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要我让着弟弟?
作者: 刘建鸿 / 7614次阅读 时间: 2015年6月19日
来源: 爱贝睿育儿俱乐部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Ys6X%V vQg

导读心理学空间_fI4]!B&xOK7j.f

"uc:aG^3I0小鸿又抢东东的玩具了,东东大哭起来。如果你是小鸿的妈妈,你会怎么做?心理学空间S@ [9_D%aJ-g

V4},P1zt)F;`&c;?0小鸿5岁,表弟东东4岁,两个小朋友总爱一起玩,有时很开心,有时也会起争执。

L4vstS/\0

$~sQf1^7m(D6Tq!Q0一天下午妈妈听到外公大声地喊:“小鸿,怎么又抢东东玩具了,当哥哥的要让弟弟!”心理学空间x"W}6iD y[cK

Z#T`zx:P0“不让不让,是我的!”小鸿声音也不小。心理学空间y2D+y:ST ^FS7a't

u"Vd:w/nhlo;|I}'}2TX0第1步 了解情况,哭的孩子不一定有理

(I0kPU6rbaZ0

v w`[Z!W}(C"c]0妈妈赶紧从厨房里出来,走到小鸿面前蹲下身,看到他生气还带着点委屈。

u c7d An#X2H d0

5z ]0sxv5z/J!T@0妈妈问:“小鸿,外公说你又抢东东的玩具了。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b6v?#L8R0心理学空间~eo+P.n;b&@Q

小鸿瘪着嘴说:“是东东拿了我的小叉车,不肯还给我。为什么外公总要我让着弟弟!”

V/\HZ"U%f ]%A7Ee0心理学空间3I0?)VX2J!aA

妈妈:“你刚才不是答应借小叉车给他玩吗?为什么又要拿回来?”

'G!Gba.v$|n`:P3B0

p9~F)? F2K.a xY0小鸿:“因为他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_;N!}-{^ D0心理学空间E[,Q }ywy

首先需要了解孩子间倒底发生了什么。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孩子的事也难断。哭的孩子不一定吃亏,抢东西的孩子也未必一开始就无理。传统中国社会多要求“大的要让小的”,但这可能让小的孩子习惯于被特殊照顾的优越感,也会让大的孩子感到委屈和不公平,不是好的处理办法。心理学空间9W D ]~L7UY

心理学空间$Z(EH7cr e w1~

第2步 帮助孩子体察双方情绪心理学空间$[Y0a+oH:p+@

}7O0F|`0妈妈:“你那样抢,你觉得东东会有什么感觉?”心理学空间{y}O]

Q!kkF-n\0小鸿:“很生气,但我不在乎,因为小叉车是我的”。

A5j1gf5PEh0

/N1lC!LRag0妈妈:“你抢小车的时候,东东做了什么?”心理学空间 M F/r.T0~z

心理学空间mL,Zu:\VK6iU-m

小鸿:“他推我!”

WS F$M"El v@ ];W;?0心理学空间9?&T,{}n1bQ Q

妈妈:“那你有什么感觉?”心理学空间:w5?F _ }e(r ];r,C

心理学空间2b.rG"{:D2Bs5|

小鸿:生气。

;t0mq3},L;A0

7S(X!N'u [7x H%O0妈妈:还有什么感觉?

\,J/c#AH+?L0心理学空间3[Q1fq;Zu+A$PB

小鸿:“还有点委屈。”心理学空间2RN;U-CEc

心理学空间/]I Qs?e

孩子们“争抢”玩具的时候,父母通常会制止孩子:“不要和弟弟抢”“快和弟弟说对不起”。运用成人的权威或许能暂时控制孩子的行为,但孩子还是意识不到问题出在哪儿。父母需要引导当孩子能够体会到别人的情绪,也体察自己的情绪。

a_(`2Y;r"H0心理学空间 Kn$P'O(T$Iz

建议父母平时和孩子做些情绪词汇的练习,试着使用高兴、生气、沮丧、骄傲等词汇。大人可以先示范,说“一件有趣的事……”,再说“让你难过或沮丧的事”。比如,“爸爸今天开会时发现忘了带资料,感觉很沮丧,你呢?”这样父母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世界,也可以帮助孩子练习情绪表达、体察他人的感受。

9NVI]l0

/fB%f*B&P |0也可以借用图画书或动画片和孩子做练习,鼓励他表达情感。比如看《托马斯小火车》时,可以问:“摄影师给大家拍集体照时,旁边的小火车突然跑上来,挡住了托马斯的脸,如果你是托马斯,那时会有什么感觉?”心理学空间Z5LEo2y9{8Rg

IZM4l9m'f*U6Qy0另外,要让孩子学会预估行为的后果。孩子往往追求短期利益(把车抢回来),对将来的事态演变预估不足。其实孩子也不希望因为争抢而失去小伙伴,更不想因为抢东西而被父母批评。父母可以让孩子“预估”每种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东东推我”)以及他人的反应(“生气”)。让孩子自愿避免争执升级。心理学空间VQz E'TNfc%H I C ts

心理学空间6y ~;I!xH!b*eXrq

第3步 鼓励孩子思考解决方案

j)hp4X$]h?0心理学空间 Gt#^$]j

妈妈:“你生气和委屈,东东也生气,而且他推了你。你能想一个你们俩都不生气的方式的拿回玩具吗?”心理学空间s o Ou\|2b3@S

)m2BX t$Z3X6b0小鸿:“告诉你,让你帮我要回来”心理学空间/s)j+AF \*QB(?!X

心理学空间y xj7yf1K

妈妈:“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R {7w Y"k1_0心理学空间6pK:yU)@2_%t

小鸿:“我可以请他给我”

k)Y.O#v+p6E(w&t!E0心理学空间 Iv&|5fD W{ B

妈妈:“那样的话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心理学空间h$v$ia$gz,T&]"N

0P/}9oxm|0小鸿:“他会说不”。

v2mQf3q;e{0

5O6\T2EE9O0妈妈:“他可能会说不。那你还能想到什么别的办法拿回玩具呢?”

