性性生活和母亲身份方面寻找和发现的特别的满足具有受虐狂特性,与父亲有关的早期性欲和幻想的内容是渴望被致残,即被男人阉割。月经具有受虐狂经历的隐藏含义,女人在性交中秘密渴望的是强奸和暴力或在精神上的羞辱,分娩过程给她一种无意识的受虐狂满足,母亲对孩子的关系也是如此。就男人纵欲于受虐狂幻想或行为而言,这些反应了他们想扮演女性角色的渴望。拉多的论点如下:由阴茎发现造成的极端精神痛苦激发了女孩的性欲,这给她提供了替代性的满足。这样她就被剥夺了自然的满足手段,从那时起,只有通过受苦来渴望得到满足。她的性欲驱力变成了受虐狂并一直保持着。她后来可能认为,这一奋斗目标很危险,于是建立起种种防御,但是性驱力本身也肯定永远转向了受虐狂的渠道。

cp\5r2u:]h0

8r%ej n.Y$_2d0女人身上比男人更多的受虐表现:

C| ztqQ+i0

;\.^9[-@@Xp"uY0(1)

z {3s^)ID@8Zg0心理学空间Lzn1l1O3W

用损害和侵略的直接表达方式表现压抑心理学空间!h"S uV3U'E

心理学空间_|,g+O&y8By

(2)心理学空间? wO6YZm:B*mG

心理学空间r9h#E{YE%gy

视自己软弱、无助或卑贱,并在此基础上含蓄地或直率地要求体贴和便利。

+q\:H8_ Nb%Yb0心理学空间qH z0k\/_8N

(3)

.i_;UX4`T0心理学空间6I v6H-rQB*?

情感上依赖异性心理学空间lk wK} n&x

心理学空间W_.`Y.P3n M

(4)心理学空间do(uZ0o V%LO

NT8?{rt&|4H"L)En0表现出自我牺牲、顺从、觉得被利用或被剥削、把责任推到异性对方身上的倾向。

1[aM.]iV0心理学空间ahZ&O|{-e

(5)

(U([A-X4i0心理学空间%x$F]2Jk|bh&N d

把软弱和无助用作求爱和征服异性的手段。心理学空间6G J)z'k._'Dk0D

H9CA0M$}&~k6b$x0女性偏爱受虐狂的文化原因:

*Pi~A$\,T*_0心理学空间9n R:P"I~6l,]}

(1)

.Q \w*z1e]4S&j0

{5o7_/u'H @ `Q0性欲发泄途径的阻塞。心理学空间(tOV oT`

5?a0[.r p9t/k,sC0(2)

r-E%V)`~ Pb @0

us;LV)v,I*EQ0孩子数目的限制,因为有孩子和抚养孩子给女人提供种种满足(善良、成就、自尊)的发泄途径,当有孩子和抚养孩子成为社会评价的标准时,这一点就变得更加更要。心理学空间iP"w)SK ]

5zdjpg0(3)

4?Z2^*J? B)v!n4|0

/{ zcuiNc/n0女人价值的贬低

pvh&ZX0心理学空间m%o/D;Cm\\+`#` [

(4)心理学空间)IM^2v{TnP1Y

心理学空间}'yg+?G,P4DXx@

女人对男人或家庭的经济依赖,因为经济依赖以情感依靠的方式获得适应。

2Us R,lW0

-NR,@$J3u'l @$t^0(5)心理学空间#~:f:^0vg!D VXw7~5r$t

心理学空间.N6yG SZurZ

女人生活范围的限制,主要在情感束缚的领域,如家庭生活、宗教或慈善工作。心理学空间k?)R&\fhP

心理学空间E$RcsFG!Mk

(6)心理学空间z&Dhm\'?qz

;O!EY9@/e ZFKUw0婚龄女子的过剩,尤其当结婚成为提供性欲满足、孩子、安全和社会承认的主要机会。

oK;c6e)Vh5Q0心理学空间V Fu]sa

(上述因素之间有重叠)心理学空间7B.k1z-czA6x"K

6F8a8lz/]Z0受虐狂的女性解剖生理因素:

