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亲密关系(第三版)——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

定价 ¥49.00

亲密关系(第三版)——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

本书关注的所谓“亲密关系”,即指人们的思想、感受与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是如何相互联系。为了探讨这个问题,作者们综合了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发 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多个分支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作为活跃在社会心理学界的学者,他们本着严谨的态度,在上述众多领域中寻求平衡,融会贯通,研究了“先 天因素”与“后天培养”的相互作用。

在哪儿买《亲密关系(第三版)——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

卓越网:40.00  节省9.00
当当网:41.70  节省7.30
蔚蓝网:41.70  节省7.30

作 者:(美)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苏珊·坎贝尔 著,郭辉,肖斌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0
ISBN:7115138796
 本:16
 数:388
定 价:49
原版链接:intinmate relationships

简介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它探究了长期以来诗人、剧作家、哲学家,乃至医学家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论断。由于数千年来科学家对亲密关系研究的忽视,当通俗心理 学占据了关系学的主导地位时,人们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领会往往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然而,最近20年中,如本书所记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发生了重大的 变化。当然,我们不能期望这一本书能够取代通俗心理学家在电视上的夸夸其谈,或阻止书店中庸俗心理学书籍的猖獗泛滥。但是,它到少使得人们对关系科学的认 识向着更加学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它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伴侣选择、嫉妒等各个方面 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编辑推荐

亲密关系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有显而易见的中心位置,但只是在近几十年中,它才发展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及规范。而推动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是莎伦·布雷 姆的《亲密关系》。她的著作不仅单册销量最为成功,而且广泛地影响了教学人员和学生们,通过她极为有效的表述,研究人员看到了这一领域的意义所在。她的著 作之所以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是因为本书不仅因其权威性和学术性而得到业界同仁的尊重,还由于其易于阅读理解、充满感情而受到学生读者的欢迎,对他们而言, 阅读她的著作已经成为一种乐趣。
—菲利普·津巴多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

我们试图以一种引人入胜的、协调而直接的方式来描述关系科学。
本书所传达给读者的是重要的发现,主要的理论视角及该领域目前的一些问题。展示了关系科学与读者日常生活的关系,鼓励人们进行思考和分析,但并不对行动进行诊断。
本书作者

书摘

性认同差异。性别差异指的是男性女性天然的生理性区别,而性认同差异指的是在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社会和心理性区别。区分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或性认同差异不是容易的事,但是性认同角色——对正常男性和女性的举止模式的文化预期——无疑就是性认同的差异。男人通常占据主导地位、主观武断,女性则热情而善于表达。但是,这些预期仅符合一半的人群。我们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双性认同的,同时拥有工具性(任务为导向的技能)及表达性(社会性和情感性的能力)。事实上,人们在工具性和表达性方面能力有高有低,但传统的性认同角色鼓励的是专长于其中之一。

这种专长在亲近的关系中是有缺陷的。与较不循规蹈矩、双性认同的人相比,在首次见面和以后的婚姻中,遵从传统性认同角色的两性是不会同样喜欢彼此的。这也许是因为表达性使人在亲密关系中更具回报性,而工具性会促进个体调整适应能力,只有双性认同的人才能同时拥有这两种才能。

人格。人格特征是人们在整个生命中稳定的思想、情感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外向、易于相处、善解人意会产生良好的关系,而神经质的人对伴侣关系会较不满意。这些特质将长期影响与其他人相处时的情绪。外向、好相处的人会是快乐热情的,而神经质的人会感觉恐惧或负疚。

自我概念和自尊。我们的自我概念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全部的认识和感情。在交往过程中,我们从别人那里寻求对自己的鼓励和赞许的反应,以及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相一致的反应。自我强化是自发及情绪性的驱动力,而自我一致性是有意的和认知性的。这些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在具有消极自我概念的人身上,两种动机是如何并存的,这些人喜欢表扬却又不相信表扬。

通常人们会寻找支持他们已有的自我概念的伴侣。尽管拥有消极自我概念的人会与表扬赞许自己的人约会,他们却更喜欢配偶告诉自己:自己不够好。这样的自我评价部分地是来自于与他人的交往。自尊是一个主观的判断,一种社会伎俩,反映的是我们与他人关系的质量。当别人认为我们好而且看重与我们的关系,我们的自尊就会很高。但是当我们判断我们对他人没有任何吸引力——如果别人不太关心我们是不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我们的自尊就会降低。因此,我们的自我概念来自于我们的人际关系,同时又
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
P30

目录

第一编 亲密关系研究导论

第1章 关系的要素
亲密关系的性质和重要性
亲密关系的性质
归属的需要
文化的影响
变化的原因
经历的影响
个体差异的影响
性别差异
性认同差异
人格
自我概念和自尊
人性的影响
互动的影响
关系的阴暗面
本章总结

第2章 研究方法
关系科学简史
问题的产生
被试的获取
设计的选择
相关设计
实验设计
发展性研究设计
场景的选择
数据的性质
自我报告
观察法
生理测量
档案材料
夫妇报告
研究应遵循的道德标准
结果的解释与综合
最后要点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吸引
吸引的基础:一种回报
接近:喜欢我们周围的人
方便:接近是有回报的,距离是有成本的
熟识:重复接触
接近的力量
外表吸引力:看见你是为着喜欢你
对美丽的偏见:“美的即是好的”
谁漂亮
外表吸引力的进化观
文化也有作用
什么人对美貌有偏见
交往的代价及美貌的益处
外表吸引力的般配
相互性: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相像:喜欢和我们相像的人
什么样的相像
相反也有吸引吗
为什么相像具有吸引力
障碍:喜欢我们不能得到的人
那么,男人女人到底想要什么
本章总结

第二编 相识及亲密关系的基本过程
第4章 社会认知
第一印象(及以后)
认知的力量
将伴侣理想化
归因的过程
关系信念
第5章 交流
第6章 相互依赖

第三编 友谊与亲密
第7章 整个生命过程的友谊
第8章 爱情

第四编 关系问题
第9章 压力与紧张
第10章 亲密关系中的权力
第11章 冲突和暴力

第五编 亲密关系的丧失与增进
第12章 亲密关系的解体与丧失
第13章 孤独
第14章 培育亲密关系:获得、保持和修复
参考文献

标签

爱情 婚姻 交流 两性 亲密 亲密关系 人民邮电出版社 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 依恋

评论0

最新评论

心理学分支 » 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