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叙事疗法

定价 ¥32.00

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是一本极佳的叙事疗法入门书。作者马丁·佩恩是英国的独立执业治疗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着叙事疗法的治疗师培训工作。他围绕着叙事疗法创始人迈克尔·怀特和大卫·艾普斯顿的思想,详细介绍了这一在当代备受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叙事疗法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故事置于治疗过程的中心,通过治疗师的引导性提问,让来访者重新叙述他们的人生经历,从而找到崭新却真实的生活,并获得身心的改变。

叙事疗法

作者: 佩恩Martin Payne

译者: 曾立芳

出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4月1日)

平装: 16开/232页

ISBN: 9787501985869

外文: Narrative Therapy An Introduction for Counsellors (Second Edition)

丛书: 万千心理

内容简介

《叙事疗法》结构清晰,案例详实。希望开拓视野或投身于叙事实践的治疗师们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

叙事疗法凝练而完整的理论概况与发展脉络;

外化、解构、支线故事、特殊意义事件、行动蓝图、意义蓝图和运用治疗文件等具体的治疗技术;

丰富的案例与治疗对话,以供读者学习、领悟各种理念与技术;

完整呈现的治疗实录,呈现了叙事疗法在抑郁症、创伤和伴侣治疗中的运用。

编辑推荐

《叙事疗法》集结了作者马丁·佩恩多年来工作经验的精髓,从叙事治疗与其他治疗学派的相似、相异处开始,探讨了叙事治疗的理念(包括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和社会建构论),以及如何通过外化、解构、支线故事、特殊意义事件、行动蓝图、意义蓝图和运用治疗文件等方式,协助来访者拓展并深化对于问题和生命的视野。作者还用两个章节特别说明了叙事治疗在抑郁症、创伤和伴侣治疗中的运用。作者以其在实践中的治疗对话为例,协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叙事治疗的进行方式。对于第一次接触叙事治疗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浅显易懂的人门书籍;而已经学习叙事治疗一段时间的读者也将通过作者所提供的理论和实际案例,深化并拓展对于叙事治疗的认识。

媒体推荐

读了马丁·佩恩的书,我立刻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被理解之感。这本书让人耳目一新,甚至可以说这种以叙事疗法为名的治疗已不囿于我对叙事治疗哲学性和道德性的理解。马丁·佩恩做到了,他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了叙事治疗,而恰恰是这一点,使得我们能够沉浸在阅读中,去理解其中的深意。

