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佛:东方的智慧与启示

> 心理佛:东方的智慧与启示

徐光兴 申荷永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3-12

三、伟大的助人精神

心如大海无边际,

广植净莲养身心;

自有一双无事手,

为做世间慈悲人。

——— 唐代•黄檗禅师

此禅诗是说人的心真如大海一般,谁也无法看见它的边际。所谓人的佛性,也不过是说,人的心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总会有觉悟的时刻。

“心如大海无边际”,此心如同大海无边无际,横亘十方,穷尽三际;此心如同虚空,涵盖万象,不动不摇;此心如同工画师,能造种种事物,呈现美丑。此心更远胜于大海、天空、禅师等世间诸物。心是无量无边,变化万端,容纳万有。我们该如何对待这颗心呢?“广植净莲养身心”,“净莲”有清净微妙、出污泥而不染之意。我们要好好地爱护身心,勤修戒定慧,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不能允许五欲六尘玷污我们的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无事手”譬喻此心无住,远离染污。证悟了心性本来面目的禅者没有自在享乐,因为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仍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修禅学佛之人理应发菩提心,慈悲济世救人,而这也是助人行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者应具备的精神!

什么是菩萨精神

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意思是“觉悟了的有情”。但是菩萨的意义不仅在于“自觉”,更重要的是还有“觉他”的精神。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不但自己进入无生无死、没有烦恼的境界,而且要帮助众生也进入这种境界。

所有大乘佛教都追求成佛的无上境界,大乘菩萨还要发愿度尽世间众生。我们最喜闻乐见的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以前就已经成佛了,但是观世音菩萨慈悲心很重,看到娑婆世界的众生要忍受各种苦难,就倒驾慈航,再来此苦难的五浊世间普度众生。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度尽众生,方证菩提”,要先让众生都脱离苦难,然后自己再进入涅槃的无止境界,实际上这更是大乘菩萨的共同宣言。

由于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因此佛教的思想境界也有大小乘之分。一般说来,小乘佛教的思想境界就是罗汉的思想境界,而大乘佛教的思想境界则是菩萨的思想境界。由于大乘佛教不但化解了小乘佛教的悲观厌世和消极出世的烦恼,而且拓展为慈悲爱世和积极入世的情怀,从而把小乘罗汉道拓展为大乘菩萨道。

大乘佛教既具有出世精神,更具有入世情怀,因此常以莲花作为大乘菩萨道的修证标记。因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形象和精神,确实可以看作是大乘菩萨道的那种出世精神和入世情怀高度统一的形象写照。

大乘佛教有个故事,可以看作是对这种正宗的大乘菩萨道精神形象化的诠释:有个孝子向一位菩萨求救,求这位菩萨施舍一只眼睛,用来作为医治他母亲疾病的药物。这个菩萨当即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左眼挖给他。但那位孝子对菩萨说,你挖错了,我要的是你的右眼。这位菩萨听了之后,稍有迟疑,随后就把右眼挖给他。但那位孝子对菩萨说,不用了,你在挖右眼时有迟疑不舍之心,这只眼睛用来作药已经不灵了。这个故事说明,毫不迟疑地舍己救人,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萨道精神。

大乘佛教自从传入中国后,由于其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等教义有与中国的儒家的大同理想、入世济世等精神相通的一面,因此即成为孕育中华民族菩萨精神的一个重要源泉。到了现代,这种精神又成为共产主义精神的深厚思想土壤。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信仰雷锋精神,而雷锋精神就是一种菩萨的精神境界。

小乘与大乘的根本区别有两点:一是小乘之人只求脱离六道轮回,不愿再回向广度众生;而大乘之人一开始就发了与大众一起证得无上菩提之心。二是小乘之人刚刚摆脱六道中的诸苦,对六道产生绝对的厌离之心,从而陷入了对空性的执著 ,这是修行不圆满的表现。

小乘和大乘就好像是一小一大两只船,小船一次只能运一个人到达解脱寂静的彼岸,而大船一次能运好多人一起到彼岸。一个真正发心求佛道的人,应该选择大船,即大乘的菩萨道事业。

