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特对客体关系理论与治疗实践的发展
作者: 王艳萍 / 15056次阅读 时间: 2012年6月11日
来源: 晓庄学院学报 2008-3 标签: 弗洛伊德 哈特曼 客体关系 退行 心理学 原始爱 自我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ou(@ NO F5C5}%l9p0摘要:巴林特是布达佩斯学派最著名的成员之一,在精神分析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中,尤其是在推动英国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出了原始爱的理论,是思考母婴关系的先驱者之一;他发展了费伦茨有关治疗性退行的思想,将退行分为良性退行和恶性退行,并认为只有良性退行才有利于治疗。他对精神分析的应用研究举世闻名,尤其是他创建的针对全科医生培训的巴林特小组更是如此。
'}8tw%LA+R%]7w/w#@0
S mO+xO1J/A0巴林特对客体关系理论与治疗实践的发展心理学空间 O4`$d9O0J"A#W"HJO
王艳萍心理学空间&Q:L^4E+p4o y_ b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eS3gX6]R#^)|1du#[02008年3月第2期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心理学空间uU)[Yy_.{_9c
中图分类号:B561心理学空间/[F4U&m%x%X"W9f
文献标识码:A
[Z/S9E7T3fk0文章编号:1009..7902(2008)02..0097..05心理学空间oT2t8na+A7DB*v

cFQg'z/Y0心理学空间3W&ie"x$QjP
关键词:客体关系;原始爱;退行心理学空间3bH~}q3V J
心理学空间&|I(g qJp`$_$y
一、引言
({7aig[Q0
C0W2s?1w,N_ c@1]^)s0迈克尔·莫里斯·巴林特(MichaelMauriceBalint1896~1970)于1896年12月3日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是费伦茨的学生和同事。后来,由于纳粹的迫害,他移居英国曼切斯特,最后定居伦敦。他创建了巴林特小组,进行全科医生的培训,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巴林特运动,发展了英国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促进了精神分析和全科医学的融合。心理学空间-k EXC$?|.KmJ3[ z

L3d0z g-}Am#Le0巴林特的客体关系理论是建立在弗洛伊德,尤其是费伦茨的理论基础之上。他长达40年的研究涯主要集中在客体关系的发展及其与精神分析技术的关系上。巴林特对客体关系的阐述包含着其个体性欲观。他认为,个体性欲的发展必然伴有客体关系的发展,客体关系的发展就是爱的发展。原始客体爱的阶段是生命的最早阶段。这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后来所有的客体关系都可追溯于此。[1]84而原始客体关系或原始爱状态的瓦解导致了基本缺陷。在临床治疗中,巴林特认为,分析师必须创造适当的氛围让病人退行到基本缺陷区域,重新学习爱和恨的新方式,抛掉以前所获得的病态的强迫方式,从而获得一种新的、更成熟的客体关系,以实现“新的开始”,这是治疗所要达到的目标。
.Gv2]x4D0
o#s6oRM!d4r0二、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
u4q9h$l x0
m(g"a&P { K*_;]0巴林特的思想非常大胆,极具新颖性,尽管不为当时主流精神分析所接纳,但随着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其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巴林特一生进行了40多年卓有成效的研究,撰写了许多论文和著作,对其精神分析理论和临床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推动了客体关系学派的发展。心理学空间*s2V hobz

,b&s FZsS6X0(一)心理的三个区域心理学空间4A*IQ'XVb]P WV p
心理学空间(E's!UN}p
巴林特根据单人、双人和三人心理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心理机能格局,即心理的三个区域或水平:创造区域(the area of creation)、基本缺陷区域(the area of the basic fault)和俄狄浦斯区域(the area of the Oedipus conflict)。其中,基本缺陷区域即两人关系是巴林特强调的重点。
%rfEo&jvs0心理学空间)`_b1Nmj2P
1.俄狄浦斯区域
F/@v?Mz0
:fUQP1vC8wQ(`@0俄狄浦斯区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在俄狄浦斯区域所发生的任何事件,无论是与前俄狄浦斯或前生殖欲期的经验有关,还是与俄狄浦斯期或生殖欲期的经验有关,都是在一个三人或三人以上的关系中发生的。也就是说,除了主体之外,至少还涉及两个相关的客体。而这两个客体既可能是俄狄浦斯情境中的两个人,也可能是在口欲期或肛欲期范围的某个人和某个客体。[2]15
3Q2^0^(ts(E0
7V g8x{KyX5]M0在俄狄浦斯区域所遇到的问题都与冲突有关,因此,俄狄浦斯区域又称为俄狄浦斯冲突区域,而心理冲突是该区域起作用的动力学力量,这是其第二个特征。俄狄浦斯情结或冲突是所有人类发展的核心情结。这种冲突是由主体与其两个相关客体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所导致的矛盾引起的。虽然这种冲突是俄狄浦斯情境中所固有的,但却都能加以解决,至少能得到很好地调解。心理学空间b+uJ;J)@#m

