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的心理学

> 三十岁的心理学

塞利格曼 Seligman
万卷出版公司2010-8

2.没什么特别开心的,也没什么特别伤心的(1)

  基范今天觉得很累,四肢瘫软,回家后洗都不想洗,一下子就躺倒在床上。里屋的人们在看电视剧,很开心地笑着。“整天都是那种幼稚到极点的节目,真不知道有什么意思……”基范躺在床上,思绪飘忽不定起来。白天有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随便找了个理由拒绝掉了。见了面就要喝酒,就要聊起女孩。那家伙还真不嫌烦,每次交个女朋友都要大造声势。在我眼里女孩儿都是一个样儿。现在还在追求真爱,看来那家伙依然幼稚得不轻啊,离成熟还远着呢。还在上大学的妹妹在旁边跟朋友打电话,一直打个不停。是啊,学生时期是最好的时光,等进入社会的话就什么特殊福利都没有了。你以为这世界是什么样的啊,都是那个样儿。能找乐的时候就尽量地找乐吧。

像基范这样子,每天在公司里做着同样的事情,觉得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获得对未来的保障。看着那些曾经有能力、有前景的前辈也在一瞬间被公司炒鱿鱼,不得不为了维持生计而受苦受累,基范不禁对自己的前程也担忧起来。

当然,的确没什么开心的事,但也没什么特别郁闷的,偶尔还会有一些有趣的事发生。问题是,基范现在对生活不抱任何期待了。就拿爱情来说,基范也谈过几次恋爱,但他实在忍受不了女孩儿的善变;至于结婚,那也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所以,他觉得等到一定的时候直接结婚就可以了,反正爱情又不管饭。

基范的朋友们笑他是一个“小老头”。因为他老是对那些向自己诉苦的朋友们说,这世上根本就没什么特别开心的事儿,也没什么特别伤心的事儿。按照基范的说法,这世上的事情,开心只不过是一会儿,伤心也只不过是一会儿,何必那么在乎呢?就这么过完一生然后死去,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啊。朋友们问基范:“那你活着有什么意思啊?”这时基范就会反问那些朋友:“那你们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他认为把本来就没有意思的东西,硬要说成有意思,那就是一种虚情假意和伪善。每当被问到“那你为什么要活着”时,基范就会像已经过完此生的人一样回答:“因为出生在这个世上了,就这么过完一辈子,然后离开呗。”

基范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期待,但说起来他也没什么问题。他诚实、能力突出,受到单位认可,而且跟朋友的关系也不错,就是常常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感到空虚,对世界也没有了好奇心和兴趣。

最近,有很多三十岁左右的人像基范一样,对人生持冷眼旁观的态度。对他们来说,世界就是那么回事儿,大家谁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不能有太多的期待,也不能太相信别人。他们固执地认为,世上能够信得过的只有自己,人只不过是为了不比别人落后而每日操劳的可怜存在。

事实上,基范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看待这个世界的。他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成长之路上也没有经历过任何风浪。认真、刻苦学习的他,在青春期也有过一时的彷徨,但也没发展到让人担心的程度。而且他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

基范的梦想是当一名律师,挣好多钱,开进口车,像电影里的人物一样潇洒地生活。父母也暗中期待着他能够考上法学院。但上了高中之后,他的成绩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不管怎样,虽然他最后没能如愿以偿考上法学院,但还是考上了其他人都羡慕不已的好大学。刚开始,他因为不喜欢所学的课程而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但后来大学生活也还算过得不错。问题是,大学毕业之后,他吃了不少苦头才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挣的钱也不够他自己花。但社会生活没那么简单,一方面人们还不认可他;另一方面,父母们对已经成年的儿子,也不像以前那样事事关照了。

  因此,基范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他不是为了这样的生活而拼命努力的。一切都很空虚,未来也没有保障。一想到自己也会像父母一样结婚、生子,要过那种被人追赶似的生活,基范立即就觉得胸闷起来。本来他想拥有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结果弄到最后,他来到世上好像就是为了结婚生子、播撒自己的基因似的。这么一想,所有的事情对基范来说就都变得无趣了,他再也不想为种种琐事而努力了。

基范并不是缺乏感情,而是因为害怕感情,才一直处在压制自己感情的状态。他不想因为对世界和人生抱有太多期待而受到挫折和伤害,更不想反复经受这样的挫折与失望。但仔细一想,他并不是对人生无所期待,反而是期待得太多了。说起来,这是一种“回避和退行”的防御机制。为了防御可能遭受的挫折和伤害,他试图与危险的状况或对象保持一种安全的距离,并由此退行到“对人生和世界不抱希望和期待”的状态。

处在21世纪的世界,我们每天都在梦想和现实的差距中饱受煎熬。拥有梦想本来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思,充满希望。可是现在,我们的梦想通过电影、电视剧赤裸裸地展现在眼前,不仅如此,还不断有声音告诉你,“这不是梦,只要有钱和能力就能抓住它们”。于是,人们越来越不能忍受现有生活的平庸。在这种诱惑之下,想让人们放弃对梦幻生活的追求、安于现实生活也越来越难。

处于三十岁边缘的这拨人,从小就浸淫在各种电影或广告文化之中,对华丽的生活已经相当熟悉了。只是一旦他们长大成人之后才发现,现实生活与想象实在相差太远了。确实,人们也知道通过影像看到的只是幻象,但这些幻象一路跟随我们,无时无刻不充斥于生活之中,所以一时间想放弃幻想也并非易事。相对于那些华丽的影像来说,现实看起来极为寒酸。而无法实现幻想所引发的挫折感与愤怒,会让我们在现实中变得更加消沉。就像《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他在摘葡萄失败后说了句:“这葡萄没熟,肯定是酸的。”因为吃不到葡萄,狐狸就安慰自己说,谁会吃那么酸的葡萄啊?追求不到梦幻生活的人们,也是如此,一边说着谁稀罕那样的生活啊,一边再也鼓不起勇气去奋斗了,只留下心灰意冷。

没什么开心的事,但也没什么伤心的事,基范的这种心理其实属于倦怠。倦怠是我们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时产生的情绪。如果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与理想比起来显得过于寒酸,那么任何东西都无法满足我们,而且我们还会轻视或逃避所有的外来刺激,变得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无精打采,也就是那种没什么特别开心的事,也没什么特别伤心的事的状态。

当然,像基范这样过日子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也许,比起不断地追求欲望,不断地失败,不断地遭受挫折,这是一种更加方便和安全的生活方式。但情绪总有爆发的一刻。被压抑的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就会以愤怒或其他的形式显露出来。这就好比说,基范是在自己内心埋下了一个不知何时会爆炸的炸弹。其实,他没有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真理——幸福来自琐碎的事情,因小事也能哭和笑的人才能够活出更加丰富、有趣的人生。

要是你也像基范一样,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的话,那你就很有必要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想想自己是不是对人生期待得过多,或者是把高兴局限在成功后别人喝彩的时候……

如果遇到事情明明也会高兴或者痛苦,那就请你充分享受那一刻:抛开杂念和顾虑,尽情地笑,尽情地悲伤,尽情地哭泣。当然,基范所说的没错,一切都会在瞬间逝去,但生活的乐趣其实就在于那个瞬间,而人生的妙趣也就在于充分享受每一个这样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