o\6XKT;R w f#U0

c8L'Da/N9i]q0(1)心理学空间'zPyT|

'f4x Q7Ns0男人的平均体力比女人大,体力低下的的认识可能助长受虐狂女性角色的情感概念。心理学空间te%{!T$A1npvM

心理学空间 u]h1I5{E:w%Y

(2)强奸的可能性在女人身上同样会引起被袭击、被征服,被伤害的幻觉。

cV#G Z\1bL(g!W0心理学空间qP?Rr:b'C

(3)月经、失去贞操和生产,由于是流血或痛苦的过程,也许容易作为受虐狂的发泄途径。

/S(k-c!E?*r qJX~0

md+f+J,p]Cv0(4)性交中的生物学差异也适合受虐狂的解释,性交中女性角色(被进入)容易适合受虐狂的解释。

^]fj@0心理学空间'X1f| f[m&\6Ou Y n

这些生物学功能本身对女人没有受虐狂涵义,不导致受虐狂反应;但如果存在其他来源的受虐狂需要,他们就会很容易地被涉及到受虐狂幻想中去。这一幻想又反过来使生物学功能提供受虐狂满足。

y3d#`&v3JE&~ j(I0

rO?7lzoj?0女性青春期的个性变化:

6j1G \,i!a2d0

2\*`CDyj@4_0(1)心理学空间jN@9F,rV4KY*f

心理学空间/_2}q8e3L(u!N

女孩专注于高尚的活动;对性爱区域形成反感;心理学空间(d2h:mLy,_

\-R*N{,e4|(~$T2g,Hg0(2)

RLLdQ-`5^$T\ BtR0

h0D"fx&i9c0女孩专注于性爱(对男孩着迷);失去工作兴趣和能力;

q)W9T:k9lb;R0心理学空间p;W`f/fu

(3)心理学空间:H@1}"T%}(a Z#kM%D

,Z/v!i_gy$}5_0女孩变得情感“超然”,抱着“不在乎”的态度;无法把精力投入任何事中;

/W&n:HXtpI0心理学空间"V$Vr(RSEr

(4)心理学空间2F2S pI&kG:e

心理学空间n Z,t's4\'o c

女孩和其他女孩发展紧密和强烈的友谊,完全不理睬男孩,习得同性恋倾向。

UP&DT]m0心理学空间 |3Ac;J^"m[1D

三、Nancy chodorow的女性心理研究

\{'OT;_2Cu8O0

1k[ ];`{:e qK0Nancy chodorow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教授,著有Feminism and Psychoanalytic

D Jnr+~ S@7wSg.K0心理学空间oM+b m5_/EB6G

Theory,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The心理学空间vz ? ZJ

e.r)T2q!G`+MC0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心理学空间#@V `({-z X`"n

+Pk0~._E.K)`0Press,1978.心理学空间 h7A J!S*B&\n

"uvUW XF1S01、性别认同心理学空间F;\ D*`:Ev+ik1t @.I

"Et(j.X6V3M01)母亲的双重认同心理学空间$rQ0Rp$Vz

W8FP!P1iR0和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不同,前额底浦斯体验对于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作母亲的体验对女性来说,涉及双重认同。女性通过和她的孩子和母亲认同,重新将自己体验为被照管的孩子。双重认同的特性与她和自己母亲的关系紧密联系。Helene

.RylW U y3v!B0心理学空间4z;o"Ix?n ji

Deutsch“女人在孩子身上,女人重复了她自己的母-子历程。”女性与自己女儿的认同多于跟儿子的认同。男孩和女孩在前额底浦斯期的母子关系的质量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在额底浦斯期的发展也由于前额底浦斯期关系的持续很重要。

QMh0w#C"M!ja(H0心理学空间Pt-tI4lf

2)男孩的性别认同心理学空间-[U7Ub/A*r

心理学空间|5B1@4Oc j Cjv

额底浦斯期的重点是获得稳定的性别认同。心理学空间-Yr Ezaw

;GxXP}9o0弗洛伊德:男孩拒绝女性与父亲认同。在早期对母亲的依恋的性欲望开始,父亲则以强大对手的形象进入他的客体世界。(在儿子的幻想中,父亲有明显杀死和阉割儿子的权力)男孩必须极力否认和压抑对母亲的依恋,与他热爱崇拜,但又害怕惩罚而恐惧的父亲认同。由此他内化了超我。男性在儿童的原发(primary)客体世界开始变得重要起来,男孩必须要放弃他和母亲的早期原发认同才能获得男性气质的认同。这种认同基于男孩和他的父亲或其他重要的成年男性的认同,在工作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认同。男性的认同常常是一个“社会层面”的认同,而非“人性层面”的认同——对父亲的人格、品质和行为模式,指的是来自男孩与父亲真实关系的认同。

l-F3s N.n8L;U0

-O"M0HY9[0ILL)}o03)女孩的性别认同

W0q;v1}NR`r0心理学空间G.[7jz'|^ \

弗洛伊德:由于女孩性别认同感发展的不连续,弗洛伊德和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家认为女性心理发展是相当艰难曲折的,假如她要成为异性恋,就必须将她的原发性客体从母亲转移到父亲和男性身上。简言之,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儿童都感到是母亲给了他们抱怨和不快乐的理由:母亲给他们喂奶太少,还要再生孩子;母亲在照管的过程中激起了儿童的性欲又禁止它。女孩受到致命一击:她发现自己没有阴茎。她因此缺陷而怨恨母亲,拒绝母亲,同时反应性的转向了父亲。心理学空间+M:[([4pRL%T

