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为什么这么火,火火火火?!
作者: 中科院心理所 / 5276次阅读 时间: 2014年7月16日
标签: 心理解读 德语单词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F h} Bzo0新闻事件:心理学空间g7g&L#i W4M

EX9k!m%W,qlp;@^6?n0“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随着2014年5月29日7时53分洗脑神曲《小苹果》MV在优酷首发,它便以燎原之势霸占各大音乐、话题、视频排行榜榜首。不仅原版风靡全国,各路网友的自制恶搞版也逗比来袭,将其推向娱乐巅峰。《三里屯广场妹子版》《超级混剪版》《毕业版》,甚至国际范儿的《英文直译版》、《金三胖版》,无一不是让人看了都能笑抽的节奏。心理学空间3_ F6g0W%qo

6c9hwF$Ey0听了这支神曲一遍会哼,两遍会唱,三遍就已自动单曲循环,无论你吃饭睡觉打豆豆,它都存在你深深的脑海里、你的梦里、你的心里、你的歌声里,成了挥之不去的旋律,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o4C2BS0

:]4FI(i)_&]%k0心理学空间2l I-{,F.C[U3]

心理解读:神曲是怎样洗脑的?

H!X0FvBt0

6`,CQRuO&j)U'rsp0罪魁祸首——耳朵虫。

q7F,W8B4|*^y|0心理学空间p+Gt @ R h z.F#E

耳朵虫(Earworm)这个词是从德语单词Ohrwurm直译过来的,指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某个片断不由自主地反复在某人脑子里出现的情况。耳朵虫并不是虫,而是一种纯粹的来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一旦被激活,便会引发“认知瘙痒”,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的反应就像皮肤上的瘙痒,让脑子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结果只能是越痒越挠、越挠越痒,让人忍不住回想这萦绕在心头的旋律。心理学空间6n-N A"qJ9r ax#l g

心理学空间|\h'e+_L8Fm+kR

耳朵虫另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不自主的音乐想象”(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INMI),于2007年由神经科专家奥利弗•塞克斯提出。这种现象在人群中非常普遍,已被研究证实。如2008年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给11910名芬兰被试呈现五首熟悉的歌曲,结果发现,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有33.2%的被试报告每天都会想起那些音乐片段,32.4%的被试每周都会想起,累计有91.7%的被试至少每周都会体验到INMI现象。由此可见,耳朵虫的助阵让各大神曲在洗脑的道路上所向披靡。曾经火极一时的《爱情买卖》、《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等也是靠简单重复的旋律和通俗押韵的歌词来诱发你的耳朵虫从而大行其道的。心理学空间2A~H9z/|?

心理学空间L)R2D/M1x ixy]

洗脑神曲怎么破?

fL Mjh4F3mC{g0心理学空间.Z{,M??2W I

有人觉得被《小苹果》洗脑,想到都要唱起来并抖腿嗨起来,整个人都变得萌萌哒;有人觉得自己竟被歌词脑残如初中水平的国产慢摇俘虏,羞耻得不能忍啊……

)Rw$K3k$}m*g0H g8|]0心理学空间0S5i-yPd"xnv f? X"w?

亲,淡定,要知道耳朵虫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家伙,你越想逃避和压抑不去想它,它就越扎根在你脑海,产生“自我控制逆效应”,你越想忘记反而越发铭记。

:^K4g;RQg.[[,R0心理学空间|L;@1vKOA6W

但耳朵虫也不是那么恐怖的家伙,它是人类正常的身心反应,发生和消退都是很自然的过程,不会很持久,所以,对于那些竭力抵抗洗脑的盆友们,不如放下防备,好好享受小苹果带给你的生命的火,火火火火!

]+f#Ht&`VK j$_9k:z!y(u0心理学空间4R'CbA;}.A:T

参考文献

&O9A e#cG+@2TC0

mnT'VpA0Lassi A. Liikkanen. Music in Everymind: Commonality of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2008心理学空间+{0\9Qzn UR(pQ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心理解读 德语单词
«克鲁尔是胜者?错,范加尔才是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MH17背后的数字“7”巧合»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