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人格-人格心理学的认知革命

> 自我与人格-人格心理学的认知革命

[美] 兰迪·拉森,戴维·巴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8
9787115289001
25.00

从知觉看人格

大多数人认为现实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对它的心理表征是它的精确复制,是对事实的完美无暇的知觉。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知觉的主体影响着心理表征,不同的人在看到相同的事物时,对事物的知觉也是有差异的。在本书中,我们将详细阐述这种观点,并从两个主题来探索知觉的个体差异。这两个主题表明知觉差异可以是稳定的、一致的,并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1场依存性

听说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句谚语吗?它指的是一个人不能超越细节去把握全局,不能使自己的知觉脱离特殊的细节而掌握事情的整体要旨。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用了大约30 年的时间来研究个体在知觉类型上的差异。他称该研究主题为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威特金的第一本书是《透过知觉看人格》。该书名体现了这样的观点: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差异能揭示人格。

威特金一开始对个体在空间方位判断上所使用的线索非常感兴趣。如果看见一个倾斜的物体,你如何判断倾斜的是物体,而不是你的身体?为了做出判断,有些人会依赖物体周围的环境线索(其他的物体也是倾斜的吗?);而另一些人更多依赖于身体线索,这些线索告诉他们身体是垂直的,所以倾斜的一定是物体。为了研究这种个体差异,威特金设计了一种装置叫做棒框测验。使用该装置时,让被试坐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注视由一个发光的方框包围的发光的直棒。实验者可以调节直棒、方框和被试椅子的倾斜度。被试的任务是通过转动一个刻度盘来调整直棒,直到直棒竖直。为了准确完成任务,被试必须忽略视野里和直棒有关的线索(比如直棒周围的方框是倾斜的)。如果被试将直棒调节到与方框的倾斜方向一致,那么这个人就是依赖视野线索的,称为场依存性。相反,如果被试忽视外部线索,使用身体作为线索来调节直棒,使其竖直,则被称为场

独立性。具有场独立性的人似乎依靠自己的感觉,而不是依赖对场的知觉来做判断。

用棒框实验测量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是一个困难且耗时的方法。因此威特金试图寻求新方法来测量这种知觉差异。一种精巧的方法是制作一个复杂的、包含许多简单图形或形状的图。就像儿童的拼图玩具,它是由一些较小的并嵌入其中的图形所构成的一个较大的图形。拼图测验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找出大图形中嵌入的小图形。如图2 就是一个隐藏图形测验。威特金设计了一个类似的测验,称为镶嵌图形测验。即使不用棒框测验,通过它也能测量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有些被试在做镶嵌图形测验的时候,很难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出嵌入其中的简单图形。表现出被“森林”所困而不见“树木”的现象,这种人属于场依存性。另一些被试能迅速发现很多或全部的嵌入图形,能从背景中分离出物体,他们属于场独立性。镶嵌图形测验分数与棒框测验分数的相关很高。此外,被试在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测验上的分数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威特金和其他研究者已将

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研究结果扩展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如教育和社会关系中。

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和生活选择

知觉差异与人格功能的其他差异有关吗? 1979年,威特金在去世之前写了几篇文章来总结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在其所研究的两大领域教育和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一项大型的研究追踪了1548名大学生,从他们大学入学一直到毕业后若干年。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有关:场独立的学生偏爱自然科学、数学和工程学;而场依存的学生偏爱社会科学和教育学。

威特金和另一位研究者指出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有关的第二大领域是人际关系。可以预见,场依存性的人依赖于社会信息,经常询问他人的看法;他们关注社会线索,一般是他人导向的;表现出对他人的强烈兴趣,喜欢与他人走得很近;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与其他人相处得很好。另一方面,场独立性的人行事更加自主,对他人表现出一种更超然的倾向;他们对别人的意见不感兴趣,并与他人保持距离;偏爱非社会性的情境。

