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时间:2015年06月23日|2464次浏览|1次赞

    移情与反移情,作为心理动力学的核心概念,其实也广泛地发生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只是,它们通常仅在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中,被辨析和作为治疗的工具。

 

移情是什么?

    所谓的移情,移的是早年人际关系(尤其是和重要他人之间,如父母)中带有强烈情绪体验的互动模式。情绪体验越强烈,应对方式越偏离应有的轨道,越远离关系的“真实”状态,则越容易给当事人带来困扰。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女孩子,刚出生就被送到了外婆家抚养,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就像“邮包”一样,在不同的养育者之间流转。在她幼稚的心灵里,她无法理解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她所体验到的,就是当她想要靠近、依恋他人的时候,总是又被转手“抛弃”了。所以,在她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一个刻骨铭心的信念:没有谁会一直爱我,当我靠近谁,谁就会抛弃我。

    等她长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遇到了心仪的男子,可是等她开始和他走近去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被抛弃的恐惧就占据了她的身心,这种恐惧是如此地强烈,阻碍着她靠近他,并最终以逃离的方式,以回避终会被抛弃的痛苦。

 

反移情是什么?

    所谓的反移情,是对移过来的情(出招)的一种反应(接招),这种反应包括情感体验,以及相伴随的理解及应对方式。反移情除了受移情者的影响以外,也受到接招者自身的移情范式的影响。

    仍然沿用上面那个例子。这个女孩子的男友,每当他想要靠近她的时候,例如拉拉她的手、亲吻她一下,她就变得很冷淡,并立即条件反射地将其推得很远。这个女孩子将他推开,不是不爱他,而是恐惧走得太近会被抛弃。但是对于这个男孩子来说,他无法更深地了解她内在的心理动力(可能她自己都意识不到,而是成了潜意识影响下的自动反应),而只能体验到冷漠和拒绝。如果这个男孩子本身就不够自信,在数次被她拒绝以后,也选择了逃离,那么,他们就共同完成了这个女孩子内心早已编好的剧本:在亲密关系里,我终将被抛弃。所谓的“吸引力法则”,我们心里越怕什么,就越会来什么。

    换一种情况,如果这个男孩子很爱这个女孩子,并且他本人开朗、阳光,他能够共情性地和这个女孩子建立连接,不管她做什么,都能够始终如一地“在那儿”,慢慢地,也许可以修正这个女孩子内心的“生命脚本”,让它朝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这个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

 

我们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

    孩子在“母亲”的眼睛里看到自己,这个“母亲”是广义上的,泛指在我们早年成长的过程中,对于我们性格的养成起关键影响的重要他人。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以及在互动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和行为模式,是在早年的关系体验中,无数次的反复中铸就、固化的。父母越能够以这个孩子的“本来面目”对待他,孩子越能够发展出自己独立的人格,在人际沟通中,也就能够更自如地表达自己、也尊重他人,能够和别人建立起更平等而“如实”的关系。

    反之,如果父母不但阻碍着孩子天性的自由发展,反而将自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让孩子去承担,例如父母关系不和睦,长期争吵,把气都撒在孩子身上。那么,孩子幼小的内心,将没有足够的空间和力量,去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立性。从小生活在争吵不断的家庭中的孩子,内心会充满恐惧,觉得自己是卑微、不被爱的,长大以后,在人际关系中,可能是小心翼翼地满足别人而忽略自己的需求的。

    我们早年经历中形成的客体关系模式会影响到我们成年后的人际交往模式,但是,生活的复杂性远远大于理论的单一性。我们每一次新的交往,可能既有重复的移情的部分,但同时也有新的现实的部分,而后者又在慢慢地修正着既有的固化模式。

 

    人是“关系的动物”,我们在关系里生老病死,我们需要他者的“映照”,但我们更需要向内看清自己的存在!


(作者:王晓艳)

标签: 日常生活  心理治疗  动力学  style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