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分析及判别函数的建立
作者: 心理空间 / 7728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月0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GUfM.l/T/u h0  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分析及判别函数的建立

Z(~$] T)xG%f0 心理学空间5bX$H%O DT~f@I

将实验二被试的依恋行为,根据实验一中的依恋判断函数进行计算,根据判别函数的标准进行依恋类型的判别,结果见表8。

&U5h8{7~/yNTyq S0 心理学空间'p\!k W!u-b8@*|

表8 实验二中根据判别函数对儿童依恋类型进行判断的结果

GJ|x%P#f9q'z0 心理学空间'd*X5PE&W1CPuE9b9VD4QM

心理学空间5n#f3ZIP9y

%J%O3K"jww:s0从结果的比较中可看到,经验判断的结果和用判别函数进行判断的结果非常相似,进行一个样本的t考验,t(33)=3.219,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e'yA!w-eC7U|MQ0 心理学空间8b(i/F)a9t}UZtDQ

2.不同依恋类型儿童的行为和认知特点心理学空间ax8xU/_{*i1a$Q%|n(x

8_ R"mr'P*xI6W0由于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被试属于同质被试,因此我们将两组被试统一起来,进行不同依恋类型儿童的认知活动和行为特性的分析。心理学空间!}{,C*cvw\

心理学空间B5d P0ChS

从录像中对儿童在第二个情境中主动探索外界环境的频率,第五和第八个情境中儿童对母亲的回避行为,第五个和第八个情境中儿童对母亲的矛盾行为进行编码,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儿童的行为特点。结果可见表9。心理学空间.w(J-B#@ `

心理学空间'y8}+C-Yh*w-C

表9 不同依恋类型儿童的行为特点心理学空间1Q)Mz_ I;S1u*u+\

hf"?}9Q+K/YU0

0NZ8Ti}(rGB0 心理学空间(KTPR;x2L"q c7\

由于不同组之间被试人数相差很大,所以在进行组间检验时首先进行两两样本间的方差齐性检验。检验结果认为两两样本间的总体方差不齐,所以对不同组间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采用曼―惠特尼检验的结果可见,把A型被试与B型被试相比较,在第五个和第八个情境的回避行为上出现显著差异;把A型被试与C型、D型被试相比较,所有情境中均出现显著差异;B型被试和C型被试相比,在第二、五、八个情境的拒绝行为中,出现显著差异;B型被试和D型被试相比,在五个变量上全出现显著差异;C型被试和D型被试相比,在第五个情境中的回避行为上和第八个情境中的拒绝行为上出现显著差异。这些结果均表明不同类型之间被试的依恋行为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差异。心理学空间cuSN'lR7i'f

-`pk2G9My@0KKon0(四)讨论心理学空间\C7h%B%CN

+iO5HW#?!B.\c9w Go0从研究结果中可见,按照经验判断依恋类型的结果和判别函数所计算出的依恋类型的结果的一致性达到了显著水平,这说明判别函数的计算是有效的和可行的。也就是说,我们所建立的判别函数是有效的和可用的。

q \B7kFo0

(na/j7QZ{`)a0研究结果对城市儿童不同依恋类型的行为特点显示,不同依恋类型儿童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一点在梁兰芝的研究结果中也得到了证实。从本研究结果中看到,对于A型儿童,毫无疑问,他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回避比例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矛盾行为比率较低,而他们的探索活动的成绩是最好的。对于B型儿童,他们的回避和矛盾行为均存在,他们的探索活动的次数也较多。而对于C型儿童,他们的矛盾行为很多,回避行为则较少,他们出现更多的生理接触的倾向。而对于D型儿童,他们的回避和矛盾行为均非常多,从整体上看,C型和D型儿童的探索活动均较差。心理学空间,iT X8xdD0JBdT ~

(D9w,m!Bz[/xeW2l0城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依恋类型是否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以往的研究早已证明,依恋类型是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的,那么我们判定的依恋类型会不会也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呢?由于安斯沃思的研究方法比较适于小于18个月的被试,所以我们在研究二中采用了Q-sort测验方法对研究一的被试在24个月时作了进一步的评估,以确定判别函数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o(q }!_z2G0 心理学空间 zl#c ^;V#Q/cF B

