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辞汇
作者: 心理空间 / 97361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2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BDt-@'?3|7H5n

心理学空间D^ Z4pc![{ gGb8k{)rF"`

.V} F-bl&^vip0241.重复repetition心理学空间O Dl YR#Dup

心理学空间)|o`6YWk0X

见:重样强制。

![$E9P8p:JG{Z0心理学空间 |IE\R'A,[

242.欲力代表instinctualrepresentative

6V \:U8\,sw(p.k4oU0心理学空间\ _L+h3hcGk.`

佛洛伊德使用的词汇,指称欲力籍以作为其精神表现的元素或过程。该词有时作为表象-代表的同义词,有时则涵义更广,包括情感。心理学空间'Kv(kKN2Wg

心理学空间 Lqk+\]u\uX

一般而言,佛洛伊德将欲力代表视同于表象-代表。在有关抑制各个时期的描述中,佛洛伊德唯一考量的是表象-代表的境遇,直到他考虑“精神代表之另一元素”;情感定量 (Affektbetrag)。“……当欲力脱离表象,并且在可被感觉为情感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合乎其量的表达时,那么情感定量便相当于欲力”。心理学空间 p]]~3@0u7|

心理学空间+R-]/vv`:M0B:}3|e

除了欲力代表的表象性元素之外,我们可以说它尚有一种情感或量的因素。但应注意,佛洛伊德并未使用情感代表如此一可基于与表象-代表之对称而创的词汇。心理学空间1S9|j E$^ i

心理学空间:UX^8k8N ?

此一情感性元素的境遇对抑制而言并非较不重要:事实上,抑制“……除了避免不快感,并无其他动机与意图:以致代表之情感定量的命运远比表象的命运重要”。心理学空间Gr)OM1\!m2^:t

心理学空间_x4D b3V2J:\a

值得重视的是,此一“命运”可能有所不同:情感可能被维持,因而可移置于另一表象上;或被转变为另一种情感,特别是焦虑;或可能被压抑。但应注意,此种压抑并非一种抑制入无意识,如表象所受到的抑制般;实际上,严格言之,无意识情感的说法不能成立。人们所谓的无意识情感在Ics (无意识)系统中其实只对应于“……一个不被允许发展之启始可能性”。

Hf/iWG;LX*S^O0

H2qUdD&P0因此,就严格意义而言,唯有在Pcs-Cs (前意识-意识)系统——或自我——的层面上,欲力被情感所代表的说法才能成立。心理学空间9CK7o3_8Il(j.T

心理学空间A/f$DhD+n!ir IS

(α)为顾及明确性,我们以三个不同条文——欲力代表、精神代表、表象-代表阐释这些意义大致重叠,甚至在大部分佛洛伊德论著中可互相替代的词汇。虽然此三条文均考量同一概念,但我们希望在每一条文中各提出一特定论点的讨论。心理学空间"JY@o?&Z`(~

心理学空间p-@N%g!L`4e6JW

本条文中,我们论及佛洛伊德分别赋予代表欲力的表象与情感两者之功能。第三个条文特别在于定义佛洛伊德所理解的(身体在精神中之)代表。表象-代表一文则阐明被移归代表欲力之角色者,主要是表象(Vorstellung)。心理学空间9Zl4G pF:[ i9Ad#R'T

心理学空间P j7n4az1qm-{9T,f

此外提醒读者,表象、事物表象、文字表象等条文均属同一概念集合。

#eF,G7MWo2yP,U:on0

S1V K&`/q%C9x0243.精神代表psychicalrepresentative心理学空间#?.aq R F[!Mx'G

心理学空间"f&MTS c'y

佛洛伊德在其欲力理论架构下使用的词汇,指称身体内部刺激之精神表现。

7`*Y2Qt7Au0

*]j'T4cw0唯有参照欲力——佛洛伊德视若身体与精神间之临界概念——方能理解该词。实际上,就身体而言,欲力的来源在于一些产生主体无法避免之内部紧张的器质现象;但就其所针对之目的以及所附着的对象而言,欲力则有一种本质为精神性的“命运”(Triebschicksal)。心理学空间V roZGg6r\

心理学空间:\E)H a#A#r~BF

此种边界情境无疑解释了佛洛伊德为何借助于身体在精神中之代表的观念——他所谓代表乃指某种委托代理。但此一代理观念由两种不同方式所阐述。心理学空间S&Gb6V!?h8b)U"T!gK

心理学空间z9]z6a5z#@A

有时欲力本身彷佛是“……来自身体内部并直达心灵之刺激(Reize)的精神代表”;有时欲力则被视同于身体刺激过程,是它在精神中被“欲力代表”所代表。后者包含两个元素:表象-代表与情感定量。心理学空间%Yos$E'{ CP0`+b

心理学空间"^"t [1M1\v

然而我们认为无法如《标准版》(Standard Edition)所建议,找出佛洛伊德思想中关于此问题的演变(因上述两种阐述均于1915年提出),更不可能认为佛洛伊德在后期著作中采纳上述第二种概念(实际上,在《精神分析纲要》中,我们看到的是第一种概念)。那么应否如《标准版》所另指,去化解欲力概念——身体与精神之临界——暧昧性中的矛盾?或许罢。不过,关于此点,我们认为佛洛伊德的思想应可被澄清。

s)u,pJ7f9tgX0心理学空间y P aXVto*d

1)虽然乍看之下这些阐述彼此矛盾,然而一个观念始终存在:身体与精神之关系的假设构想,既非基于平行论模式,亦非基于因果关系模式;应透过存在于代理者与其委托者之间关系的比较来理解此种关系(β)。

@a%Y dOq~0心理学空间jF:oMv,vU6L L

由于这层关系始终存在于佛洛伊德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假设这些阐述之间只是文字上的差异:在一例中,身体的改变被称为欲力(Trieb),在另一例中则被称为刺激(Reiz),而精神代表在前者被命名为表象-代表,在后者则为欲力。心理学空间zB PO Xg]

2N3FqpWs aqFfo02)即使提出这些说明,我们认为两种阐述之间仍存有一种差异。对我们而言,欲力——被视为身体性——委派其精神代表的解释应较为严谨,因为它不仅限于提出身体与精神间表达的整体关系,且与表象铭记的观念——与佛洛伊德之无意识概念不可分——更为一致。心理学空间5T,RM(kf1Pqp

B8v}:X;k,i0(α)见:欲力代表一文注释(α)。

x7baC'Ml2[4jX0

^ Rw"Nvn+z0(β)我们知道,虽然代理者原则上仅是其委托者之“权力根据(代理人)”,但在此例中,代理者进入一新的关系系统,后者可能改变其角度,并扭曲原先被赋予的命令。

7_r)t w7O7pg0心理学空间9Jr6a*[d,`G

244.表象-代表ideational representative

{4Pn4[DJ|#aL7`0

d giP)T?7l0在主体历史进程中,欲力所固着之表象或表象群;经由它们的中介,欲力铭记于精神中。心理学空间g3_Y yQ v3Yx W[

心理学空间,vnp+u1J6P]0Kd

法文词组représentant-représentation (表象-代表)引入某种歧义性,因该词以两个非常近似的字翻译由两个极为不同的名词所组成的一个德文字。但不幸地,我们不知如何可避免此一歧义性,同时又能赋予佛洛伊德词汇准确的翻译。