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当前研究

威特金去世之后,有关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研究停滞了大约10 年之久,到20 世纪90年代,有关文献中才又出现了新的研究。其中一个新研究领域关注的是,个体在充满多种感官刺激的环境中如何做出反应,以及场独立者能否将注意集中于一项任务并抵制场中的干扰信息。例如,一项研究考察了100名警察在自然情境下的模拟射击任务中抵御噪音和其他干扰刺激的能力。该研究与本章开头描述的迪阿罗案例极为相似。在布朗克斯的那个晚上,警察注意力集中在迪阿罗身上。但是,灯光昏暗,周围还有很多人。四个警察需要注意到彼此的情况,以及发出的命令等等。简言之,他们身处一个刺激丰富的环境。研究者预测场独立者在忽视干扰刺激的影响以及关注重要细节上做得更好。研究者在模拟的高刺激情境中考察了100名警察的表现,其研究结果与预期一致,场独立性的警察做得更好。他们注意到的细节更精确,较少受噪音和其他活动的干扰,对开枪时机的把握更准确。结果表明,在高刺激条件下执行射击任务时,场独立性的警察比场依存性的警察表现更好,并能更好地描述目击事件。理论上,场独立性的警察较少受到周围环境中分心刺激的干扰,能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于目标。另一项研究显示,与场依存的人相比,场独立的人能更好地观察和编码复杂照片中人物的面部表情。

另一个刺激丰富的环境是基于超媒体和多媒体的计算机教育,例如,互联网上提供影音信息的教育资源。随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普及,以及台式电脑运行多媒体应用程序能力的提升,基于超媒体的计算机教育正逐步成为小学和中学的主流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以多媒体的形式(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文本、图形、影像、声音)展示信息,学生则需要在这种充满感官和认知的信息中选择他们所需的信息。

在以八年级学生为被试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在多媒体教育环境下,场独立的学生比场依存的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课程。理论上讲,场独立的学生能更好地发现贯穿于各种媒体信息中的线索。研究者得出结论,较之场依存的学生,场独立的学生能更快地抓住各种媒体资源的要点,并能更快地在媒体信息与感觉之间切换。许多研究表明,知觉类型的差异导致了学习类型的差异。例如,场独立者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擅长选择性注意(只处理特定的信息,屏蔽不重要的信息);而场依存者擅长处理组块信息,领会不同信息间的关联。

场独立好还是场依存好呢?就像大部分的人格维度一样,每一种都有其正反两面(请记住,我们描述的是连续体上的点,而不是两类人)。场独立性的人擅于分析复杂的环境,并能从杂乱的背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是,他们多少缺乏一些社交技巧,总喜欢与他人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场依存性的人拥有较强的社交技巧,更倾向于顺应他人,且比场独立性的人更关注背景线索。这样看来,这两种认知类型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是合适的,很难说哪种倾向更好。

疼痛耐受性与感觉缩小—放大

个体知觉周围环境和搜索信息的方式——是倾向于知觉整体还是知觉部分,就是一种知觉风格。在知觉中还有没有其他的个体差异呢?一种典型的个体差异是疼痛耐受性,它指的是个体在经受同样的物理刺激时(比如,接受医生注射),对痛感的报告程度却大不相同。你也许认识这样的人,他们不能忍受最轻微的疼痛,一点点不舒服都会让他们抱怨,即使只是想到打针他们都会觉得很紧张。你也许还认识这样的人,他们能够轻松地忍受疼痛,不会注意小病痛,或至少不抱怨,在打针时不会畏缩。疼痛耐受性上的个体差异引起了心理学家皮特里的兴趣。在《疼痛耐受性的个体差异》一书中,皮特里描述了她在个体感觉刺激耐受性差异方面所做的研究和提出的理论。

皮特里的研究

皮特里研究的是医院里经历手术疼痛的病人,以及以人为方式引发疼痛的正常被试,即通过加热,或在被试手指的中间关节施加压力产生疼痛。通过这些研究,皮特里可以量化每位被试忍受疼痛的程度。她提出了这样的理论:疼痛耐受性低的被试,其神经系统会放大对感觉线索的主观感受;相反,疼痛耐受性高的被试的神经系统会缩小对感觉刺激的感受。所以,皮特里的理论也被称为感觉缩小—放大理论。“缩小—放大”指的是个体受到刺激后的不同反应程度:有人似乎缩小了感觉刺激,有人则放大了感觉刺激。

