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心理学:你我他的心理法则

> “画”说心理学:你我他的心理法则

崔丽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1

第1章 小角色大舞台——融入社会大世界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社会心理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概括来说,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个体和?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通俗地讲,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互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寻找你我他的共性

  这个社会上有这么多人,你我他之间又有那么大的差异,从芸芸众生之中寻找共性会是多么浩大的工程!但是我们又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们依存于这个社会,个体独特的心理与行为方式,在社会碰撞中彼此依存、相互影响,从而产生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就是要找到很好的角度来探究这些社会心理现象,他们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又要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呢?

  人——个体社会心理

  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个体,是什么社会因素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它们是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发生作用,又是如何让我们产生种种心理与行为的呢?

  1.个体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我们什么时候意识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存在,懂得对人微笑、记得别人的名字?什么时候有了朋友,开始想要“爱”人?又是什么时候,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人”需要承担责任了?

  上面一连串的问题,似乎就是我们从自?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回顾自己如何从浑沌的世界中找到自我,也就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及自我意识的发展。

  2.社会认知

  买了一件衣服,回家后才发现有质量问题,你和朋友都很生气,于是你要去找商家理论,朋友却觉得自己处理一下就可以穿了,没有必要去惹麻烦。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呢?这个疑问请到社会认知一章中寻找答案。

  3.社会态度和态度改变

  2010年世界杯,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上演英德大战,当比赛结束,德国球迷兴奋欢呼,为德国技高一筹而喜悦,英格兰的球迷却为裁判的?判而备感愤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呢?

  4.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与人交往的时候你是否也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俗话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我们交朋友的理论,那恋爱呢,我们是愿意和互补的人还是和相似的人恋爱呢?

众——群体社会心理

  为什么国际大赛上常有世界记录产生?为什么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我们会突然头脑空白?

  ?么时候大家都在谈论火爆的相亲节目了呢?又是什么时候朋友手里都拿着iPhone了呢?

  今年夏天怎么好像随处可见异域风的超长裙呢?为什么所有女孩头上都有一个可爱的发团呢?

  参加示威游行,人们通常都会情绪激动,而每每在结束之后为自己的行为忐忑:“这还是我吗?”

  应用社会心理学

  公司的奖罚政策刚开始很有效,为什么后来员工对工作的热情节节后退而迟到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呢?

  怎样做广告才能吸引目标受众呢?怎样做推销才能成功搞定消费者呢?

  应用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是把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理论与原则运用于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与解答的应用学科,如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等。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社会化是什么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是没有认识的,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时候的他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而社会化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使人类个体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自然人

  又称生物人,一般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们对社会一无所知,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只有自然的生理性动机和需要,只能对身体内部的变化发生反应,如饿了就哭,吃饱了就感到愉快。从心理上看,他们尚未形成个性心理品质,但先天气质特点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有的新生儿安静,不太哭闹,有的新生儿则表现得非常急躁,动辄哭闹。可以说,此时,任何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等,对他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力量。

  社会人

  是指通过社会化,个体掌握了该社会的道德和文化,学会了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形成了独立的人格,产生自我意识,最终成长为社会化的人。社会人的形成,依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产生社会互动,在社会情境中学会社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必须要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否则就无法适应人类社会。

阁楼上的安娜

  安娜是个私生女,所以祖父一直把她藏在小阁楼上,每天给她准备食物和水,却不让她跟外人接触,剥夺了?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安娜长到9岁,依然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不讲究卫生,甚至不会自己吃饭,目光呆滞,对周围环境毫无兴趣。

  资料来源:参考《人际交往从心开始》,胡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

  人的心理活动必须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才能发展起来,如果缺乏这样的社会生活条件,即使有正常的大脑和身体条件,也无法发展出一般人的心理活动。因此孩子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就不会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也不可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成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长期离开人类社会后又重新返回时,则不会出?上述情况。这就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环境对婴幼儿身心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社会化的历程

  整个世界是一座舞台,男男女女只不过是些演员。

  他们有台上台下之分,每个人同时扮演好几个角色。

  他的演出分七个时期:

  第一个是孩提时期,在养育者的怀里啼哭和流口水。

  然后是背着书包的学童,不情愿地呜咽着上学堂。

  然后是情人,写了一首悲哀的诗歌咏着他恋人的眉毛。

  然后是一个军人,满口发着古怪的誓,动手打架,胡须长得像豹子一样,爱惜着名誉……

  然后是法官,?胖圆圆的肚子,凛然的眼光,整洁的胡须,满嘴都是格言和老生常谈;