Zx#| E7am]*~`0俄狄浦斯区域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是,成人的语言是一种恰当而可靠的交流工具。[2]16在俄狄浦斯区域,当分析师用成人的语言解释俄狄浦斯期,甚至前俄狄浦斯期、前生殖欲期的事件时,病人能够理解分析师的语言,将之视为一种解释,语词对医患双方具有相同的意义。
MK0HKS0
sy7v,J4D:wa02.基本缺陷区域心理学空间+c.c0` q4tU
心理学空间3uU+p8U"~C
基本缺陷区域与俄狄浦斯区域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成人的语言在描述该区域的事件时往往是无用的,病人常常无法接受解释或易产生误解,病人不再将分析师所作的解释体验为一种解释,正常的语言丧失了约定俗成的意义。相反,病人将之视为一种蓄意的攻击、暗讽或侮辱等迫害性内容,或是某种让人高度愉悦、兴奋、满足的诱惑性内容。此时,普通的语词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其意义都突然变得极其重要,且具有力量。事实上,甚至分析师的每一个姿态或动作都具有了超越现实意义的重要性。
RQb3K T(i0心理学空间?C L? C4dF
基本缺陷区域的第二个特征是,发生在该区域的所有事件都仅仅是双人关系的。这种双人关系是一种更为原始和罕见的客体关系,与平常所观察到的成人关系有着本质的差异。在这样一种双人关系中,只有其中一方是重要的,而且只有他的愿望和需要才有价值,必须得到关注;而对于另一方而言,尽管其力量也很强大,但是只有当他愿意满足第一方的需要和愿望,或者决定不满足它们而让他们失望时,才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他的个人兴趣、需要、欲望、愿望等都不存在。心理学空间1r4?]4`N v(I