BHtZLa!W0心理学空间*vyfX| w7r&E0f&R(t

法文représentant 翻译源自拉丁文的德文词汇Repräsentanz (β),后者应被理解为代理(γ)。Vorstellung 则为一哲学词汇,法文中传统对应词为représentation(表象)。Vorstellungsrepräsentanz 意指表象界中的代表者(在此:欲力之代表者)(δ),我们试图以représentant-représentation (表象-代表)词组翻译此一意涵。心理学空间Q~3_M(F*ts

心理学空间v'gM,Yfu_G

*:表象-代表的观念出现于佛洛伊德的某些著作,在其中他将身体对精神的关系定义为欲力对其代表的关系。此观念主要于1915年后设心理学著作中(《抑制》《无意识》)被定义与使用,并且极为清楚地呈现于佛洛伊德赋予抑制最详尽的理论中。

\*s&`BsG,am1u0心理学空间4_6OU!k,NBB/LSqv

简言之,由于欲力为身体性,因此不受抑制入无意识此种精神作业的直接作用。这种作用仅及于欲力之精神代表;严格地说,仅及于表象-代表。心理学空间#B'{4B` M k#~+Gz

心理学空间~zBz$`\#}

实际上,佛洛伊德明确区分欲力精神代表中之二元素——表象与情感——且指出两者各有不同命运:唯有第一种元素(表象-代表)才会毫无改变地进入无意识(关于此一区分,见:精神代表;情感;抑制)。心理学空间esPaQ

心理学空间 W^l mI*JW6a|6q

表象-代表所指为何?佛洛伊德并未解释此一观念。关于代表一词以及所假设的它与欲力之代理关系,请读者参阅精神代表条文。至于表象一词——涵指观念性元素,相对于情感性元素请参阅表象(Vorstellung)、事物表象( Sachvorstellung 或Dingvorstellung)及文字表象(Wortvorstellung )等条文。

"R'j gri*^ L0心理学空间 hV$~%Q1X6ptN

在其1915年的文章赋予无意识系统之理论中,佛洛伊德不仅将表象-代表视为Ics (无意识)的“内容”,亦视为其构成物。实际上,透过唯一且相同的行动——原初抑制欲力固着于一代表,同时无意识亦自行构成:“我们……可合理假设一原初抑制:即抑制的第一期;它在于使欲力之精神代表(表象-代表)被拒绝纳入意识。与此同时则产生一个固着;相关代表自此不变地留存下来,且欲力持续连结于其上”。心理学空间MO8j{ad

P} rLe-S)E.@9o0在如此的段落中,固着一词同时涉及两个观念:欲力固着于一阶段或一对象的观念(此为发生学概念的核心),以及欲力铭记于无意识中的观念。后一观念——或后一影像——无疑在佛洛伊德著作中极早出现。在致弗利斯(Fliess)的书信中,佛洛伊德便曾在精神装置最初图式中——包含数层符号铭记(Niederschriften)提出此一假设,并在《梦的解析》予以重拾,特别是在讨论以下假设的段落中:从一系统过渡到另一系统时,表象铭记的改变。

7R2L+Q,@$J5\U0心理学空间%oj)J&bnk5~-h

此种将欲力与其代表的关系比照符号(就语言学词汇而言,“意符”)之铭记的作法,可被视为一种澄清表象-代表性质的方式。

B)u:\p(o`Rf0心理学空间CGy&X4p/T.N6EG

(α)见:欲力代表一文注释(α)。

r-T2w"N.V ixOmUj0心理学空间v't*DBmM5N? v

(β)德文惯用词为der Repräsentant(代表),但该词在佛洛伊德笔下极为罕见;他所采用的形式为die Repräsentanz,该词更直接地仿造拉丁文,且无疑更为抽象。心理学空间F7O&m8N-~/P V;?-X

0i+cn8\fZ0Z ~0(γ)如:“X是我的代表”。

_6Z)n8| _M0心理学空间4Y8y M&t;EP/Y,ZY/Y

(δ)若将Vorstellungsrepräsentanz 译为représentant de la représentation (表象的代表),将违背佛洛伊德的思维:表象是欲力的代表者,而非又再为其他事物所代表。关于此点,佛洛伊德的论著均十分明确。

1ZI$M!VKv `2rFm0

7D`9c2x0t9y0245.表象idea或preserntation

L IR"L0x,S+qb"}~0心理学空间zJ{Q6t \5d

哲学与心理学中之古典词汇,指称“人们所再现之物,形成一思维行为具体内容之物”,以及“特别是一先前知觉的复制”。佛洛伊德将表象对立于情感,此二元素在精神过程中各自承受不同境遇。心理学空间Yu1Z*S'cox4H h)\s

u+p [ y})vV}t,^0Vorstellung (表象)一词属于德国哲学古典词汇。佛洛伊德起初并未改变其字义,但他对该词的用法却是原创(α)。我们在此简要解释其原因。

-oYr.[5g Nf0

$mB7T wYl01.最早用于说明精神神经症的理论模型,集中于“情感定量”与表象的区分。在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中,情感定量从一连结于创伤事件之致病表象被移置于另一对主体而言毫不重要的表象。在歇斯底里中,情感定量被转换为身体能量,被抑制表象则由一身体部位或活动所象征。根据此一命题,情感与表象的分离是抑制的主因。这个命题致使佛洛伊德分别为这些元素描述各自不同的命运,并考虑不同过程的作用:表象会被“抑制”,情感则被“压抑”等等。

&C8{RKl\9NW*TA O&}0

-AB&G(TY4]-|$LE6JN sh02.我们知道,佛洛伊德论及“无意识表象”时亦语带保留地——恳请读者谅解该词——指出,他并未忽略将此二词并联的悖谬。倘若他依然维持此一称谓,正表示在其Vorstellung (表象)一词的用法中,古典哲学之首要面向——对一客体之主观再现——退为次要。对他而言,更正确地说,表象是指客体铭记于“记忆系统”之物。心理学空间,To Z4jQ

心理学空间0G!vizW8c

3.然而我们知道,佛洛伊德并未根据严格经验论概念,将记忆构想为影像之单纯接收器;而是讨论记忆系统,将记忆减化为不同的联想系列,最后并以记忆痕迹一词指称始终与其他符号持有协同关系,且不连结于任何感官质的一种符号,而非与客体保有类似性关系之“微弱印象”。就此角度而言,佛洛伊德的Vorstellung 近似于语言学上意符的观念。心理学空间lN$A ?1L'Bx

