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定价 ¥22.00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本书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为基础,从本士化的视角,对中国人心理与行为及所处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脉络,进行了方法论的、概念的以及经验和理论的探讨。本书尤其注重对中国人的行动计策同中国社会结构,文化情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力图从中国人日常而真实的、现实面具体的层面上来建构起分析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理论框架。

在哪儿买《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卓越网:15.80  节省6.20
当当网:18.70  节省3.30
蔚蓝网:22.00  节省.00

作 者:翟学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
ISBN:7801494555
定 价:22

作者简介

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已出版的代表作为《中国人的脸面观》

目录

第一部分另一种视角:关于本土化、研究理路及其方法的若干思考

本土化研究的程度与限度:我们能走多远
 一、本土化的消长及其问题的症结
 二、几种观点的澄清
 三、本土化的层次及其阶段
儒家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研究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
 一、个人与社会:西方社会研究的两种理路
 二、制度与话语:中国社会建构分析的基点
 三、宗法社会:社会构成的复制与缩放
 四、国家与个人:中国人的话语分析
 五、儒家:知识精英的话语实践
 六、结语: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路
语言分析:一种不容忽视的研究方法
 一、现有常用研究方法中的问题
 二、一种研究方向及其方法的提出
 三、以中国人印象整饰研究为例
 四、结论

第二部分本土的概念性研究与讨论

中国人脸面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一、共识中的困惑
 二、脸面观的同质性结构
 三、“关系”对脸面同质性的影响
 四、从脸面的同质性走向异质性
 五、结论
 附:从脸面的异质性看《围城》中的知识分子
“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中国地方与组织领导的权力游戏
 一、土政策的涵义及其显功能
 二、土政策:普遍主义抑或特殊主义
 三、土政策的潜功能
 四、土政策功能需求的社会类型
 五、结论
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历史性的分类及其转型中的问题
 一、价值、价值取向及其研究
 二、划分中国人价值取向类型的原由
 三、中国人价值取向的类型及其转型
 四、几次价值转型显示出来的几个问题
 结语:现代中国人价值取向的趋势

第三部分经验性的本土研究及其问题


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一项个案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二、个案情况描述
 三、个案中的关系网络及其平衡性
 四、平衡性的模式
 五、讨论:一种本土的解释
家族主义与工具理性:苏南农村的社会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家族主义的涵义
 三、周庄人的家族结构及其血缘观念
 四、中日两种招婿家庭模式的比较
 五、中日家庭结构对现代经济组织的影响
 六、结论
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
 一、概念的再定义
 二、承受主体的阈限问题
 三、经验研究中的心理承受力与价值选择
 四、社会没有出现危机感的理由
 五、结论
 附:耻感文化的狡黠之处――从一项问卷调查想到的

第四部分建立本土理论与框架的尝试

中国人际关系模式
 一、本土的概念
 二、中国人际关系的构成基础
 三、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
 四、中西人际关系模式之比较
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关于本土社会行为模式变量的考察
 一、研究的层次及其讨论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三、四项因素的提出及其关系
 四、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中的内在机制
 五、四因素的配置及其命题
 六、结论
 附:从本土社会行动理论看中国人“窝里斗”吗?
个人地位:从一个概念的提出到一种本土日常社会学分析框架的建立
 一、原有概念框架的检讨与研究假设提出
 二、一个概念的提出
 三、个人地位的形成基础与获得途径
 四、个人地位的运作方位
 五、个人地位和社会地位之比较
 六、结语:中国人日常社会学分析框架的建立

书摘

  本土化视角的确立首先可以从一个社会的构成及建构上谈起。所谓社会构成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组合方式及其特征。客观地讲,一个社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组合起来,同该社会所处的地域、人与环境的互动及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发展并非一个简单的自然过程。当该社会中的成员,特别是一些专职人员(如知识分子或统治者)反观和用其理论观点思考自己的社会构成时,这种反观和思考本身将影响、限定、规范这一社会,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建构。可见从社会构成到社会建构包含了社会成员通过一些思想有目的地对一种原有而自发的社会构成的改造。即使在哈耶克(F.A.Hayek)看来,社会理论探讨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中那些自生自发的秩序,但我认为如果一种社会理论的建立一旦被社会成员接受,就会导致社会的再建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马克思 (K.Marx)的阶级斗争(社会冲突)理论。当它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理论而被一些社会的人们接受后,不但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中的人口特征的阶级划分和解释,而且导致了根据这个划分所产生的革命行动和新的社会制度。从这一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种看似客观的社会构成在其历史长河中都已经被多次地建构过了,而我们今天所处的文明社会都是被某种理论或观点再建构的结果。当然在这种再建构的过程中又会有一些自生自发的秩序出现,这就是为什么社会理论也不停地变更的原因。

  本篇不打算在较广泛的社会科学范围内来探讨社会理论和社会构成的关系问题,而是想从中提出一个社会建构的理论预设问题。任何知识者在构想或对社会进行建构时都会有他们对社会的预设和理解,而这个预设和理解在不同的社会中并不相同。具体而言,本篇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是西方社会学中业已建立起来的社会学理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预设中提出来的,他们的研究理路同中国知识者建构社会的理路是否相符,或者说我们能否用他们的预设来解释或建构中国社会等。而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原先的中国社会构成已经一再受到本土的早先知识者的社会理论的指引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理论是什么,它是如何从社会构成中产生并反过来对社会进行再建构的。如果将前一个问题和后一个问题连起来问的话,那就是我们现在要建构的本土社会学理论应该在哪里呢?