@'z&L:s9}0此外,在基本缺陷区域起作用的动力学力量,既不是一种本能形式,也不是一种冲突形式,而是一种缺陷形式,即某种在心理上被扭曲的或缺乏的东西,从而产生一种必须要更正的缺陷。以巴林特的观点来看,基本缺陷的起源可追溯到个体早期形成阶段中的生物或心理需要与整个相关时期所得到的物质或心理关爱、关注和情感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产生了一种缺乏的状态,其结果和后效似乎只在某种程度上才具有可逆性。[2]22心理学空间2{u'Jy"oC
心理学空间 L"u%Ry(w(o:Q
3.创造区域
l/}X ]+RxG-ba0心理学空间/t8abi~,K8R%S.i
根据巴林特的观点,创造区域只具有一人关系,它没有外部客体的存在。主体就是他自己,而主体主要关注的是从其自身产生某种东西;而这种产生出来的东西可能是一个客体,但也不尽然。[2]24属于该区域的不仅有最典型的艺术创作,而且数学、哲学、获得顿悟、理解某人或某事,甚至身体和心理的患病以及从疾病中自然康复的早期阶段等其他重要现象也都包含在创造区域中。然而,由于没有外部客体的存在,因而也就没有外部的客体关系,没有移情关系可以发展。分析师的分析方法在该区域变得无能为力,只能借助于不可靠的推理和归纳,因此,所获得的创造区域的知识变得极其有限、不确定。巴林特认为,尽管在创造区域没有客体,只有主体自身的存在,但是在某些时候,主体并非是完全孤独的,在他的心理区域还存在某种东西,巴林特称之为“前客体”或“客体雏形”。从“前客体”向恰当的“客体”转变的创造过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不可预知的。创造的速度既可能非常缓慢也可能闪电般迅速。这些在艺术和科学创造过程中都时有发生。他还认为,俄狄浦斯区域的强烈冲突可能会提高或限制创造过程的速度。但起重要作用的是主体创造区域的心理结构。
*X+J&W|(d L0
(U+j!_S;Z*f_0(二)原始爱的理论心理学空间&_c+kYH
心理学空间8D(dSLa)gT"HP6J(}H F
1.原始客体爱心理学空间K^A w qa&K|
心理学空间,c3KpBc f0Z
巴林特认为自恋是一种继发现象,从来都不是原始的,而这一观点正好与弗洛伊德的原始自恋理论相反。“原始自恋”的理论假定,在子宫外的生命初期没有客体存在,是一种未分化的状态,个体和环境之间没有任何界限,所以个体也不能意识到外部世界。而巴林特则认为,婴儿一经诞生就立即拥有了一个原始的客体关联。婴儿与母亲的客体关系是原始的,是一种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假设,它出现在最早期的、最深远的、最原始的心理层面中。在否定了弗洛伊德的原始自恋理论的基础上,巴林特提出了原始客体爱(primary object love)或原始爱的理论。巴林特根据客体的力比多投注,阐述了原始客体爱,即原始客体关系的最早期状态及其发展。巴林特认为,个体出生于一个从生物学和力比多上都与其环境具有密切关联性的状态。出生前在母亲子宫里的胎儿对环境的依赖最强烈,因此胎儿时期对环境的力比多投注要比儿童和成人时期更加强烈。而此时子宫内的环境可能是一种未分化的状态,这种环境不仅没有客体的存在,而且还没有结构,尤其是没有针对个体的明确界限,环境和个体相互渗透,共同存在于一个“和谐的融合”(harmonious mixup)之中,也就是说,自体与环境和谐地、相互渗透地融合在一起,没有客体的存在,只有无尽的物质和广柔的和谐。
5~@q\Yfb's0心理学空间? M6^ PW w|
然而,出生却是一种创伤。由于环境的彻底改变打乱了这种平衡,并在一种真实的死亡威胁之下,迫使个体开始一种全新的适应形式。这从一开始就极大地促使个体和环境的分离。因此,自我和客体开始在这种物质的融合中,从无尽广柔的和谐的破裂中出现。与以前比较友好的物质相比,客体有着坚实的外形,明确的界限,而且必须受到认可和尊重。力比多也不再像从伊底流向环境那样均匀,在出现的客体的影响下,有了稀薄和浓缩的变化。而且,由于客体的出现与先前宁静的和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力比多也退回到了自我,这就促使其试图重新获得第一阶段的“一体”(oneness)感觉。因此,这部分力比多确实是自恋的,但是继发于原初的环境投注,即次级自恋(secondary narcissism)。心理学空间$K.q |4sn4]~ k
心理学空间#^ e/B2E,g2g'Lgu#l
2.两种性格类型:亲客体倾向和疏客体倾向心理学空间:V/f;kfLo

NM@Ij2bD0由于遭受出生、与客体分离等不可避免的挫折,使得原本和谐融合的世界被摧毁,从而出现了坚实的客体。为了对这些创伤事件做出反应,婴儿或病人可能会使其客体关系朝着亲客体倾向(ocnophilia)和疏客体倾向(philobatism)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两种性格类型,即亲客体倾向性格和疏客体倾向性格。根据巴林特的观点,在亲客体倾向中,客体被认为是安全的、让人舒适的,而客体之间的距离则是危险的、可怕的。而在疏客体倾向中,客体是敌对的、威胁的,而客体间的距离被体验为安全的、友好的。心理学空间+[*l5B.y:\b,W L\
心理学空间%Yr"_2E7H K*CZ
因此,亲客体倾向的人总是生活在客体会保护他的幻想中,因而有接触和靠近客体的强迫性需要,他对客体出现的反应是依附这些客体,并内射它们;他觉得客体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当需要它们时,能随时奉命。而疏客体倾向的人则幻想他的自我技能(ego skills)会保护他远离危险的、潜在不友好的客体;因而其强迫性需要是观察环境中是否有潜在危险的客体出现,并使用其自我技术将之转化成友好的、危险性较小的客体。巴林特将这些自我技术总结为尊重(regard)、关怀(consideration)、关注(concern)和照看(looking after)等情绪态度。[3]36心理学空间J p^+z&Wb

(iRaG5u0o0巴林特还将这些亲客体倾向和疏客体倾向的态度进行了延伸,使其不仅包含了人际关系的外部世界,还包含了思想和理想的内部世界。亲客体倾向会强烈地依附于他熟悉的思想、信仰和习俗,且觉得很难与它们分开。另一方面,疏客体倾向则喜欢抛弃旧思想,而准备寻找新思想,但是新的思想不会比那些被抛弃的思想持续得更久。这些态度对考察治疗中的心理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巴林特还探讨了爱、攻击和仇恨以及自体性欲与这些状态的关系。心理学空间'xV3e'C1}i?|\