5T&X}`/P-r04.不过,在此应随着佛洛伊德,区分这些“表象”的两个层面:“文字表象”与“事物表象”。此一区分强调一种差异,一种佛洛伊德赋予根本的拓扑论价值之差异;作为无意识系统之特征的事物表象,与事物有较为直接的关系:在“原始幻觉”中,事物表象对儿童而言将等同于所知觉的客体,当客体不在时,此表象则受到投资(见:满足的经验)。心理学空间 Q%P6H2A!D.H7@

心理学空间1EW Bp0pf,ag2}

同样地,当佛洛伊德在联想途径的终点寻找“致病之无意识表象”时——特别是在1894-96年间有关治疗之早期描述中——-他所针对的目标是客体与其痕迹不分、意旨与意符不相隔的终极点。心理学空间h+MpT`

心理学空间1xZhW Y6k1O

5.记忆痕迹与作为其投资之表象间的区分,虽然一直隐然存在于佛洛伊德用语中,却始终未被明确提出。这无疑是因为在佛洛伊德思维中,很难设想一种纯粹的记忆痕迹——种既被无意识系统亦被意识系统彻底撤回投资的表象。

'Lm(R2QX'D.J r0

,i dx9H"?)c df0(α)人们经常提及,佛洛伊德可能曾受赫尔巴特(Herbart)所发展的一种真正的“表象机制”概念所影响。如欧拉·安德生(Ola Andersson)便指出,“……在其科学观发展形成的那些年,佛洛伊德置身的科学界之主流心理学是赫尔巴特主义”。心理学空间+chiU2X6w^

Vb'awgf0246.目的-表象purposive idea

/Q#IHO!m)W0

h8f0P&Q(X0佛洛伊德所创之词,用于说明引导意识、前意识及无意识思维进程之物:在上述各层面中均存在一种确保思维间之串联的目的性。此种串联不仅是机械性,而且受到某些对其他表象施行真正吸引之专属表象所决定(例如,就意识思维而言,必须完成的任务;就主体服从自由联想规则之例而言,其无意识幻想)。

5rqC1L1lUuV0心理学空间.Ee-A&f`Et

目的-表象一词特别被佛洛伊德用于其早期后设心理学著作:《科学心理学大纲》以及《梦的解析》第七章。在这些论著中该词多次出现。它凸显佛洛伊德的精神决定论概念所独具之原创性:思维进程绝非不受决定,亦即不受任何法则约束;甚且,支配思维进程的法则,亦非联想论学说所提出的纯机械性法则。根据此一学说,联想的连续始终可被引向为邻近性与类似性,无需寻求更深层的意义。“每当一精神元素经由可议的及表面的联想,与另一元素链接时,两者之间亦存有一种适切且深远的关联,处于检禁的抗拒之下”。心理学空间V;y0u#Q2A:s

8L;rg(TO5ECYMu0目的-表象一词表示,对佛洛伊德而言,联想遵守某种目的性。就专注、区辨性的思维之例而言,为一显明的目的性;在此种思维中,选择乃由所追求之目的之表象所确保。就似乎自行其道的联想而言,则是精神分析所发现的隐伏目的性(见:自由联想)。

k3\AHa9d3ybc0心理学空间%Wj#G1W['~,d:_8L)niB

为何佛洛伊德论及目的-表象,而非单纯地目的或目的性?此一问题特别会因无意识目的性而被提出。人们可能如此回答:因所涉及的表象,正是无意识幻想而非其他。此诠释之根据,乃参照佛洛伊德赋予思维功能最早的模式:思维——包括作为次过程特征之各种探讨——之所以可能,仅因以下事实:目的或目的,表象持续受到投资,并施行一种吸引力,使所有接近它的道路更易渗透、更加“开阔”。而此目的即是来自满足经验的“欲望表象”(Wunschvorstellung)。

Sr8?0\)W;R4G0

`|` rCrM1]?%f)|0藉由将Zielvorstellung 译为représentation-but(“目的-表象”)而非représentation de but(“目的的表象”),我们认为此作法忠于佛洛伊德的精神:在此相关表象并不尽然以意向性方式指涉目的,而是它们本身是能够组织并引导联想进程的引发元素。英文对等词所提出的purposive idea 与我们的诠释相符。

-x1^h/j(SS5~0

'lD:GCk+J@8J0247.事物表象,文字表象thingpresentation, word presentation

K"EH/Zg@]0

@ P+[e[ z+n-kA0佛洛伊德在后设心理学论文中使用的词汇,用以区别两类“表象”:一种主要是视觉性、衍生自事物的表象;以及一种主要是听觉性、衍生自文字的表象。此一区分对他而言具有后设心理学上的重要性;事物表象连结于相应的文字表象,是前意识-意识系统的特征,不同于无意识系统,后者只包含事物表象。心理学空间}$Dt!Z$R0q

[t V,vT1A0关于表象一词,以及它与记忆痕迹一词——有时被当为其同义词——区分的方式,请读者参阅以下二文:表象、记忆痕迹。心理学空间Q"f2FHwqg

心理学空间g.[8n8f%c%p8H:C|1tq

事物表象与文字表象之间的区别,始于青年佛洛伊德对失语症的研究。心理学空间Vhpp0kj5mb2o[

心理学空间hMec#](Ly

事物表象的观念与另一十分近似的词汇“记忆痕迹”——存放于不同记忆系统中——很早即出现于佛洛伊德学说中。在《失语症释义:批评研究》中,我们遇见Objektvorstellung(客体表象),在《梦的解析》中则有Dingvorstellung (事物表象)。佛洛伊德赋予此观念最明确的定义之一如下:“事物表象即为一种投资,若非对事物记忆影像的直接投资,至少是对衍生自它们且较为疏远的记忆痕迹的投资”。对此定义须作两点说明:心理学空间2Ft*r*[n2kl~

(L`GL0KHk3|0jd X01.在此,表象与记忆痕迹截然不同:表象对记忆痕迹——本身仅是事件的铭记——再投资,使其复苏;心理学空间|9t3Lr)^&zqy@K+V*r

心理学空间/Y\q9|+{,Ai#Tw

2.事物表象不应被理解为整体事物的一种心灵模拟。事物会呈现于不同系统或联想综中,但仅就其某一面向而言。

+e Dc([5? Rj0心理学空间 R.J{4x6_

文字表象则是在一种语言表达与意识醒觉(prise de conscience)相联系的概念中被引进。因此,早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我们即可看到以下观念:透过与一文字语言影像之连系,记忆影像可能获得意识所特有之“质的指标”。此一观念始终存在于佛洛伊德著作中。它是暸解从原过程到次过程、从知觉同一到思想同一过渡之关键。在《无意识》一文中,此一观念以下列强调出其拓扑论价值的形式,再度出现:“有意识表象包含事物表象及附属的文字表象,无意识表象则只是事物表象”。

r7n+q[8oj5oL0

F$m4v_a-m4A0文字表象的优位,不可被化约为一种凌驾于视觉之听觉至上性。这不仅因为在此的相关感官装置不同之故。佛洛伊德指出,在精神分裂中,文字表象本身也被当成事物表象,亦即被依据原过程法则看待。就梦而言亦是如此,某些清醒时说出的文句,在梦中会受到凝缩与移置,一如事物表象:“……当日间残余的文字表象是知觉之当下、鲜明的残余,而非思想表达时,它们才会如事物表象般被对待”。可见事物表象与文字表象不仅指称“记忆痕迹”的两种类别;对佛洛伊德而言,其区别具有本质的拓扑论重要性。

