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互动及成人心理治疗中的主体间形式

> 母婴互动及成人心理治疗中的主体间形式

毕比Beebe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3
9787518402359
36.00

译者序

翻译本书,缘于授课的需要。当时,我的学生需要学习婴儿观察、母婴关系的课程,我被选中做他们的老师,本书是本课程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我必须把它翻译出来,与学生分享。在课堂上,我们不断地讨论“主体间”、主体间形式”、“互动”“双方行为随对方而改变”等概念,并对它们越来越熟悉,直至后来,它们自然地成为了我们话语中的一部分。我们发现,所有的双向关系中无处不在地存在着“主体间”,这令我们感到着迷,我们一起创造机会体验了不同的主体间形式,并在其中发现,言语叙述、非言语表达以及无意识的经验序列对于一个人在双向关系中是多么重要,它们是一体的,需要被同等地重视。

不同的互动方式构成了不同的主体间形式,本书试图为母婴关系与成人治疗的主体间搭建一座桥梁,以更系统、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人们的关系,尤其是分析师与被分析者的关系。阅读此书后,我有一种被解构并重新被建构的感觉,这种感觉或许源于我正在领会一个更为阔大的理论,也源于我清晰地体会到了一种解读当下关系的不同体验。这是本书赠予我的宝贵经验,我多么希望读者们也都各自有各自的收获。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其中一些词的翻译虽经仔细斟酌,也还是有待商榷。比如“intersubjectivity”一词,在哲学领域被译为“主体间性”,在本书,此词更多地出现于关系之中,它既表征两个人的关系状态,也表征动态的互动过程,我认为将它译为“主体间”更接近本书概念的含义,也更符合中文阅读习惯。“enactment”一词是Jacobs用来替代“acting out”一词的,“我试图描述的是一部分病人和/或分析师沟通的行为方式,那些行为出自于移情-反移情互动,但也是过去行为或心理经验的再版”,有的译者将它译为“演出”,我一概将之译为“付诸行动”。另有一个重要的单词“contingence”,意思是“偶然性”、“自发性”,表示互动过程中可预测但绝非重复的特征,既多少让人觉得新鲜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个词我翻译为“偶然性”,或许会给读者带来一些理解上的困难,要慢慢习惯,但很难找出另一个更准确的词来描述这个意思,在此表示歉意。

我本人并非专业译者,为了使翻译尽量准确、流畅,我获得了我的朋友宓肖燕老师的鼎力相助,她是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感谢徐钧老师给予我翻译此书的机会,感谢阎兰编辑不厌其烦地反复校对。

另外,翻译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庞美云

2014年秋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