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书评:爱的功课:病人、家属和治疗师的故事
2010-03-28 22:00:10
推薦序之一
書序作者:利翠珊(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

去年六月,和秉荃、文宜一起接下《愛的功課》一書的審閱工作,把我帶上一趟探訪自我與家庭的心靈旅程,我想到「婚姻與家庭」課堂上,學生們總是鼓噪著要我說自己的愛情故事與當年的擇偶條件;想到公開演講時,台下觀眾對我家庭經驗的好奇。在傳授與家庭有關的知識時,授業者如何面對家庭中的各種困境以及如何活用這些知識,似乎比知識本身更令人著迷。作為一個以鑽研知識為業的人,我對於同行以及一般民眾的「幕後生活」,其實是有著一樣的好奇。
《愛的功課》這本書滿足了我這樣窺視的慾望,它同時陳述了三種「專家」的隱私經驗。在疾病當中,除了治療師是家族治療的專家之外,病人是自己身體的專家,家屬是自己家庭系統的專家。這三種專家在治療過程中的反思與激盪,是我覺得本書最精彩之處。病人難以言述的痛苦經驗、家庭中隱晦的祕密以及治療師與自我的碰觸,在在展現了人的渺小與偉大,在疾病之前,我們學會與自己共存、與他人共存,乃至與疾病共存。
一年多前,八十多歲身體硬朗的父親突然出現間斷發燒的現象,經歷一連串的檢查之後,確定罹患淋巴癌,家人之間頓時慌了手腳。父親年紀這麼大了,要治療嗎?治療會痛苦嗎?不治療怎麼辦?誰來照顧?誰來陪伴?何處尋找資源
?我們也有一些反思與自責:怎麼會呢?是吃了不健康的食物?還是運動不夠?警覺不足?記得當時大家帶著惶惑的心情尋求專業的協助,台大醫院家醫科的一位主治醫師說了一句:「淋巴癌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別擔心!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事。」這句話把我們緊繃的心情鬆弛開來,並不是我們不再感到疾病的威脅,而是為往後的治療定了調:父親轉診血液科,採取溫和治療,大家逐漸接受疾病發展的不可預期性,家人生病成為我們這些各自成家子女的共同經驗。
父親生病改變了我們的關係,我急切地想留住與父母相處的珍貴記憶。我為父親這些年整理的養生心得出書,假日陪著父親到公園散心,和父親分享工作心得和兩個孩子的成長。家人也動了起來,大家上網找資料,增加對疾病的了解;協助尋找看護人力、減輕負擔;和母親通電話,分擔她的辛苦與煩憂。我開始覺得疾病也可以是個禮物,它提醒我們把握機會,讓人生沒有遺憾。
《愛的功課》這本書正是傳達了這樣的觀點,我們每個人都不免受到疾病的侵擾,每個家庭也不能逃脫家人生病的困境,我們或許恐懼、憤怒、孤獨、絕望,但透過家人彼此間的連結以及專業人員的協助,我們也可以無懼地接受自己和家人的弱點,展開一種新的學習。在審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時而是病人、時而是家屬、時而是治療師、時而又是帶著家庭互動觀點的研究者,在每一個真實的案例中,我看到自己的弱點與力量。
我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從事家庭與醫療專業的工作者;它不僅提供主要的工作方法與技巧,更特別的是,家族治療師真誠揭露的自身經驗,還原了專業工作者作為一個「人」的本性,提醒所有從事類似工作的人回到最原始的熱忱與信念。
我也推薦這本書給正在與疾病搏鬥的病人與家屬,藉由閱讀別人的故事,我們可以撫平一些自責與創傷,獲得協助和安慰。但願我們都能學會與他人共處,與疾病共存。
2010-03-28 22:00:35
推薦序之二
書序作者:黃勝雄(花蓮門諾醫院院長)

心靈工坊的編輯邀請我為這本書寫序時,我正在美國忍受坐骨神經痛,而長途開車,在兩個都市間奔馳著,為著參加我兒子的研究所畢業典禮。兒子們自然很興奮又感激爸爸忍痛,長途跋涉來參加他們碩士班的典禮和成就。看到我內人和孩子們到處去尋找椅子,或坐墊給老爸坐(站立時就很痛)的急切心情,使我內心的疼痛感覺也減少了許多。
自己是一個神經外科的醫師,我當然了解什麼是對我最好的治療方法。但是,我不願意在美國讓舊同事開刀而耽誤了回台灣的行程和主持一個為打響台灣知名度的國際會議。結果,我是一路坐輪椅從美國回到台灣,輾轉到花蓮的門諾醫院才接受開刀的。這個過程中,我接受了許多愛的功課──同病相憐,和分享自己同樣病痛的經驗。首先是大提琴家張正傑教授帶我去做氣道內功按摩,第二天沒改善,夏威夷的張正道醫師及夫人知道了,又聯絡Olympus的郭耿光先生,來馬階醫院接我(在此我們開了這次國際基督徒醫師牙醫師大會的記者招待會)去郭先生的辦公室,做能量療法(Rei-ky Therapy)。兩個鐘頭後,送我到松山機場坐飛機回花蓮。
回到了醫院,我變成了一個最脆弱的病人,有X光醫師檢查做了正確的診斷,有針灸來減少我的痛苦,因為我痛得連起床小便都有困難。神經外科和麻醉科醫師,X光醫師討論的結果,還是認為開刀是必要的。就這樣在全院護士、牧師和醫師同工們的守望禱告中,把我推送進開刀房。我從開刀後醒來,坐骨神經痛完全消失了,第一個聽到的聲音是還在美國整理家園的內人的電話,雖然她不在身邊,但關切和焦慮的心是明顯的,感覺多麼溫暖,使我心裡很平安。在住院中有數不盡的花、慰問片從花蓮的各個角落送過來,也有國際友人從美國各地打來的電話,許許多多的支持和慰問,使我完全忘記了自己是病人了。太多的關心和情誼,使我們的護理副院長下令禁止訪客要多休息。我最後接見的是長庚醫學院自願來這裡見習的十位可愛又英俊的學生,他們最大的收穫是偏遠地區的醫療很感人。使我對下一代台灣的醫生也充滿了希望。
這本書,是為社會大的利益和教育而編寫的書,它讓我們通過閱讀各種故事而多了解病患,從朋友、家族、心理治療師、醫師,或者任何一位和病患接觸過的訪客也好,都能影響病患。支持讓他(她)能繼續有意義且勇敢的面對現實活下去。這種社會或心理的支持是一種無形的治療,它不祇對小孩或孤獨的老人有必要,是對所有的病患都有益處的。
台灣的病患及醫院的醫療方式愈來愈接近美國,使病人住院後多半變成孤單一人,而容易胡思亂想,愈有錢付得起單人病房的人愈可能如此──訪客的受限和工業社會人人忙錄、交通阻塞,也使探訪病患愈不方便、愈來愈少。為此,在美國就借助臨床心理治療師來照顧病患,然而這自然會提高醫療資源的費用。
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帶給我們更多的省思。
发表评论
标题:
评价: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微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