1c[B"K2k#}v0

i@'?(E'C!l0文字表象如何衔接于己是前言语意符的事物表象?两者分别与知觉有何关系?何种条件会赋予它们幻觉式呈现?分析到最后,什么条件确保了其相对文字性语言符号之优势?对于这些问题,佛洛伊德曾多次尝试予以解答。心理学空间6D:r U*k w3Y@/z

^ Ngw:l?y0248.压抑Suppression心理学空间 x9F6cq4ta7Z

8Lgcz#c'`0A)广义而言,指倾向使造成不快感或不合宜的内容(意念、情感等)从意识中消失的精神作业。就此意义而言,抑制是压抑的一种特殊模式。心理学空间^ B)mW+}&a

心理学空间)@V&jt V$X4k4[!d

B)较狭义而言,指精定义A 中与抑制有别的某些作业:

u:gd:Ir6@g0心理学空间E `,b.t NB9C

a)其不同或因该作业具有意识特征,旦被压抑的内容只成为前意识,而非无意识;

m4Cv~p0心理学空间TW]xL I'JEQG}.[

b)或就压抑情感之例而言,因被压抑的情感未被移入无意识,而是受到禁制甚至消除。

.QL7X ]O$t\P"Y0

zOug?_#[8u"xD0C)在某些译自英文的著作中,错误地被当为Verdrängung (抑制)之对等词。心理学空间-V8km v g3t#l

心理学空间Q;}OFaK*r

压抑一词在精神分析中使用频繁,然其语用不甚系统化。

i.L~ig%X0心理学空间 [!` uyBF

首先,应将定义C 排除于一致的语用之外。佛洛伊德的英译者一般将Verdrängung (抑制)译为repression,有时使用suppression 翻译的terdrückung(压抑)。但抄袭英文repression,而将Verdrängung 译为法文répression的作法则无法成立,因为在法文中, refoulement(抑制)一词已是被认可且令人满意的译词;况且法文répression一词已具有准确对应于德文Unterdrückung 的常用意义。同样地,将英文著作译为法文时,也应将répression 修订为refoulement。

)d`/~G-e!N4pQ0心理学空间'a"L2v { pAU

定义A 有时出现于佛洛伊德著作中,例如《性学三论》。但整体而言它并不常见。应注意,此一定义并不涵盖全部的“防御机制”,因许多防御机制并未包括将内容排除于意识场域之外(如,回溯性取消)。心理学空间:FV%b,oy4gF_ Kz

^_4r)D E$P0I!Fp0最常用的定义始于《梦的解析》之定义B,特别是其中的意义a 。在此,压抑——特别是就拓扑论观点而言——对立于抑制。在后者,抑制审级(自我)、作业与其结果均为无意识。反之,压抑则是一有意识的机制,作用于佛洛伊德将之置于意识与前意识间的“次检禁”层面,它涉及一种逐出当下意识场域之外,而非从一系统(前意识-意识)到另一系统(无意识)的过渡。就动力论观点而言,道德动机在压抑中占有主导的角色。

,P;wH6Vt)Oz8h0

UxY9T:u#W5n0此外,我们也应区别压抑和谴责判断(Verurteilung);后者可能引起——但不必然包含——弃绝于意识之外。心理学空间@)?/e7H%E&Z

心理学空间d6~MvE{+~x3T

最后应注意,定义B 中的意义b 特别出现于佛洛伊德的抑制理论,用来指称情感的境遇。实际上,对佛洛伊德而言,严格地说唯有欲力之表象-代表可被抑制,情感它则不可能成为无意识:它或是被转变为另一情感,或是被压抑,“……以致人们不见其踪迹”,抑或以致它“……[在无意识系统中]只相当于一不被允许发展之殴始可能性”。

.r!M f Pt;~"D7D0

+G\pOH;Q0249.抗拒resistance心理学空间aA\/Zh?$V

z:~/~#?5D/C"^5}.E0在精神分析治疗期间,被分析者行动与话语中所有对立于企及其无意识的表现,均被称为抗拒。透过延伸,佛洛伊德亦论及对精神分析的抗拒,指称一种反对其发现的态度——因其发现揭露了无意识欲望,并使人蒙受“心理(学)上的伤害”(α)。

xHB(t0u0

;j:M$|"xvR-}2q(I0抗拒的概念很早即被佛洛伊德引进;我们可以说它在精神分析创立上具有决定性角色。实际上,佛洛伊德之所以放弃催眠与暗示,主要是因为某些病患对此有大量的抗拒;对他而言,此种抗拒一方面有其正当性(β),但另一方面既无法被克服,亦无法被诠释(r)。反之,精神分析方法则使其成为可能,因为它使这些抗拒逐渐显现——它们主要将会转译为病患用以破坏基本规则的各种方法。《歇斯底里研究》首度列举抗拒之各种明显或隐晦的临床现象。

7n8E~%I~)v_"pqY0

`*zNT![0抗拒是作为症状厘清与治疗进展之阻碍而被发现。“是抗拒在最后使[治疗]工作受挫”(δ)。在认识到此一阻碍为触及被抑制物与神经症秘密的方法之前,佛洛伊德首先试图透过坚决要求——抗拒的反向力量——与说服,予以克服。实际上,运作于抗拒与抑制中的是同一股力量。就此意义言之,一如佛洛伊德在其技术性文章所强调,所有精神分析技术的进展,均在于对抗拒作更正确的评估;亦即,就此临床与件而言,只将症状的意义传达给病人并不足以揭除抑制。我们知道,佛洛伊德始终认为,对抗拒与传会的诠释乃其分析技术的主要特征。甚且,传会必须部分地被当成一种抗拒,因为它以行动重复取代口述回忆。此外仍须说明,抗拒运用传会,但不构成传会。

+K n'E&b S,F^0心理学空间*\1AAxlt

关于抗拒现象的解释,佛洛伊德的观点较难厘清。在《歇斯底里研究》中他提出以下假设:我们可以认为,记忆依照其抗拒程度,群聚于一些环绕一个致病核心的同心层上。在治疗期间,每穿过一层进入更靠近核心的另一层时,抗拒亦相对增强。从这时期开始,佛洛伊德以抗拒作为治疗以及其所坚持要求之回忆所特有的展现,与自我用以对抗痛苦表象的力量相同。然而他似乎认为,抗拒之最终根源,在于一股来自被抑制物本身的排斥力,在于被抑制物成为意识且特别是完全被主体接受的困难。因此,我们在此发现两种解释要素:抗拒受其与被抑制物的距离所调节;另一方面又相应于一种防御功能。佛洛伊德的技术性文章均保有此一暧昧。心理学空间 G"H)E0W#i

