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为我亲爱的宝贝情绪管理训练

>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为我亲爱的宝贝情绪管理训练

[美]约翰·戈特曼 [韩]崔圣爱 [
沈阳出版社 2011-10
9787544147323
45.00
内心拥有“童心”,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还有个例子和金贤美很像,张秀景(化名,43岁)也是过早懂事的人。出生时,她就没了爸爸,和妈妈相依为命。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过早地成熟懂事。孩子看到一个人肩负养家糊口的爸爸或妈妈,会产生一种自我约束感,不愿意让爸爸或妈妈为了自己而变得更辛苦。他们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央求爸爸或妈妈买玩具或好吃的零食,甚至哪里不舒服了也不轻易表露出来。

张秀景就是这样长大的。小时候,她经常看到独自流泪的妈妈,小秀景就默默告诉自己,绝不能让妈妈受更多的苦。她觉得妈妈一个人很可怜,也害怕妈妈会因为生活的艰辛而突然有一天弃她而去,这种不安的感觉一直伴随着她,使她成为一个乖巧不惹事的孩子。

由于只有妈妈陪伴着,孤独感从来没有离开过她,秀景憧憬着以后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成人后,她终于如愿以偿,遇到一个好丈夫,还生下一个可爱的孩子。但是秀景无法忍受孩子的莽撞和调皮,只要儿子稍有一点让她看不顺眼的行为,她就忍不住大发雷霆,训斥孩子。

“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了?8岁了,还管不好自己,这么大了还经常尿裤子。”

原来她的儿子经常还没小便完,就急着提着裤子跑出洗手间,任她怎么提醒和纠正,都没什么改变,这让她非常恼火。

“孩子那么着急从洗手间出来,有什么原因吗?”我问一脸苦恼的秀景。

“?该是急着玩吧?”

原来秀景是了解孩子的想法的,但她不能接纳、包容孩子的情绪,只知道干预和控制。这样一来,无论孩子还是妈妈,都不可能感到幸福。从小开始就控制自己的情绪,像大人一样要求自己的秀景,很难理解小便不利索的儿子,这是因为自己的内心里没有童心,这使她所以无法用心体会儿子想玩的心情。

重归童心,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戈特曼博士表示,无论是谁,内心都会有孩子的一面。所以,只要你童心未泯,那就能更深切地理解孩子的情绪。

不要隐藏你的情绪,自然流露出来

其实许多父母,都吝啬于情绪表达。生气时,假装没生气;伤心时,努力掩饰自己的伤心……理由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想在孩子面前维护家长?被情绪影响的坚强一面,也可能是不想因为自己情绪失控而无意中伤害了孩子。

其实,如果父母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无法进行情绪调节的父母,通常会强烈地感受到愤怒、悲伤、恐惧和憎恶等情绪,而且觉得很难克制这些情绪,这会妨碍他们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工作时,在单位可能会经常引起事端,无法正常上班,导致借酒消愁等行为。

越是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父母,由于讨厌自己的这一面,所以具有极力控制自己情绪的倾向。就像戴上面具一样,试图掩饰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漠不关心或无动于衷。虽然,有时也?做出想要沟通的样子,但仅仅是表面而已。他们的真实想法是,与其流露出真实的情绪,还不如掩饰在心里。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父母掩饰自己的情绪不愿意表露,那其子女相比其他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其情绪控制能力就会差许多。这里所说的情绪表达,要与那种因无法控制而发泄的激烈表现相区别,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概念。情绪表达并不等于情绪发泄,它是指认清和正视自己的情绪。

“妈妈现在很生气。”

“爸爸不希望让你成为胆怯懦弱的人。”

“你受了伤,妈妈很担心,也很害怕,觉得非常内疚。”

“?不小心摔碎了盘子。唉,真是上火。”

“刚吃完晚饭,爸爸也想偷个懒,等会儿再刷碗。”

“爸爸现在很生气,不想说话。”

“你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感到很失望。”

就像这样,认清当前的情绪,而且明确地把这些情绪表达出来。

通常,我们在和他人相处时,如果对方是不轻易表达情感、深藏不露型的人,就会觉得很难与这种人交往,无法变得很亲近。也许这种人可以成为业务上不错的合作伙伴,但很难和这种人成为袒露心扉、无所不谈的朋友。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如此。如果父母总是隐藏自己的情绪,孩子就会逐渐疏?父母。孩子都是通过父母来学习应对不同情绪的经验的,而生活在掩饰型家庭中的孩子,几乎就没有学到这些东西的机会。