V4O+T)T LY1o0心理学空间'Z N,aZ \%T

小鸿:“我可以让他玩我的红色小赛车”

qO0hJ6w iciv0

K2C*F(r1o1Ol0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孩子尽可能多想出一些解决方案。每个孩子有自己行为模式,比如攻击倾向强的孩子惯于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怯弱的孩子往往通过退缩来回避问题。推动孩子们思考更多不同的策略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找到更优的解决之道。心理学空间SQs(@*~WXcD kB

O8p-K7Ct0在这一阶段,父母要特别注意,无论孩子说出何种方案,都应暂时“接受下来”、不做过多评价,鼓励孩子产生更多的方案。比如小鸿想出的第一个方法是“告诉妈妈,让妈妈帮我要回来”,小鸿妈妈虽未必赞同,也先接受下来。

cRt)G:O0

V^/["i%}+|8eF0如果听到不合适的马上批评“这怎么行?!”孩子就不愿意再想了。心理学空间-s9`a"Bv_!l {

心理学空间!Ebpy,|

如果听到合适的方法表扬“这个想法很好”也并不妥当,因为孩子很可能就不愿意再想更多方案了。而且,万一到时父母所认为的好方案执行不顺利怎么办?心理学空间7XnL2z)z7A

Z'Z:s$Sd fa0}0合适的做法就是接受和鼓励:“嗯,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心理学空间&r"^x3Y!\'R6Q/u[K+P

!x'x!x2{|(W$dW-mGA9Y0第4步 鼓励孩子想好备用方案:万一他不同意呢?

0uu6@d7kN.u@$n0

$GlT g,I0妈妈:“很好,你已经想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试试看。不过如果他不同意交换,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可以一起玩吗?”心理学空间#c,M2D-s}d&L/w$eO

心理学空间iTl*b L8b{

小鸿:“我的红色赛车跑一段就得换轮胎,也许可以和他一起玩玩叉车换轮胎的游戏。”心理学空间 V-m%Ulh d$Yv

N-hd sf,M JV%h$m0妈妈:“好,试试吧。”心理学空间(\3f%]By2DP;{$m

心理学空间?"{.Cg'hq"F b ~

小鸿走过去对东东说“我的小赛车给你玩好吗,叉车换我玩。”

_ HKD^(?#aR8v0

vY_j/J8UZ0东东头转到一边:“不”。

J*}%j'V ox)k-X/h)mIY0心理学空间;w'V:m(V Bv;M

“那我来开赛车,在这跑道上赛车,跑几圈后你帮我换轮胎。”小鸿用手比划着赛道说。心理学空间doI` rb&~

心理学空间 xh"?y.{ {

东东眼睛有些发亮,答应了。心理学空间4Y+Q1c p,{d:~L

:Hy_1J'epM T0他们玩了一会儿,更换了两次轮胎后,东东说:“老是我在这等着你来换轮胎,小鸿哥哥,让我来开赛车吧,你开叉车来帮我换轮胎行吗?”心理学空间N H L_@

心理学空间l s2D(\ U0~c6Ob3aI

“行!”

1}uG/UU6En$BN4E0

^;D"H_{ Qb7Di ~b U2r0孩子容易低估计划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一旦事情和计划不同,他们容易受挫生气或沮丧放弃。小鸿妈妈让孩子假设“如果他不同意交换,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可以一起玩吗?”多了“预案”,计划实施成功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心理学空间c2c FLSa8FdQ c

)XF,SQ"j"q}.CT0思考计划和预案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计划性、条理性和抗挫折能力。通过自己思考、有备而来获得成功,能大大增强孩子面对同伴冲突时解决问题的自信。

7D.T!kS)XZW9us:e0

8NO/a&},b.Th0小朋友们一起玩,产生争执和冲突是正常的。如果孩子可以自己解决,父母不妨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相处的方式。倘若发生了较大的冲突,孩子还不具备解决能力,比如像小鸿和东东的这个故事,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像小鸿的妈妈那样,引导孩子学习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心理学空间(o"Bm?i e"g"N

心理学空间&Eb/Y:k;t)f

推荐图书心理学空间 k y;|(n1WAM;J

心理学空间W,T,S RJ6l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1》(适合3-7岁儿童)(默娜·舒尔 著,京华出版社)心理学空间`'ML/C8j ST

rgb7@8Q'k.U(q0《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2》(适合8-12岁儿童)(默娜·舒尔 著,京华出版社)心理学空间7T$D {|m-n-j

心理学空间u qgd&nI:w

书中介绍了一个卓有成效提升儿童社会能力的方案——ICPS(即我能解决问题 I can problem solve)法。本文中的部分对话也引自这两本书。心理学空间qV8CSM;k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把iPad交给孩子 心理生活
《心理生活》
没有了»

 刘建鸿

邮箱:liujianhong@gmail.com
曾用名:飞之鸿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曾在《心理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译有《儿童心理创伤治疗》、《视读进化心理学》、《情绪:人性的历史》(第二译者)、《叙事治疗》。致力于积极教养的研究、推广与普及。

在这些地方找到我:知乎豆瓣微博
微信号:小鸿积极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