,Bd4~,xuq0然而在第二拓扑论时,重点则置于防御面向:多篇论著均强调防御是由自我所操作。“无意识,亦即‘被抑制物’,并不对治疗的努力进行任何抗拒;事实上,除了反抗施加其上的压力以便进入意识,或透过真实行动进行卸载之外,它本身无任何其他作为。治疗中的抗拒,来自彼时曾进行抑制的心灵生活之相同的高等层次与系统”。直到其后期著作之一,佛洛伊德始终均坚持自我防御此一首要角色:“对抗先前危险的防御机制,在治疗中以反抗痊愈的抗拒形式再度复返;这是因为痊愈本身被自我视若一新的危险”。心理学空间9Mz;S8gErgEZ Gb

R7X `7v X"M6c0就此角度言之,抗拒的分析与自我永久性防御——特别表现于分析情境——的分析无异(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心理学空间.@;b(j7N@ aK_&rW/\(h

心理学空间}&a:d7?OW%d

无论如何,佛洛伊德显然肯定自我明显的抗拒不足以说明分析工作之进展与完成所遭遇的困难;分析师在其经验中还遭遇一些无法归属于自我变异的抗拒。

)L@_YO0心理学空间{t1c[ aG%?md

在《禁制、症状与焦虑》书末,佛洛伊德区分抗拒的五种形式,其中三种属于自我:抑制、传会的抗拒、二级由病获利——“基础为症状整合入自我”。另外仍须考虑无意识或“它”的抗拒,以及超我的抗拒。前者在技术上使透工(Durcharbeiten)成为必需:它是“……重复强制的力量,是无意识原型施于被抑制欲力过程的吸引力”。最后,超我的抗拒则是衍生自无意识罪恶感与惩罚的需求(见:负面治疗反应)。心理学空间rfg1z-P}T^p{

8i/Yl%dW*fuU0佛洛伊德虽不满意此种后设心理学分类尝试,但其贡献在于至少强调出,佛洛伊德始终拒绝将个人内及人际间的抗拒现象,视同为自我结构固有的防御机制。谁在抗拒的问题,对他而言仍是一开放且其争议的问题(ε)。在“……紧抓其逆投资”的自我之外,应认识到有一种根本的抗拒,作为精神分析工作的最终障碍。虽然对于此根本抗拒的性质,佛洛伊德有不同假设,但无论如何,它都不可被化约为防御作业(见:重复强制)。心理学空间p p []2} X*P S8S9|

f4v$o4` A;r0(α)此一观念早在1896年即已出现:“人们的敌意与我的孤立处境,就好像我已发现了最大真理一般”。心理学空间#v Pm8dp

1u5Z)^_,{3nn x[ @0关于“伤害”,请参阅:《精神分析之一难题》。

4k C/s9x-m*w1}0

U-e{u.rn4t0(ß )“当一位显得不屈从的病患受到斥责:你做什么?你这是在对自己逆暗示!我当时便告诉自己,这分明是不公平且暴力的。当人们试图透过暗示来使一个人屈服时,他当然有权利可以逆暗示”。

%U"rgz:V p-d0心理学空间c[B K2P4i:n(D

(γ)藉由暗示的技术“……使我们无法辨认病患的抗拒,藉此他紧拥其病,并极力与康复相抗”。

Gsr2c+Gg zx,u\0

2hI a7@OK#@0(δ)参阅:《梦的解析》一书中对抗拒的定义:“所有对工作之接续有所干扰者,均为抗拒”。心理学空间3D$O cl"P4\ R;O/eW

心理学空间2hu9W!W-]|2if7D

(ε)读者可以参考格鲁弗(E. Glover)的著作:《精神分析技术》。作者在有条理地列举出一类由分析引起的心灵装置永久性防御之征象此种抗拒之后,认为还存有一种残余:“完全列出可能来自自我或超我的抗拒后,我们仍面对此一赤裸裸的事实:一群表象在我们面前一再重复出现……。我们原希望,透过去除自我与超我的抗拒,应会产生类似压力自动释放的现象……或者其他防御征象会立即出现以连结此自由能量,一如过渡性症状形成中发生的情形。然而并非如此,而是仿佛我们驱动了重复强制,并且‘它’利用减弱的自我防御,对前意识表象施行一股不断增强的吸引力”。心理学空间*T(W7c?CUi9F

心理学空间t6q-g }#r#{

250.白日残余day'sresidues心理学空间O$C"sPz e)C;xVd

心理学空间)Y3@/]2CM

在精神分析的梦理论中,指来自前一日清醒状态,而重新出现于梦叙事与作梦者之自由联想中之成分;它们多少与梦中实现的无意识欲望有关。在以下两个极端的情况间存在不同的中间阶段:一者,自日残余的出现似乎,至少在刚分析时,是由前一日之关切或欲望所驱动;另一者,表面上不重要的日间成分,根据其与梦欲望之联想关联而被选择。

+Fm%v0mf)P AfI0

c"rGF&q0根据《梦的解析》第一章中所讨论的一种传统看法,在大多数梦中碰到的成分皆来自前一天的生活。不过有一些论者指出,这些被保留的成分不一定都与重要事件或旨趣有关,反倒是表面无足轻重的细节。

V&ym'fc j0心理学空间Js"h*Sa8O/|

佛洛伊德重拾这些事实,不过,藉由将之整合进其理论——梦是无意识欲望的实现——他赋予它们一个新的意涵。正是藉由参照梦的能量在无意识欲望中的这个基本命题,不同白日残余的性质与功能方能被确定。

&VJf7{3R ] A0

+z+w q m'_M&c0有可能此处所涉及的是主体在前一天中所经历、并重新浮现于梦中的多种不同的欲望或关切;前一天的这些问题,时常以移置与象征的方式于梦中出现。如同所有的梦思维一般,白日残余亦受梦工机制的支配。根据一个佛洛伊德著名的隐喻,白日残余便是梦的“经营者”,它们以煽动的方式运作(睡眠中之身体印象可能扮演类似的角色)。然而即便在此情况下,只有无意识欲望——它提供了欲力力量(Triebkraft),“资本”——的介入,才能完全解释梦。“我想象,只有当意讲欲望(Wunsch)成功地唤醒一个相应的无意识欲堂,并藉此增强时,它才成为梦之煽动者”。心理学空间6M9VBs%IlK

#t"O+R#Rg)F$d%B0在极端的状态下,白日残余与无意识欲望间的关联可以免除当下关切的中介:白日残余只不过是无意识欲望所使用的成分、符号。在此种情况下,它们被选择之表面任意性只会更为鲜明。其功能究竟为何?我们可以将之概述如下:

PZ |cb0心理学空间9HC2_E @O J8r

a)藉由选择白日残余,梦蒙骗并逃过检禁。在白日残余无关紧要外貌的掩护下,被抑制内容得以表达;

-X8J+v+C4[Q0

o z/b1WSt i6m JbO0b)相较于那些负载着旨趣、且已被整合进丰富联想情结的记忆而言,白日残余更能与儿童期欲望连接;心理学空间w,Y e.?icgN8|6g