心理学空间(v?.^ Z"r6Y'TV_

女孩性别认同的发展与男孩不同。女性活动在女孩的日常生活的世界中,是容易理解的。她她最终的角色认同也是和她的母亲和女性,和她有婴儿依赖的早期关系的人。女孩的性别认同并不需要拒绝早期认同。但她和母亲原发认同和前额底浦斯期依恋的持续是她和母亲后来认同的基础,并影响着她和母亲后来的认同。因为母亲在女孩的身边,她和母亲有一个真实关系。女孩的性别认同和角色认同由真正的情感关系传递,并依赖于此。和母亲的认同并非是位置(position)认同——仅仅是学习特定的角色行为,而是一种和母亲性格和品质的一般特质的认同。女性认同过程不是基于幻想的或外部决定的性格和负性认同,而是在日常熟悉方式的逐渐学习过程中。心理学空间FA2lf/a eo4cZ1{

i&q!x5?/i I0我们认为女孩的内化过程和外部客体关系更为复杂,同时对她更有决定意义。她们一直生活在涉及其他同样深厚的原发关系,尤其是和孩子,以及其他女人。即使在异性恋中,女孩也加入了她已经内化在前额底浦斯期和后来的与母亲的客体关系。

-Q-E4odl9hR,lA:c0心理学空间 f oVDc G+va6g

2、额底浦斯情结的不对称性和异性恋心理学空间6FZ)BO#a3dT(]

"G/\#f i&W@A8S5I0男孩的异性恋心理学空间8p.w] ~q1F;A4xG

心理学空间g#r \:eR"k

男孩在他整个男孩时代保留了一个原发的爱的客体,因此男性的异性恋客体选择是相对持续的。理论上,男孩通过压抑对母亲的依恋来解决额底浦斯情结。他会在成年期和与像他母亲的一个人建立原发关系。这种关系来自一开始的长时间的紧张的排他性关系——起初是认同,然后是“双重性别”,最后是二人关系。心理学空间Y1W1KIpE ^ d~ Y&m

心理学空间Y4iq7p)w6qM RVj

女孩的异性恋

vT {E&OV2Ta0

p%i8U@x&REa h&~J0女孩就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她第一个爱的客体是一个女人;女孩为了达到适宜的异性恋取向,必须将她的原发客体选择转移到她的父亲和男性身上。这样,父亲的行为,家庭角色以及女孩和父亲的关系,这些对她的异性恋的发展是极为关键的。但是父亲和母亲不同,身体和情绪反应都比较少,父亲在家庭中的主要功能是一个赢得面包的人。心理学空间4{{0l*u)^Y

$ujkrLvc1z_0女性和男性额底浦斯情结的不对称,与女性性欲发展的困难(假设异性恋是发展目标)。心理学空间^ E8T z/k Z

LEZ1y!p0弗洛伊德概括这种不对称“我们发现只有男孩才既有对父母一方的爱,又有将另一方视为对手的敌意。”即只有男孩才有排他性的依恋。女孩相反很可能将原发感兴趣的客体,从和母亲的排他性关系转到她的父亲身上,但女孩的力比多虽然转向父亲,并没有代替她对母亲的依恋。女孩保留了和母亲的前额底浦斯情结并在它的基础上,构筑了与父母双方的额底浦斯依恋。(前额底浦斯情结,是以原发认同为特征的紧密联系;原发的爱——她自己和母亲之间未分化的兴趣;和广泛的依赖)。对女孩来说,既没有绝对的客体变化,也没有对父亲的排他性依恋。如果说在客体变化中有绝对成分,它最多是对拥有生殖器的、性欲的父亲的精神投注。然而情感的兴趣虽然保持双重:弗洛伊德认为的双重是对父亲的爱和对母亲的敌意(仅仅是男性额底浦斯情结的镜像),但这种情感的兴趣永远被对母亲的爱所调和。这是在母亲的相对排他的母性环境中发展的关系张力所致。

9^'Q;M(q3C$E,N0心理学空间 pV@ @"]F6c,u

3、前额底浦斯期的母-女关系

XZ%Z7VC*k0

|1Ru7[ G:LL@0母亲对待女儿和儿子存在差异:

