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

> 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

歐文‧亞隆
心灵工坊 2018-1

【推薦序1】一日浮生,生活點滴皆轉機

書序作者:丁興祥 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

人生無常,了然見性

人生無常,意義是人賦予的,選擇意義有失有得,這就是自由。生活的點點滴滴,省思感悟,抉擇行動,即是存在的開顯。

人生時時刻刻皆可為轉機。《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娓娓道來,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一段往事、一些人際交往、一些人生的感悟及選擇,形塑了這本回憶錄,也成就了亞隆的一生。誠如亞隆在文中所述,記憶(回憶)並非如實的「真相」,往往是想像的重構。早年生活,真相云云,其本質不僅脆弱且變動不居。生命故事、回憶錄、自我敘說,所追溯的往事,常是選擇性的。記憶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其不真確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然而,這正是我們惦念的世界,記得某事、某人,用「故事」賦予其意義,「故事」便不是如實的。這所謂的不如實,卻使生命有了更為豐富的廣度及深度,進而使生命也有了溫度。讀亞隆的這本回憶錄,不僅使人感到歷歷在目、心有戚戚焉,而且熱淚盈框。

亞隆如此說故事

讀一本傳記或回憶錄,不只是去看他說了「什麼」,也更可進一步看他是「如何」說出這個故事的。往事並不如煙,透過記憶及回憶,使「過去」的事得以「再現」。然而這種「再現」,是經過當事人選擇的,透過某種「視角」,經由某種「詮釋」而成的。因此,傳記是一種詮釋之後的故事。回首當年,選擇性說出某些事,經由情節安排,建構了自己的「傳記」,也同時建構了「自我」。那麼亞隆是「如何」說出自己的故事的?

亞隆的回憶錄不同於傳統編年式安排事件的形式,而是由四十篇散文組成。大致依時間順序,描述一個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貧窮、動盪的移民社區雜貨店的小男孩,一路從孤獨、格格不入、在圖書館勤奮自學,進而一步步求學走上專業生涯,又經由自身之抉擇,走向存在治療,逐漸成為舉世知名的學者,其描述多以事件人物感懷為主,揭露生命中一段段的往事。

自傳文本中最先出現、描述的一段回憶,往往是關鍵的。早年的回憶,揭示了當事人生活中的主要關懷,一個人一生風格最令人滿意的指標,往往與在自傳或回憶錄中最先呈現的早期記憶有關。而這本回憶錄,最先出現的回憶是亞隆在十歲左右,對一位鄰家女孩衝著她喊道:「哈囉,麻疹。」接著被這位女孩的父親抓住訓了一頓,等到父親訓完,那女孩卻細聲細氣對亞隆說:「要不要一起來玩?」亞隆回答:「還是不要吧……」,落荒而走。這段故事,到了八十五歲,還讓亞隆在惡夢中醒來,希望女孩能原諒他。穿過記憶的長廊,這件事影響了亞隆,他後悔於自己「未能從別人觀點」體認這個世界。這與亞隆的一生,後來走上精神醫療,進而走向存在治療,可能有相當的關連。

除了早期的回憶之外,回憶錄的結尾往往會顯示出當事人對一生的評價。八十五歲的亞隆,仍然認為自己是「新手老人」,仍退而不休,在看病人。看著牆上展示一九四○年代──他童年時代的華盛頓特區的家族留影、艾利斯島的難民照片,他想像那個不開心的小男孩、難民的眼睛......,亞隆經由一生的探索、分析、重建自己,而內心深處卻永遠都有處理不了的淚水和痛苦。如今回首,覺得自己沒有悔憾,這也是他經常要求病人去探索的議題。而自己覺得「如此人生?再來何妨!」彷彿定在說人生雖然有苦有淚,波浪折折,在因緣際會下不斷的選擇、放棄,但最後無悔。

生命中的心靈頓悟

亞隆的一生,看似平順,其中仍有不少的重大轉捩點。人生經歷的意義通常出現在遇到困境時,陷入困境會出現「心靈頓悟」(Epiphany)。丹津(Norman K. Denzin)認為個人遇到問題及困境,並顯露出性格特徵的這一刻,常常表明人生活中的重大轉折點,有些重大的「心靈頓悟」現象。丹津稱之為「主顯節」或「心靈頓悟」。