——迈克尔·怀特叙事疗法创始人

目录

第一章 叙事疗法简介

叙事疗法与传统心理治疗

叙事疗法的语言

咨询架构

叙事疗法实务工作纲要

第二章 叙事疗法的理论背景

理念的融合

叙事的两层涵义

关于权力议题的主流文化叙说

后现代主义与“知”的叙事方式

后结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治疗

社会建构论

知识与权力

小结

第三章 协助人们描述问题

个人的故事

相似的开始

鼓励更完整的叙说

邀请来访者为问题命名

外化问题

隐喻的语言

检视内化问题所带来的文化压力

论述

关于外化的提醒

外化非问题的元素

保持外化语言的简洁

外化合乎伦理吗

小结

第四章 扩展看待问题的视野

故事

生命中的支线故事

故事的元素

会谈方向的改变

从线索到特殊意义事件

戴安娜的故事

特殊意义事件的运用

仔细探究

怀特的地图定位表述

小结

第五章 提问

遣辞造句

提问的类型

解构

通过提问改写生命故事的隐喻

改写主流故事

小结

第六章 治疗文件

案例

关于重新叙说的治疗文件

解构权力关系的治疗文件

儿童的治疗文件

应用于母女的叙事治疗文件

青少年的治疗文件

成人的治疗文件

由来访者撰写的文件

由他人撰写的治疗文件

写给担忧

指导原则

小结

第七章 叙说与再叙说

不同的传统

叙说与再叙说的实例

对局外见证人叙说支线故事

重新叙说的故事转化为生命历程

案例回顾

实用性

咨询过程的影音记录

小结

第八章 叙事治疗实务一:抑郁的治疗与受虐经验的复原

克拉拉

露丝

小结

第九章 治疗文化的新观点

后结构主义的挑战

后结构主义者对人文主义者的批判

三个限制性的假设

治疗效果

质疑治疗的普世价值

不以治疗师为中心

叙事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非大众心理学

小结

第十章 叙事治疗实务二:创伤后反应与伴侣咨询

关于创伤后反应

伴侣咨询

附录:在联合督导中使用叙事治疗的练习一则

参考文献

序言

7年前我完成了本书第一版的撰写。其问,我在世界各地参加了多次年会,特别是叙事疗法重要的共同创始人迈克尔-怀特的工作坊。愈来愈多的咨询师在实践中运用叙事疗法,并且出版相关书籍。也有更多国家进行着相关训练课程。我认为这是一门仍在持续发展中的学问。然而,在我看来,这种疗法尚未在咨询文化中获得广泛认可。当然,我的观点可能并不全面,但至少在英国,个体咨询与家庭治疗在这方面就有很大差异。许多受家庭治疗训练的治疗师在进行个体、伴侣和家庭咨询时运用了叙事疗法,但我所认识的大部分个体咨询师对于叙事疗法的理念并不了解。本书的初版就是为了要弥补这样的鸿沟;尽管在有关家庭治疗的刊物中登载了许多这方面的论文——这是相当可喜的现象,但在咨询类刊物中,关于叙事疗法的文章却寥寥无几,实在令人遗憾。

本书的再版持续尝试将叙事疗法与咨询实践结合,我仍希望能给家庭治疗师提供此疗法最新的概述及技术应用。虽然此书的章节编排与初版基本相同(只增加了一个新的章节),但内文却做了许多变动。重新编写提升了本书的清晰度,初版中的许多实例也在本书中做了改动(有些现在看来并不是好的案例选择);有些现在看来过于冗长或简略的段落也得以在第二版中被缩减或丰富;我也引用了叙事疗法近期的发展和其他叙事治疗师的不少看法,但仍以迈克尔·怀特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作为核心。

文摘

“叙说”意指对事件的描述、说明,也就是说故事。《盖文先生与绿骑士》和坦尼森所作的《夏洛特的女士》等诗作都是在说故事,即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事件。这些都是叙事诗。格雷所作的《乡间墓地的挽歌》是虚构的,它并未说故事,也不是叙事诗。描述、故事和叙说三者在这个治疗取向中常交叉使用。由字典的定义看来,它们意指通过叙说的行动,“选择生命片段”使之成为实体存在。

人们以第一人称叙说生命故事,并通过过去的记忆、目前的生活、不同社会情境下的角色和关系作为构建自我认同的基础。对他人叙说这些撷取自自己生命故事的片段,也是在通过内在独白向自己叙说,每一次的叙说过程都在确认故事的细节,并仍重复保有主流的主题和观念。一个人常常在叙说故事时,假设未来仍将如此。比如:“我一直这么忧郁,我想我会一直忧郁下去。”“我们的婚姻触礁了,我也看不出未来有任何出路。”有时,人们会通过故事说出他想要的未来:“我一直很忧郁,但我想我自己将可以摆脱这样的状况。”“我们的婚姻触礁了,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叙说的过程、叙说的内容都将通过与治疗师的对话逐渐得以修正。对这样的过程我们称之为“重新叙说”或是“改写生命故事”,这是借用写作和阅读文学的辞汇作为隐喻。文学理论在叙事疗法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将在第五章详述这些影响。