掩饰情绪另一个不好的原因是,如果有情绪而不及时表达,一直深埋在心底,迟早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即使没在孩子面前表露,也迟早会在配偶或其他人面前发泄出来。这样的情景一旦让孩子看到,情况就更糟糕。孩子对于父母在相同的情境下做出的反应,觉得莫名其妙,分不清孰是孰非,从而变得彷徨迷惑,继而失去了从父母身上学会正确应对情绪的机会。

担心控制不了情绪而掩饰情绪,就好比因噎废食一样。当孩子做出让?人生气的举动或孩子惹是生非时,当大人流露出生气的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的,只不过要注意的是,家长在情绪表达方式上应稍加注意,千万不能打孩子或施以语言暴力。要尊重孩子,和他沟通,弄清楚孩子究竟是因为什么而做出如此举动,耐心帮助孩子认清当时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而孩子会在家长的话语和举动中,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注,从而加深对父母的信任。

当情绪激化,无法和孩子进行理性对话时,家长应该给自己一些时间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科学上有效的自我平静方法是,平缓而匀速地深呼吸三四次,整个过程需要20~30秒。和理性(思?或逻辑)相比,我们的心脏对于感性情绪的反应更迅速,此时的速度据说可以堪比光速。类似愤怒与惊吓等负面情绪,会让心脏不规则地跳动。心率不规则时,就会分泌出压力激素,并向大脑和全身发出危险信号,使全身细胞都处于攻击或防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是很难接纳和理解别人的情绪的。另外,在这种状态下,人的视觉也会变得非常狭隘,眼睛里除了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再也容纳不了其他东西。

如果这时强迫自己恢复内心的平静,勉强自己把事情朝好的方向去考虑,往往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因为此时的状况与自己的主观意愿无法达到统一,无法让?心的真实想法和情绪获得一致,就会承受更大的内心压力,只会让烦躁与生气倍增。这时最好应该进行均匀且缓慢的深呼吸(呼气和吸气各约5秒),只要心脏恢复稳定的跳动,就可以恢复至平静状态。这时,如果能在内心重温一些值得感恩的心情,则会分泌出一种叫DHEA的物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简称DHEA,具有活化人体自愈力功能)。这种激素分泌3分钟,足以发挥2小时的效力。当DHEA激素分泌长达15分钟时,甚至可以维持8~10小时的效力,使人在这个期间保持心平气和。

和情绪亲密接触,还需要多多练习和适应(1)

一个人如果在过去一直压抑地生活,早已习惯了隐藏内心的情感,就算他领悟到了情绪表达的重要性,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立刻改变自己,变得从容面对各种情绪。接纳情绪也是一种习惯,不可能说改就改。因此,一个长时间对自己的情绪无动于衷的人,想要和自己的情绪变得“亲密”,也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

认识和亲近情绪,也需要经过一番练习。人们由于忙于生计,对于某个瞬间袭来的情绪早已变得麻木。而对于自我情绪长期采取漠视和逃避态度,也使得自己可以觉察到的情绪类别早已变得寥寥无几。

重温过去的情绪

人们是不是可以分成两种类型——能感受情绪的人和无动于衷的人?如果不是,那是不是表示,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感受,并且都可以理解对方的情绪?

最初对此进行研究的,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他认为情绪与生存紧密相关,因此他有了这样一个假设:人类应该有一种普遍的情感存在着。为了验证这一设想,达尔文游走世界,将各个地方的土著人面孔画下来,再将这些素描作品拿给从未见过这些土著居民,也不了解土著人语言和文化习惯的英国人看,让他们猜猜画中人的情绪。同样,他也把画有英国人表情特征的素描拿给那些从未接触过白人文明的土著人看。

结果非常有趣,无论是英国人还是土著人,他们根据画中人的表情都猜中了其中的六七种情绪。遗憾的是,达尔文的这项发现远没有他的进化论那样足以引起世人的重视。直到1970年,保罗?艾克曼教授对达尔文的论文进行了现代科学的验证。他利用摄像机捕捉到比素描更准确、更丰富的表情,通过这种方式,验证了人类普遍的7种情绪,重新诠释了达尔文的研究。人们拥有7种相似的情绪。下面的表格是最基本的7种情绪(幸福、兴趣、愤怒、轻蔑、恐惧、厌恶、悲伤)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情绪。

