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 Kelly [喬治‧凱利]
作者: 转载 / 146844次阅读 时间: 2010年2月27日
来源: http://www.xxc.idv.tw/ 标签: George Kelly kelly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George Kelly [喬治‧凱利]

 

   

QG;[2r4f0h0心理学空间5UTo d2Kv0|!KH

 喬治‧凱利 / George Kelly(April 28, 1905 – March 6, 1967) 美國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與教育家。心理学空间$qP.@ l8FmX

心理学空间:T-t p/h'Y[1h

 Kelly 的學說,基於假定「人即科學家」。科學家的工作在試圖預測並控制現象,一般人也一樣,透過「產生理論、驗證假設、權衡實驗證據」試圖為日常生活現象進行預測與控制。心理学空间7K+jx{@V7a^*`

心理学空间 [l)T? RZ.V5})`

 Keyword:Repertory Grid Technique,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G}!a!ExYPT8Ba7[|2B0

生涯

心理学空间 D8_$Q}U0q-R{

 George Alexander Kelly生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農莊。大學就讀於 Friends University 與 Park College 並取得物理與數學的學士學位。之後於堪薩斯大學(Univerisity of Kansas)以工人的休閒活動的論文完成他的社會學碩士課程。心理学空间"K#d \;f1A*K

  心理学空间7U5cD"xPU

 1929, 完成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教育學學士學位,隨後於1931年在愛荷華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Iowa)以讀寫障礙的研究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心理学空间&[&Q3r d7S5U:S

!krhg bs5F/rs6r0 Kelly 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從事臨床心理治療與教育。戰時從事航空作業的設計工程研究,與飛行員的心理諮商。戰後在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達二十年,融合了臨床技巧與科學研究方法,成為美國最佳的學士後心理訓練課程。

sO|'Z(Rz-]L0

w6J1|g^'R0 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時,Kelly 發展了他著名的人格心理學理論– 於1955年出版了個人建構理論。

WiP4I |S:Z$j?0

)kB7x9h| w!fF0 George Kelly 過世於 1967。心理学空间 OpG,e-m.WoQ_ x4v!y

理論

個人建構理論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 強調個人如何覺知刺激,如何解釋並轉變這些刺激,以和既存的結構發生關聯,以及人為了被和這些解釋與轉變而行為的方法。凱利堅信他的理論並不止於一個認知理論而已。然而基本上,我們可以說他的理論是一個有關「人努力解釋週遭世界」的理論。(Pervin, 1985, 頁350)

    8}$nl+w^T1b0
  • 構念(constructs)是人用來解釋世界的方式,是人用來對事件整理分類、記下行為過程的一種概念。

    %P3u2_7w[$QW7a0
  • Kelly認為,一個人的構念系統就是他的人格。人所用於解釋事件的建構,界定了他自己的世界。了解一個人,也就是了解一個人解釋世界的方式。

    %d~4HrW3G0

構念(construct)

  • 構念的定義心理学空间9q0~,q6gA.dP

    • 辨別力:「構念是我們從差異中分辨出相似之處的方法,因此構念本質上是人的辨別力。(Beail, 1985, pp.1-24)

      m ukRR*GD dE:}0
    • 解釋、賦予意義:「構念」有一個歷程的涵義,意味著「人如何運用概念分類系統,以弄清楚自身世界的意義,且有助於在生活中採取行動。」(Burr, 1997, 頁21-22)

      7^$LIv,Fp6y6B0
    • 「所看到的事實均可幫助人們了解正在進行的事情。在每個情境狀況中,人們正在建構解釋所觀察到的社會事件,並且提出問題思索……構念有「不是…就是…」的問題格式,建構必有這兩分的局面,經由如此對照與區分的歷程,才顯現問題所導出的意義。…… 構念是人們為使經驗有意義而置放的問題。」(Burr, 1997, 頁21-22)心理学空间.Z ZS:lm3H

