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与教育入门

> 脑科学与教育入门

小泉英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

“烙印现象”只发生在出生后24小时内

  我们已经知道,决定某些爬虫类生物性别的第一要因并不是遗传基因而是环境温度。同样,通过实验证明我们也已经知道,“烙印”现象 ①,也称为“刻板”现象、“认母印刻”,英文imprining,说明生物体出生后认知父母的能力也不是通过遗传得来的,这就是现在众人皆知的动物学家洛伦茨的观点(著名的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获诺贝尔医学奖)。有位名叫汉斯的学者于1959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烙印”现象是有一个明确的临界期的,过了临界期便很难再发生。

  鸟类(灰雁)在出生24小时以后便不会再发生“烙印”现象,说明有遗传基因决定着“烙印”现象的发生期限,我们称这个期限为“烙印临界期”。研究“烙印临界期”的实验非常有意义,小动物出生后不久会追随身旁移动的较大物体,现在的研究还不能确认它们是否认为那就是自己的父母,但研究已证明,小动物这种追随特定对象的行为确实是有临界期的,而且确实是由遗传基因决定,是严格按程序代代遗传的。实验还证明,人类在刚出生时也会追随着并不是自己父母的人。这些实验结果说明了遗传与环境的界线,以及环境影响的重要性,说明了“烙印”是有临界期的,支配“烙印”行为的脑神经回路只在一定期限内形成,出生后不久的追随行为都有一个临界期。换言之,这个临界期对于小动物来说也可以叫做“学习”,也就是说这时有关脑神经回路的构建和形成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如果说“学习”是脑神经回路在外界刺激下形成的活动的话,那么“教育”又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呢?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假设阶段,我个人认为,从脑神经系统构建的视角来看,“教育”是对外部刺激的控制活动,同时也是对“学习”行为的鼓励活动。我在很多场合发表过自己的这个想法,基本没有反对意见,以后我还需要加深这个想法进而形成观点,所以,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