民间的观世音菩萨

在中国,观世音菩萨是一位妇孺皆知的法身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并不是最高的,但是若论在民间,她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一位佛菩萨。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而在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中,又以后者的影响最大。

观世音菩萨早就超出了佛教信仰的范围,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种象征。无论信仰佛教的人还是不信佛教的人,都不会不知道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基本特征,很多根本不信佛教的家庭中也摆设着观世音菩萨像。

“慈悲”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词语,但很多人不知道它是从 佛教中来的,更不知道它是随着观世音信仰的传播而得到广泛应用的。在佛教中,“慈”的意思是给人快乐,“悲”的意思是除去人的苦难,观世音菩萨正是慈悲观念的化身。

民间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不一定与佛教中的相同,因为很多人只是简单地认为观世音菩萨能保佑一个人乃至一个家,但是不清楚观世音菩萨的含义。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观音信仰的广泛性。

佛教中有四大菩萨:代表大智的是文殊师利菩萨,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代表大行的是普贤菩萨,道场在四川峨眉山;代表大愿的是地藏菩萨,道场在安徽九华山;还有一位就是名气最大的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象征,道场在浙江普陀山。这四座山因此成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这四大菩萨: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就是大乘精神的人格化。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慈悲心是完成这种艰难的任务的基本动力,是发心修行菩萨道的缘起;地藏菩萨的大愿代表宏伟的愿望,也就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度尽众生,方证菩提”是地藏菩萨的大愿,也应该是每一位大乘圣者的大愿;要想顺利地度化众生,就需要对入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有正确认识,这就是文殊菩萨代表的大智;仅仅有认识还不够,还需要有实际的修为、实际的行动,这就是普贤菩萨的大行。

真正的菩萨是不会放弃对任何一个人的救度,无论这个人财产多还是少、地位高还是低、善心多还是少、聪明还是愚钝。有人以为,成佛是大善人才能享受的福报,恶人只能受苦不能成佛。这在大乘菩萨看来是不对的,因为众生在六道之中轮回不息,这一辈子是恶人,下一辈子可能是个善人,就算每次投生他都是个恶人,但是他的佛性是不会丧失的。

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提出了“性具善恶”的理论,即一切众生都具有善恶两种本性,地狱众生也有佛性,只不过暂时被欲望的尘埃遮蔽住了,无法显现出来。从佛的角度看,一切众生本没有种种分别,分别心只是一种妄念。

在《法华经》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罪大恶极的提婆达多也能成佛,这充分显示了菩萨不放弃任何人的大乘慈悲精神。

修行助人道

所谓“助人道”(菩萨道),也就是大乘之人由发心修行到成佛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除了自修自度之外,普度众生也是他们的使命。大乘菩萨道精神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即自行化他,自利利他。

发菩萨愿之后,必须将之付诸修行实践。整个菩萨道的修行,都属于行菩提心的范畴,内容主要为六度四摄。六度为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经论中亦有十度之说,即在六度之外加上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四摄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大乘的六度之法是:

1.布施度。布施度是大乘佛教基本教义的入门之义。也是大乘修证方法的入门之法。大乘佛教教义认为:众生皆以自私贪求造成苦果,因此,修证大乘菩萨道的信徒,要尽我之所有和所属,作为布施,以满足众生的欲望,以感化众生的贪悭。布施度本身又有外布施、内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外布施是用被佛教称为身外之物的财物来布施,因此称为外布施,也称为财布施。内布施或以知识、学问、智慧、精神对他人进行布施,或自己内心放下一切贪念欲求,化解一切人生烦恼。由于内布施主要是一种智慧和精神布施,因此也称为法布施。无畏布施指的是不顾个人安危、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甚至牺牲自我,为他人救苦救难。

2.持戒度。大乘的持戒度除了修证小乘的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等五种行戒之外,更主张修证大乘佛教的心戒,比如戒为求好名声而行善积德,这是因为,有这种为求好名声的动机,就是犯了大乘的心戒。

