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基因

> 天才的基因

戴维·申克
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2-8
9787508633152
58.00

纽约时报书评: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想成为万众瞩目的天才吗?激励大师们说了,“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天才,只等你自己去挖掘”。不信?看看大卫•申克的这本新书吧。讲科学道理,用事实说话,让你心服口服,从今天起就开始为自己的天才之梦奋斗。

或许你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这种说法:我们大多数人的大脑在用的部分只有10%。这多半只是臆想,这种说法不知出于何处,是否准确也还有待考证,但因为其言下之意就是还有绝大部分的大脑尚待开发,听起来非常诱人,所以这种说法一直很有市场。要说我们自身的潜能不可估量,还有巨大的潜在智力只等激活,没有谁不爱听的。瞧瞧,多省事啊,这种感觉就像爱上了一个人,这个人却早就是自己的老婆或丈夫了,或者赶着要做一桌菜,到厨房一看却都是现成的。不需要出门,甚至连睡衣都不用换了。

从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到托尼•罗宾斯(Tony Robbins),激励大师们一直都在向我们保证,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天才,只等你自己去挖掘。现在大卫•申克(David Shenk)给我们带来一本新书——《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The Genius in All of Us),他在书中指出,我们并非“基因先天不足”,事实上有“大量的潜能”等着我们去开发。我们的问题“并不是先天不足”,而是“一直以来,我们在开发利用自身潜能方面的无能”。事实就是“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真正的极限,而对于科学家所称的‘未开发潜能’,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还未曾想到要去释放这些潜能”。这本书富有创见,对信息过剩、健忘、国际象棋之类侃侃而谈,起初你还以为申克改行要做精神导师了。但是后文他又展现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实例,以支持他的观点。

实际上,本书的科学研究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新兴学科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相关内容,这一学科主要是研究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克里克(英国物理学家佛朗西斯•克里克)和沃森(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那个年代起,我们就倾向于把基因看做是一系列非常明了确凿的指令,是构造人的蓝图。然而,在过去20年里,一些科学家开始认为这一生命蓝图其实远没有这么简单。“研究发现,这些基因指令自身也受到其它输入物的影响,”申克写道,“因为环境刺激、营养、荷尔蒙、神经冲动以及其它一些基因的作用,基因经常被激活或失活。”这也就意味着基因也充满了变数——从娘肚子刚出来时的基因好并不保证你就会成为天才,基因不好也并不意味着你这辈子就没多大个出息。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与我们的遗传基因之间一直在相互作用着,没准儿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或多或少又可以为我们所控制。

科学研究内容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讲人类自身有非凡的才能,以及这种非凡的才能是如何培养的。我们习惯性地认为那些出众的天赋是非常罕见的,上天只将这种神秘的礼物赐给了极少数的幸运儿。申克在书中写到,实际上,科学研究表明这种非凡的才能其实是这些人在某一方面进行“高浓度”钻研的结果。这本书还讲到了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的科学实验,他想看看他能否通过训练使一个普通人具备惊人的记忆力。于是埃里克森选了一位小伙子,并称他为“S.F”。实验开始时,S.F的记忆水平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短期记忆只能记住7个数字,但是到了实验结束时,S.F已经能够准确无误地记住80几个数字,多么不可思议。埃里克森和他的同事总结认为,如果智力训练的方法得当,“人的记忆力水平似乎并没有极限”。这类针对普通人的实验室实验,书中还有很多,除了这些实验而外,申克也穿插讲述了一些天才的故事,比如泰德•威廉斯(Ted Williams)、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 、莫扎特(Mozart)、贝多芬(Beethoven)等,所有这些有着杰出成绩的天才不一不曾磨练自己的技巧,一刻也不懈怠。

通过这种理论和实例的结合,这本书让我们开始形成一种全新的“成功观”。申克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宏大的目标”,就是将这些散见于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搜集起来,“提炼出一种新的通用语言,用一种全新的说法和暗喻”去取代过去那些误导人的说法。忘掉基因是一成不变的“蓝图”吧,别再以为天赋真的是天送给人的“礼物”,还等着老天爷打好了蝴蝶结给你送来。“我们千万不能再抱有那种想法了。”他热切地说道。他提议,我们应该把基因组想象成一块巨型控制板,上面有着成千上万的开关和旋钮,我们可以关闭或打开基因,或者调节基因的高低。另外,别把天赋看成一样“东西”(thing),要把它看作一种“过程”(process);我们不能拥有天赋,却可以练就天赋。