*}BB"E"[L8C&R0更重要的是,巴林特还将亲客体倾向和疏客体倾向都归入了基本缺陷的范畴。他认为这两种性格类型是个体为了重新获得原始客体爱阶段的一体感,即与未分化环境的相互渗透的和谐融合而发展出来的病态方式。
;r J&MG!Z p-_u0心理学空间Ld!_;LG\VY9A
三、对客体关系治疗实践的发展
?oU ^3s0
~6bZ,{4O0(一)退行与“新开始”
!|3m7P#vHBX0
.c EU I{DS:x'P]0巴林特认为,治疗效果取决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退行”到基本缺陷区域的能力,取决于分析师具有创造让病人退行到基本缺陷区域所必需的氛围的能力,从而使病人发现他所要退行到的基本缺陷区域,以重新获得一种不同的、更成熟的客体关系。因此,退行就意味着:回到错误开始发展之前的某一原始状态;同时发现一种新的、更合适的与爱和恨的客体相联系的方式,以达到进步,即一个“新开始”。“新开始”是治疗所要达到的目标,意指在分析过程中给病人机会以重新学习爱的新方式,抛掉以前所获得的病态的强迫方式。心理学空间J$w~^!|)~9^9_+H

GP6YG!xU G~0巴林特描述了一些在分析师看来是适当满足感体验的病人行为,例如,允许额外的会面,分析师会在分析的某一阶段的周末打电话给病人;允许病人握住分析师的手等。伴随这些满足的是,病人在分析中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因为这为病人提供了爱和恨的新方式。而且重要的是,这些作为“新开始”的满足经验只有在无害的(arglos)氛围中才可行。因此,无害的氛围是“新开始”的前提条件。而这种让病人在无害氛围中体验满足的分析师,巴林特称之为客气的(unobtrusive)分析师。心理学空间 jz3x(an,l.y$be

;ZT)C9N5G!Q5S0此外,巴林特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无害的”氛围和“新开始”的经验与原始客体爱的关系的相似性。他指出,在原始客体出现之前还有一个阶段,即未分化的环境阶段或是原初物质阶段,这是一个和谐的相互渗透的融合阶段。巴林特所指的!原初物质.是水、土、火和空气这些原始的哲学元素,它们的主要特性是不可毁灭性(indestructibility),这正好类似于分析师在“新开始”的早期阶段中的作用,“他必须在那里;他必须极具柔韧性;他必须没有阻抗;他必须一定要是不可毁灭的,而且他必须让病人和他存在于一种和谐的相互渗透的融合中”。[2]138所以,分析治疗期间的退行,即“新的开始”的早期阶段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类似于原始关系结构的客体关系。巴林特指出,解释和客体关系都是退行的治疗性动因。心理学空间"w d6x6dH1|

k\$b@|aZ |H0(二)退行的类型:良性退行和恶性退行
?u:T\xhD0
qoqdxVwW0在临床经验中,巴林特将病人分为两类:在退行或“新开始”发生的阶段中,有的病人经过治疗自动从其原始世界中走出来,并感觉好多了,或甚至被治愈了;而其他一些病人似乎并不如此;当他们的一个原始愿望或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有一个新的同样过分而急迫的愿望或渴望出现。这将导致类似成瘾状态的发生,这些案例很难处理。[2]138巴林特将第一类病人的退行称为良性退行(benign regression),其退行的目的在于再认,因此,他们在退行中只需要分析师如同原始关系中的原始物质一样,不采取任何行动,只需要在那里,并默许他们使用外部世界来处理其内部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内部生活的存在和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体性。第二类为恶性退行(malignant regression),其退行的目的是通过外部世界,即分析师的动作来满足其本能渴望,所以其退行的目的在于满足。虽然两者都有外部世界和客体的参与,但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心理学空间$t(Wbz3{Zy:i:F5M&pU
心理学空间/[-ql8d2o:Z:R8w
这两类退行在临床上有着不同表现特征,巴林特将之分为群集A和群集B。[2]146属于群集A,即良性退行的大部分案例的临床特征是:与原始物质的原始关系一样,很容易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无害、无猜疑的关系;退行会导致真正的开始,并以真正的新发现而结束;退行的原因是再认,尤其是对病人的内部问题的再认;需要、希望或要求只有中等强度;在临床症状中没有严重癔症迹象的表现,在退行移情中也没有性亢奋的因素(genital-orgastic elements)。而与此相反,属于群集B,即恶性退行的大部分案例的临床特征是:因为相互信任的关系极其不稳定,所以无害的、无猜疑的氛围反复破裂,而且不顾一切的依附症状发展为防御和再认另一个客体的可能性经常降低;在尝试达到“新开始”方面有几次不成功,而且需要和需求的无止尽的增长和类似成瘾状态的发展不断构成的威胁;退行的目的在于外部行动给予的满足;需要、期望或需求的强度极高;在临床上表现出严重的癔症迹象,而且在正常的和退行形式的移情中都表现出了性亢奋的因素。心理学空间(i5`)f RIMO6S;Z