3.忍辱度。即要忍受物理世界的寒热饥渴,忍受人间的世态炎凉,忍受他人的羞辱打击。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为了慈悲救世,普度众生,要能够忍受一切羞辱。而且要做到在忍辱之后,在内心连忍辱的观念也不能留存。

4.精进度。所谓精进度,即要求修菩萨道的信徒励精身心,修炼不怠,坚持如一,成就一切善法。

5.禅定度。即止观静虑,修证四禅八定,乃至九种大禅。做到无论动、静、内、外、何时、何处,无一不在禅定的境界。一刻也不离开禅定境界以安定自处。

6.般若度。般若度也叫做智慧度。即以智慧自度,同时也以智慧度人。但般若并非一般的普通智慧,而是一种人生大智慧,是能化解人生烦恼,领悟人生真谛的真如智慧,也是一种能使人明法悟道、脱凡入圣的大智慧。这种般若大智慧,本身又由以下五种类型的般若智慧构成:

一是实相般若,也称为实相智慧。所谓实相,也就是宇宙本原之相,真如道体之相,明心见性之相。实相本身空灵无相。因此实相般若也就是要有证悟这个实相无相的智慧。

二是境界般若,也叫做境界智慧。所谓境界智慧,就是要有靠明心见性来证悟心灵世界的各种意境的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即使身处世俗的烦恼困苦之中,也能证悟到佛的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善、美、乐的境界。

三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是文字智慧。这种智慧指的是修证领悟语言文字境界的智慧。比如,中国禅宗的六祖慧能虽然一字不识,但他的语言文字智慧非同一般。他在仅听到《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八字经文之后,即豁然开朗,顿然开悟。并在以后作出了那首成为千古绝唱的四句名偈。六祖慧能所表现的这种智慧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字般若。

四是方便般若,也就是方便智慧。所谓方便智慧,就是千手观音菩萨一样善用诸法,善变诸法的智慧。即能够随机应变,随遇而安,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悟道和修证方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有善于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智慧。

五是眷属般若,也就是眷属智慧。所谓眷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和逻辑关系。眷属智慧就是在持六度之法进行修行时,要有关联六度而达到菩萨境界的智慧。

在《辨中边论•辨无上乘品》中提出了十二种最胜,以显示大乘行者所修行菩萨道六度的殊胜。

十二种最胜的内容是:菩萨修习六度终不欣乐一切世间荣华富贵,志向广大(广大最胜);以无数劫的时间修习(长时最胜);普遍利乐一切有情(依处最胜);回向无上正等菩萨(无尽最胜);认识到自他平等(无间最胜);于一切有情所修善法深生随喜(无难最胜);以虚空藏等三摩地为依(自在最胜);无分别智之所摄受(摄受最胜);在胜解行地上品忍中发起(发起最胜);在极喜地中成就胜义菩提心,发行无漏行(至得最胜);第八地(等流最胜)乃至佛地(究竟最胜)圆满。

关于菩萨道的修行,在唯识宗的本论《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有更为详尽的阐述。其中又分施品、戒品、忍品、精进品、静虑品、慧品、摄事品,对六度四摄的修行差别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阐述。

在六度的修行中,般若度是根本所在,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如果不是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下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只是世间善行。若不能以智慧摆脱凡夫心的作用,最终成就的,也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唯有在般若的指导下修习,布施等善行才能升华为佛道的资粮。因此,在修习六度的过程中,依闻思而树立无我、空灵的正见,对六度行的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助人与自助

佛教的苦辱观是佛教特别容易深入民众人心的教义基础之一,也是特别容易在中国世代流传的重要教义基础之一。佛教的苦谛义认为,人生即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等如此诸苦。总之,人生就是苦难,人生就是苦海。这种苦难观或者说苦辱观,特别容易打动中国民众的心弦。就一定的意义而言,如果说基督教被称为是一种罪感文化的话,那么佛教则可被称为是一种苦感文化。而中华民族可以说本身就是一个多苦多难的民族,作为一种苦感文化的佛教,与一个多苦多难的民族诉说苦难,不仅情感上特别容易沟通,而且在理性上也特别容易趋同。

