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别说你没精神病:精神科专家杨昌顺的门诊实录

定价 ¥38.00

别说你没精神病:精神科专家杨昌顺的门诊实录

这本书让你从一点一滴做起,相信自己,爱自己,总有一天您会发觉自己的自信没那么脆弱。您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的努力找回了自我,觉得生活充满希望,发现自己正在主导着自己的人生。

别说你没精神病:精神科专家杨昌顺的门诊实录

作者:[韩国] 杨昌顺

译者:刘日波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2年05月

版次:1版1次

平装:16开/256页/70千字

ISBN:9787531662570

定价:38.00元

内容简介

“做自己的主人,人生充满希望!”解决自身问题的力量蕴藏于丰富的内心世界!防微杜渐,让小小的心理问题不至于发展到精神疾患!

作者简介

杨昌顺 神经科、精神科专门医师,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的医科大学和东大学院,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最近又以一篇有关易经和精神医学的论文获得了成均馆大学校的博士学位。她曾经担任过延世医疗院的研究讲师,HARBOR-UCLA的精神科访问教授,首尔百济医院副院长等职位,如今担任着杨昌顺神经精神科、人际关系诊所的院长一职,同时又是延世大学医科大学精神科外聘教授、美国精神科学会的国际会员,又是美国经营者学会的会员。他在韩国的SBS主持过《杨昌顺的收音机沙龙》,在CBS主持过《杨昌顺的美丽的你》等节目,也在三星经济研究所的SERI CEO主持过多年的心理诊所节目。他的出版了《读懂CEO的心》,《为什么说出自己是谁这么难》,《为什么我没有爱情》等十多个专著。这本《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他针对韩国人普遍苦恼的问题,给出的具有专业水平的,又充满真挚情感的金玉良言。

前言

  献给

   此时此刻也为了自身变化和成长而努力的你

   这本书是我与《益思》的长时间缘分的产物。自从我在月刊《益思》上连载《杨昌顺的私语》开始,我接触到了各色各样人群,从他们那里听到了很多令人深省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曾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扉,所以我就把记忆中的这些故事,如同给亲人写回信那样,用自己最诚挚的态度逐一记录了下来。

   这个世界上存在两类人,一类人是不断埋怨和抱怨生活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不断地抱怨自己的生活,觉得没有哪一件事情是顺心的,这些人缺乏自信,所以就越发得不到他人的信任。他们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在为难他们,使他们痛苦,觉得没有人会帮助他们,所以他们的人际关系自然也是一塌糊涂。我经常说,人际关系的核心就在于“交流”,是心灵与心灵之间交流,只要你表现出了你的亲密感,对方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你怀有敌对情感,对方也会表现出类似的敌对,所以心中充满怨气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自然也不会和谐,所以这些人的生活毫无乐趣可言。这些人就会认为,自己的人生只不过是不幸的延续,也就逐渐关闭自己的心窗。

   另外一类人是自信的人,即使现在的生活充满痛苦,他们从来也不会因此而抱怨,他们坚信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他们深信自己的周围有很多好人,相信自己只要伸出求助之手,就会有人握住自己的这双手,因为这些人已经做好了相同的准备,做好了随时帮助别人的心理准备。

   他们自然会拥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努力率先迈出第一步,敞开自己的心扉,帮助别人,所以不由得他人不喜欢他们,而且他们深信,自己有资格享受所有的幸运。他们坚信,“自己是人生的主人公”,正是这样的自信造就了他们优秀的品质。

   无论是谁,也包括我自己,有时也会成为前者,感觉自信的动摇,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与我为敌,世界上会有未曾经历这些情感的人吗?

   人际关系也是如此,虽然自己付出很多,但是有时却得不到百分之一的回报,甚至会反而得到对方的抱怨,而且你也不能保证自己未曾犯过相同的错误,肯定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嗨!还是放弃吧,这个世界不帮我,叫我怎么办呢?”

   但是,每当这个时候,人们之所以能够站起来,也是由于自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自信,也会成为推动我们的力量,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是人生的主人公。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开始相信自己,爱自己,总有一天你会发觉自己的自信没那么脆弱了,抱怨也少了不少。你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的努力找回了自我,觉得生活充满希望,发现自己正在主导着自己的人生。

   有一位叫做约翰-卡曾巴赫(John Katzenbach) 人说过这样的话,

   “以前的我不是今天的我,而如今的我又不是我的全貌。”

   人是可以变化,发展,和成长的。如果我们成为了一个爱惜自己,能给周围的人带去幸福的人,我们还会奢望些什么呢?我真诚地希望,读到此书的人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变化和成长带来的满足。

   神经精神科 专门医师 杨昌顺

精彩书摘

  我今年四十岁,是一个平凡的男人。我最近很是绝望,觉得自己一无所成就已经步入了不惑之年。三十九岁的时候,我心中还是有希望,觉得自己还能重新开始,但是步入四十岁之后,就痛恨自己浪费掉了自己的大好人生,倒不如自己真的是在经历别人常说的中年危机。我有一个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我还是想尝试一下,您觉得有这个可能性吗?

   抱怨,

   不要以自己的人生抱怨他人

   曾经有一个人也咨询过类似的问题。他说,他原本想成为一个作家,高一的时候,他曾在国立大学主办的作文比赛中还获得过一等奖,还有人甚至评价他是一个崭露头角的“天才苗子”,但是由于父母的缘故,考入了一所理工科大学,毕业之后就在一家化学公司工作到至今。

   他的心灵深处一直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向他倾诉,“不对呀,这个不应该是你的人生啊!”他为此非常痛苦,甚至埋怨迫使自己走上这条路的父母,还有不能理解自己的妻子。他曾经跟妻子说过自己想休息,想去一个寺院专心于自己的创作,但是得到的却是妻子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你真想写东西,就把喝酒的时间省下来用于写作!”

   他知道,妻子的话并没有错,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才令他更加痛苦,他清楚自己未曾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过真正的、强烈的努力,只是在懒惰之中忙于寻找抱怨的对象(妻子)来缓解自己心中的压抑,甚至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虚伪和伪善,所有的这些令他痛苦不堪。

   我能切身理解他的痛苦,因为我也曾经有过这种惨痛的自我反省的时间。保罗·柯艾略(Paulo Coelho)书中的一段话 成为了我的契机。

   “在神赐予你的魔法瞬间里,你究竟做了什么?你唯恐失去神赐予你的能力,而把它们埋了起来,所以如今只剩下你浪费了人生的这一事实……。如果你听到了这样的心声,那你就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当你相信奇迹的时候,已然错过了所有人生的魔法瞬间。”

   这句话就像一柄利剑刺穿了我的心,但是同时又给了我一种感悟,那就是魔法的瞬间还没有完全离我而去,只要自己不放弃,勇敢向前的话,这种魔法的瞬间总有一天会重新回到你的身边。

   因为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和这位咨询者聊了很多,虽然不能一次性吹散他心中的抑郁,但是至少取得了一种共识,那就是我们还可以尝试,还可以发起新的挑战,只要你付出了你的全部努力,你就能做到不会因为你的未了之梦和浪费掉的人生而埋怨他人。他认识到了这一点,感觉轻松不少,我同样也感谢他,咨询者有时也会成为我的一面镜子。


评论0

最新评论

心理健康自助 » 心理自助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