回顧亞隆的一生,依其自述,在十四歲搬家後有了不一樣的生活環境,以及在十五歲遇到了瑪莉蓮(未來的妻子)等,這些「關鍵事件」的確改變了亞隆的一生。

但亞隆成為精神科醫師後,為何會轉向?尤其是學術方向的改變?而亞隆怎樣從一位心理治療師,一位學者,走入人群成為一位作家?這個轉向,可以說是亞隆後半生重要的關鍵事件,也是他的「心靈頓悟」時刻。

亞隆自述:「人生走到某個時候,我的寫作從研究取向的學術論文與書籍,轉移到一般讀者所寫的心理治療文章,追索此一轉變,要從一本內容十分不同,書名異乎尋常的書說起,那是《日漸親近 》(Every Day Gets a Little Closer)。在這本書裡,我拋棄量化的調查語言,嘗試把自己當成一個說故事的人,學習那些我一生都在讀的書。當時,完全沒有想到,自己會透過四本小說和三本故事集,教授心理治療。」自此之後,亞隆成了「說故事」的人。

說故事的心理治療

身處學院中的教師往往為了升等或獲終身教職,受到學院的要求而不能自主,還為此投入相當的精力。在這種「外在」的要求下,也忘了「自己」的存在。亞隆之所以能擺脫這種桎梏,與他在六○年代後期已獲得史丹佛大學的終身教職有關,而他自己渴望成為作家的願望也再度甦醒。這時的亞隆已四十歲,正值「中年轉換期」,開始懷疑自己過去的成就及選擇,希望能「重新設定」。《日漸親近》這本書是與一位患者合作,彼此交換療癒後的心得筆記,最後是以小說形式出版。在這本書,亞隆開始了不一樣的治療方式。他寫日記,只朗讀給自己聽。去他的資料、事實、數據,此時只有文思流轉。這一段治療經驗行將「走入讀者的心靈」,而不是埋沒於無人聞問的病歷單或錄音帶,亞隆認為,這一切都值得了。這是專業方向的抉擇,也是人生的「心靈頓悟」。他追尋到更為詩意的聲音──自己的聲音,也將自己的關注轉移到人生「無常」的現象,將自己治療焦點導向了「存在」的世界觀,建構了另一種專業的認定──存在心理治療,成為了我們現在所認識的歐文‧亞隆。

自我回憶錄宛如生命詩學

亞隆以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回憶,片片斷斷地以散文隨筆方式書寫著自己的生命故事,經由書寫(重構),尋常的事件也會變得較為詩意,是一種創作。

回憶錄或自我敘說是自己對自身生命的探索。透過生命書寫的過程,給出了一個生命的「新」形式,這種新的形式是一種創造的,一種詩意的建構,一種再說或寫故事的過程,而「自我」從中形塑。這即是一種「自我詩學」,也就是對個人生命的過去,給出一種形式,以及意義的、建構的及想像的過程。

自我的生命故事,不只是「自我詩學」,也是人類生命的建構,可以是一種「生命詩學」。兩者是相通的。而「詩」是透過作家(自身)的想像與意念而產生的,這便與想像力有關。哲學家方東美曾言:「藉著創造的幻想,發為燦溢的美感以表現人生的,就是詩。」「詩」可以興,「詩」較「歷史」更具普遍性及可能性。「詩」彷彿提示了「更高的真實」。「詩」可以用來表達生命的「夢想」,生命經由自身的創造及書寫結合成美的詩篇。

亞隆透過聽故事、說故事及寫故事,完成了他一生的「夢想」。開啟了「存在」的心理學,在這本書中,亞隆在生命書寫中訴說著自己的「生命感悟」,讀者也可以透過自身的想像與之對話。「詩」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讀者可在這本傑作中獲取自己的「心靈頓悟」,讀本書可以用一種「互為主體」式的讀法,一種對話式的閱讀。可以「無限親近」(日日更接近),但又「幾乎當下」(當下交會卅頓悟)。自身之靈魂(故事)在傑作(作者的故事)中冒險,或可了然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