&]ad H_0

a4e4q*L$E.\ ``0母亲将女儿当作和投注成她们自己身心的自恋扩展,这是由于她们对自己的身体感觉所致。母亲控制女儿的性欲并且用女儿来作为她们自己的性欲满足。有人在临床中发现患神经症的女儿们,复制了她们母亲的许多心理症状,保留了严厉的超我和身体自我的歪曲。她们的自我和身体自我处于和母亲未分化的联系中。她们和现实的关系就象一个婴儿,由母亲这个外部自我作为中介来实现。女孩作为母亲的延伸,她们是母亲感觉到但不允许自己识别或者作出反应的攻击性的见诸行动。而男孩同样本能的对母亲的感受和愿望作出反应,好像他们是母亲幻想的客体而非主体。女孩则是作为母亲幻想的自体,而男孩是他人。

h%QD!p0v7b m0心理学空间:Oo8?Wh'W)y

因为母亲和女儿同性,也曾经是女孩,和女儿的原发认同和共生往往强于和儿子,对女儿的投注更加保留了和着重自恋成分,就是说将女儿体验成自己的延伸或另一个自己。前额底浦斯期母女关系的重要性涉及女性发展的分离和个体化。而在此期中,女孩的界限混乱,缺少和世界的分离感。女性的自我和客体关系所关注的问题是在一个水平(潜在的冲突,客体关系体验的水平),甚至涉及另一个水平(自我界限的形成和分离认同的发展)。

;n)^9d%\xtb0

F)Qj-E Q,?UHg0母亲和儿子性别不同,母亲将儿子体验成对立的男性。她们对儿子的投注除了自恋成分,更多的包含了性的色彩。同时母性行为把儿子推向一个性色彩的关系,这个关系将儿子带到三角冲突中。心理学空间W#}Zeo6Zy4Sc'gI

心理学空间I(X*y(?#@ R

4、女性额底浦斯情境中关系的复杂性心理学空间x2|E;mas$?5X

4j-s1PLh0女孩转向父亲被埋在了女孩与母亲的外部关系,和将母亲作为内部客体的关系中。这表达了对母亲的敌意,但却源自想赢得母亲的爱的企图,也是对无力对抗全能母性和原发认同的反应。女孩在发展与父亲关系的每一步的过程中,都在不时回头观望母亲,看母亲是否嫉妒,想明确是否自己真的独立,看她是否能以这种方式赢得母亲。女孩转向父亲既是对母亲的攻击又是对母亲爱的表达。心理学空间0W Qm-V+]3~0|,S

"[ q~^g#E3V0因为女孩极力想要和母亲分离又同时需要母亲的爱,父亲和她有身体上和情感上的距离,女孩的父亲并不能作为足够重要的客体来打破她和母亲的依恋。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父亲激起了女孩异性恋的欲望,但他并没有激起女孩排他性的异性恋的爱或者排他性的依恋。这是因为父亲不是她的照管者,只是在她和照管者(母亲)的关系已经建立好之后才走进来的人。可以说额底浦斯期的女孩是在与父亲和母亲的依恋之间摇摆。

G [ha0Eu }0

;Q)iFrj i4z1Q0主要参考文献

l7^p _'O;F0

g"H/ZaO+@7~9g0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篇》心理学空间C It9@1^GYr

hd%N D _'~CS"P,K02.霍妮《女性心理学》心理学空间8hc C-o b9Dw

心理学空间5LED9q }

3.Nancy chodorow .Feminism and

g%y*o4cW^6{Z$^F0心理学空间 n9^ r jU5Mf9cm-H

Psychoanalytic Theory,Yale University

k b7`I1`@0

Z0q+q8e/}pX6f0Press,1989;心理学空间k'U mr[ aS6F

?8sv}bl04.Nancy chodorow .The Reproduction of

#o RuCS2O3T#{8r0心理学空间.ySC'o ?4gK

Mother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4X#i m1pw vD_6t)JE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精神分析的配对——卢丽卿译 卢丽卿
《卢丽卿》
自我:从弗洛伊德到罗杰斯——论自我理论的发展及自我的统一功能»

 卢丽卿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中国首批候选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精神科主治医师资格。北京大学医学部应用心理学硕士毕业,曾就职于北京三甲医院心理科,2009年起开始个人执业。

自2001年起接受精神分析专业训练, 2008年起成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中国首批候选人。曾接受德国精神分析家躺椅式精神分析数百小时,参加中德班催眠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国际EFT婚姻治疗培训,以及中挪心理治疗师及督导师连续培训项目等。

邮箱:psychoanalysis08@sina.com

主要工作方向:精神分析、以及针对失恋、外遇、离婚、再婚等问题的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