1874年,弗朗西斯•高尔顿首次将“nature”(天性)和“nurture”(培养)二词对立起来,从那时起,这种观念就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这种比喻也深入人心。要想一举颠覆沉淀了上百年的传统观念,确实算得上是雄心壮志了。然而,申克却让读者相信,这种观念的革命非常有必要,而且他也正在为这场革命有条不紊的做着准备。他讲述动人的故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科学研究,又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那些超乎寻常的表现,比方说,他在书中写到,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往往是受到了嫉妒、忿恨等一些并不光彩的情感的驱使,他又在书里讲了一些稀奇事,从这些事看来天赋似乎有其地缘规律,而且天赋似乎并非是永恒的,他还在书中驳斥了先天基因决定一切的假说。书后有大量的尾注,篇幅几乎和正文一样长,趣味性也不亚于正文,单从尾注的数量就可以看出申克给自己揽了个多么棘手的活儿。写这本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斗争过程——他主张的新观点去和现在的主流看法相搏斗的过程,书中的质问、辩论、惊异,这一幕幕都让我们亲眼见证了作者一路写来的艰辛。

申克并没有忘记要给读者一个交待——我们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个答案,究竟怎样才能变成天才?他甚至单列一章“怎样成为天才(或者成为大师就行了)”。作者并没有摆出激励大师们的那一套陈词滥调,却像这则小笑话:“请问怎样能到卡内基音乐厅?”“练习,练习,再练习。” 一样充满了民间的智慧与幽默。申克写道,不论你想成为哪个方面的佼佼者,你必须反复不断地练习,就像埃里克森说过的,“不断努力,不断提高目标,每次都将目标定得高于自己目前的水平”,而且还要习惯“频繁的失败”。这又叫做“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假以时日,大脑就会发生变化,创造新高便成为可能。你会看到长期以来传说中的“潜能”,最后释放出自己的潜能!申克并未详细阐述具体的过程,但是从他的话我们也能看出这并不容易。“你必须有欲望,有很强烈的欲望,强烈到让你永不言弃,强烈到让你准备好去牺牲自己的时间、金钱、睡眠、友谊,甚至不惜有一个坏名声,”他写道,“你的生活方式会变得不同,一直保持昂扬斗志,而不仅仅只保持几个星期、几个月,年复一年,你都得保持。你是如此得想要得到这种天赋,你不仅要准备去失败,更要渴望经历失败:享受失败,在失败中学习。”

在这个自助环节中,申克的论述有两处软肋尤显突出。其一是得到这种天赋所必需的极大的驱动力和自律力从何而来。申克告诉我们,贝多芬一个乐句的草稿就可达6、70份之多,泰德•威廉斯打沙袋可以打到双手流血。最后,申克也许会说,这种狂热的专注是“与生俱来的”——但若不是天生的,那我们每个人都能激发这种狂热吗?我们肯定不能回到从前,让童年的我们就苦苦练习,进而崭露头角,就和申克描述的莫扎特、马友友(Yo-Yo Ma)等众多天才一样。

他谨慎地说,我们并非生来就没有限制——只是“在我们耗费巨大资源,投入大量时间以前”,没人知道极限在哪里。同时,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出,这些极限最终将自己暴露出来,也将使得我们大多人对莫扎特的高度望而生畏,不敢逾矩,申克也有意绕开了这个问题。这本书里,一方面“伟大”、“天才”之类的字眼比比皆是,一方面他又传达着一种相比之下更为谦逊的信息:训练能够提高水平,没准儿会超出你的想象,书中气氛紧张逼仄。

读罢此书,又感觉申克并没有做虚假承诺,也许是因为他自己也正在虔诚地践行着这些建议。在一条脚注中,他讲述了自己奋斗的过程,竟让人有几分莫名的感动。“我的写作态度很简单:我把我写的都看成垃圾,直到我能写出不一样的东西。一个句子,一段话,或一个章节,我一般会写20次、30次、40次——一直写,写到我满意为止。”

正是这种不厌其烦的写作态度,造就了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佳作,饶有趣味,意义深刻。大卫•申克也许还不是一位天才,他需要的只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