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第11版)

> 孩子的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第11版)

[美国] 黛安娜·帕帕拉 萨莉·奥尔兹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6
9787115223821
68.00

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视角

尽管人们在上述两个基本问题上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但是许多研究者仍然从不同的理论观点或视角来看待发展。这些广泛的理论视角分别关注发展的不同方面,它们影响研究者提出的问题、使用的方法以及解释数据的方式。儿童发展中颇具影响力的理论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五种理论观点或视角:(1)精神分析理论,关注无意识的情绪和驱力; (2)学习理论,研究可观察的行为;(3)认知理论,分析思维加工过程;(4)情境理论,强调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5)进化/社会生物学理论,考察行为的进化和生物基础。

理论视角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认为,发展是由激发人类行为的无意识驱力所塑造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一位维也纳医生,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它是一种以洞察病人无意识情绪冲突为目标的治疗取向。包括埃里克·埃里克森在内的其他理论家和先驱者扩展并修正了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具有生物性驱力,为了在社会中生存,必须重新引导这种驱力。通过询问病人一些能唤醒其长期深埋记忆的问题,弗洛伊德推断,情绪障碍的来源在于童年早期的创伤经验被压抑。

弗洛伊德提出了在生命早期发展的人格的三个假设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新生儿是由本我支配的。本我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性驱力;它遵从快乐原则,寻求立即的满足。当满足被延迟时,如当婴儿不得不等待被喂养时,他们开始把自己看成是和外部世界相分离的。超我,在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得到发展,包含了良心,它将社会公认的“应该”和“不应该”融入儿童的价值体系。超我是具有高需求的,如果超我的需求未被满足,儿童可能会感到内疚和焦虑。自我是有意识的自己,它在1岁的时候逐渐发展,并遵从现实原则。自我的目标是找到同时满足本我和超我的合理的现实途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经由天生的冲动和文明社会的要求之间产生的冲突而形成的。这些冲突以一个不变的顺序发生在五个以成熟为基础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表1.4)。在这五个发展阶段,快乐的源泉从一个身体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从嘴部到肛门再到生殖器。在每一个阶段,行为是快乐(或挫折)改变的主要来源——从喂养到排泄,最终是性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前三个阶段,也就是生命的前五六年,对人格的发展来说很关键。他认为,如果孩子在这些阶段中的任何一个阶段获得太少或太多满足的话,那么就会有固着的危险,这是一种会影响成人人格的发展停滞。在口唇期,喂养是主要的快乐来源,当婴儿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可能会咬指甲或发展出“如刺般的”批评性人格。一个人如果在他初学走路的时候受到过于严厉的如厕训练,可能会固着在肛门期。这个人可能会过分要求清洁,严格按照时间表和常规做事,或者是对抗混乱的事情。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心理性欲发展中的关键事件发生在儿童早期关注生殖器的性器期。儿童发现了男女生理上的差别。男孩发展出了对母亲的性欲望和对父亲的攻击冲动,男孩恐惧父亲,把他们看成是竞争对手。弗洛伊德将此称为俄狄浦斯情结。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女孩体验到了阴茎嫉妒,这是一种受压抑的想要拥有阴茎及其所代表的力量的愿望。

儿童最终通过认同同性别的父母来消除他们的焦虑感,进入儿童中期的潜伏期。潜伏期是一个情绪相对平静,在智力、社会上进行探索的时期。他们将自身的性驱力转向了其他追求,如学习成绩、建筑技能、情感关系和业余爱好。

最后的生殖期持续到整个成人期。在潜伏期受到压制的性驱力现在以社会许可的方式重新表现出来,这种受社会许可的方式就是弗洛伊德所定义的与家庭外的人建立异性恋关系。

弗洛伊德的某些观点,例如俄狄浦斯情结和阴茎嫉妒,现在普遍认为已经过时。另一些观点,例如本我和超我,不能被经验证实。尽管这样,弗洛伊德的几个核心观点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弗洛伊德使我们意识到了无意识思维、情绪和动机的重要性;了解到儿童经验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察觉到情绪反应,尤其是对父母的情绪反应中存在的矛盾;知道了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关于自我和他人的心理表征的作用;明白了从不成熟、依赖的状态到成熟、独立的状态的正常发展途径。总之,弗洛伊德在心理分析和发展心理学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标记。