  • 構念特性:心理学空间"zQh}9d(f&@+`&\*U

    • Kelly 認為將構念當作是具有兩極結構的,更有助於使用構念此一概念。Kelly強調人利用構念進行辨別的能力。

      )nFkQu0
    • 構念並不一定是字面的、或是可言述的。雖然repertory grid使用詞彙作為分析的構念,但是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構念是非言述的。Kelly 區分語文構念(verbal construct)與前語文構念(preverbal construct),來說明構念的言述與非言述類型。

      }6zBWM C vUn0
  • 構念(construct)與概念(concept)之分。

    %D7f\zmS4aO0
    • 「構念是嵌在一個建構的體系裡面,經過經年累月的發展,也經過實踐的修正,有時候會發現有所不足。另外,構念常常是兩極的。構念可以指出一個狀況的某些方面和其他方面相似及不同之處……。概念處理的則是事物類似之處。最重要的是,構念構成預測的基礎。」(Fransella,  2001, 頁71。)1)

      s!z8b?q _@%tg}B0
    • 『「概念」來自邏輯術語,是一事物特質的歸類系統。…..「概念」好像存在腦中的文書格式,人們藉以組合心智活動。人擁有「構念」的方式則與上述者不同,而是以問題形成架構,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意義去建構自己的世界。』(Burr, 1997, 頁21)2)

      p+M&_%Or}2`#H0c0

解釋與實相

  • 實相(reality)的本質心理学空间 D1F g Oh

    • 「對凱利而言,解釋的本質在於我們把自己的建構放在我們知覺的實相上面。就這個意義而言,我們的實相是自己創造的– 是我們自己的產物。」(Fransella, 2001, p.78)心理学空间r]"G5p?%Yr!O

  • 抽象(abstraction)此一概念,受到Korzybski(語意學)的影響:「我們從周遭生活之流選取材料,將之抽象化,因而創造了自己的實相。心理学空间$f$LHM,B0cF^

  • Kelly的科學哲學並非實在論或是唯心論,而是多元建構主義。比較「對於這些累積的片斷論者(牛頓物理實在論)而言,下一步就是尋找另一塊真理礦塊……要他進一步接受問題,唯一的依據就是證明他錯誤。這種討厭的東西隨時可能蹦出來,所以他進行實驗時非常小心,務求答案絕對的、肯定的正確,不可反駁!」「對多元建構主義者而言,下一步就是看看自己是否可能改善自己的假設;方法或許是以新的方式重新設定問題,要不就是針對上次實驗之後紀錄結論時得到的新臆測,追尋其中的含意。」。(Fransella, 2001, pp.84-85)心理学空间Zk1e ho"_8u

  • 與現象學的關係。胡塞爾後期的存在現象學、生活世界現象學。(Fransella, 2001, p.88)

    ~D,S `*EBd0
  • 「『解釋』不是『思考』,也不是『感覺』,而是從經驗上對事物加以區分的行為。」「經驗與解釋是同一個過程的一部份。沒有經驗,我們無從解釋事物,沒有解釋,也無從經驗事物。」(Fransella, 2001, p.89)心理学空间$S"P"jt"LP1lb

推定(corollary)

  • 個人建構理論的基礎假定是:人的思考歷程是在心理上受預測事件的方向所引導的。這由十一種推定(corollary)所進一步闡述,其中最主要的是建構推定(construction corollary),它主張個人透過假設與對重複性的詮釋預測事件。人們所發展的這種用來理解其生活世界的模式,稱為構念(construct),Kelly認為,個人就像科學家一樣,努力改善其構念以增加他們的構念表列,使他們能適應更大的系統。(Gammack & Robert, 1994, pp.72-90)

    &L n|Si,c&Av8n7UF0
  • 推定(corollary)3):推定,是Kelly在其基礎假定之下,所建立的一系列論點。

    .fM F&w%Cv:F0
    • 建構推定(construction corollary):
      %a6uPb5YUf+VI0 人透過建立解釋事物的重複性來預測事件。 (Kelly,1955) 此一推定說明基本假設中,所謂「過程」的方式。個人在建構構念時,是發現其相同點與相異點,經過發現相同點與相異點的重複性而形成的構念,就可對事實的未來作預測。心理学空间0NV&hP~&k-Y+Q8M