四、用Q-sort进一步验证依恋判断心理学空间D2| v u:?2|`

I$V4YJ1]0在儿童依恋类型的测量方法中,Q-sort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沃恩(Vaughn)和沃特斯(Waters)提出来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一种测量方法。目的是用于监测年龄大于18个月的儿童的依恋类型。其测量方式是将儿童的依恋行为和专家评定这个年龄儿童的依恋行为进行相关性检验。相关度高的儿童可被认定为他们与专家评定的同年龄安全型儿童的相似性也高,相关度越低则儿童离安全型儿童的距离越远,因此相关度的高低是决定儿童安全度的指标。由于安全型儿童是由同文化背景的专家评价出来的,本研究的专家常模是由中国专家所评定,所以使用Q-sort没有文化差异的问题(吴放、邹泓,1994)。在本研究中,Q-sort的版本采用吴放、邹泓修订的中文版,其中中文版的再测信度为r=0.96,中文和英文版的再测信度为r=0.97,英文原版和英文再版的再测信度为r=0.91。

Ml9]7J:p0W1d0 心理学空间Uj5vK7H{

(一)被试心理学空间)\,qRC["x

:tk|1ti#cM5M0同实验一和实验二。

9PP2S-WJ5U.a"J0 心理学空间su%Z%[x*U*t,Q x

(二)程序心理学空间 k g5UG!Dg

,y"^+EI0l;`0H0上述实验完成一年以后,分别对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被试进行重新评估。这时儿童的平均年龄已达到24个月,我们首先确定了Q-sort中24个月安全型儿童行为的专家评价系统。

_Z Tu*S&p5D A![0 心理学空间9sx ]a;^

Q-sort的研究方法是将请8名专家(3名儿童心理学博士,2名教育博士,3名幼儿师范学校教师)按照一个理想的安全型儿童的反应对卡片上的所描述的行为进行分类,这样就形成一个专家系统的常模(共有90张卡片描述90种行为,专家根据行为的相似度的高低将90种行为分为9个不同等级的相似程度,这样每个等级就有10种行为,所以结果是9×10的矩阵)。每个被试父母根据儿童的具体行为与卡片所描述行为的相似程度将90张卡片进行区分,也分为9种不同相似程度的等级水平,所以每个被试的结果也是一个9×10的矩阵,然后将每个被试的矩阵和专家系统的矩阵计算其相关系数。这个结果就是这个具体儿童与专家心目中的安全型儿童的相似程度。将相关系数根据标准差分组,确定儿童的依恋类型。

NL3~Y7s0Iy(vJ&D+~ ~0

)z^0b)?xV2z0(三)实验结果

8Fpo tK0 心理学空间{x BhO

采用Q-sort对24个月的被试进行依恋类型的评估,结果见表10。心理学空间"E`3@q0n$[)pC

&N/|kA__~PV V0表10 采用Q-sort测验不同依恋类型结果与经验判断结果比较心理学空间Pj2k&B#n&j]

心理学空间R0A2LHm qp#r$T

心理学空间$R [E]3OT"S

y/}[8Z QNO.A}?0对表10中的12个月儿童的测验结果和24个月儿童的测验结果相比较,计算其相关系数达到r=0.98(p<0.001)。

4x.Zz']7q.Y0

&HLc4Y5T#Ffk0(四)讨论心理学空间,]7X [ bM![

心理学空间/G5?-spM bzJ

采用Q-sort的测验结果显示,经过12个月间隔后,这批儿童的依恋类型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判断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此结果说明依恋类型具有跨情境和跨年龄的一致性,从结果的比例上可以看到,不同测评的方式在依恋类型的分布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这就支持了沃特斯的观点:采用Q-sort是进行依恋类型测评的可信和有效的另一种方法,说明在不同情境中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是可行的。心理学空间\ q4e ?mT {:E1`

`8?v0@~4l5j f0五、总的讨论心理学空间(v,A0M&_7F&o"kQ

$za&dl4r(B$x7Ks#qM0整个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儿童不同依恋类型行为差异与安斯沃思研究的结果非常相似,对城市儿童本身进行依恋类型的判断函数的正确比率比较高。因此可以认为,本实验提出的有关城市儿童依恋类型的判断函数是可以应用到同年龄儿童的依恋判断中。心理学空间Z1[+YS[C