我们不妨做个自我测试。找一张纸,记下头脑里第一个浮现的情绪。平时属于无动于衷型的人,如果对这种方式感到有些费劲,也可以直接从下列各种情绪中圈出自己经历过的情绪。

•幸?:

可爱、感激、纽带感、兴奋感、极致感、明朗和快活感、满足感、飘飘欲仙感、喜形于色、感谢、高兴

•兴趣:期待感、关心、认真、专注、兴趣、兴奋

•悲伤:

忧郁、低沉、绝望、失望、愧疚感、不幸、悲痛、后悔

•愤怒:

烦躁、不快、不满、激怒、幸灾乐祸、挫折感、愤怒

•轻蔑:无礼、批判性、失落感、排斥感

•厌恶:逃避心理、讨厌、憎恶、厌恶

•恐惧:

不安、害怕、担心、彷徨、惊愕、敏感、恐惧、谨慎、不舒服

写情绪日记

所谓情绪日记,就是把一天中经历的各种情绪都记录下来。情绪日记不但有助于人们认识和了解自我情绪,还可以培养我们客观认识和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忙碌了一整天,还要写日记,也许会让你感到麻烦和劳累。但是,哪怕只是简单记录下自己是在何种情境下产生了何种情绪,以及当时的情绪强烈程度,通过这些最基本的记录和坚持,相信谁都能很快和情绪熟悉起来。哪怕仅仅坚持一星期,对于了解自己平时的情绪,也是大有好处的。

如何回应孩子的情绪

带孩子去看牙医,接受龋齿治疗,孩子却吓得不肯配合,对家长拳打脚踢。

“我讨厌看医生!我要回家!我怕疼!”

孩子在医院里大声吵嚷,让家长感到很难堪。瞧瞧其他孩子,个个都能安安静静地排队等候,可是自家的孩子却像个胆小懦弱的逃兵,咋咋呼呼,这让爸爸感到丢脸,一股无名火油然而生。像这样的双职工家庭,爸爸妈妈平时都要上班,好不容易请了假,领孩子来看牙医,而且需要提前预约好门诊时间。要是错过了时间,下一次不一定是什么时候了。情急之下,大部分的爸爸可能会做出以下几种反应。

反应之一:为了说服儿子乖乖地看牙医,想尽办法哄孩子接受治疗,用种种奖励来“诱惑”孩子。

“奎闵乖!爸爸保证不会疼的。如果你答应爸爸不哭不闹,像个男子汉一样,让大夫好好检查一下,爸爸答应给你买个游戏机,好不好?周末再领你去游乐园,怎么样?”

反应之二:有些爸爸为了能让胆小的儿子变得勇敢一些,于是故意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表情,严厉地训斥孩子。

“哭什么哭,赶紧给我把眼泪擦干净了!你看看别的孩子,人家都能安安静静地坐着等,你怎么就这么胆小?男子汉怕看牙医,那怎么行?赶紧给我安静点。不然我可不管你了,我走了,听到没有?”

反应之三:有的爸爸看不得孩子楚楚可怜的样子,心疼得不得了,恨不得龋齿长在自己的嘴里。

“奎闵啊,爸爸知道你不想看牙医,害怕疼。要是你实在不想让医生检查,那咱们就回家吧!反正这是乳牙,到时候都会掉的,再长新牙。都已经烂了,治不治都无所谓了。”

很显然,以上3种态度都不可取。作为家长,不但要理解和包容孩子害怕看牙医的情绪,更应该进一步开导孩子,好让他在今后面临相似矛盾和痛苦时,能够独立摸索出解决的方法来,最终做出最佳选择。

“奎闵是不是担心看牙医会很疼啊?其实,爸爸小时候也特别害怕看牙医。”

听到爸爸儿时也有过相似经历,奎闵一下子松了一口气,放松了许多。

不知道您会选择做哪种类型的爸爸呢?请回?一下刚才读到孩子哭闹情节时您内心的感受和反应,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判断出您属于哪种类型的家长。这种自我对照和测试,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情绪管理训练,从而有效地对待孩子情绪。

没什么大不了——缩小转换型家长

“奎闵乖!爸爸保证不会疼的。如果你答应爸爸不哭不闹,像个男子汉一样,让大夫好好检查一下,爸爸答应给你买个游戏机,好不好?周末再领你去游乐园,怎么样?”