    • 個體性推定(inpiduality corollary):心理学空间 QV'da@
       每個個人的構念是相異的。每一個個人在建構對事物的構念時,存在著個別的差異。事件的現實是由每個個人因知覺而運作構念的反應。心理学空间E J ^%h:QB\

    • 組識推定(organization corollary):
      5M&aO7A3n:R0 人的構念會形成一構念系統,以預測事件。現象中的事件與事件之間是關聯的,因此與構念與構念之也是相關聯的,從這關聯性可形成構念系統,以對生活中的事件作更精確的預測。

      jj4r0i%St U0
    • 二分推定(dichotomy corollary):心理学空间W ]2[]K$BiU`hV
       人的構念是由二分所組成。所有的構念都是兩極的、或二分的。

      #Qa;Lg)y E$U0
    • 選擇推定(choice corollary):
      8l~h*k#Jui T0 人基於是否有更大的擴展可能性、或構念定義,在二分的構念中作出選擇。個体對於自身的構念系統,可能是採取平穩的、或是冒險的態度;當新的認知或檢驗原構念系統仍然是有效用時,這種相當平穩的過程稱為「定義 (definition)」。個體也可試探新的構念,若這新的構念仍然有效時,則可擴展個人的構念系統,這種不穩定的過程稱為「擴展 」(extinction)。

      7Mn`1o DN n(h8NG0
    • 範圍推定(range corollary):
      8OV.A5L6O7XKW n-Gzm0 每一個構念只適用於對一定範圍內的事件作預測。即,一特定的構念只用在一些特定的事件上。心理学空间E#~?et0W

    • 經驗推定(experience corollary):
      *d*w1\_[5wp!Q1Uq0 人對事物會重複性的解釋或建構,而持續修正改變其構念系統。這項推論可以說是個人對於學習的一項推論,個人會因為過去的經驗而影響現今的構念系統;現今的經驗又建構、或修正出新的構念系統。在 Kelly 的理論中,「經驗」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經由「經驗」而進行對構念或構念系統的建構。如此,個人留下來的不是「經驗」,而是「經驗」的知覺,是對「經驗」有效的建構被保留下來。若這樣的過程就是學習,則 Kelly 對學習的看法就是「知覺的學習」。心理学空间r~)m9^n

    • 調適推定(modulation corollary):心理学空间&H+}7?4yEE!T6u!T L
       個人構念系統的變化,受到在適合範圍內之構念可滲透度 (constructs permeability) 的限制。所謂構念滲透度是指構念是否可以包容新經驗的檢驗,愈容易加入新經驗的構念,稱為構念滲透度愈高。而不同的構念,其滲透度各不相同。若個人的構念滲透度都是不高的情形,就容易造成適應上的困難。

      8Zj0q5f'Wb\Zl0
    • 片斷推定(fragmentation corollary):
      r5J/B0\eo7@D0 個人可以連續使用不同的次構念系統,雖然這些次構念系統有時候彼此不一致、或是不相容。人的構念系統是處於不斷變動的狀態中,不同的構念總是在進行著檢驗,除去舊有不適用的構念、同時也加入新的構念。

      .]W+]!Q+?6A)k0
    • 共性推定(commonality corollary):心理学空间8E8AGIe6bdsD7sk
       兩人對事物的解釋相同,有相似的構念系統,表示兩人的心理過程相同。兩個個人運用建構的經驗越相同時,則這兩人的心理過程就越相同。對經歷同一經驗的一群人,重要的不是經驗本身,而這些人對經驗建構時的相同性。心理学空间 oJ8f+\&t Ho

    • 社會性推定(sociality corollary):心理学空间k6I*Qfj'JS
       一個人在理解他人的構念過程時,這人也在社會過程中扮演包含他人的一個角色。人際關係中很重的一件事,就是去了解他人的認知世界,也就是去認識他人的構念系統,及系統的運作,並用他們的認知來思考事物,這就是角色的扮演。心理学空间 S@$D&{;[C+DT+u:p)c

個人建構理論與認知心理學

  • Kelly 自己並不認為自己是認知心理學家,或是在從事有關認知理論的研究。但是許多認知心理學家與應用都引用Kelly的理論作為重要的概念來源。(Burger, 2003, pp.550-551)