心理学空间 UR4_.?#YhY

本研究采用Q-sort的研究方法和陌生情境法都是测量儿童与母亲的感情关系,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从依恋类型的跨情境一致性而言,本研究采用了对依恋类型判断的不同方式,证明了依恋类型具有跨情境和跨年龄的一致性。本研究的结果也说明,这两种测量方式对城市儿童依恋类型的判断均具有可行性。心理学空间BSDJ zS

心理学空间!~:gq9vz"v*aKxp

从结果中还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儿童的不同依恋类型的比例和其他国家的比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过去的研究,美国儿童的研究中,A型儿童的比例为28.3%,B型儿童为67.4%,C型儿童为4.3%;德国儿童中,德国的A型儿童占32%,B型儿童为61.7%,C型儿童为6.3%;日本的儿童中,B型儿童占62%,C型儿童占32%,日本没有发现A型儿童;以色列的研究(Sagi,et al.,1985)中,A型儿童占31%,B型儿童占46%,而C型儿童占23%。同这些国家儿童的比较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儿童的依恋类型的比例接近于以色列,其中,A型儿童占17.2%,B型儿童占48.4%,C型儿童占21.9%,而D型儿童占12.5%。为什么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本作者认为,相比较而言,美国儿童在出生后的几年内,母亲基本上陪在孩子身边,日本的照顾方式也与之类似。而一般的中国母亲在产后3个月左右就上班了,有的甚至更早。这样,孩子的照顾者一般是代理母亲(保姆或祖父母)。这种情况比较类似于集体照顾(以色列)的环境。

$G3G*n&q/t0

h?E6h/c0本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儿童不同的依恋行为与别的国家儿童有不一致之处。具体地说,中国的A型儿童尽管也表现出明显的对母亲的回避行为,但他们的探索活动良好,探索活动的次数也较多,只是在整个过程中均无视母亲和陌生人的存在,对母亲的离开和陌生人的存在均无痛苦和紧张反应,与母亲的接近和远距离相互作用没有明显的质量劣势,对母亲的重聚反应平淡,这些行为与西方的A型儿童的描述有较大差异。因此,本作者认为,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很难认为这种类型的儿童是不安全型儿童。因此我们称之为淡漠型。这种判断与日本的研究有相似之处。在日本的研究中,研究者没有发现A型儿童,但他们发现C型儿童的探索活动质量良好,他们也不认为他们的C型儿童为不安全型儿童。中国的C型儿童也有其独特性。在中国C型儿童的行为中,尽管他们在与母亲重聚中表现出明显的拒绝行为,即一方面表现出欢迎、接受行为,另一方面又拒绝母亲,表现出痛苦。但他们没有明显的反抗母亲的行为,同时他们探索活动的次数和质量均不太好。这种研究结果与梁兰芝的结果部分类似。心理学空间 i-x a7_*p+}BBN}

gg(s3r:vB*s*yc{[W N0从城市儿童的不同依恋行为中可以知道,中国不同依恋类型儿童的行为与西方的研究存在着一些差异。由于母亲产后较早地离开婴儿出去工作,婴儿常常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保姆来照顾,他们并不因此而得到质量差的护养。从本研究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母亲在产后3个月开始工作的人数比例占到母亲总数的85%,而完全不工作、独自或者以母亲为主带孩子的比例只占母亲总数的10%,其余的是部分工作的。在调查中也可以看到,几乎95%以上的家庭有第三人帮助带孩子(其中以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帮助的占85%)。从国外的有关多抚养者与儿童的依恋关系形成的研究来看,多抚养者对儿童形成依恋关系与母婴依恋关系的类型没有明显影响,但在依恋行为上会有明显作用。但中国城市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未形成对母亲感情的明显依恋、较少出现对母亲的反抗和攻击行为、对母亲表现明显多的淡漠行为这种特点,究竟归因为环境还是文化或者遗传上的差异,是否存在与多抚养者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作者认为这种行为特点可能与母亲参与照料数量少有直接关系,因为在本研究的调查中,几乎全部A型依恋类型孩子的母亲都是产后3个月就开始工作的。母亲的工作状态和母亲的抚养困难感受是如何影响儿童的依恋类型,这将作为后续研究的重点。

k^5PheVN5B0

~ ?E'B!~!PO&P0六、结论

{cN J!U{"e0 心理学空间t*J(D%Le[&Q

1.对城市婴儿进行依恋类型判断的判别函数和国外的判别函数基本相似。

;z#]$T+{ ?L!@/U'f0

q\.{ \A1B*M.?~Y02.不同的依恋类型具有跨年龄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Lu0QXi)Z0