我们需要记住,弗洛伊德的理论产生于他所处的历史和社会。弗洛伊德关于正常发展的理论是基于心理治疗中的来访者,这些人是中上阶层的成人,大多数是女性,而非一般的儿童群体。他重视性驱力和早期经验的影响,但没有考虑其他后来的因素对人格的作用,包括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埃里克·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

埃里克·埃里克森是出生于德国的心理分析学家,最初是弗洛伊德维也纳学术圈中的一分子,他通过强调社会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修改和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埃里克森是生命全程观点的一个先驱。尽管弗洛伊德坚持认为儿童早期经验永久性地塑造了人格,但埃里克森主张自我的发展贯穿一生。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的一生分成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括了埃里克森最初命名的人格“危机”,人格“危机”是该阶段的主要心理社会主题,非常重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它会延续到以后的阶段。这些问题根据成熟的时间表现出来,为了自我的健康成长,必须充分解决这些危机。

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平衡积极特质以及对应的消极特质。尽管积极特质应该占优势地位,但一定程度的消极特质也是需要的。例如,婴儿期的关键性主题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人们需要信任这个世界以及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的人,但是,他们也需要学会一些不信任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每个阶段的成功都是一种特殊“品质”或理论的发展,第一阶段的品质是希望。

埃里克森的观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的理论强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以及青春期之后的发展。其同一性危机的概念可能为大多数人所知,甚至能在公众的谈话中听到运用它,它已引发了大量的研究。

理论视角2: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认为,发展是学习的结果,行为上的长期持续变化是基于经验或对环境的适应。学习理论者关心的是找到影响可观察行为的客观法则。他们把发展看成是连续(非阶段性)的,并且强调量变。

学习理论家使有关人类发展的研究更加科学。他们使用的术语精确,他们的理论能够在实验室里进行检验。有两个重要的学习理论,分别是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社会认知)理论。

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一种机械论理论,它把可观察的行为看成是基于经验的可预测的反应。尽管生物学特征限定了人们能做什么,但行为主义把环境看成是更有影响力的。他们认为各年龄阶段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以同样的方式学习周围的世界:通过对各种情况或环境的各个方面做出反应,他们感到愉快、痛苦或恐惧。行为研究关注联想学习,在该过程中,两件事情之间建立了心理联结。联想学习的两个类别是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心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1849~1936)设计了一个实验,让狗学会对喂饭时间响起的铃声分泌唾液。这些实验奠定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在将铃声反复地和一个能正常引起分泌唾液反应的刺激(食物)相联系后,铃声引起了反应(分泌唾液)。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把刺激-反应理论应用于儿童中,声称他能够塑造任意选出的婴儿。华生的著作影响了一代父母,使他们根据学习理论的原理来教养儿童。在一个对人类进行的最早最有名的经典条件反射范例中,他让一个被称为“小阿尔伯特”的11个月大的婴儿习得了对毛茸茸的白色物体的恐惧。

在研究中,正当阿尔伯特要摸一只毛茸茸的白鼠时,一个巨大的噪音突然响起。该噪音吓到了他,他开始哭喊。在白鼠和巨大噪音反复联合出现后,无论何时阿尔伯特看到这只白鼠,他都会由于恐惧而哭泣。虽然这种研究在今天看来是不道德的,但该研究表明,儿童会条件性地害怕那些自己原本不害怕的东西。

操作性条件发射 小泰雷尔安静地躺在婴儿床上。当他微笑时,妈妈走到床边和他玩耍。后来,爸爸也做了同样的事。随着这一顺序的反复,泰雷尔了解到他的行为(微笑)会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来自父母的关爱),因此他会再次微笑以引起父母的关注。一种最初的偶然行为(微笑)变成了条件反应。

这类学习被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因为个体从操作外界环境的结果中产生学习。与经典性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包括了主动行为,如泰雷尔的笑(图1.3)。

尽管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主要是通过对老鼠和鸽子的研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但斯金纳声称,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应用到人类的身上。他发现,生物会倾向重复一个受到愉快结果强化的反应,并压制受到惩罚的反应。因此,强化是一个行为得到加强,从而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的过程。在泰雷尔的例子中,父母的关注强化了他的微笑。惩罚是一个行为减弱的过程,降低了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如果泰雷尔微笑时,父母皱眉,那么泰雷尔再笑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一个结果到底是强化还是惩罚,取决于行为人。对一个人的强化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说却是惩罚。对于一个喜欢独处的孩子来说,让他或她回到自己的房间是一种强化,而非惩罚。