皮特里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来测量个体放大或缩小感觉刺激的倾向。在测试中,蒙了眼睛的被试的手边放有大小不同的木条。被试的一只手边放的是一个长楔形的木条,他可以用这只手在楔形物上来回触摸。被试的另一只手边放的是数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木条,他可以用这只手感觉长方形木条的宽度。同时要求被试触摸楔形木条的手通过来回地滑动,在其上面找到一个位置,使它的宽度与另一只手上长方形木条的宽度相等。

如果被试总是高估长方形木条的宽度,就被归为“感觉放大者”,因其知觉到的木条宽度要比实际宽度大。如果被试总是低估长方形木条的宽度,则被归为“感觉缩小者”,因其知觉到的木条宽度要比实际宽度小。这一任务被称为动觉图形后效。

动觉图形后效测量法有较高的表面效度,因为它清楚地测量了个体对感觉刺激大小的主观估计。而且,它对疼痛耐受性的测量也具有结构效度。在许多研究中,皮特里发现动觉图形后效感觉放大者较之感觉缩小者而言,疼痛耐受性更低。事实上,这是符合逻辑的,缩小感觉刺激效果的人比放大感觉刺激效果的人更能忍受疼痛。举个例子,皮特里(1967年)发现,在报告分娩的疼痛时,动觉图形后效任务中感觉缩小的女性比感觉放大的女性更能忍受疼痛。其他的研究者也证实并扩展了这些结论。

虽然皮特里对生理因素的解释有一些模糊,但她却认为个体在疼痛耐受性上的差异源于神经系统。她假设,感觉缩小者有着弱化感觉刺激的神经系统,而感觉放大者的神经系统则放大了感觉刺激。一些研究检验了与感觉缩小—放大有直接关系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性。例如,有研究者报告说,与感觉放大者相比,感觉缩小者的大脑对闪光的反应较小,对突发声音的反应也较小。最近,德国的一项研究也证明,即使听到完全相同的噪音,感觉缩小者较之感觉放大者而言,前者报告的声音强度比后者更小。

关于感觉缩小—放大的脑研究考察了大脑对不同水平的刺激的反应性,通常采用的刺激是不同强度的闪光或声音。研究发现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唤醒的反应程度也在增加,但变化的比率存在个体差异。感觉放大者对刺激强度增加的反应更加剧烈。此外,与人格的其他特质一样,感觉缩小—放大的大脑唤醒程度测量也显示出很高的重测信度。在其他动物身上,如猫和老鼠,也研究了大脑缩小—放大的个体差异。事实上,通过选择性繁殖形成感觉寻求或感觉逃避的老鼠,表现出了标志着缩小或放大效应的脑唤醒反应。对人类来说,感觉寻求的问卷测量结果与感觉缩小倾向有关,如较高的疼痛耐受性。

感觉缩小—放大的研究展示了个体在知觉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个体对感觉刺激的知觉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对疼痛的知觉。然而这种知觉的个体差异与人格的其他功能也有联系。感觉缩小者会寻求更强的刺激来补偿其较低的感觉反应性,与最佳唤醒水平相关。有证据支持了这个假设,与感觉放大者相比,感觉缩小者喝更多的咖啡,抽更多的烟,更容易感到无聊。其他的研究也表明,感觉缩小者会在更年轻的时候开始抽烟,更容易成为青少年犯。一项研究发现,抽烟者更多的是感觉缩小者,而非感觉放大者。还有研究发现,酗酒者在感觉缩小—放大测量中的得分更倾向于缩小一端。这些研究结果都与这样一种观点一致:感觉缩小者会通过使用物质来人为提升其较低的唤醒水平。

本书中我们旨在表明,缩小—放大的研究揭示了人格心理学家如何研究知觉的个体差异这种最基本的认知。现在,我们将讨论个体在更高的认知层次——解释上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