面对哭闹不止的孩子,家长急于安抚孩子,好让他配合治疗,于是用奖励来“诱惑”孩子,这种类型的父母就属于把孩子情绪“大事化小”的“缩小转换型父母”。这类父母看重的不是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绪,而是如何尽快让孩子停止哭闹,好配合治疗。出于这种心理,家长便缩小和忽视了孩子内心害怕的情绪,迫不及待地将重点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对于缩小转换型家长来说,孩子的情绪没那么重要,他们对于孩子的情绪不以为然。例如,孩子看到小狗吓得脸色煞白时,这类家长会非常漠然和无动于衷,轻描淡写道:“多大的事儿?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当孩子疼爱无比的小狗不幸死去,孩子忍不住伤心地大哭时,这类家长往往会漠视孩子的情绪,冷漠地说:“这点小事都哭,至于吗?”。他们总是试图用轻描淡写来淡化和缩小孩子的情绪,并且迫不及待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更有些家长,还动不动取笑孩子的情绪。“丢丢(羞羞),鼻涕虫,胆小如鼠,爱哭鬼……”边嬉笑边给孩子挠痒痒,试图用这种满不在乎和刺激的方式来逗孩子破涕为笑。

缩小转换型家长把情绪分为好坏两种。他们以为喜悦、快乐与幸福等情绪是好情绪;相反,恐惧、生气、愤怒、悲伤、孤独和忧郁等情绪就是不该有的坏情绪,于是极力逃避这些负面情绪。这是因为家长本身不肯认可及承认这些负面情绪,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身上出现这些情绪时,就千方百计地消除这些情绪。

在这种类型父母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感受和调节情绪方面会表现得比较迟钝。由于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情绪,孩子不但会产生不被他人重视的感觉,而且由于没有大人的正确引导,孩子对于自己正在经历的情绪,也无法分辨出对还是错,于是陷入彷徨和困惑中,一点点失去自信心。一旦不能正视自己的情绪,自然也就无法知晓如何调节自我情绪了。

孩子甚至会怀疑,自己之所以会产生不被父母重视的感觉,也是因为自己的心理不正常所致,于是就会产生盲目的自卑心理。这都是因为无法准确分辨情绪的真实面目才导致的负面效果,即由于无知而时常感到不安。

身边不乏因为失恋而用暴食或疯狂购物等方式来发泄的人,这些人大多都是在缩小转换型父母膝下成长的。由于无法正视自己的情绪,因此试图用更快捷且简单的方式来转换心情,要么干脆逃避问题。这会让他们相比其他人走更多的弯路,就像个空转的机器一样,空虚无比,失落难当。

缩小转换型家长的特点

1.对于孩子的情绪,表现得不够重视,甚至觉得无所谓,偶尔还会取笑或轻视孩子的情绪。

2.认为情绪有好坏之分,坏情绪对生活本身没有任何益处。

3.不能容忍孩子表现出的负面情绪,一旦有这种倾向,就急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4.认为小孩子的情绪大多不合逻辑,因此不必当回事。

5.认为小孩子的情绪在一段时间后,就会自然消失。

6.对于无法用情绪控制的事,持有恐惧心理。

那可不行——压抑型家长

压抑型家长和缩小转换型家长一样,不重视孩子的情绪,把悲伤、生气与烦躁等情绪看作是坏情绪或负面情绪。尽管这两种类型的家长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压抑型家长往往会对孩子的情绪给予更严厉的批评。他们的做法早已超出了对孩子情绪单纯的轻视,而是极力把孩子的负面情绪看作是错误,每当孩子有情绪流露时,就会大喝一声“那可不行”,并加以训斥,甚至是惩罚。

压抑型父母认为负面情绪是阴暗的情绪,一旦允许孩子产生这样的情绪,就可能会带坏孩子的性格。出于这种担忧,他们会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全方位的严厉管束。他们坚信,必须锻炼孩子坚强的性格,这样才可能避免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一旦发现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就应及时消除这种不良情绪,并且正确引导孩子。

压抑型家长看重的不是孩子的情绪本身,而是将目光集中在孩子的行为上。当孩子哭时,不是想着先弄清孩子会哭的原因,而是单刀直入地一句:“不许哭!你要是再哭,我就让警察叔叔把你带走!”用这样的话来威吓孩子,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