强化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强化包括给出奖励,如食物、钱或表扬。消极强化指消除个体不喜欢的某些东西(如一件令人反感的事情),例如一块湿尿布。人们有时会把消极强化和惩罚相混淆,但它们是不同的。惩罚是通过带来一件反感的事情(如打孩子的屁股)或撤销一件积极的事情(如看电视)来压制某一行为。而消极强化通过撤销一件让人反感的事情来鼓励行为的重复出现。当一个稍微大些的孩子因为湿尿布而发出某种信号时,取走尿布可能会鼓励这个孩子在下次尿布变湿时再发出信号。

当强化在行为发生之后立即出现时,它是最有效的。如果一个反应不再得到强化,那么它将逐渐消失;也就是说,它将回复到最初的(基线)水平。如果泰雷尔笑时,没有人和他玩,过一会他可能不会停止微笑,但他的微笑将远少于笑声持续得到强化的情况。

行为矫正或行为治疗就是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减少令人不满意的行为,例如消除发怒,或形成让人满意的行为,如在玩耍后把玩具收拾好。每当孩子放好玩具时,就给她或他一个奖励,如表扬、美食或一个新玩具。在那些有特殊需要,如有心理或情绪障碍的孩子身上,行为矫正是非常有效的。然而,斯金纳的理论在使用上是有限制的,因为它没有充分说明个体差异和文化、社会的影响。

学习理论2:社会学习(社会认知)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了许多社会学习理论的原理。尽管行为主义者把影响儿童的环境看成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班杜拉认为,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两个方向。班杜拉称其为交互决定论——当周围世界影响孩子时,孩子也对周围世界产生影响。

经典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即观察其他人来学习合适的社会行为。这个过程被称为模仿,或者观察学习(图1.4)。人们通过选择要模仿的榜样,比如父母或运动明星来改进学习。根据这个理论,榜样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处理争端、发展道德感和学会符合性别的行为的最重要的成分。然而,即使是儿童没有模仿观察到的行为,观察学习也能发生。

人们所模仿的具体行为取决于其所处文化看重什么。如果卡洛斯所在学校的教师都是女性,那么他可能不会模仿她们的行为,反而可能把这些行为看成是“无男子气概的”。然而,如果他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男性教师,很可能会改变关于教师榜样的看法。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最新称谓为社会认知理论。理论名称的发展反映了班杜拉越来越重视认知加工对发展的核心作用。人们观察榜样,学习多种行为,并把这些行为组合为复杂的新行为模式,此时就发生了认知加工。例如,丽塔模仿舞蹈老师脚趾点地的行走动作,而在优秀学员卡门后边模仿舞步。这样,她通过把观察到的行为整合进一个新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的舞蹈风格。

通过获得行为反馈,儿童逐渐形成了判断自身动作行为的标准,并在选取示范标准的榜样时变得更加严格。他们也开始形成了自我效能感,即对自己有能力成功的信心。

理论视角3: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关注思维过程和反映这些过程的行为。该理论包含了机体论和机械论中有影响的理论。它包括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和维果斯基关于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理论,还包括信息加工取向和新皮亚杰理论,新皮亚杰理论包含了信息加工和皮亚杰理论的成分。

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

我们对儿童思维的理解大部分源于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工作。其认知阶段理论是当今强调心理过程的“认知革命”的先驱。皮亚杰是一位学养深厚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他从生物角度看待发展,把发展看成是儿童努力理解和适应世界的产物。

皮亚杰的临床方法结合了观察和灵活的提问。为了弄清儿童是如何思考的,皮亚杰在儿童的回答之后又提出更多问题,并设计任务来检验他的试验性结论。通过这一方式,他发现,一个典型的4岁儿童认为钱币或花朵排成一排时比堆成一堆时数量更多。通过对自己孩子和其他儿童的观察,皮亚杰提出了一个全面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始于一种与生俱来的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寻找一个奶嘴、触摸一块鹅卵石或探索一个房间的边界,年幼儿童对其周围的环境形成了更加准确的图像,也更有能力来应对它们。

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有质的差异的不同阶段,这四个阶段代表了发展的一般模式。在每一阶段,儿童的大脑发展出一种新的运算方式。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心理运算从单一的感知运动发展到逻辑的、抽象的思维。认知发展涉及到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组织、适应和平衡。