  然后他变成了精瘦的趿着拖鞋的龙钟老叟,鼻子上架着眼镜……

  最后一幕来到,它结束了这段奇妙的多事历史。

  而这第二个童年期只是健忘,无牙、无视力、无趣味、万事皆无。

   ——威廉·莎士比亚

  《皆大欢喜》

 以上是莎士比亚对人生脉络的全景描写,他将整个世界比做舞台,把我们比做舞台上的演员,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正如我们在生活?历经的每个人生的阶段和社会化的历程。埃里克森把我们要经过的社会化发展分为8个阶段(见表1-1)。

  表1-1 社会化发展阶段

  阶段 大致

  年龄 危机

  (社会化任务) 充分解决 不充分解决

  婴儿期 0~1.5 信任对不信任 基本信任感 不安全感、焦虑

  童年期 1.5~3 自主对自我怀

  疑 知道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做某些事 感到无法安全控制事情

  学前期 4~6 主动对内疚 知道自己是发起者、创造者 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学龄期 6~12 勤奋对自卑 丰富的社会技能和认知技能 缺乏自信心?有失

  败感

  青春期 12~20 同一性对角色

  混乱 自我认同感形成,

  明白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自己 感到自己是充满混乱的、变化不定的,

  不清楚自己是谁

  成年

  早期 20~24 亲密对疏离 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需要承诺的关系 感到孤独、隔绝;否认需要亲密感

  成年期 25~65 再生力对停滞 更关注家庭、社会和后代 过分自我关注,缺乏未来的定向

  老年期 65~ 自我实现对失

  望 完善感,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足 感到无用、沮丧

  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在每个年龄阶段都会出现一个主要的危机,虽然每个危机不会完全消失,但是如果个体想要成功应对后面发?阶段的危机的话,就要在特定阶段充分解决这个主要危机,而不同阶段的危机也就是我们不同的社会化任务。

  社会化的每个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建造一幢生命大厦,每个步骤都不可马虎,因为它决定大厦的整体质量。我们可以把婴儿期比喻成大厦打地基的阶段,由于基础决定大厦可以盖多高,有多强的抗震性,鉴于其重要性也引起了心理学家更多的关注。

  新生儿认识妈妈吗

  将4天大的婴儿放在特制的椅子上,这个特殊的家伙可以给他们的身体适当的支撑,还允许他们的头从一边转到另一边。然后让他们面对一个灰色的屏幕,屏幕上开了两个窗口。实验开始时,妈妈的面孔出现在一个窗口,另一个窗口则出现一个陌生人的面孔(陌生人的面孔与妈妈的面孔大致相仿)。同时还要让妈妈和陌生人的面孔都保持中性表情,不能移动或讲话,以给婴儿最小的额外暗示。实验结果表明,婴儿看妈妈面孔的时间是看陌生人面孔时间的两倍(Pascalis et al,1995)。

  虽然我们不能仅因此就说明新生儿认识他们的妈妈,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妈妈对于新生儿的重要性,妈妈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社会化的危机

  2010年中山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弑父杀母、并将父母尸体进行肢解的骇人案?,而凶手竟然是一个18岁的花季少女,一个一口“绵羊音”的柔弱女孩,一个拥有美好前途的大学生,而她的杀人动机就是因为父母经常吵架,自己要“帮他们解脱痛苦”。

  这就是青年人社会化失败的例证,过度的“自我中心”及人际交往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这个花季少女泯灭人性的犯罪行为。同时,也说明了青年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社会化问题更应该得到关注。

 社会化内容

  社会化又有哪些内容呢?比如,我们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我们如何认识到自己是男孩还?女孩;我们如何认识我们的民族,并有特有的民族情节,等等,这些就是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对道德社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道德情感影响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倾向,而道德行为又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体现,通过道德行为可进一步促进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巩固与发展。当一个孩子拾起路上的废物放进垃圾桶时,妈妈在一边表扬道:“你真是一?爱护环境,讲卫生的好孩子!”这时,孩子就更加明白保护环境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并且妈妈的鼓励让他非常开心,使他明白做好事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

  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指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认为儿童的社会化(包括道德发展)是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并行不悖的过程,儿童的道德判断会随儿童智力结构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和提高。他设计了对偶道德故事来对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进行研究。