ICxdcV Y0n0c)白日残余所具有的当下特质,对佛洛伊德而言似乎具有优位性,他以“传会”的观念来说明在所有梦中出现的近期(récent)。“当白日残余参与梦的形成时,它们不仅从Ubw( 无意识)借了某物——亦即,被抑制欲望(Wunsch)所支配之欲力力量,还为无意识提供了不可或缺之物:对传会必要的附着点”。现在(présent)的此种重要性被下列事实证实:在梦中被发现的通常是梦前一天的残余。心理学空间9[ wa!kfm

心理学空间7h'JH1U-E6\

251.被抑制物的复返return(或break-through)of the repressed心理学空间#i3y!eG*}"{

E:xs yAS0指一种过程,藉此,被抑制元素——因从未被抑制作用所灭绝——倾向重新出现,并且在妥协形式下以变形的方式达成此目的。

.f{6T r2Kvu0

T,Yg!j3QF0佛洛伊德始终强调无意识内容“不灭”的特征。被抑制元素不仅未被灭绝,甚且藉由不同程度迂回的途径,透过大致不可辨认的衍生形成——无意识的衍生物——之媒介,倾向不断重现于意识(α)。

t2x#Ym-q0

}Ua!Q w&X M'z4w0从佛洛伊德早期的精神分析著作开始,便已肯定症状出现之因在于被抑制物的复返此一观念。这些著作中尚有一重要观念,即被抑制物的复返透过“抑制表象与被抑制表象间妥协形成”的方式运作。但对于抑制机制与被抑制物复返机制之间的关系,佛洛伊德却有明显不同的理解:

)OK5Xh+Hs4A0

G&eI8t{2Z`01.例如在《严申〈格拉蒂娃〉中之妄想与梦》一书中,佛洛伊德强调以下事实:被抑制物在复返时,会运用抑制所行经的相同联想途径。因此这两个作业应密切相关,且有若彼此对称。佛洛伊德在此引用禁欲者寓言:禁欲者试图以耶稣受难影像来驱散欲念,但却看到裸女影像替代受难者出现:“……被抑制物最终在抑制物内及其背后获得胜利”。心理学空间7P*z&y${$H4Z

(b?(f%q~#e1Gy02. 然而佛洛伊德并未坚持此一想法。例如在一封1910年12 月6 日致费伦奇(Ferenczi)的书信中,他便予以修正,同时指出被抑制物的复返是一特殊机制。此论点特别在《抑制》中被重拾,在该文中,被抑制物的复返被视为广义抑制作业独立的第三阶段。佛洛伊德于不同的神经症中描述其过程,并由此分析得出结论:被抑制物复返是透过移置、凝缩、转换等而运作。心理学空间?-P6slQy[*VA xQl|

[#M;^1c1X%?T-g0同时佛洛伊德亦指出被抑制物复返的一般条件:逆投资减弱、欲力推力增强(受生物性影响,例如青春期)以及唤起被抑制材料之当下事件的突发。心理学空间~4XtW,s p*A(^^

心理学空间EnL9J4V-f$@.h9d

(α)有关此一观念的课题,可参考《禁制、症状与焦虑》中之一注释,佛洛伊德在此自问,被抑制欲望是将全部能量传会于其衍生物上,抑或本身仍保持在无意识内。心理学空间 E_q;RZ!p ?+`,z^

心理学空间|}6wOC_b

252.回转到自身turninground upon the subject's own self

9n^;a,VYF3P0

a{3P#ZUad3R5S0欲力藉此以个人自身取代一独立对象之过程。

pm/W x3J$N _0心理学空间t6Ta | rOft

见:逆转至其对立面。心理学空间#s!~!t#dy ? b'U

心理学空间sv1p3UYC~bI'E _

253.白日梦day-dream心理学空间S!c6?!x7K6]m R)yZ

心理学空间 j;US%B-kF@s b[5];\

佛洛伊德以此指称一种在清醒状态下所想象的剧情,因此强调此种梦想与梦两者间之类似性。如同夜梦,白日梦亦构成欲望实现;它们的形成机制相同,均具有次加工之主导性。

rus*~Z lw:\N0心理学空间-[g)W:}2^b

《歇斯底里研究》一书,特别是布洛伊尔(Breuer)负责的那些章节,强调了白日梦在歇斯底里症状生成中之重要性:根据布洛伊尔的说法,白日梦的习惯(安娜·欧的“私人剧场”)可能促进意识领域中一种分裂(Spaltung )的构成(见:类催眠状态)。心理学空间aiH&I+T#VP!Sm'@

心理学空间dQ u|Qt{

佛洛伊德对白日梦的兴趣(尤其是在他梦理论的架构下),一方面在于比较它们与梦的生成,另一方面在于研究它们在夜梦中所扮演的角色。

W,H `Og c7D~0

#X!Dx(wHJ ?0白日梦与夜梦共享几个根本特征“如梦一般,它们是欲望实现(Wunscherfüllungen);如梦一般,它们大都立基于儿童期经验的印象上;如梦一般,它们的创造得力于检禁的某种松驰。当探查其结构时,可察觉在其产生中运作的欲望动因(Wunschmotiv),已将它们藉以建造的材料搅混,重新排列,结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它们之于那些它们所源自的童年记忆,就如同罗马的一些巴洛克式宫殿之于上古的废墟一般,后者的方石与圆柱为现代形式的建筑提供了材料。

YvFl7]e0心理学空间sr T{(J~y g O1B

尽管如此,白日梦的特殊处在于次加工于其中占主导地位,确保其剧情较梦的剧情更为一致。心理学空间,xDk&mpU\ S

心理学空间-C N`:HG.sQ8W&q*u

对佛洛伊德来说,白日梦——在《梦的解析》中,对他而言其与幻想(Phantasie)或白日幻想(Tagesphantasie)同义——并非始终是意识的: “……也有大量的无意识,由于其内容及其起源于被抑制材料中,必须保持为无意识”(见:幻想)。心理学空间7L5zd}dv6[n

aj,Wh3r0gX0白日梦构成梦材料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可在梦中被发现,介于白日残余中,像后者一样受到各种变形;它们可以以更特定的方式,为次加工提供一个预备好的剧情“梦的立面”。心理学空间N|1I Cj

心理学空间@lKz%y!o4p&o*aU

254.家族罗曼史familyromance心理学空间8RZ] {8^ BnTE

心理学空间-[|pa6g6`

佛洛伊德所创的用语,指一种幻想,主体藉此想象地改变与双亲的关系(例如,想象他是捡来的孩子)。此类幻想之基础在于伊底帕斯情结。心理学空间 UzfS9m `Ge

mP4f4So@ {V0在1909年(α)专文讨论它们之前,佛洛伊德曾几度论及某些幻想。主体透过这些幻想捏造一个家族,并藉此机会创造某种罗曼史。此类幻想明显出现于妄想症的妄想中;不久之后,佛洛伊德便发现它们也以下列各种不同形式存在于神经症患者身上:儿童想象他并非亲生父母所生,而是由享有名望的双亲所生;或想象其生父享有名望,而认为母亲与人有私情;或想象自己确实是合法婚生子,但其兄弟姊妹则是私生子。

wT(_!~IK"`?0心理学空间D#AXb|2nE

此类幻想与伊底帕斯情境有关;它们在伊底帕斯情结加诸的压力下产生。其确切动机为数众多且相互纠缠:在某方面贬低、在另一方面却推崇双亲的欲望,夸大的欲望,规避禁止乱伦界限的企图,手足之间对立的表现等。心理学空间M\-d `8P_!R

