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与教育入门

> 脑科学与教育入门

小泉英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

  日本人其实天生对“L”和“R”的发音是能够清楚识别的,这是通过行为学实验已经证实了的事情。但如果一年之内生活在只能听到日语环境里的话,二者的区别就会分辨不清了。也就是说,语言环境中对“L”和“R”发音没有区别的话,辨别神经就会发生退化。大脑只有正确处理外界环境中的信息才能提高效率,因此,环境中没有的刺激、不需要的信息就不会一一去处理了。

  基于这一原理,神经是根据外界刺激的情况而生长形成基本回路的。最近的研究还发现,人类对辅音的记忆临界期大约为一年(只有这一年是辅音的学习期),然后这一临界期就关闭了。人类对元音的记忆临界期比辅音稍长一些,但情况基本相似。

  这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过程。事实上,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在进化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本领,天生便具备了很多能力,而对这些人类能力的研究正是现在最受瞩目的前沿科技。最近研究还发现了睡眠节律的形成也是有临界期的。

  一般来讲,精神和肉体都健康的成人每天要睡七八个小时,睡眠过程中的节律以一个半小时为一个周期,从浅睡眠到深睡眠,再到浅睡眠,再到深睡眠,如此反复。人在浅睡眠状态下醒来时的感觉是最舒服的。另外,在进入浅睡眠之前的一点时间里,有一个“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时人的头脑是清醒的,但身体已进入被控制的睡眠状态了,然后再从快波进入慢波的深睡眠。

  人类天生并不具有这种睡眠节律,婴儿便处于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与“快速眼动睡眠”的情形比较接近。婴儿每天有20多个小时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时间非常长,即使吃奶的时候也是半睡半醒的,只知道拼命吃奶。最新研究发现,吃奶昏睡的婴儿大脑确实类似“快速眼动睡眠”状态,因为大脑是清醒的,所以这时来自外界的比如声音之类的刺激对婴儿来说也是一种听力学习。

  婴儿在这种迷迷糊糊的状态中慢慢形成睡眠节律,最终形成慢波睡眠,即深睡眠。脑电图显示,人类的睡眠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脑电波最慢的时候就是达到慢波睡眠的状态了,到了这个阶段,人类的睡眠节律就形成了。

  早上太阳升起带来光亮,晚上太阳落山天色变黑,这种光照变化使人类形成了睡眠节律。出生前的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不分白天黑夜的,但是一生下来就要面对人类的生活节奏,就会形成自己的睡眠节律。

  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人类有意识的行为下,一些本该自然形成的东西就会变得很难形成。比如有的妈妈下班后去保育园(看管婴儿的托儿所)接孩子回家,路上突然想去超市买东西,那么,本该回家睡觉的孩子就被带到了明亮的超市,我们已经知道光亮对形成睡眠节律的影响了,于是本该自然形成的正常的睡眠节律就难以形成了。

  婴儿出生以后到形成睡眠节律的临界期只有几个月,如果在这几个月里没有形成睡眠节律的话,将会影响终生。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比如容易引发睡眠障碍,容易成为熬夜的类型,早上起不来就会旷课,还会引发精神不安,并发抑郁症,等等,所以说睡眠节律与很多问题相关。

  人的不正常行为会影响大脑神经回路基础的形成。依此原理,对孩子过分保护和过分干涉也极有可能引发同样的问题。婴儿最早的行为是伸手去抓,吃东西也用手去抓,这需要婴儿有一定的触觉和距离感觉,虽然刚开始时婴儿的手不听自己使唤,怎么吃也吃不到嘴里,但在一次次失败过程中就能慢慢学会,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自己亲自去做一做,感受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刺激,渐渐明白“原来这样是对的呀”,这就是学习。婴儿通过这种正确途径获得的能力将成为今后为了生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过分保护和过分干涉孩子的父母如果把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全做了,孩子就不用去学习了,可以推测,孩子就会长成一个多么无用的大脑。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原理,而且人也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去做,都如愿以偿,所以要知道不是什么都能如愿的,比如什么吃的都没有的时候就要忍饥挨饿。如果没有这些实际体验的话,相应的神经回路也就无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