  皮亚杰的研究发现,儿童具有两种明显的道德判断形式:年龄较小的儿?往往以行为的后果做出判断,依据的是成人的标准和外界法则;年龄较大的儿童往往是根据行为的动机、意向做出道德判断,主要依据的是个人的观念。随着儿童认知能力越来越复杂,他们也开始从单纯注意后果转换到既考虑后果也考虑意图。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例如对符合道德行?准则的言行,会产生肯定的态度,并产生满足、愉快、心安理得等情绪体验;否则会产生否定态度,并有愤怒、厌恶、愧疚等情绪体验。

  童年期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已经比较丰富。他们已经有了集体感、友谊感、荣誉感、耻辱感、责任感等体验;已能区别一些真假、美丑、善恶的现象,做出一些道德评价。但这种区分还十分粗浅,相当绝对,不是好便是坏,不是正确便是错误。他们的道德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带有直接的、经验的性质。一些研究表明,光辉的道德形象最能引起小学生的情绪共鸣,激发起他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小学生常把自己的行为与榜六做比较,当自己的行为与他们所热爱的榜样一致时,就会感到十分高兴;当与榜样行为不一致时,就会感到万分难过。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人的品德最终是以道德行为来表现和说明的,道德行为也是一个人道德意识的外化表现。

  暴力是学会的

  我们来看一个实验,把幼儿园的孩子随机分成三组,然后让他们观看录像。录像中都是一个成人正在攻击一个1.5米高的充气塑料人,他采取了咒骂、摔打、脚踢、用木棍猛击等一系列攻击行为。然而录像的结尾各不相同:第一组孩子看到这个成年人得到了饮料和糖果的奖励,并得到口头表扬;第二组孩子看到成人被卷起来的杂志打了一下,并且被严厉警告下不为例;第三组的孩子则看到成人的攻击行为既没被表扬也没被责备。接下来,将儿童带到与录像中情境相同的房间中,让他们自由活动10分钟,然后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来观察孩子是否通过前面的观察学习学会了攻击行为。

  结果发现,三组儿童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攻击行为。不过,那些看到成人被表扬的儿童比那些看到成人被责备的儿童更明显地表现出了攻击行为。

  这就是班杜拉非常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儿童攻击行为的实验。它揭示了儿童道德行为社会化的具体方式,并且他的研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说明儿童平时对电视、电影和杂志中的打斗、谋杀等情境的观察,虽未直接地加以模仿,但是已经对这类行为进行了无意识的学习。此后,只要遇到与影片和小说中类似的情境,就会再现出同类的不良行为。这些都提示我们要注重在生活细节中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重视成人的榜样示范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影响。

  性别角色社会化

  得知亲戚或朋友生了孩子,我们第一反应就是问:“男孩还是女孩?”如果决定要登门拜访,也会根据孩?的性别挑选礼物,女孩会买粉红色的小裙子或是娃娃,男孩则是玩具车或者玩具枪。

  不论何种文化下,对男性和女性都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我们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性别角色社会化使男性认同男性的角色规定,表现出符合男性身份的行为;也使女性认同女性的角色规定,表现出符合女性身份的行为。

  1.如何获得性别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男女两性所具有的不同的生理解剖结构决定了两性具有不同的心理成熟过程。社会学习论者则认为从父母和社会给予儿童的差别对待中,揭示性别角色社会化,认为儿童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和社会所约定的性别行为方式规范自己,逐渐形成与自己的性别相适应的行为习惯。而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本身对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在这里,我们认为性别角色的形成是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2.生物学的作用

  首先男女性虽然都有22对常染色体,但是性染色体不同,男性是XY,女性是XX,正是这一区别,导致了男女两性的某些心理差异。其次男女两性的性腺激素也是不同的,它不但能引起个体生理上的变化,而且还能通过对大脑的反馈引起个体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女两性的气质和性格。再次,人的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这两个半球的心理功能是有差异的,左半球具有支配言语和信息加工的功能,右半球则更多的与空间信息和形象功能有关。女性大脑的左半球很早就开始发育,而且发育的速度和水平都要高于男性,这种生理上的早熟就使女性在由左半球控制的语言上强于男性。而男性则在大脑的右半球上发育早于女性,并且发育的水平和速度也高于女性,从而导致男性在右半球控制的空间想象等能力上高于女性。