5H]/a9q`;d O4q03.不同依恋类型的中国城市儿童具有与其他国家同类型儿童不同的行为特点。心理学空间n5Gl(XTz

*X7Z&N(B$oW0参考文献

1x dY3O|M;Xh%tY0

f9\i0QI'r"I0梁兰芝,陈惠昌,陈欣银(2000).两岁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心理科学,23,324~328.心理学空间0Ra$V"Xu1XJ.z

?!etDI/C5XY0刘芳,孟昭兰,胡平(1995).中国母婴依恋关系研究.中国儿童发展,15(4),27~28.

eT0f6D%i"|8}i'`0 心理学空间h|+N}5wz;N

孟昭兰,胡平(1996).中国母婴依恋类型测量研究.在ISSBD第十四届双年会上的报告,魁北克.心理学空间+FL!@LV }1S#Q_3C7S

,QFcRgr8m-d0吴放,邹泓(1994).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中文版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2,18~24.

#e(T~eUf1D1m X#m0

,\4]? n l}]$T0Ainsworth, M., et al.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心理学空间C6H b-{~Wx

f6Y+s&o@8nRR0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y{PzKo\0

*E {?A D0Bowlby, J.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3, Loss. New York: Basic Books.心理学空间B8sh0_],vSC

心理学空间l te7p^d#W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New York: Basic Books.

K ZbI:BDj*^0

%o(@@7{#p0Cassidy, J. & Shaver, P. (1999).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心理学空间!\"G,F8pP/]v'_F(l

心理学空间 bMU0{o5^'JS b

Collins, W., et al. (2000).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parenting: The case for nature and nurtur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218-232.

8WN@]Y ar_~0 心理学空间#fY]s%XYYqv!O

Cook, W. (2001).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in family systems: A social relations model analysis. Child Development, 72, 1179-1197.

Ln2C,WdK'v*pD0 心理学空间;Eb v.P ^U

Cook, W., et al. (2000). Understanding attachment in family contex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285-294.心理学空间&Bw P D Q$KR1B:x9b

)H,O$x#l4oGI!Ht0Goodnow, J. (1992). Parental idea, children’ idea correspondence and divergence. In I. Siegel, et al. (Eds.), Parental belief system: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f"c#Q"aDi#`kN EC0

v LRS(c.JG8i0Main, M. & Soloman, J. (1986). Discovery of an insecure-disorganized/disoriented attachment pattern. In M. Yogman & T. Brazelton (Eds.), Affective development in infancy. Norwood, NJ: Albex.心理学空间iUU+|k4V%l

心理学空间u\.Chlvo0O

Main, M., et al. (1985). Security in infancy,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A move to the level of representatio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0, 66-104.

z%B6@:w$a p!m0 心理学空间1G2{7z-hw1{F E

Sagi, A., et al. (1985). Security of infant-mother, -father, and -metapelet attachments among kibbutz-reared Israeli childre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0(1-2), 257-275.心理学空间`9iy~X_9R

心理学空间 jOS/_,r-p^*V

Vaughn, B. & Waters, E. (1990). Attachment Behavior at home and in the laboratory: Q-sort observations and strange situation classifications of one-year-olds. Child Development, 61, 66-95.心理学空间 VF Fi?o"E$E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孤独症婴儿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识别 孟昭兰
《孟昭兰》
正负性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实验研究»

 孟昭兰


  孟昭兰先生是我国情绪心理学研究的开创者。情绪研究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见证。其一,理智与情感是公认的(无论是学术性的还是通俗性的)人类两大心理领域。有时甚至有“情大于理”的情况。有理智而无情感,那是冷血的。正是理智与情感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才使人之所以为人。孟先生在情绪心理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正是情绪与理智的相互关系。其二,我曾接待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位著名的从事认知心理学的教授。我告诉他,我研究的领域包括情绪。他很感慨地说,这是最后剩下的心理学家还没有很好地研究,也是很难研究但十分重要的领域。听到这话,我心里更感觉到孟先生在国内开创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