$J$@c ?'K;Q0[q*[K0这两类退行的区分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恶性退行通常发生在分析的早期阶段,而良性退行倾向于发生在分析的后期阶段。第二个标准是,在恶性退行中,通常需要的是由分析师带来的某些满足感,而在良性退行中,通常需要的是分析师在那里。第三个标准是,在恶性退行中,反移情中所体验到的氛围或情绪常常是强烈的、充满激情的,而在良性退行中,则是较为平静的、信任的。巴林特强调,退行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都不仅取决于病人、病人的人格和病情,而且还取决于病人的客体,即分析师及其对他的反应方式。因此,退行不仅仅是一种内心的现象,还是一种主体间的、人与人之间的现象。心理学空间o_ |7y2F8y0G
心理学空间 eo.@)L8q!?
(三)退行的治疗观心理学空间*Lp4v+W[

pgH tC1V0巴林特提出了治疗性退行与原始爱和基本缺陷的关系。他认为,如果病人的强迫方式和客体关系来源于病人内部的冲突和情结,那么适当的解释就能帮助病人解决它们。然而,如果强迫方式来自对基本缺陷的反应,那么解释就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作为治疗工具的语言,在基本缺陷区域已丧失了其可靠性。巴林特认为,在这些情况下,除了解释外,必须考虑其他的治疗性动因。因此,最重要的是,根据其强迫方式帮助病人在分析情境中发展一种原始关系,并将它维持在一种不受干扰的平静状态,直到他能发现可能的新形式的客体关系,体验它们,用它们进行尝试。因此,治疗的重要任务就是创造条件以阻止基本缺陷。心理学空间+k9y3YRL:U