    9c'u(bbklX0
  • Jahoda 認為,「認知」一詞在不同時期的心理學有不同的意義。而Kelly的對認知的觀點是現在比較通行的:與將所有內在事件都貶到「黑箱」裡面的行為主義(behaviourism)相對,認知研究關切的是黑箱裡面的東西。認知研究者認識到,所有的心理現象– 不只包括知覺、學習、思考、記憶,還包括慾望、感覺– 都是根據心理表徵,因為這些東西都會被認知。(Fransella, 2001, p.199)心理学空间 Ic ^O&Yo a

  • 1990,個人建構心理學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刊出了兩篇論文探討George Kelly 的個人建構理論與認知心理學的關係。

    8z g7b H2DL0
    • 華倫(Warren, W. G.)心理学空间p0W*Z-H'iH/A#@

構念的測量

the 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 / 角色建構測驗

  Kelly 最早發展出來的構念測量方法。根據角色稱謂表(Role title list),列出一些角色稱謂或是具體的人名,藉以測量出受試者的構念系統。心理学空间sd d]hXMF ZKx ^
除了基本程序之外(以後的其他發展主要由基本程序修改而成),Kelly也因為臨床使用需求發展了數種不同版本形式(Burger, 2003, p.582):

P0Rb tcM:FmbP0
  1. Sequential form / 序列式:每次比對後,治療者抽換掉三個元素的一個,依序比對完所有的元素。

    YC/Z/O;s4Q3u0
  2. Full context form / 全情境式:列出所有元素,讓受測者將相似的元素卡片集中。治療者詢問受測者集中的原因以了解其構念。與Card sorting 方法類似。

    .^'\s+R!M`O0
  3. Self identification form / 自我認同式:每一次比對都有一張代表受測者自己的卡片。

    9U.j7dx(C;u0
  4. Personal role form / 自我角色式:將三個元素放在一起,請受測者想像「你們三個人單獨在一起。想像一下那是在什麼地方?會發生什麼事?你自己在做些什麼?另兩個人在做什麼?」心理学空间5@ J n|!pFh;pD2~-y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

  起初 Kelly 發展出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根據受測對象自發產出的詞彙與類別,以探索個人的建構系統。但後續的研究者將這種測驗方式拓展到個人對角色(role)構念測量以外的領域。雖然這種方法有許多變形,以下描述基本的三個階段(Gammack & Robert, 1994, pp. 72-90):心理学空间!eZ Q,T_ H:M6ed~3{

  1. 引出元素- the elicitation of elements, identifying the entities in the area of construing to be investigated. / 引出元素,確定研究分析領域的項目。心理学空间F;?J tpzb.`

  2. 引出構念- the elicitation of constructs, identifying the distinctions which can be applied amongst these elements. / 引出構念,確定可以應用在這些元素間的特徵。

    1c+L,l5A*]&Z&a U3s0
  3. 建構矩陣- the construction of a matrix (grid) of elements and constructs. / 建構元素與構念的矩陣(方格)

    ;dg3v ES(K2I h%[-K0

?,j;[#t}7Y0  在Kelly原來的臨床工作中,元素的範例是各種不同的角色(role),由醫生或受測者填入具體的家人與意義他人的姓名。在後續各種不同的Rep應用中,元素也擴展到角色以外的不同類型,如鋼鐵廠的成品。

1c o0{ ge5Hw.Pv6o0

!aE M`,v'Q0 一般的測驗程序是:建立元素清單後,任取三樣元素讓受測者進行二分,以表現出某些足以區分的二分屬性。此二分屬性,即一構念。累積這些構念後,可得到一構念系統架構。對於此構念架構,可進行進一步的量化或是質性的探究與分析,包括受測者詳述其觀點與其建構的過程與途徑,各元素與構念強度上的關係,以解釋構念系統架構。Kelly(1970)的臨床研究認為需要20-30左右的構念。心理学空间+R4_.fP:O-R#[h