  在西方的戏剧理论当中,戈夫曼根据他所收集到的多方面研究资料提出,个体的印象整饰过程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标记活动:一个人“给出的表达和他流露出来的表达。前者包括各种词语符号或它们的代替物,个体用这种公认的和唯一的方式,来传达他与他人都知道的附于这些符号中的信息。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传达。后者包括了范围广泛的行动……”戈夫曼所关心的是对后者的研究,并认为这两种表达在个体身上被控制成对称性,以形成他表演的一个舞台。用表演的经验来讲,就是让台词引导动作,让动作符合台词。而本篇所提出的方法是对前者内部结构的关心,它要求研究者通过对词语本身的收集、解释来发现人的心理活动并对照这种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他同时表达出来的话语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一种印象整饰的模式。

  了解了西方的印象整饰理论的基本观点后,我们就可以收集中国人在印象整饰时常用的话语了。作为任何在中国有些生活经验的人就会发现,中国人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表现表示满意、夸奖、表扬、赞美或奉承等言语时,或个体也对自己的表现表示满意时,我们最常见的话语是:“哪里哪里”、“不敢当”、“过奖过奖”、“惭愧惭愧”、“没什么”、“小意思”、“谈不上”、“别这么说”、“小事一桩”、“献丑献丑”、“见笑见笑”、“岂敢岂敢”、“不行不行”、“失礼了”、“不好意思”、“不值得一提”、“哪里的话”等等话语来做应答。从字面上和表达的结构上看,这些表达有两个共同特点: (1)尽可能地重复或者说多重复些这些词语,以示强调;(2)大多数话语用的是含有否定之义的词。而我们又在生活经验中断定,这些词是不能做字面上的理解的。现在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这些话语带到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分析了。如中国的家庭一般逢事有请亲朋好友或同事上司吃饭的习惯,而且为了让入席者产生很好的印象,请客的一方会忙上很长时间做准备。家庭主妇是这时的主角,从收拾屋子到采购、清理、烹饪直至上席,忙得不亦乐乎。这时摆出来的菜不但味道好,而且花样多,因为这时是宁多不能少(这都可看作请客者的印象整饰),而被请者在这情境中也往往并不会一扫而光,而是多少留下一点残渣(这可看做被请者的印象整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这里所描写的只是印象形成中的行为表达,如果注意一下家庭主妇出现时的言语表达就正好和上述事实相反,她会不停地说“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不会弄,不要笑话”、“没买什么菜”、“做不出什么可口菜”之类的话。而任何中国人这时都会说“好吃”、“手艺不错”、 “辛苦了”、“麻烦你了”之类的话。这时的家庭主妇就会说出我们上面列举的话语中的一种了,比如“哪里哪里”或“过奖过奖”等。从家庭主妇到他人的言语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言语符号系统和行为符号系统是相反或相矛盾的。这就是中国人经常表达这种话语时的语境,它同中国文化中所强调的礼是分不开的,像孔子就认为人应具有“行重于言”和“谦逊”的品格(“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理解了印象整饰者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我们就可以诠释这些话语的心理含义了。

  在一种重视礼节的社会里,形式上的社会交换和人与人的交互性显得十分重要。其原则是礼在形式上是一种互换性的报答,它由行为上的互惠性和语言上的客套性所构成,而语言上的客气可能比行为上的互惠更重要。如果其中一方没有表现这种交互性原则,就会被互动的另一方理解为无礼了。这时,中国人为了证明自己很守礼,虽然有多种方法,但最常见的就是把“失礼失礼”经常挂在嘴上,其目的在于如果行为上没有失礼而口头上又表示失礼,就会引起一种很奏效的结果,即如果互动的一方认为对方并没有失礼,但对方又口口声声地讲自己失礼,就可得出对方是一个多么守礼节的人啊。因为,他不论做得如何好,他自己却总是认为做得不好,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这样就引起这一方认为这个人不但做得好,而且话也说得得体,结果是对方的印象整饰上获得了双重性(言与行)的成功。我们还可以假定,如果互动的对方在行为上确实已有了不周到或不礼貌之处,这时他连声说失礼失礼,按照礼节上的交互性原则,失礼的意思就是请对方原谅,这样,表达上的失礼就和他的行为就又一致起来,仍然是对印象整饰失败的弥补,也能给对方以良好的印象,因为这说明他还是自知之明的。反过来讲,在这样重视礼节的交互性的社会里,将上述方式颠倒过来,印象形成就不会成功。比如一个人听说某人要来作客,他出门迎接,但他不是说“有失远迎”之类,而是说“我已走出门来迎接你,之类,那这句话就等于抵消了他走出门来迎接客人的行为和客人的感激。因为按照形式上的交互性原则,这句话语给对方的反应是你没走多远迎接就急于表现你多热情似的,其实不就是在门口站了一下么?这就意味着,负向上的言行一致是对印象整饰的弥补,但正向上的言行一致却会带来印象整饰的失败。通过以上的话语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如果在行为上评定了自己的印象整饰成功后,在言语上使用反语和印象整饰不一致话语,恰恰是要在行为和语言的两重性上获得成功,以便给对方以最完美的印象。实际上,众所周知,每个地道的(即被社会化过的)中国人都会运用这种方法来建立自己的形象,如前例中的家庭主妇当然是很精通此道的。归纳中国人印象整饰的这一特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图式。