不仅如此,压抑型家长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的所有情绪,孩子表露出哭或生气的情绪时,他们会偏执地认为,这都是因为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表现出的连带行为,于是会更加严厉地扼杀孩子的情绪。

压抑型父母照顾下长大的孩子,自尊感非常低。女孩通常会表现出意志消沉,带有忧郁倾向,而且自我调节情绪能力不足;男孩则具有冲动或攻击性行为倾向,生气时会本能地用拳头解决。由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仅因为表露了情绪就受到父母的斥责或打骂,所以孩子也只能用同样暴力的行为来表露情绪。

由于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孩子有时反而会走向极端。据研究表明,压抑型父母照顾下长大的男孩,会更早学会吸烟、喝酒,也会比较早熟,认识到性意识,参与青少年犯罪的概率也比较高。

压抑型家长的特点

1.轻视孩子的情绪,甚至认为情绪表达是种错误,于是批评孩子。

2.与孩子的情绪本身相比,这类家长更看重行为,会针对孩子的行为责骂或打孩子。

3.认为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坏性格或懦弱的性格。

4.认为孩子试图利用负面情绪来满足自己的某种要求。

5.认为负面情绪必须得到控制。

6.对于孩子的情绪,不惜采用打骂孩子的方式帮助孩子消除这些不好的情绪,以便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

一切都没问题——放任型家长

不同于缩小转换型家长和压抑型家长,放任型家长倒是能认可孩子的情绪,也不会刻意将情绪划分为好或坏,对于孩子身上的所有情绪都可以接受和包容。乍一看,这种类型的父母应该是理想型的好父母。然而,放任型家长顶多止于认可和接受孩子情绪这一步而已。对于孩子的行为,放任型家长并不能给孩子较好的建议,不会为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

例如,孩子在玩耍时和伙伴们打了起来,气呼呼地回到家。这时,放任型家长会说:“嗯,这事听起来是挺让人气愤的,生气了难免会打到别人。自己没受伤吧?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类型的家长虽然做到接纳孩子的情绪,但对孩子的行为也一概称没关系,甚至是鼓励孩子。看到孩子因为心里难过而哭泣时,这类父母也不会过问,他们觉得伤心时哭是正常的,既然这样,何不让孩子哭个痛快,好好发泄一下呢。

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个人情绪得到了尽情地宣泄,因此生长在放任型家庭的孩子,理论上应该能很好地进行情绪调节。然而,情绪调节只有在意识到行为的界限时,才会变为可能。如果随心所欲地做任何行为,家长都视为无所谓,放任孩子,孩子反而会认识不到行为的界限,变得凡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以自我为中心,分不清哪些行为才是合理可行的。孩子因此反而会变得惴惴不安,不成熟,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得难以与他人沟通。

由于这些孩子的所有情绪都会被父母接受和包容,因此往往会陷入自我崇拜的境地,即所谓的王子病或公主病。凡事只考虑自己的情绪,丝毫无法体谅他人,因此在朋友圈子里也会显得相当不和谐,甚至遭到排挤。由于和同龄人相比,孩子的心理具有不成熟的特点,因此会自卑许多,感觉自己不如别人。一直以来只习惯于无所节制地宣泄各种情绪,却没有表达和处理学习的机会,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当欠缺。

放任型家长的特点

1.对孩子的所有情绪全部包容。

2.不区分情绪是好是坏。

3.无论对孩子的情绪还是行为,从来不划定界限。

4.认为情绪一旦发泄出来,就万事大吉。

5.除了包容孩子的负面情绪、安慰孩子,认为没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

6.对孩子如何处理情绪及解决问题,从不重视。

一起找找为什么——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

能够包容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在这一点上,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和放任型家长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会对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例如,带奎闵看牙医时,孩子因为担心会疼而感到害怕,情绪管理型家长就能接受和包容孩子的这种害怕心理。而经过家长的这番努力后,孩子也会最终获得自己的感悟:“看牙医可能会感到害怕,但这种感觉很正常,并不丢人。爸爸能理解我的感受,我也希望能像爸爸那样勇敢一些,坦荡一些。”想到这里,孩子可能也会忍不住发问:“爸爸小时候如果不想去看牙医,那怎么办?”

