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的眼睛

> 心理师的眼睛

舒霖
漓江出版社 2014-4
9787540770242
28.00

辑一 校园小王子

本辑内容由数则时下青少年的故事改编,在与学校心理师的对话中娓娓道来……这群未来的主人翁,是幸福时代中的天之骄子,还是偷流着不足为外人道的孤星泪?

在两年近距离的相处后,我很确定想跟大家说:不管这些孩子的故事是否真如名著读本中《小王子》般清新可人,他们全都是我心中永远的“校园小王子”!

情欲

“你别看他又瘦又驼,连话都说不清楚。他可是

被好几个女生抢着爱呢!”“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该怎么处理呢?”“他拉女生到厕所,全身上下一直乱摸,女生也

接受没反抗,要不是争风吃醋才东窗事发,根本就没有大人知道!唉,万一真发生什么事,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几个老师围着我,你一言、我一语的。

实在没想到,三个十三岁的当事人,智商加起来还不到两百四,却在厕所一隅发生这些不可告人之事,而且还是愿打愿挨、你情我愿的,这的确让人吃惊!

“她见一个男生就爱一个,这不叫‘花痴’叫什么?”这是导师对她的评语。“老爱将同学间的事全盘托出,证明自己知道很多,却因此换来同伴的排挤。”这是某同学跟我分析“花痴妹”找不到朋友的原因。

十四岁不到,体重已近七十公斤的她,不停寻找着情感的码头。状况出得多了,只要她一进校门,总被导师钉得牢牢的。她的自由,得等放学后才有。到头来,她还是住进一位才十六岁,且早已离校中辍的“修车男”家中。此后,她露面上学的频率就逐渐降低,一度还谣传她怀孕堕胎去了。

一个多月后再见到她,脸跟手背上都有被打过的痕迹。据可靠“线报”,她是被一群大姊头打的,因为校园中盛传她“动了大姊杏子(男友)”的八卦。但这回她很上道,坚称是自己摔跤受的伤,没大碍。

其实,无论是笨小孩、胖女孩,还是个性闭锁不起眼的小男生,他们全都跟你我一样,到了十多岁后,得开始面对青春期的生理转变,学习处理内心的情欲挣扎。

大多数青少年因为知道哪些行为该压抑,才不会让别人耻笑;而且他们掩饰的技巧比较高明,可以靠着自己摸索或同侪间传递的性知识,在似懂非懂、人云亦云的两性关系中探险。

至于那些不知如何压抑,掩饰技巧又差的孩子们会有上述的行为出现,其实并不是变态,而是他们需要比一般孩子更细腻、更多关怀的性别教育。可惜他们往往在“事迹败露”后,仅被大人喝令严禁不得再犯,其心理却仍处在不知怎样调适的窘境中。于是,当荷尔蒙再度作祟时,他们不是将自己困于心底阴暗的罪恶死角,就是变成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怪人,甚至造成社会的困扰。

精神分析提出“原欲”(Ero)的概念,让人们得以“生之本能”(Live Instinct)的角度,来看待身体的欲望。按精神分析学派的说法,个体在长大成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可用一幅生动的画面,将其具体而微地呈现:一位在马背上诚惶诚恐的瘦小骑士(自我),正死命挥着道德良知的长鞭(超我),妄想驯服那匹无数次欲脱缰狂奔的野马(本我)。

那是一个多么惊心动魄的场景啊!正因历程是如此艰辛,很多骑士还没来得及茁壮,就从马背上摔落,或被强行拖拉,遭乱蹄挞伐;有些骑士被吓坏了,无法面对自己的挫败,从此厌恶上马,永不再尝驰骋之乐;更有甚者,觉得自己实在是个人渣,躲到山里不说,还不时用鞭子抽打自己,直到遍体鳞伤了还不敢停,那些骑士深怕自己会因遗忘而重蹈覆辙!

精神分析学派的说法会不会太过夸张?

如果你跟我一样有机会接触更多不知如何处理自己情欲的案主后,相信你一样会惊觉这些“骑士”在内心深处所受的痛楚有多大!