Repertory Grid Technology

心理学空间:\^#\:P4Y

 方格技術 / 方格法

@bU9xO]0

教育思想

  大學教育:心理学空间 Br8nb Qc ZXB

  在中學裡,你或許會想控制學生。你會要求學生做應該做的事情。你會要求他們把耳朵後面洗乾淨,要求他們遇到生字要查字典,要求他們要查百科全書,看課外書籍。你會想控制他們。可是在大學,這種任務必須改變。你必須挑戰學生,使他們現有的知識變得很可憐,然後他們會因為生你的氣,或者因為氣自己的無知還是什麼,而奮力為之,從而發現了新的東西。所以,大學的任務是不再控制,但代之以挑戰。可是,有的時候我們雖然試想挑戰學生,但是結果卻只有毀了學生。有時候,我們的種種挑戰的作為會退化成怨恨的控制行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碰到的陷阱。心理学空间)YHP${Yp
 這是一種轉變;換一種說法則是,我們必須教學生以不確定取代確定。電影〈國王與我〉插曲中有一句歌詞說,人對自己不確定,可是卻不承認自己對不確定的事情掙扎的最厲害。你自己最確定的事情你不會再去多是憂煩……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教學生面對不確定的事情。(Fransella, 2001, 頁52)心理学空间0W-K u4hu

科學哲學

假設

  • Kelly 認為科學家得以發展各種假設,是由於「假裝」(make-believe)與「包容的心境」(invitational mood)。Kelly認為科學並不是避免主觀的看法,而是透過主觀的看法,建立出能夠包容現象的多種解釋。

    p$r~`Vf#@qn0
  • Kelly 舉出三種可以得到可檢驗的假設的方法:(Pervin, 1985, 頁356) 

    ?U ];n-ab0
    1. 假設演繹法(hypothetico-deductive method):從明確的理論中演繹初一個假設。常見於實驗心理學中,先陳述理論,然後由此推演出假設,再細心從事實驗來驗證假設。

      9H#t%ES1hE0
    2. 假設歸納法(hypothetico-inductive method):從觀察中歸納出假設。常見於臨床工作者的研究,他們將臨床經驗中的觀察所得,加以類化而發展出理論。心理学空间-X(Fi%oaM'fS-e'[

    3. 統計羅網法(statistical dragnet method):撇開邏輯程序,透過統計分析尋求假設。常見於一些因素分析論者的研究中,以事實為優先,而儘可能忽略假設和理論。

      8U%n'o'~5Rc$m0

References

  • Burr, V.、Butt, T.(1997)。個人建構心理學入門:解讀你的心靈(許慧玲譯)。台北市:心理。

    "Z e;Yc"Q;k0
  • Burger, J. M. (2003)。人格心理學(林宗鴻譯)。台北市:揚智。

    6Q:vls7i0
  • Fransella, F.(2001)。凱利:個人建構理論創始人(廖世德譯)。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心理学空间Sn W0|vzq

  • Gammack, J. G., & Robert A, S. (1994).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 in constructive interaction. In C. Cassell & G. Symon (Eds.), Qualitative method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 practical guide (pp. 72-90). London: Sage.

    -{%e ~X6C0
  • Pervin, L. A.(1985)。人格心理學(鄭慧玲譯)。台北市:桂冠

    N%v9p&U/]Sd1z0

 ,,, 心理学空间VU;v)h Vc @5v/z"m3c

1) 原書中將construct翻譯為「建構」,但因為此處construct作名詞使用,並在意義上接近概念,因此改為「構念」。

3Ej2i~d:s4G*@0

2) 原書將construct翻譯為「架構」,為強調其與概念一詞相似的隱喻性,改譯為「構念」。心理学空间yx&n7F K

3) http://scied.gise.ntnu.edu.tw/sta/www/rgt/pctintroduction.htm心理学空间N.lWZ.q~)C

           people/george_kelly.txt · Last modified: 2007/12/11 11:51 by Charles Chen

fyh!?z[w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George Kelly kelly
«乔治·凯利 George Alexander Kelly简介 G.A. Kelly 乔治·凯利
《G.A. Kelly 乔治·凯利》
George Kelly and the Garden of E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