“那时爸爸呀,使劲抓住奶奶的手,心里默默数到十。而且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认真刷牙,不让蛀虫再侵害我的牙齿。”

爸爸不会退步妥协,说:“干脆我们回家吧!”而是明确地告诉孩子,其实小时候他也同样对看牙医怀有恐惧心理。首先与孩子形成了纽带,再进一步探讨当时是如何克服这种恐惧的,并询问孩子的想法,最后对今后如何积极护齿给出建设性意见。

“看牙医是有些令人害怕,但我觉得我们一定有办法战胜它。”

“要不,爸爸你陪着我吧!这样我可以用力抓住你的手。而且我保证以后一定每天都认真刷牙。”

孩子虽然表现出对看牙医的担忧,却并没有因为这种“不勇敢”而受到爸爸的批评和训斥,靠爸爸的耐心引导,独立摸索出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以及今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牙齿的方案。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不会把情绪泾渭分明地归类为好和坏。他们重视孩子的喜悦、爱和快乐;同时他们也认为,悲伤、恐惧和愤怒理所当然也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情绪。就好比,不可能每天都是阳光明媚的艳阳天一样,有时刮起一阵风、下一场暴雨、雾霭弥漫或飘下鹅毛大雪,这样才是真正的四季,哪样都不能少。

关键是,在包容了孩子的所有情绪后,务必要给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行为界限。明确地跟孩子讲明,你可能很害怕,很不喜欢看牙医,但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对牙医拳打脚踢或口吐脏话。而且,对已经形成的龋齿,是不能逃避和拒绝治疗的,如果放任不理,只会让牙齿更恶化。那么,为孩子划定行为界限时,怎样说才能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呢?

大致可以制定两个简单的原则:首先,不做对他人有害的行为;其次,不做对自己有害的行为。冲着牙医吐脏话或拳打脚踢,这肯定是对他人有害的行为;放任自己的龋齿恶化下去,就属于对自己有害的行为。在不超出以上两个界限的范围内,给孩子最大限度的选择性。

“如果奎闵不好好治疗,让龋齿一直坏下去,就会伤及其他牙齿。所以,今天必须让牙医好好看一下(划定界限)。不过,我们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不会那么害怕和疼(选择)。”

相信爸爸温和却坚决的态度在给孩子吃定心丸的同时,也能刺激孩子寻找更积极有效的方法,如“要不爸爸你在旁边陪着我吧”、“我会在心里数到十”、“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刷牙”或“爸爸,我以后会少吃糖,多吃水果”等非常不错的点子。

在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不会认为自己的这种情绪显得奇怪或不好,从而遭致大人的训斥。相反,他们明白,无论是何种情绪都是正常的,是自然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会因为家长肯倾听自己的心声,并且接纳和理解自己而感到来自家长强有力的内心支持,于是信心倍增,由衷地感到自己的可贵价值。看到爸爸对自己不训斥、不反驳、不取笑、不威胁,甚至坦言爸爸曾经有过的类似经历,孩子会欣慰地感觉爸爸是真心地站在自己这一边,因此自然而然地对家长产生信赖感和纽带感。家长能够关注和尊重孩子的想法,放手让孩子自己主动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从中选择最佳方法,无疑都会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和自信心。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的特点

1.包容孩子的情绪,但对其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

2.情绪不存在好坏之分,无论是何种情绪,都是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

3.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时,给予足够的耐心。

4.尊重孩子的情绪。

5.不轻易忽略孩子任何微小的情绪变化。

6.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情绪沟通。

7.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引导孩子独立摸索解决矛盾的方法。

只要肯敞开心扉,谁都可以了解孩子的情绪

当父母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充分地接纳和理解时,孩子才能真正地幸福成长,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生。尽管众多家长已经了解了情绪管理训练是最理想的育儿方式,但在如何操作的问题上,他们还是表现出诸多担心和困惑。

“我知道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很必要,但自己能否真正利用好它,说真的我非常没有把握。”

大多数家长都会有这种担忧。东方的家长习惯于隐藏自己的情绪,别说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他们对于自身能否真正理解和读懂孩子的情绪都表示没有信心。如果家长钻牛角尖,消极地认为自我情绪调整能力不好,那他们只能陷入更深的困惑之中。他们担心在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过程中,会因为把持不住,自己先变得情绪失控,反而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事实上,没有哪个父母天生就具备情绪管理训练的天赋。做好情绪管理训练,不是凭借“天生就具有的能力”,而是肯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一种“心态”。只要能敞开心扉,相信任何父母都可以成为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