U*`n [PZ/ka0为了促进原始关系的发展,巴林特提出了分析师要避免的三件重要事情。第一是要避免一开始就将每一件事都解释为移情,因为如果将每一件事都解释为移情会使分析师!成为病人强有力的、知识渊博的客体,从而迫使他们退行到“亲客体倾向”的世界.。[2]166第二是分析师“不要像明显成形的独立客体那样去做。也就是说,他必须让病人与其相联系或共存,好像他就是原始物质之一”。[2]167巴林特认为,这意味着分析师应该忍受一些形式的显露,同时还应该接受病人投射的和内射的认同,而不要急于将这些向病人解释。第三是要避免成为病人眼中全能的分析师。他认为,这是此阶段治疗中最艰难的任务之一。
t-V*fi+F p(A0
"Y,B6u#Bx+xU0四、结语心理学空间'{4|t.S0\3Hp
心理学空间+IyVda~3j
巴林特是布达佩斯学派最著名的成员之一,也是英国客体关系学派最具创造性的分析师之一,他对英国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s\*?hv1F8t]0
2M4w*L1u$A0首先,继承并发展了费伦茨的学说。巴林特作为费伦茨的学生,不仅从纳粹的火焰中抢回了费伦茨的著作,还继承和发扬了费伦茨的思想,使其不至于被世人遗忘或曲解。和费伦茨一样,巴林特也认为,婴儿与母亲的客体关系是原始的。在开始提出原始爱理论时,巴林特认为这是一种被动客体爱的原始阶段,该阶段婴儿的目的是无条件地被母亲爱,其生理基础是母亲和婴儿之间的本能相互依赖。后来他才认识到原始客体爱是一种积极的客体爱。而且,巴林特的治疗性退行技术的思想也是从费伦茨发展而来,如巴林特认为,客气的分析师在无害的氛围中可以让病人通过一定的身体接触来满足。
n8B c0Rv h~k}p0
~.lPY-m |k't K!w0其次,理论富于创造性。巴林特在提出治疗性退行的概念时,将退行分为良性退行和恶性退性两类,认为只有良性退行才有助于治疗。在退行理论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新的开始”的概念。他认为,只有退行到基本缺陷的水平,发现了更合适的体验爱和恨的新方式,才能达到“新的开始”。“新的开始”是治疗所要达到的目的,而这些只有良性退行的病人才能实现。巴林特还对弗洛伊德的原始自恋理论提出挑战,首次提出了原始爱的理论,并认为自恋是一种继发性的现象。他还提出了人类心理的三个区域,即创造区域(单人心理学)、基本错误区域(双人心理学)以及俄狄浦斯冲突区域(三人心理学)。在精神分析技术上,巴林特是最早提出反移情的人之一,并且还提出了新的创伤理论。他的这些思想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再次,促进了全科医学实践与精神分析技术的结合。巴林特通过创建巴林特小组,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医生发现和解决他们在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其精神分析思想和技能发展。在此基础上,他还在国际范围内发起了巴林特运动,在多个国家建立了巴林特协会,定期开会和出版杂志,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科医学和精神分析的相互融合。
Vlz0E&Oy9hVB5mg0
yl7g0kfV.r0然而,巴林特的理论与实践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理论内容庞杂,缺乏系统性。巴林特的多部著作都是对不同时期所发表论文的整理。因此,在每本著作中往往会包含多个关联不大的概念和理论。虽然这些概念和理论在以后的著作中会有所发展,但并没有形成一个前后密切联系的系统体系。第二,某些概念晦涩难懂。在巴林特的理论中,有许多新的术语与概念是其自创,并借助于希腊文、德文等语言来表达,不但概念的具体意义难以准确界定,而且发音绕口,拼写复杂,难以理解和记忆,如亲客体倾向的(ocnophilic)和疏客体倾向的(philobatic)、无害的(arglos)氛围和客气的(unobtrusive)分析师等。同时,巴林特的许多纯理论著作都没有提供足够的临床例证,以便于读者辨别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这些都影响了其理论的发展和传播,也是其理论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的原因。第三,某些理论还存在争议。例如,许多精神分析师并不认同治疗性退行,尤其是治疗师和病人之间的身体接触,因为在他们看来,靠得太近似乎会产生一种诱惑。而且,他的良性退行的理论、原始客体爱和恨的理论、!新开始.的理论等也都受到了争议和挑战。心理学空间5j"mI@#C5iU

6\oA/R f;o4I#K0 心理学空间)`F _\w/I2N

心理学空间rYP4o$L }dJ

参考文献:
"C1{a oy9dU0[ 1 ] Ba lint, M. Pr im ary love and Psychoana lytic Technique [M ]. N ew York: Liver ight Publish ing Co rpo ra tion, 1965.心理学空间e%C PK m
[ 2] B alint, M. The basic fau lt: therapeutic aspects o f regress ion [M ]. London: Tav istock Pub lications, 1968.心理学空间"tr^RW2O"?'W
[ 3] Ba lint, M. Tr ills and regressions[M ]. London: H ogarth Press, 1959.心理学空间J;E E B;B3VwY|
心理学空间t+cel F;R|6B/{
(责任编辑: 魏.. 静)
Qv2caPvK5?"h0Balint..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ObjectRelation Theory and Therapeutic Practice
@&\ U%q|mU+XW0WANG Yan..p ing ( Co lleg e o f Educationa l Sc ience, Nan jing Norm a lUn iversity, N an jing 210097, China) Abstract: Ba lint is one o f the most famous members of Budapest schoo.l H e plays an impo rtant role in the further deve lopment o f psychoanalyt icmovemen,t especia lly in promoting the grow th of Br itish ob ject re lation schoo l of psy.. choanalysis. H e introduced the theo ry o f primary lovew hichm akes him one o f the forerunnersw ho exam inedmo th.. er..in fant relat ions; he developed Ferenczi..s ideas of the therapeu tic regression by d iv iding regression into two types: ben ign and ma lignan,t w ith the former being therapeut ically he lp fu.l H is psychoanalytic applied w ork is w ell know n, especially the Balint group wh ich he created to train general pract icers. Key words: ob ject relation; pr imary love; regression 心理学空间+yj&B.^OA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弗洛伊德 哈特曼 客体关系 退行 心理学 原始爱 自我心理学
«Antigone’s Dead Mother:On a Clinical Interpretation of Enid Balint and … 巴林特/貝里恩 Michael Balint
《巴林特/貝里恩 Michael Balint》
The Basic Fault: Therapeutic Aspects of Regression基本缺陷:退行的治疗角色»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