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幸灾乐祸心理学

定价 ¥29.80

幸灾乐祸心理学

为什么人们喜欢围观看热闹?当看到高速公路上惨烈的车祸,人们总是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当然到他人处于危险中时,人们总是好奇地凑上去看个究竟。儿时,当和你争夺玩具的弟弟遭到父母的训斥时,你是不是心里暗自高兴?当你的同事遭到上司的批评时,你是不是在心里发笑?为什么人们喜欢看恐怖、侦探之类的电影和小说?

幸灾乐祸心理学

作者: 埃里克•G.威尔逊

译者: 马振晗

出版: 北京燕山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1月20日)

平装: 16开224页

ISBN: 9787540226350

定价: ¥ 29.80

外文: Everyone Loves a Good Train Wreck:Why We Can't Look Away 人人都爱看火车出轨

品牌: 北京磨铁

作者简介

《幸灾乐祸心理学》的作者埃里克•G.威尔逊广泛引用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神学和艺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因为人性有黑暗面。而这一面,我们又必须面对。威尔逊深信,“压抑人性黑暗面等已失去对生命的感受……走近它反倒揭露我们最丰沛的人性”。作者揭露出人性堕落和高尚其实只有一线之隔,书中也对人性的黑暗与善良,提供了强而有力且饶有兴味的辩护。

编辑推荐

《幸灾乐祸心理学》编辑推荐:当看到高速公路上惨烈的车祸,人们总是忍不住想多看几眼;当看到他人置于危险中时,人们总是好奇地凑上前去看个究竟。

当和你争夺玩具的弟弟遭到父母的训斥时,你是不是心里暗自高兴?

当你的同事遭到上司的批评时,你是不是在心里发笑?

为什么人们喜欢看恐怖、侦探之类的电影及小说?

——这是什么心理?

全书以记录事实、讲故事的形式分析人物心理,告诉我们:人类内心最黑暗、最残酷的心理。

《幸灾乐祸心理学》是重口味心理学最真实的写照。

读懂人心,看清人心,认识真实的人。

名人推荐

埃里克•G.威尔逊的新书充满了刨根问底的俏皮……揭开了我们为什么迷恋死亡和痛苦的原因……《幸灾乐祸心理学》不是一本致力于治疗我们阴暗变态心理的假道学说教书……相反,它的目标简单之极——就是针对两个总被人反复问起、最迫切的人生难题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答案。痛苦的意义是什么?死亡又意味着什么?威尔逊引经据典,涉猎无数,将学术、艺术和思想各个领域的奇思妙想和研究结果兼收并蓄,汇成了这本简洁精辟、颇有亚里士多德遗风的书。在本书中亮相的不仅有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康德、戈雅和哈代等名家大师,还有许多精神变态的反社会者和连环杀手。

——约翰•威尔沃尔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

威尔逊淘气、有趣,最重要的是,他还很老实。

——克里斯•塔克 《达拉斯新闻早报》

一本针对我们迷恋死亡、阴暗和血腥的文化以洒脱、轻松的笔调一探究竟的书。

——乔希•罗瑟曼 《波士顿环球报》

作者简介

埃里克•G.威尔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温斯顿-塞勒姆市维克森林大学英美文学教授。他以前的作品包括《反对快乐:忧郁礼赞》、《来世的神恩:忧郁和优雅回忆录》以及五本从文学和心理学的中间角度探讨恋爱婚姻的书。

目录

第一章 人类的灾难,令我“为之倾倒” 1

看还是不看,这是个问题 3

只要受害者不是我 7

与死亡有关的感觉 9

病态的好奇心 14

自制的垃圾恐怖片 16

迷上堕落与毁灭 20

病态,也是一种本能 23

祖母的葬礼 26

渴望经历他人的苦难 30

“黑色剧情”的是是非非 32

在凶险的环境中探索 36

第二章 “观赏”灾难,是一种自我净化? 41

激动人心的大劫案 43

无意识的阴影 46

灾难的另一面 52

“净化理论”的挑战 57

我对恐怖电影的迷恋 62

吃掉孩子的神灵 67

恐怖中的壮观 70

第三章 最残忍的凶手,竟是“偶像明星” 73

那些恶棍中的极品 75

关于杀人狂魔的悖论 79

作为替罪羊的圣徒 81

天价的“凶手纪念品” 84

与凶手“亲密接触” 88

难道,我错了? 93

当我们看到他人的不幸 99

正直面具下的消极侵犯 102

从“糗事展览”说起 105

一种自我释放 108

迷恋真实的恐怖 110

第四章 触摸死亡,也会上瘾 113

探索生死之谜 115

残酷背后的心理缓冲 117

终生难忘的绞刑 122

性冲动与死亡迷恋 126

微妙的距离感 130

卑劣的搏击秀 134

从受虐到虐杀 139

发自内心的破坏欲 144

死亡的狂喜 152

讣告收藏者 158

在墓地中迷失自我 161

黑暗旅游 164

“消费”他人的不幸 169

第五章 “病态”,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175

病态之光,比太阳还亮 177

谈谈我的躁郁症 180

生命的低点,预示着顶点 189

教条与病态,一体两面 191

如此剧情,你怎么看? 194

从嘲笑到被打动 197

异常强烈的持久兴趣 204

快来看啊! 207

致谢 213

文摘

看还是不看,这是个问题

“别再看了!”