组织是指创造越来越复杂的认知结构的倾向:即越来越多准确的现实景象被纳入知识系统或思考方式。这些结构称为图式,是人们在某一情景中思考或行动的行为样本。随着孩子获得更多的信息,他们的图式变得更加复杂。以吮吸为例,新生儿最初只有一个简单的吮吸图式,但很快就发展出了吮吸乳房、瓶子或大拇指的各种图式。

适应是儿童根据已知来处理新信息。适应包括两个步骤:(1)同化,吸收新信息并将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2)顺应,修改原有的认知结构来接受新信息。

平衡是一种对稳定的平衡或均衡的持续需求,支配着同化向顺应的转换。当儿童不能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处理新问题时,他们会体验到一种令人不舒服的失衡感。通过构建可以整合新经验的新的心理模式,他们恢复了平衡。再次以吮吸为例。一个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的儿童开始吮吸杯子显示的是同化,即用已有的图式来应对一个新情境。当儿童发现从杯子中喝水需要不同于原来吮吸乳房或奶瓶的舌头和嘴部运动时,她会改变已有的图式来顺应新情境。她改造了最初的吮吸图式来应对新体验:杯子。因此,同化和顺应共同促成了平衡。在一生中,对平衡的寻求始终是认知发展的驱动力。

皮亚杰的观察提供了许多信息和一些令人惊奇的见解。皮亚杰告诉我们,儿童的大脑并不是成人大脑的缩影。了解儿童怎样思考便于家长和教师理解和教导儿童。

然而,皮亚杰似乎严重低估了婴儿和年幼儿童的能力。一些同时代的心理学家质疑他划分的不同阶段,指出认知发展更可能是渐进和连续的,并为之寻找证据支持。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关注引导儿童认知发展的社会和文化过程。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皮亚杰的理论一样,强调儿童对环境的积极参与。但是,皮亚杰把认知看成仅仅是理解和解释关于世界的信息,而维果斯基把认知发展看成是一个合作的过程。维果斯基认为,儿童通过社会互动来学习。他们获得认知技巧,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共同活动帮助孩子们内化社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习得社会习俗。维果斯基特别重视语言,不仅因为它是对知识和思维的一种表达,还因为它是学习和思考世界的必要工具。

根据维果斯基的理论,在孩子能够掌握和内化某一知识之前,成人或稍大一些的同辈必须直接引导和组织孩子学习。这种指导在帮助孩子跨越最近发展区方面是最有效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孩子已经能做到的和还不能完全靠自己做到的之间的区域(最近意味着“在附近”) 。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孩子已经差不多能够完成某项特殊任务了,但尚不能完全靠自己来完成。然而,在正确的指导下,他们却能成功地完成任务。指导和监控学习的责任逐渐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这很像成人教孩子在水上漂浮,一开始成人会托扶着水中的孩子,然后随着孩子的身体放松到一个水平位置,逐渐把孩子放开。

某些维果斯基的追随者把这种教导比喻为“支架”——建筑工人可以站在上面的脚手架。支架指当孩子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独自完成一项工作时,父母、教师或其他人给予孩子的临时性支持。

信息加工取向

信息加工取向试图通过分析知觉和处理信息的心理过程来解释认知发展。信息加工取向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许多理论和研究的基础构架。

一些信息加工理论家把人脑比作电脑。感知觉印象输入,之后行为输出。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大脑如何通过对一张不熟悉面孔的感知觉来再认该面孔呢?

信息加工研究者们推断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发生的过程。例如,他们可能要求被试回忆一系列单词,比较在回忆前没有重复背诵和有重复背诵时的成绩差异。通过这些研究,一些研究者发展出了计算机模型或流程图来分析儿童整合、储存、提取和使用信息的具体步骤。

尽管使用的是被动性的电脑模型,但信息加工理论家仍把人看成是其周围世界的积极思考者,这与皮亚杰的观点一致。与皮亚杰不同的是,这些理论家一般不认为发展是分阶段的,而是把发展看成连续的。他们记录了一些与年龄有关的认知发展,如认知加工的速度、复杂性和效能以及储存在记忆中的材料的数量和种类。

信息加工取向具有实践意义。它使研究者通过婴儿感知觉和加工过程的效能评估其今后的智力情况。它还能使家长或教师通过让孩子意识到其心理过程和策略来帮助孩子学习。心理学家常使用信息加工模型来测验、诊断和治疗学习问题。