  3.社会文化定型

  遗传因素为男女心理发展形成各自的性别角色提供了自然前提和潜在可能,但只有通过社会文化的熏染,加之从小受到的教育影响才可以把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在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和社会就对不同性别的孩子给予了不同的期待,也注定在日后的教养等方面会有不同的强化和榜样学习。比如,希望男孩子勇敢、独立,希望女孩子端庄大方、有气质,所以会让男孩子去学跆拳道,女孩子去学芭蕾。

  好妻子指南

  什么样的妻子是一个好妻子,其实应该没有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在大多数人心中却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这就是对女性性别的一种刻板认知。

  ? #准备好饭菜;

  ? #收拾好自己;

  ? #清理杂乱的东西;

  ? #把教科书、玩具、纸等收拾起来,然后再擦一遍桌子;

  ? #见他时要很高兴;

  ? #听他讲话;让他觉得舒适;

  ? #不要对他的行为发出疑问,也不要质疑他的公正和正直;

  ? #一个好妻子总是知道她自己的位置的。

   (Housekeeping Monthly,May 13,1945)

  在父母无意又似乎是有意的性别区别对待中,在社会对男女性不同的要求和期待中,小孩子也会慢慢形成他们的性别角色认知,就像男孩和女孩在一起玩过家家时,女孩子总是当妈妈,在家照顾小孩,做饭,做家务;男孩则总是当爸爸,在“妻子”的注视下拎着小包去上班,有一家之主的

  威严。

  4.认知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认为:“性别角色发展中的重要原因并不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而是由于儿童自身认知的发展。”他认为性别认同即儿童将男性和女性进行性别分类是认知发展的结果,这一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见图1-1与表1-2。

  图1-1 男孩性别认知过程

  表1-2 认知发展阶段

  性别认同 2岁:认知自己的性别标记;3岁:根据发型、服饰等外观特征区分别人的性别;四五岁:认识到性别不同的基础是身体构造不同,但是性别可变;六七岁:性别常性和物体常性,性别不可变

  性别分化 做与性别相一致的事情:“我是男的,要做男人的事情”或“我是女的,要做女人的事情”

  亲长认同 男孩子根据能力成就以及自我被男性群体接受的程度来界定他的男性化,女孩子则根据自我是否被男性接受和赞许来界定她的女性化,而且母亲也有相当的权利与尊严,也会引起女孩子的认同

 5.他和她哪里不一样

  (1)能力的差异

  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在20世纪20年代以实验研究发现,男女在能力上各?一些优势领域,女性在语言表达、短时记忆上优于男性,而男性在空间知觉—分析能力上、实验观察、推理和历史知识方面优于女性。

  (2)行为差异——他爱侵犯,她爱利他?

  在很多研究中都证实,男性的侵犯行为多于女性。在婴儿期,男婴的活动频率就高于女婴。在两岁左右的儿童中,男孩子在游戏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攻击性。在学龄前儿童中,男生的相互斗殴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另外,女性的攻击反应也比男性低,有研究表明,一般能引起男生拳脚相向的事情,只能引起女生相互叫骂;而引起男生愤怒的事情,则往往只能引起女生的焦虑。

  一般情况下女生的利他行为会较男生多一些,但没有显著差异。但进入成年期后,就表现出在方向上的差异,男性的利他行为多表现在社会方面,而女性的利他行为则多表现在家庭方面。

  男性比女性更喜欢支配?

  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和兰德斯设计了一项实验,他们找来男女大学生来做被试,要求每两个人为一个实验小组,实际上这两个人中有一个实验者的助手。他们在被试提出自己对多张油画的评价时,通过提出自己与被试相反的意见对被试施加影响。被试对假被试伙伴的意见的否决,实际上体现了真被试的自我支配程度。结果发现,在20次评价中,男性被试拒绝接受他人意见的次数达9次之多,而女性被试只有6次,这说明男性比女性的自我支配程度高。在青少年学生中,支配表现得比较有趣,男性支配男性的比率高于女性支配女性的比率,而男性支配女性的比率和女性支配男性的比率相差无几。

  (3)个性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和他的同事历经十多年的研究,揭示了男女间个性的差异,男性更易于进取,更好斗,喜欢自夸,敢于冒险,对社会活动感兴趣;而女性则比较柔和,更富于同情心,更具审美观念,更注重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