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2013 Vol.1)

定价 ¥89.00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2013 Vol.1)

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峡两岸几乎同时开始了心理传记学这一领域的探索。采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物(特别是非凡人物)的生命故事进行研究。郑剑虹、李文玫、丁兴祥主编的《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集刊,代表着中国大陆与台湾人文取向的心理学者第一次携手,也是世界范围内心理传记学的首个学术刊物。《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以书代刊,将于每年在海峡两岸以繁体字和简体字两种版本同时出版,其将成为凝聚华人心理学人文取向研究队伍的阵地。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2013 Vol.1)

作者:郑剑虹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4

平装:16开413页

ISBN:9787511720177

定价:89.00

内容简介

1910年出版的弗洛伊德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与他童年的一个记忆》(Leonardo da Vinci and a Memory of His Childhood ),启蒙了后世“心理传记学”的研究范式。

作者简介

郑剑虹,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博士。现任广东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心理传记学与生命叙事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论自强人格》、《心理传记学手册》等专著、译著和教材9部,主持和参研省部级课题7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各级政府奖4次。研究兴趣为心理传记学、人格心理学和政治心理学。

李文玫,政治大学社会系毕业、社会研究所硕士,辅仁大学心理学博士。曾任救国团「张老师」,台湾龙华科技大学谘商辅导暨职涯发展中心主任,现任龙华科技大学观光休闲系助理教授。专长于社会及人格心理学、客家女性与客家文化研究、生命叙说与质性研究等领域;并长期积极办理「生命叙说」学术研讨会。共同翻译《质性心理学》(远流出版公司),以及共同审定《社会认知:一种整合的观点》(心理出版社)等书。

丁兴祥,政治大学教育系毕业、教育研究所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心理学博士。曾任台湾辅仁大学应用心理系系主任,现任辅仁大学心理系教授。专长于社会及人格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生命史及心理传记、质性研究等领域。最近的研究关注于将质性研究应用于社会及人格心理学、创造心理学以及介绍质性研究方法,并翻译/审定《心理传记学手册》(与郑剑虹共同审定)(暨南大学出版社)、《生命史与心理传记学》(远流出版公司)、《叙说分析》(五南出版公司)、《人格理论》(扬智出版公司)等书。

目录

序言

开启崭新的一页:两岸携手共创“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李文玫 丁兴祥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创刊号简体字版序/郑剑虹

心理传记学:理论探索

Freud百年之后:“辅仁心理传记学”的继往开来/张继元丁兴祥

中国大陆的心理传记学研究及其质量结合模式/郑剑虹

心理传记学:实例研究

“出名要趁早”:张爱玲之成名情结?/张慈宜

黄炎培关注职业教育的心理史学解读/胡志坚

大学名校长之唐文治:一种心理传记学的探索/吴继霞

向大海进军:以李安的生命叙事反思成年男性的转化之道/洪瑞斌

鲁迅:在屈辱与侮蔑中抗争的灵魂/凌辉

太虚大师:近代佛教人本主义的先驱/薛荣祥 丁兴祥

生命叙事与口述传记

那些年,我们在上海圣约翰:一群老校友的忆说/陈祥美

在书写之中:台湾客家女诗人王春秋的认同之路/李文玫

觉醒与争权的社会行动:另类学校家长教育选择权意识生发样貌之个案研究/

王雅惠 倪鸣香

媒介创业的行动逻辑之研究:台湾有线电视系统早期先驱者□述传记研究/张煜麟

弗洛伊德百年之后,写在《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创刊之际

作者:王琳

1910年,弗洛伊德写出《列奥纳多·达·芬奇与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以叙事/故事(narrative)的方式研究达·芬奇寄托在绘画中的生命经历。他认为达·芬奇的童年时代与其油画《圣母子与圣安娜》所描绘的情景异常相似。画中的圣安娜代表着他的亲生母亲(在达·芬奇3—5岁时,母亲被迫离开了他);圣母代表着他年轻温柔的继母。艺术家似乎在用圣安娜的幸福微笑来否认和掩盖这个不幸女人感觉到的嫉妒——一种被迫放弃自己的儿子、把他交给出身高贵的对手时的嫉妒。同时,这种蒙娜丽莎式的、带有性成分的迷人微笑,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男孩时迷恋母亲的愿望。这样的解读虽然在百年以来饱受争议,却开启了“心理传记学”(psychobiography)这一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大门。在心理传记学研究中,精神分析虽非唯一的解释理论,但因其对人性分析的深度,目前仍然是一种常见的理论选择。