妻子珊迪不止一次地对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每一次我都听得清楚,并且告诉自己应该克制,甚至有一次还将头朝着她的方向扭过一半,但我就是无法让自己的双眼离开屏幕。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沉溺于其中,不断把自己的心绪交给愤怒、忧伤和恐惧以及由过失带来的乖张的喜悦:我觉得我不应该这样做,但就是停不下来——观看别人不幸的遭遇,会让我兴奋难耐。

时光流淌,又到了晚餐时间,从早晨我上班时起就是这个样子。那一刻,我刚吃罢早饭,将书包挎在肩膀上。书包里装着午餐和当天讲课备用的书(一本关于济慈的《秋诵》)。我握住门把手,准备离开,这时,妻子珊迪向我跑来,手里还抓着手机,对我说道:“打开电视。”

我按她说的做了,然后就出现了下面的画面。一架宽可容纳百人以上的亮白色喷气式客机缓慢地撞上了一座细长的矩形塔,矩形塔在九月的阳光下闪着银光。爆炸悄无声息地膨胀,摩天大楼变成了黑色的巨浪和翻滚的火焰,恰如一支巨大的蜡烛。

停下之后,这组画面又重放了一遍——没有声音,只有同样的慢镜头。重播,再重播,每一次都让我更加着迷,虽然没有意义,恰如离奇的梦境。

没有一句解释,不属于任何熟悉的故事,找不到可靠的因果联系和特征。这是一场纯粹到极致的毁坏。我看了又看。

我们都知道这场灾难意味着什么,但我依然想要再看一遍,甚至还想看到让事情变得更为恐怖的时刻:另一次猛烈的撞击,导致更多的高楼被夷为平地,碎片散落各地……

——这一天,是2001年9月11日,一个很多无辜者因恐怖事件不幸遇难的日子。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珊迪打破了我在那天早晨的病态走神,她招呼我:“你过来。”当我面向她时,她挺着大肚子出现在我面前。她隆起的肚子里,是一个三个月大的小家伙,若不是身处母亲体内温暖而黑暗的环境中,他此刻也会看到电视里惨绝人寰的灾难场面。

我们拥抱在一起,心中有着无言的恐惧:如果一个婴儿处在这种灾难之中,又该如何?我们坐在一起,继续观看电视里的惨祸。

一个小时后,我开始向我所在大学的办公室出发。至此,我已经将撞击高塔的录像看了近二十遍。然而,我还是忍不住打开电脑,进入互联网,再次搜索刚才看过多次的灾难景象。

由于我是老师,有学生要教,只好强制自己离开电脑屏幕。我对学生的授课仅限于泾渭分明的三个部分:告诉他们下堂课我们要开始学习济慈——不管他们目前的能力是否能应付;放学后,将他们赶回宿舍;给他们家里和朋友打电话。

课间时,我持续观看灾难的转播,中间给我的妻子珊迪打了电话。在电话中,我们相互告慰。

下午五点的时候,我回到家中。珊迪正在厨房里忙着准备晚餐,准备做一桌最佳的育儿饭菜。

咖啡机旁边有一个小屏电视,与客厅里的那台一样,是关着的。拥抱过妻子之后,我打开了小屏电视。电视里面再次播放恐怖分子驾驶飞机与大楼相撞的画面,此刻却奇怪地让我感到欣慰,这种感觉简直令我无法想象。还有,尽管这样说可能显得耸人听闻,但我还是要说,这组画面有着一种阴森的美丽:逐渐胀大的乌黑烟雾团,映衬着蓝色的地平线。

这个镜头让我产生了如此惊人的思想:“这是一场极其罕见的灾难,后果是无法挽回的,而在撞击发生的时候,我还活着。”我感到欣慰,又觉得羞耻,两者很难调和。

“过来一下!”珊迪对我说,“别再看了,关掉电视,来帮我择菜。”

但我还是要继续看下去,不顾她再次喊我停下。我完全沉浸其中,直至入夜。

只要受害者不是我看,还是不看?这个想法压在心头,恐怕要伴随我一生。一个声音告诉我,别盯着那些病态的东西;另一个声音却敦促我一定要看下去。这真是左右为难啊。

轮到我从位于高速公路一侧的事故现场前通过了。我告诉自己要保持目视路面,不要让自己为了一己的邪恶快感,从而成为阻碍交通的事故看客中的一员。但是恶念最终还是胜出,我意识到自己正在注视,因其不受推崇,我更加喜欢这种感觉。我刹住车子停下观望,直到后面的车子鸣笛催促,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在高中的时候,我一听到咖啡馆里有打架的声音,就和大伙儿一起凑过去看热闹。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观看角度,我还用胳膊挤开同学。这时,羞耻和兴奋会一起涌上心头,有一些野蛮,但也充满了生命的刺激——我看到,一个男孩在狠揍另外一个男孩。

在以上两种情况——当然还有其他类似的情况——之下,总有一种力量驱使着我非看不可。那是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紧随其后的总是不可避免的咳嗽或吓人的喷嚏。一旦开始,就无法控制。解除好奇心的唯一办法是索性来个痛快。

我猜想,人们在面临病态事物时,心头会充满愧疚感。影视新星的自杀,震惊世界的惨案,飓风的巨大冲击力,狮子冲入羚羊群,房倒屋塌的残骸碎片……这一切,都能吸引我们的关注,因为这些恶性事故都能把我们引向毁灭。

我们都喜欢围观事故,因为我们迷恋破坏,越黑暗越迷人。我们最大的愿望和秘密是:让更多的灾难降临吧——只要受害者不是我!

 

标签

生物学 心理学 厌恶心理学

评论0

最新评论

科普读物 » 心理学通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