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时间治愈一切:津巴多时间观疗法

> 让时间治愈一切:津巴多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03

后记

图书是一条道路,阅读是一种人生,翻译则是一种幸事。

好的图书引人思考,它是一条便捷的道路,既让图书的作者梳理和总结专业实践的经验和人生历练的体悟,也让读者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认知和了解不曾经历的生存方式。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关注一个非常普通的现象——创伤。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创伤;而且我们知道,生理上的创伤相对易于康复,心理上的创伤则难于治疗。本书关注的主题,就是心理创伤的治疗。不过,时间观疗法所关注的心理创伤较为特殊,主要是较为严重的和非常严重的心理创伤,例如,战争经历造成的创伤。在时间观疗法出现之前,“创伤后应激障碍尚未有任伺完全奏效的治疗方案”(津巴多,2012)。心理治疗师及临床心理学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认知疗法、行为脱敏疗法等。索德夫妇作为临床心理学家尝试开展了时间理论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他们得到了津巴多的鼓励,依据时间理论模型,开始进行样本较多的治疗实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测量。他们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新的成熟的时间观疗法开始形成,针对创伤后应急障碍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疗效是可持续的!

正是在这些重要实践的基础上,津巴多和索德夫妇共同著作了这本书.系统阐述了时间观治疗方案的理论背景、实践案例和操作技术。可以说,这本著作汇聚了三位当代心理学家的心血和智慧,富有启迪意义。按照著作里的说法,就是“你将能够发现清晰陈述的治疗计划,也能发现足够多的支撑证据。这些证据来自清晰的、易于记忆的案例研究和坚实的量化数据。”

好的文字应该具有可读性。在本著作里突出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具有一般学术著作的严谨性;同时,又具有科普读物的易读性。在这本著作里,作者们把时间治疗的理论和方法,用通俗的文字和精简的术语,进行了有效的表达。而且,他们在每个章节都安排了非常典型的案例分析内容。使得文字的表达既严谨和精确,又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和充分的说服力。学生、大众和专业研究人员,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接触和了解一种关于心理创伤的崭新理解,也可以通过它来反思自己的时间观念,甚至反省个人的生存方式。

通过阅读,读者们不仅能够了解一种治疗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获得一种审视自我的全新视角;那就是通过时间理论的视角,重新回顾我们过去的记忆,现在的判断和对未来的期望。对于那些罹患创伤障碍的来访者而言,时间观念的转换给了他们一个重要的机会,让他们得以重新组织自己的自我概念。这个意义自然是非常重大的。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了解一种审视自我的新方法,会让我们拥有更为清晰的自我意识,具备更为有效的时间规划能力,让我们的目标更为明确、动力更加充沛,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通过翻译,作为翻译者的我也收获颇丰。首先,这让我有了一个向心理学前辈致敬的机会。津巴多是当代众所周知的心理学家,心理学领域的学生和学者们尤其熟悉这位心理学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阅读津巴多的书籍。在不同的心理学课程尤其是社会心理学课程里,也了解了津巴多所做的著名实验。阅读他的图书,不仅仅给我新的体验,而且也让我回忆起我的学生时代。津巴多在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与多名心理学家合著或合编过很多图书。这些书籍包括教材、著作和普及类的图书类型,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宽泛,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几乎所有主题。《心理学与生活》一书的中文版出版后,津巴多更是名噪一时,他的名字日渐为国内的大众所了解。现在有机会翻译津巴多的这本著作很有感慨。我希望翻译本身能够代表我的尊敬和感恩,致敬给津巴多教授。

我还要向临床心理学家索德夫妇致敬。索德先生主要专注于心理创伤障碍的治疗问题;索德女士则是一名从事个体咨询的治疗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夫妇都在应用时间观疗法(Time Perspective Therapy,国内也有翻译为时间洞察疗法)从事心理创伤障碍的治疗,而且富有成效。很显然,没有他们的努力而扎实的临床实践,就不会有这本如此出色的著作;关于创伤的心理治疗的方法,也不会“突破了关于心理疾病的狭隘的医学隐喻,更不会“预示着心理治疗范式的转换”。没有他们的工作,也就不会有我在翻译过程中的良多收获。

其次,我还收获了很多良师益友。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直接或间接的帮助。首先要感谢华章出版社的李欣玮女士和戚妍女士,她们邀请我翻译这本图书,并在翻译的过程中给我极大的帮助。林超群、王小芳、沈学乾和赵婧等研究生也给我很大支持,他们对各章的部分译文进行了讨论;也提出了中肯的翻译和修改意见。最后,当然还不是全部,我还要感谢我的工作单位和我的家庭的支持,他们在时间方面给我很多宽容,同时也给我重要的精神动力。

就翻译的过程而言,整个的翻译过程,译者努力做到术语准确、文风平实,尽量忠实于原文的风貌。同时兼顾可能的阅读人群的需要,把较长的句子一般都拆分成更易读的短句,希望在不损害原意的基础上增强可读性,让读者能够更为便捷地进入时间观理论中去。

当然,译者的水平有限,恳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赵宗金

于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工作室

2013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