心理传记学是采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物的生命故事进行研究的一种跨学科研究取向,核心便是质性的“叙事”。弗洛伊德百年之后,当叙事/故事典范已渐为西方心理学界所重视时,中国丰富的人文传统和传记资源,自然是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历史学界与心理学界双重的研究视野。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几乎同时开始了“心理传记学”这一领域的探索。而《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以书代刊形式的出版,正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学者学术会师的产物。

进入《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第1辑)故事中的被研究者,涉及了文学、艺术、佛教、教育等领域和市井角落。在实例性的心理传记中,传主在世的有5篇,都使用了口述研究的方法。传主已做古人的也有5篇,他们囊括了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男性作家鲁迅和女性作家张爱玲。作家这个群体被心理传记学所青睐,也许是因为他们本身具有“叙说”的能力,即使在不复能言之后,依然留有作品供研究者去与其进行生命的对话。一如《“出名要趁早”:张爱玲之成名情结?》,顺着二十多篇作品,作者追溯出张爱玲的“自我”(self)养成缺失了父母无条件的爱这一最初的心理秘境,从而其内心深处急需母亲的认可来弥补,构成了她的成名情结。在那篇论文的结尾,研究者张慈宜写道,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张爱玲的一句话让她“不知怎的,心揪了一下”,也可算是研究者与传主跨越时空的对话了。

不仅如此,本集刊的研究者中,也包含了以中年男性自我定位的洪瑞斌和以女性身份来认同客家女诗人的李文玫。尽管,前者直言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与自己身为男性所面临的中年危机有关,而后者并未强调研究者的女性身份;然而,后者却在论述中表达了自己对传主作为客家女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羡慕之意。或许是生命叙事本身的意义,赋予了《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这种无形的人文气质和切身之感。因此,不像以往具有科学传统的心理学研究中作者绝无现身的可能,在这本叙事心理学的著作中,研究者时时主动进入叙说者的故事中,不显唐突,反而成为读者与传主之间的一座桥。在本集刊中,无论是影响重大的历史人物以其传世的作品与研究者对话,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物在寻常巷陌中面对研究者的采访絮絮而语,他们的生命故事常令我们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得到深刻的思考。

当然,作为开创性的研究难免有不尽美之笔。如个案部分关于大学名校长唐文治的研究,理论方法具有开创性,采用质量结合的研究模式,对传主唐文治的人格进行评估与分析,包括人格形容词评定法、访谈法、特尔菲法等严谨的研究手段。然而,个人总觉得,此篇论文中的人格形容词如“尽责躬行”、“开放敢为”、“宽厚仁爱”等等,是否为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特征,是值得存疑的;且研究者在使用传主所流传下来的作品时,似乎忽略了文字资料都是经过了人为和历史筛选这一事实,而将其等同于完全真实的经历和心理感受。最终分析其“人格”来源时,尽管使用了“微环境”、“人格发展历程”这样的心理学概念,实际所指却是家庭教育卓尔超群、家乡环境人杰地灵、儒家思想浸润、时代环境中西交汇等因素,未能与其时中国文人的一般脸谱形成任何区别,因此难免使人感觉在方法论上绕了一圈之后,并未得出有效的结论。

尽管如此,这篇论文在华人心理传记学的发展中堪当巨人的肩膀,作者不仅提供了一套可资效仿的质量结合研究模式,同时为后续研究提出了不少首创性的问题。正如弗洛伊德关于达·芬奇生命经历的那篇作品发表时,达·芬奇的生命经历已在400年前结束了,这在当时的心理学界也是前所未有。尽管以中国传记资源之丰富,400年之久不在话下,但恰恰是历史的丰富为“故事”布下了太多的时间埃尘和文化滤镜,往往使我们在对话传主时,所谓“微环境”早已被泛化。然而,就像本集刊的另外一些口述研究中,研究者有意保留访谈逐字稿中的语气词和冗词,“哦……我想……”,乃至笑声、咳嗽声、喘息声,尽管语流磕绊,在研究者看来却是分析说话者内心思维过程的一个因素,绝对删不得;同样,传主留下的文字如何经历了其个人意愿的筛选,如何经历时间的钩沉和遗失而得以保留,我想同样也是心理传记研究值得分析的要素。

在《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开篇之作《弗洛伊德百年之后》的结尾,作者提出了心理传记学发展的可能性:叙说与实践的知行合一,研究者与传主的主客交融,华人与西方的视域融合,这也是笔者对心理传记学的祝愿。《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将于每年在海峡两岸以繁体字和简体字两种版本同时出版,承担其简体字版的中央编译出版社,早已有“心理传记学译丛”的出版传统,《卢梭与反叛精神》、《甘地的真理》、《领袖》、《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希特勒的心态》等译著是在心理学界和广大读者中早已得到认可的,而此次出版的《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则是该领域的第一部华人学术辑刊。

标签

心理传记学

评论0

最新评论

心理学分支 » 文化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