性教育,不只是生理知识的传授而已。不同状况、不同年龄层、不同成长背景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身心状态。无论是家长或老师,应该试着感受孩子当下的情况,用引导、体贴和爱护的心,去帮助他们接纳自己,以及懂得面对自己的需要。其实,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止息地摸索自己、认识自己,还有学着接纳自己,跟自己和好吗?

大人可以先想想自己在青少年时对“性”曾有过的挣扎,还有眼前对“性”所抱持的想法。在真正地了解自己后,或许会发现没人敢说自己的情欲观念就一定正确!

人人都管孩子、都爱孩子,也都希望孩子过得好。但大人是不是真正帮到了孩子则不一定。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隐瞒,但如果为人父母者,能想起自己也曾为了“那档事”而有过隐瞒长辈的心路历程,相信更能帮孩子度过人生中某些可以避免的“尴尬”。

虚拟妈妈

许多人都认为一旦跟“辅导”沾上边,就表示有了不可告人的“问题”;有朋友知道我是心理师,甚至打趣地不跟我握手,深怕我会穿透他的心思似的!但请不要以为经常出入辅导室的孩子,就一定让人伤神,因为阿豪就是这样的学生。凡计算机维修、跑腿通知同学,甚至帮老师买便当,他都乐意服务。阿豪可是同事一致公认的超级小帮手呢!

其实学校心理师并没啥任务可分派给他,但就是那种成熟懂事的神韵,叫我忍不住想跟他聊天。直到有一天阿豪跟我讲了一个虚拟妈妈的“故事”后,我才知道,什么是早熟的代价。

阿豪说的就是他自己的故事,而我尝试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呈现。也许,这会让你我更贴近他的心。

陌生人

刚知道妈妈要搬回来住时,内心是高兴大于不安。毕竟这是十几年来一直期待的幸福。没想到,一股“陌生人”的强烈感觉,让从小就习惯自己料理三餐的我,不太能接受“她”提供饭菜的动作。但这又不能让她知道,怕她的心脏病会因此发作。这种私有时空被陌生人介入的不舒服,混合着对妈妈该有的尊敬,真的很怪。

说来惭愧,我也搞不太清楚她为什么回来。现在又在忙些什么,可是一旦她叫我搬东西或拿什么,再忙我也不好意思推辞。对比朋友还不熟的母亲,有份见外的客气。说真的,我没有因为是单亲家庭而养成任何不良习惯,跟社会新闻中常报导犯罪者出身自单亲家庭的情形并不一样。但我小时候还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家里的情况。当同学好奇我家为何老是只有男生接电话时,我只得编些理由,不是讲妈妈到南部出差,就是在国外旅行;老师做身家调查时,我也会跟老师说妈妈回娘家照顾阿妈去了。其实,我一直在靠一个“虚拟妈妈”来应付周遭的疑问。但等到妈妈真回到身边后,竟产生这种始料未及的感受。

我已经可以接受父母也有他们无能为力的情况,但有时我会因此少了一些交友的机会。毕竟别人的父母也会担心我对他们的子女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小时候,我甚至会有“如果我有办法让父母高兴一点,说不定他们还能在一起”的蠢想法,但如今我竟宁愿选择保有这十几年来已固定的生活模式。有点感伤,想哭。这种感觉让我觉得烦烦的。

我知道我需要关怀,但对亲密关系生疏久了,我反倒渴望能保留一块私有空间。

我好像比较习惯那个陪我十几年的“虚拟妈妈”。

漠视

一直搞不太清楚我父母为什么处不来,为什么要离婚,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了解他们。但我心里总假设他们会活得够久,也许得等他们病危时,我才问得出口。

爸爸一直不清楚我读到几年级了。连我生日都从未记得。小学时我曾逼他来参加学校活动,不过从来没有成功。那时我还会怪他不参与我的生活,然后他就会大发一顿脾气。印象中,每次吵完我都可以请同学客,因为他总会莫名其妙地塞些钱,大概是想用物质来弥补我吧。中学后,就没有这种意外之财了,因为我不再跟他吵,更不允许自己在他面前哭。

我上大夜班打工一学期,他从头到尾没发觉。同学羡慕我有“没人管”的自由,而我也接受这份漠视。我下定决心要自己“照顾”自己、“爱”自己。

电视新闻每次对青少年犯罪都会分析报道,原因之一老离不开单亲家庭,我不认同。朋友中有吸安的、有加入帮派的,但我还算自制。只是我还是会担心别人发现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听到节目里讨论单亲小孩的问题,总隐约刺中我的“要害”!