NR3LG M2X0(α)原先收录于奥图·峦克(Otto Rank)《英雄诞生之神话》。心理学空间0x`c"J+{k

~ o!o$ymIh)j${rNf0255.施虐狂sadism心理学空间cX2I$P9y)[dhV e b

`"]+{-|qf&R?0指一种性倒错,于其中,满足与使他人蒙受苦痛或羞辱有关。

*c+u S;K8kMb3x| f8[7g0心理学空间"W`(F!@,c

精神分析将施虐狂观念扩展超出性学家所描述之倒错,认为它尚包括许多较非典型的征象——特别是儿童期征象——并以它作为欲力生活之基本组成要素之一。

I[9B,o0u3S)M0

RLg8oVqw5nkN;Y0有关施虐狂倒错之不同形式或程度的描述,请读者参阅性学家的著作,特别是卡夫特-艾宾(Krafft-Ebing)与哈维洛克·艾利斯(Havelock Ellis)(α)。心理学空间,b"z,s/`:z

心理学空间VSd(j9p7HOVX

就术语观点言之,应注意,佛洛伊德最常以施虐狂(例如《性学三论》)或“严格意义的施虐狂”等词,专门指称性与加诸他人之暴力的联合。

LO T |Nr0心理学空间V$fFz h"IJs

然而就较宽松的意义而言,有时他以施虐狂指称仅有暴力的行使,不涉及任何性满足(见:掌握欲力;侵略性;施虐-受虐狂)。虽然佛洛伊德自己强调此一用法并非绝对严谨,但在精神分析上却十分广泛地被使用;这可能导致错误地将施虐狂视为侵略性之同义词。此种用法在梅兰尼·克莱茵(M.Klein)及其学派的著作中最为显著。

#t*c7L#d;O&i%WX~-g:H c0心理学空间'qa z9^'be

(α)卡夫特·艾宾援引沙德(Sade)侯爵的作品,建议将此种倒错命名为sadisme(施虐狂)。

XWLi&R(@(E/C0

/TK RS9BV K0256.施虐狂/受虐狂,施虐-受虐狂sadism-masochism, sado-masochism心理学空间eRcu B`|t"N

+Y|"]6uUe&f/{@0该用语不仅强调施虐与受虐两种倒错之间可能存在的对称性与互补性,同时也指称欲力生活之演化及其征象中一根本的对立偶。

TKT[5{+prsQm%s0

{*]J0J)s!j5v oL0在这个角度上,此一性学上用于表示这两种倒错组合形式的词汇,被精神分析引用(特别是法国的丹尼尔·拉嘉许[Daniel Lagache]),以便强调这两种位态在主体间冲突(主宰/屈服)以及人格结构中(自我惩罚)的相互关系.

/K-v%}-j2k0

[$OT\E#v$q6C(J0读者可参考受虐狂及施虐狂二文中主要关于术语的讨论。本条文仅考虑施虐狂/受虐狂对立偶,以及精神分析在其两极间所建立的关系与赋予的功能。

/e6[/^l`ce8D4h0

;~4dy2T Yd9\/r-Q,}9R0卡夫特-艾宾(Krafft-Ebing)曾记载施虐与受虐倒错之间有所关联的观念。佛洛伊德自《性学三论》开始即强调此点,并认为施虐狂与受虐狂是同一倒错的两面,其主动形式与被动形式以不同比例并存于同一个体中:“施虐者始终同时为受虐者,尽管在其身上倒错之主动或被动面向可能较为发达,而表现出由其主导的性活动”。

;[$tB%mV/y9`AwHU!d;K0心理学空间;Q,n;U ~@k-J~%z'Y(k

在佛洛伊德后续著作以及精神分析思维中,以下两个观念均日益受肯定:心理学空间g9pM!wBC

)LA ^7M&{0|B01.该组的二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以致无论在其生成或征象上均无法被分开研究;

I8c ^E%a'~0心理学空间*{h:C};M!S5f

2.该组的重要性远超过倒错的层面:“在所有的倒错中,施虐狂与受虐狂占有一特殊位置。因其基础——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对立——属于一般性生活之特征”。心理学空间w`6}4DZ.o!yKW8f_

V)~b [4_!yP$?s0*:有关施虐狂、受虐狂各别之生成问题,佛洛伊德的观念随着其欲力理论的修正而有所演变。若参照第一欲力理论——其阐述在《欲力及其命运》一文中最为完备——通常会认为施虐狂早于受虐狂,受虐狂则是回转针对自身的施虐狂。事实上,在此施虐狂的意义为一种对他人的侵略,于其中并未考虑他人的痛苦,且与性快感毫无关系。“精神分析似乎显示,使人蒙受痛苦,在欲力原先的目的行为下并不担当任何角色。施虐狂儿童既不考虑、亦无意图使人蒙受痛苦”。佛洛伊德在此所谓之施虐狂,指的是掌握欲力的行使。

;Quf7o q0

2e5u{:u:k${?0受虐狂则同时响应一种针对自身的回转以及一种由主动变为被动的逆转。唯有在受虐时期,欲力活动才具有性的意义,造成痛苦才成为其内在的一部分:“……痛苦的感觉,一如其他不快感,侵入性刺激并引起一种快感状态。为寻求此种快感状态,人们也可能对痛苦的不快感产生喜好”。佛洛伊德指出,此种回转到自身有两个阶段:第一为主体施予自身痛苦,此一态度在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中特别明显;第二阶段则是严格意义下受虐狂的特征,其中主体透过外人使自己蒙受痛苦:动词faire souffrir (使痛苦),在成为“被动”语态(受痛苦)之前,先经过了“中间的”反身语态(使自己痛苦)。最后,施虐狂——就该词之性意义而言——还包含受虐狂位态一个新的回转。

L)]q?UF"]0

vJ.dH xf` \0在上述连续两个回转中,佛洛伊德强调在幻想中对他者认同所扮演的角色:在受虐狂中“……被动的自我,幻想地设身于一先前所处的位置,而这个位置现在已转让给外来主体……”。同样地,在施虐狂中“……当施予他人[痛苦]时,人们在对受苦对象的认同中,受虐地享受[此痛苦]”(α)。