新皮亚杰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就开始用信息加工取向整合皮亚杰理论的要素。这些新皮亚杰主义理论家关注具体的概念、策略和技能,而非单一、普遍、不断发展的逻辑性心理运算系统。他们认为,随着信息加工越来越有效率,孩子的认知得以发展。因其对加工效能的重视,新皮亚杰主义有助于解释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和各方面的不均衡发展。

理论视角4:情境理论

根据情境理论,发展只有在其社会背景下才能被理解。情境理论家不把个体看成是和环境互动的独立存在,而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在认知理论部分讨论的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也可以划归为情境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理论描述了影响发展中儿童的互动过程。每种生物都是在促进或阻碍其生长的生态环境下发展的。如果我们想要理解一条鱼或一棵树的发展,就需要了解海洋或森林的生态学,同样,我们需要通过了解人类的生态环境来理解儿童是怎样发展的。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看法,发展源于孩子与其直接接触的日常环境间的有规则的、积极的双向互动过程,该过程受到了孩子未意识到的偏远背景因素的影响。为了理解这些过程,我们必须研究它们发生的多重背景。这些背景始于家庭、教室和邻居;与社会机构相联,如教育和运输系统;涉及到影响家庭、学校的广阔文化和社会模式以及儿童生命中的其他所有事情。通过强调这些相互关联的系统及它们对发展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各种现象的复杂过程,如学业成就和反社会行为。

布朗芬·布伦纳指出了五个相关的环境系统,从最私人的环境到最一般的环境分别是:微系统、中层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和历时性系统。前四个系统就像中空的圆环,环环相套,把发展中的个体层层包围。第五个为历时性系统,增加了时间维度。图1.5表明了如果从中间切开这个嵌套的圆环,我们会看到什么。要记住,系统间的界限是流动的。尽管为了更好的说明,我们分隔出了不同的影响水平,但实际上,它们是不断地相互影响的。

微系统是指在某种环境下(如家庭、学校、工作场所或邻里)关于行为、角色和人际关系的模式。在这些环境中,孩子每天面对面与人交往,双方相互影响着。例如,一个新生儿如何影响父母的生活?父母的情感和态度如何影响婴儿?外圈更远的影响通过微系统影响儿童。

中层系统是两个或更多微系统的交互作用,这些微系统包含发展中的孩子。它可能包括家庭和学校(例如家长会)或家人和同龄人之间的连接。对中层系统的关注,提醒我们注意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差异。例如,一个在家能够顺利完成学校所留作业的孩子,在课堂上被问及作业中的问题时,可能变得结巴。

外层系统就像中层系统一样,包含着两个或更多情境的连接。然而,外层系统与中层系统是不同的,其中(如父母的工作或父母的社交网络)至少有一种情境不包含发展中的儿童,它只能间接影响儿童。例如,一位母亲的老板通过提供吸奶器和奶水储藏设备鼓励母乳喂养,这种情况下,这位母亲更有可能持续照料孩子。

宏系统包括了所有的文化形态,某种文化或亚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信念、风俗、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通过各种方式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文化的宏系统影响到一个儿童是在核心家庭长大还是大家庭中长大。

历时性系统增加了时间维度:儿童世界的稳定性和变化性。它包括了家庭结构、住所或父母工作的变化,也包括了诸如战争、经济周期和迁移浪潮这样的大事件。家庭模式的变化(例如西方工业社会中越来越多外出工作的母亲和发展中国家大家庭的减少)是历时性系统的要素。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人不仅是发展的结果,还是发展结果的塑造者。儿童自身的生物和心理特征、天赋和技能、缺陷以及气质影响自身的发展。

情境理论最大的贡献是它强调发展的社会成分。研究的关注点从儿童个体转移到了较大的互动单元:父母和儿童、兄弟姐妹、整个家庭、邻居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机构。情境理论还提醒我们,在某一文化下获得的关于人或一类人(如中产阶级的美国白人)发展的结论,也许并不适用于其他的社会或文化群体。

理论视角5:进化学/社会生物学理论

进化学/社会生物学理论由爱德华·威尔逊提出,该理论关注行为的进化学和生物学基础。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进化学/社会生物学理论借用人类学、生态学、遗传学、动物行为学和进化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解释个体或种群的适应性的、有价值的行为。进化学/社会生物学取向并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理论观点,它借用并同时预测了其他理论的一些研究结果,例如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情境理论。