叙说作为后现代的概念

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及文学家保罗·利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了他三卷本的专论巨作《时间与叙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期怀特和艾普斯顿正在发展他们对于治疗的理念。利科汲取圣·奥古斯汀和海德格尔的理念,将叙说视为人类意识的核心。他认为,叙说是心智结构的历程,我们从中定义我们与地球、卫星、恒星乃至银河系的存在关系;时间的线性概念通过历法的发明具体呈现;以当下作为立足点,对于主客观世界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反思,过去与未来于此时交会,我们从中产生从过去到未来的移动感。这是从叙事诗走来的漫长过程。

字典对于叙说的定义只提供了叙事治疗运用的定义。如果那是叙说全部的涵义,那这就与其他邀请来访者向咨询师诉说生命故事的治疗派别并无明显差异。利科和其他思想家所认为的更广义、更有意义的“叙说”是一种思考人类生命和知识本质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有许多涵义,但核心精神在于对于世界和人类生命多元性的了解和认同。这两种方式都具有科学性和叙说性。传统上,科学描述在西方文化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后现代主义则较强调过去未受重视的叙说模式。

许多传统治疗师基于传统心理学——这门在发展过程中被学者定义为“科学”的学问,即观察现象并加以解释而形成理论,通过客观研究得到证实。许多治疗师承袭创立心理学理论的专家们所认为的这门学问的“科学性”,假设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新手治疗师可以铭记客观、专家导向的理论知识,学习评量动机的来源,发掘压力源,分析关系中的情结和心理机制,厘清隐藏在来访者问题背后的真相。但后现代观点假设,人们通过叙说具体表达个人对于日常生活及生命的理解,向他人及自己叙说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即使这些故事只呈现了生活复杂多元面貌的局部。故事不只是重现记忆的中性语言,故事本身就是具有影响力的。故事或叙说将孕育出我们借以了解世界的概念与信念;我们所叙说的生命故事、所遵循的生活方式和未来将进一步讲述的生命故事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在一次访谈中,怀特谈及他在专业工作上的核心概念——“生命故事”的涵义:

人类是诠释的动物——在诠释生命经验这方面,我们扮演着主动的角色。这意味着对经验的诠释必然涉及认知架构,此架构提供经验背景,而人要从中归纳意义。故事通过认知架构形成。在诠释过程中所创造的意义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行为和在生活中采取的行动。生命故事或自我叙说的过程传达出我们决定撷取及对外表达的生命经验片段;故事或自我假说决定我们如何塑造生命经验。我们并非通过生命故事存活,而是故事塑造、组成并“拥抱”着我们的生活。

在这个段落中,怀特运用了利特及其他后现代作家对于诠释的解读。在此,诠释并不是由专家决定人们经验的真实涵义,也不是指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这些都不是叙事治疗的本意。其他的心理治疗学派可能如此强调,但叙事治疗与之有着明显的差别。根据后现代主义理论,诠释意味着人们并非依据生活的本来面貌理解世界(这是不可能的),而是通过先人为主的概念理解世界。这些先人为主的概念来自过去的主观经验并构成了人们的想法,而且受到生活情境中的道德规范的强烈影响。

叙事治疗强调人们通过来:自文化、社会的有色眼镜,而非自然的生物或心理因素诠释、理解他们带到咨询室的故事。这些社会文化的无形因素,是被我们所归属的群体和社会视为理所当然的假设和价值观一并且渗入日常生活和知觉观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观点是牢不可破的:人们能够通过认识、思考这些观点的影响,有意识地选择是否继续接受。

语言本身具有澄清、扭曲和过度简化的特性,在注解的过程中扮演着间接而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语言和内在独自,我们界定、组织个人的思考和感受。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承载着假设,通过既定的意义和“标准化”的故事——意即已然存在的刻板印象故事——影响着我们如何诠释经验,并过滤出符合原来版本的故事。这些标准化的故事,像是功成名就、找到永恒的伴侣、为人父母、行为举止要符合社会对于性别的期待等,常给人们造成压力;在人们未能符合标准时,会丧失自我认同。P18-21

标签

叙事疗法

评论0

最新评论

家庭治疗 » 叙事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