5z.@Dqyx6j0

;X3QTtK-V0值得注意的是,性介入此一过程,与交互主体向度以及幻想的出现有相互关系。

qGpw!@Q5XA0心理学空间 E U1yh:uNWK'mKh

虽然佛洛伊德在比较其前后期思想时曾表示,他在其思想此一阶段由施虐狂推演出受虐狂,且他当时并不接受原受虐狂的命题。然而我们却看到,若就其严格意义即性意义——来理解受虐狂/施虐狂此一组合,则受虐狂阶段确实已被认为是最早、最根本的阶段。

.c;X.D?}s3[r0

'BL l@ K$nUy,O0随着死亡欲力的提出,佛洛伊德原则上假定他所谓原受虐狂的存在。在最早阶段——神话期——全部的死亡欲力均转向反对主体本身,但此尚非佛洛伊德所谓的原受虐狂。力比多的属性会将一大部分死亡欲力分派到外在世界:“这欲力中的一部分直接为性功能所利用,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即严格意义的施虐狂。另一部分并未伴随此一向外的移动,而是停留在生命体内,并借助上述伴随的性刺激(sexuellen Miterregung),在此被力比多地连结……;在其中我们认出,原初的动情受虐狂”。心理学空间} TD4o/_F9]#eq].X

心理学空间!R!j| r!G'y8P

若略而不谈某些佛洛伊德并非毫无自觉的术语迟疑,我们可说死亡欲力全部指向反对个体本身的此种最早状态,既不对应于施虐位态,更不对应于受虐位态。心理学空间8ve1l0Kp }'M

心理学空间)J,} YC``"oo0})V

在同一运动中,死亡欲力联系于力比多,同时分裂为动情的施虐狂与受虐狂。最后应注意,此一施虐狂本身亦可能回转反对主体,成为一个“加诸原初受虐狂之上的次受虐狂”。心理学空间7~q X3O1[WTu

心理学空间)y Jgg]w2O&xfPO*A

*:佛洛伊德曾描述儿童演化中,施虐狂与受虐狂在不同力比多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它们一开始主要在肛门-施虐组织中运作,但亦出现于其他阶段中(见:口唇-施虐阶段;食人;混合/分离)。我们知道,特别彰显于施虐狂/受虐狂对立中的主动性/被动性组合,被佛洛伊德视为主体性生活所特有的重要两极性之一,且亦存在于后继的阳具/阉割、男性性质/女性性质组合中。

Y%bJ#ec&l%yH(R~h0

!qg-eB-E L?'T0佛洛伊德发现,施虐狂/受虐狂组合在主体内部之功能,特别在于施虐的超我与受虐的自我间之辩证关系。心理学空间+u0`lSz[,zW

心理学空间 |(guW$u e9P

*:佛洛伊德曾指出,施虐狂与受虐狂不仅在明显的倒错中有相互关系,在幻想及主体内在冲突中,它们的位态亦有可逆转性。在此方向,丹尼尔·拉嘉许特别强调施虐-受虐狂的观念,认为它是主体间关系的主要向度(β)。精神冲突以及其核心形式——伊底帕斯冲突——均可被视为要求之间的冲突(见:冲突):“……要求者的位态,是一种潜在的受迫害/迫害者位态,因为透过要求,必然会引入所有权力相互影响关系中均包含之主宰/屈服类型的施虐/受虐关系”。

l G%fs$DA0

B NuK%V(ux0(α)关于施虐狂与受虐狂在幻想结构中的关联,参阅《一个小孩被打》。

V1u-Q+{8sg$V;G0

p w&tQE#w p#[.ThgY Z:j0(β)关于丹尼尔·拉嘉许对于施虐-受虐狂观念的影响,参阅其《侵略性之情境》著作。心理学空间*Yy%f4VEVHiSH4b.k

心理学空间-kDV&E Cm5s

257.原初场景primalscene心理学空间^*_5i X8y

[hjJ I`F|X0儿童观察所见或根据某些迹象所假设、幻想之双亲性交场景。它通常被儿童诠释为父亲的暴力行为。心理学空间5_ c_U/c^3_*K Rcj

z7| VhAd+V nQ0Urszene(原初场景或原始场景)一词,出现于佛洛伊德1897年一篇手稿中,它涵指某些组织成情节、场景的儿童期创伤经验,但并不特别涉及双亲的性交。心理学空间8leQF*o9Hh

xKC*J8X(E0在《梦的解析》中原初场景一词虽未出现,但佛洛伊德强调双亲性交之观察对于焦虑产生的重要性:“对于此一焦虑,我曾给予以下解释:它与一种性刺激(Erregung)有关,此性刺激无法被儿童所理解且必然会被排拒;因其双亲亦牵涉在内”。

o#jT&B)e7o0心理学空间 c&Zg,oD/u"WvgM9X"_[

分析经验促使佛洛伊德日益重视儿童观看双亲性关系的场景;它是:“……我们在所有神经症患者以及可能凡人之幼身上可发现的无意识幻想宝藏中,几乎从未缺乏的一个元素”。它属于佛洛伊德所谓的原初幻想(Urphantasien)。在《狼人》一文中,佛洛伊德将双亲性交的观察描述为“原初场景”。在此病例中他提出几点说明:性交被儿童理解为父亲在一种施虐/受虐关系中的侵略行为;它在儿童身上引起性刺激,同时提供阉割焦虑一个依据;在儿童性理论架构中,它被诠释为肛交。

-[M(G%r6lv0心理学空间B.u| T der

另外应提及,根据布伦斯维克(Ruth Mack Brunswick), “……儿童对双亲性交的领悟及兴趣,是建立在自身与母亲之前伊底帕斯身体经验以及由此导致的欲望之上”。心理学空间r3G j!b8V4aG

AB_&b$Q0应将原初场景视为主体实际体验过之事件的记忆,抑或只是纯粹的幻想?这个曾是佛洛伊德与容格(Jung)——以及与自己——争论的问题,在《狼人》中多次被论及。无论表面上如何不同,佛洛伊德对此的回答总是介于两极之间:在《狼人》一文初稿中(1914)——佛洛伊德在其中坚持证明原初场景之现实性——他己强调此场景仅是后遗地地(nachträglich)被儿童所理解与诠释;反之,当他强调回溯性幻想(Zurückphantasieren)在其中的角色时,他又坚持真实至少提供了某些迹象(声响、动物交媾等)。心理学空间.~c0W2F1^f0|a U

6pX F[1U.@ f _.@5|0除了有关真实、幻想在原初场景分别所占的比重之讨论外,佛洛伊德所针对、所欲坚持的——特别是为了反对容格——似乎是以下观念:此场景属于个体的过往——个体发生的(ontogénique)或种系发生的(phylogénique)——并构成一个事件。后者可能属于神话范畴,但在所有后还附加的意义之前,它早已存在。

c q:t4W'i]9@:K0

&d} a1@X Y2lX\q7{.AT0258.原始场景 scène primitive.

Tvz?FE;X0心理学空间'x,Lg.|J]J j

法语系精神分析师一般采用作为佛洛伊德所谓Urszene 的译词。然而我们认为应将之译为:原初场景。心理学空间%lXM~W3AD

.].ke.R;b_ mq0见:原初场景。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odern Conflict Theory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从地形说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