特别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的形象,更是在中国民众中深入人心。人在苦难中,谁不希望能得到同情和救助?于是,一听到呼救即前来救助的观音菩萨,也特别深受中国民众的信仰和崇拜。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民众渴望救星的情感趋向和心理愿望,也就成为一种有深厚历史渊源的宗教传统文化。

但是中国民众的救星式或者说观音式的菩萨观,确实缺乏一种“我也是菩萨”的定位观念,即缺乏一种我要自度也要度他度大众的观念。而这种“我也是菩萨”观念的缺乏,也就使中国民众的菩萨观始终存在一种等待被度和等待被救的被动观念。这也就是中国民众的救星式或者说是观音式的菩萨观背离大乘佛教的原教旨义的一面。

菩萨是他,是你,也是我。只有这种多人称的菩萨观,才切合大乘菩萨道的原旨教义。只有众生都想当菩萨,众生都能成菩萨,大乘佛教的彼岸世界和理想天国,一切宗教的彼岸世界和理想天国,也才能真正变成人间现实。

有个人感到非常苦恼,他背上行囊去找佛陀,为他灭除苦难。佛陀听完他的诉说后,说道:“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那个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

佛陀慈悲地解释道:“是谁给你心里放进了苦恼和困惑呢?”

这个人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佛陀继续开示:“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这个苦恼的人终于明白:自己的苦恼不过是自己带来的一种执著,能够解脱自己的只能是自己了。

另外一则禅的故事说,一个在屋檐下躲雨的人,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佛法不是讲求普度众生吗,你也来度我一程吧?”

禅师说道:“我走在雨里,你躲在屋檐下,这里有雨,檐下无雨,何必需要我度你呢?”

那个人听禅师这样说,于是走出屋檐,站在雨里,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了,你应该可以度我了吧?”

禅师说道:“我还是不能度你!”

那个人疑惑地说:“为什么呢?”

禅师说道:“现在我们都在雨中,我没有淋雨是因为我带伞了,而你淋雨了是因为你没有带伞。准确地说,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你。如果要人度你,不必找我,请找伞吧!”

那个人站在雨中被淋得浑身湿透了,到最后禅师还是没有度他。

那人说道:“不愿意度我就早说,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我看佛法讲求的不是‘普度众生’,而是 ‘专度自己’!”

禅师听了,一点也没生气,心平气和地说道:“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伞。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干扰的。雨天不带伞,一心只想着别人肯定会带伞,肯定会有人帮助自己的,这种想法最是害人。总想着依赖别人,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必定是什么也不能得到。自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只不过有的人还没有找到,平时不去寻找,只想依靠别人,不肯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只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

禅宗故事记载黄檗希运游天台山时,路上遇到一僧人,那僧人和他一见如故,谈笑风生。黄檗希运感到很奇怪,仔细观察,只见那僧人目光射人,非同凡响,便一道同行。行至不远,来到一山涧边。当时涧水暴涨,二人放下斗笠、拄杖,黄檗希运犹豫不决,止步不前,那僧即刻拉着黄檗希运准备共同渡涧,黄檗希运胆怯地说道:“师兄要渡请自渡。”

说时迟,那时快,那僧人提起袖衣,走在波浪上,如同走在平地一般,并回头招呼黄檗希运道:“过来,快过来!”

黄檗希运感慨道:“咄!你这个自了汉,我早知道的话,就该砍断你的腿。”

那僧赞叹道:“真是救度众生的大乘法器,我不如你。”

说罢,那僧就不见了。

大乘佛教宣传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把成佛度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而小乘佛教以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为最高目标。所以,那位神僧称赞黄檗希运是“大乘法器”,而他却是只知自渡的“自了汉”,当然不如黄檗希运。这则公案是假托路遇神僧,而标榜黄檗希运悟得大乘精神。

学习做菩萨的人,不仅要自觉觉他,还要自度度他,缺一不可。这种菩萨的助人精神是当今社会上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中应该增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