  中国人关系网络的建立方式是差序性的。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关于中国人际关系结构的重要概念,它表示中国人在交往时以己为中心,逐渐地向外推移,以表明自己和他人的远近关系。在本篇的个案中,我们发现,病人所构成的关系网络正体现出这样一种格局。在传统社会,这一格局中最近的关系是家庭,但随着工业化的到来,人口流动的频繁,这一格局呈现出单位组织对个人的重要性。结果单位群体的出现取代了单一的家庭群体作为个体最近的关系,构成了城市个体对其单位的依赖,形成了中国人的“单位意识”。然而,在这种渐变的过程中,中国人的“家”意识依然是根深蒂固的,因此,组织中的人具有了双重依靠,而他们进一步推出去的关系网又是建立在这双重性的基础上的。

  差序式的关系网络具有固定和流动的双重特点。从这一项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中国人际关系网中的内群体并不排斥外群体,而且内群体有固定化倾向,而外群体有流动化的倾向。这两点体现在当一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遇有特别事情时,固守于他的内群体,会使他的特别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因为关系的范围和资源无论如何都是有限的,于是他会根据特定事件的属性以内群体为基础来临时构成他的关系网络。我们这里的临时事件是住院开刀,这时单靠内群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病人要通过单位同事的妻子来扩大她的关系。可见,中国人力图在交往中以固定的关系来寻求流动的关系。

  其中每一序列尽可能通过平衡性原则来和位于中心的个体进行社会交换。当个体处在三人以上的某一序列群体中(如亲属群体、同事群体等)时,其社会交换以实现关系结构上平衡性为原则。虽然在三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中,互动的原则仍然可以是在两个人中产生,但这个原则将影响第三者。只要第三者想成为其中互动者之一,他就得按照这一原则进行交换,否则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结构上的不平衡,产生互动者不希望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在我们的个案中,每一不同情境中的互动个体都尽可能小心翼翼地避免不平衡现象的出现。
……

书评

序言

  早在三四十年代便有社会科学中国化的推广,但其时的本土化研究,主要是建立一些适合国情的“实质”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状况,较少触及根本性的问题。这时期的讨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也由于种种客观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使然,讨论很快便中止了。直至80年代初期,这一个课题在华人社会科学界再次引起讨论。社会科学界,尤其是心理学界,这些年来在理论和概念层次上以及实证社会研究里,做了不少显著的工作。然而,另一方面,无论是早期中国内地的学者或现在港台的社会科学家,他们在这方面的探讨多集中在理论和概念上的建构,以及把这些建构应用在实证的社会调查上。这当然是社会科学本上化的重点工作,但有一点是这些学者所忽略的,是自60年代末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社会科学本质所作的反思。西方学术界在这问题上的探讨既深且广,使得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愈来愈多的社会科学家发现社会研究的局限性,他们对“科学”、“真”、“客观”和“验证”等概念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再不是原先想像般把社会事实不变地描绘出来。以往要建立的社会科学理论的“普遍性”也不能像自然科学般,其解释力是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可能只是用来解释某个社会的特定时间内的现象。

  这是问题的关键。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推广运动,是源于不能纯依靠建基在西方文化脉络之上的社会科学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现象。然而,如何才可以较精确解释社会现象却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因此,这也是社会科学本土化的重要课题。当然,这并不是说先要解决此课题才可以从事理论及实证层面的本土化研究。反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问题是没有最后的一致答案的。但要指出的是,对这些问题的一定理解可以促使研究者更能明白社会研究的本质及局限,以及明了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各种不同层次的建构。这样这都可看作请客者的印象整饰),而被请者在这情境中也往往并不会一扫而光,而是多少留下一点残渣(这可看做被请者的印象整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这里所描写的只是印象形成中的行为表达,如果注意一下家庭主妇出现时的言语表达就正好和上述事实相反,她会不停地说“菜做得


标签

本土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

评论0

最新评论

社会心理学 » 本土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