达尔文认为,所有物种的发展都经历了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具有更适应环境的特质的物种才得以生存和繁衍;那些不太适应环境的物种被淘汰。因此,通过繁殖,适应性更强的特质得以被选择传递给后代,而适应性较差的特质就逐渐消失了。

进化机能是指在适应早期环境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而发展出的行为。例如,在怀孕期间会对某些食物有呕吐反应,这可能是由保护脆弱的胎儿免受有毒物质的伤害进化而来的。尽管这些进化可能已不再有实际意义,但它们可能被保留了下来,或者它们会因环境的改变而进一步进化。尽管大多数进化机能对应特定问题,但另外一些机能的进化,例如人的智力,被认为是为了帮助人类面对更广泛的问题。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中有特色的适应性行为的一门科学。动物行为学指出,对每一个物种来说,某些进化而来的本能行为,例如松鼠在秋天时埋藏坚果以及蜘蛛织网,都是为了增加生存的可能性。另一个例子来自科纳德·洛伦兹的研究,他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会本能地跟随母亲。动物行为学家通常通过观察自然环境中的动物来确定哪些行为是普遍性的,哪些行为是某一物种特有的,或者哪些行为因文化而改变了。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将行为学原理应用到了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例如,他把婴儿对照料者的依恋看成是一种进化而来的保护自己免受掠食者伤害的机能。

进化心理学用达尔文的理论来解释个体行为。根据该理论,人们无意识的奋斗,不仅是为了个人的生存,还是为了他们的后代。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寻求产生后代的最大的机会,后代将继承他们的特征,生存下去并再繁殖后代。然而,进化的观点并不是说人类的行为完全是为了基因复制。它还非常重视人必须适应的环境。一个发展的系统取向把人类发展看成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持进化论观点的心理学家把进化理论应用于儿童发展中。他们研究诸如教养策略、游戏中的性别差异以及同伴关系等这类课题,鉴别不同年龄阶段的适应性行为。

如何整合理论和研究工作

没有一个人类发展的理论得到普遍认可,也没有一个理论观点可以解释发展的所有方面。人们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被广泛认可的“宏大理论”(弗洛伊德和皮亚杰的理论曾一度被广泛认可),如今的趋势是提出更小、更有限制性的“微型理论”,把目标定位在解释具体研究结果上,例如贫困怎样影响家庭关系。

儿童发展理论通常源于研究,并接受研究的验证。尽管大多数研究者是折衷主义者,吸收了各种理论观点,但研究问题和方法常常反映出了研究者的独特倾向。例如,为了理解儿童如何发展是非观,行为主义者会考察父母惩罚或奖励什么样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者会关注对可能出现在故事或电影中的道德行为的模仿;信息加工的研究者可能会通过一项任务分析来确定儿童在做出道德选择和某种行为时所经历的步骤。

形成的共识

随着儿童研究的成熟,人们就儿童发展的一些基本观点逐步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1. 正如我们所提到的,发展的所有领域都是相互联系的。尽管研究者往往分别关注发展的三个领域或方面,但是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

2. 常规发展包含了所有儿童发展所遵循的一般过程中的广泛个体差异。从一开始,每个儿童都和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人不一样。有的外向,有的害羞;有的机敏,有的笨拙。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来源于经验。更多时候,这两种影响因素共同起作用。家庭特征、性别、社会阶层、人种/种族,以及生理、心理、情绪能力的缺失与否,都会影响儿童在人类成熟的普遍过程中的发展模式。

3. 儿童促进自身发展并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回应。从一开始,婴儿就通过唤起他人的反应来塑造环境,进而又对他们共同创造的环境进行反应。这种影响是双向的,当婴儿咿呀学语时,成人倾向于和他们“交谈”,于是,儿童就会“说”得更多。

4. 历史和文化背景深刻影响发展。每个儿童都是在特定时空下的特定环境中发展的。一个出生在当代美国的儿童与出生在殖民时期的美国或出生在阿富汗的儿童相比,可能会有着极其不同的经验。

5. 早期经验很重要,但是儿童具有出色的复原力。创伤事件或者严重贫乏的童年可能会带来不良情绪后果,但是无数人的生活经历表明,贫困或者丧亲之类痛苦经历的影响往往是可以克服的。

6. 儿童期的发展是生命全程发展的一部分。人们曾经一度认为,成长和发展在青春期就结束了。但是现在,大多数发展研究者认为,发展是贯穿生命全程的,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变化的潜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