生命似乎不再有什么事会让我觉得惊奇,不过一般朋友都觉得我蛮开朗的。他们不知道我其实是有问题的:不容易相信别人、不能跟人太亲近。不过我不让这些感觉沉淀,这十几年来都过得很好、很独立,要不是妈妈突然回来,介入我早已规律的生活,我也不会烦躁。

她有心脏病,我不能埋怨她。其实这么多年,我早忘了要怪她。她也有说不出的苦衷吧,我只是不喜欢她替我准备晚餐。我知道她想多做点什么来帮我,可是她不知道我从中学起就不准自己期待爸妈爱我。我规定靠自己长大长好,她现在煮东西给我吃,会让我忆起那个等不到爸妈来参加母姊会的孩子,更会唤醒那个专家眼中会变坏的孩子!

我已经努力这么多年,为什么不让我忘记那个没人爱的小孩?

爱哭鬼

终于告诉妈妈不要再替我准备吃的了,我早已懂得打理一切,这样照顾我反而让我不习惯。话才出口,母亲的神情却告诉我:她早就知道我潜藏的不自在,只是她还是习惯当我是她离家时的那个孩子。

我做了一个许久都没再出现的梦:在旧家的客厅里,有个小孩正设法用哭闹留住即将离家不回的母亲。她一要走,他就叫,但尽管他又吼又耍赖,她还是走了,没带走任何“东西”。

我惊醒,还好是一场梦!但那个爱哭小鬼的思绪却停不下来。

妈妈跟爸爸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离婚,搞不明白是有了外遇还是爱赌博。爱哭的小鬼只不过要爸妈爱他,可是他们完全不在乎那个小鬼的感觉——十岁的孩子不要一个破碎的家!倔强,倔到故意不拿放在桌上的饭钱;肚子饿了,还偏偏说吃过了;才小学毕业的自己,没本事还学人家去打工;逞强,就为了报复自己被忽略被漠视。

眼泪突然不听使唤地流过脸庞。真讨厌,为什么这些画面要出来?我不要当爱哭鬼!

过着没有玩具的童年,我要求自己不能学坏,每天我还是早早写完功课等大人回家,虽然我知道没有人会回来,还是假装有人会催我早点睡;打工被别人欺负,找不到靠山,要忍,因为我要那笔钱;从来没有人记得我的生日,不过我看起来还是很乐观。有一次被邀去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我不敢相信他父母竟为他邀了那么多的同学亲友,只因“十五岁”是值得庆祝的。我的祝福撑不久,只好提早离席。依稀记得那小小的身形,一步一步哭着走回家——那个没有人管、没有人疼、只有空壳子的家。

十五岁办转学,爸爸竟陪我去,我要他在司令台等我办好就够了。能干独立的我,边跑各处室,边瞄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在秋老虎的日头下等待的模样。这就是我一直渴望的父爱啊!我竟被感动,实在不想有这种“变态”的感情!不然又会像那个爱哭的小孩了。

我还不习惯接受那个当年哭闹不止的小鬼,不过我不会再掐住他脖子,不准他哭了。他只是气妈妈不爱、恨爸爸不理。

我会练习包容他,给他爱,给他时间慢慢长大。

余韵

在熙来攘往的都会里,大伙行色匆忙,感觉每个人的记事本都行程满档;毫不迟疑地前进,仿佛人人都有自己的方向……

身为心理师的我,却在城市角落边,听见呢喃串串,原来滴血的伤口从没结痂,对爱的渴望未曾停止……

阿豪,你可知道你有多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