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刘向雄
作者: 刘向雄 / 9354次阅读 时间: 2012年2月29日
标签: 布伦塔诺 托马斯 现象学 阿奎那 意向性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v5AgxxM9ly

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刘向雄
oKs/FN4UY0
D,M0xH-}$aj+M0布伦塔诺是现象学运动的先驱,他的意向性理论对胡塞尔的现象学又直接的启示作用,对胡塞尔影响颇深。但是,这并不是说,研究布伦塔诺是进入胡塞尔现象学的一把钥匙,而是,沿着胡塞尔的思想轨迹来研究现象学,布伦塔诺自然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国内没有布伦塔诺的著作译本,在资料来源上贫乏,所获得的资料多数是转引而来或是二手资料,因此,无法保证对他的“意向性”理论理解的完整性。 心理学空间&^YNvld*B;Q
心理学空间WQ;e#p X!Q jr
布伦塔诺认为:“每一种精神现象都是以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称作对象在意向上的(有时也称作内心的)内存在为特征的,并且是以我们愿意称作(虽然并非十分明确地)与内容相关联,指向对象(这个对象在这个语境中不应理解为是某种真实的对象)或内在的对象性为特征的。”①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意向上的(有时也称作内心的)内存”怎么理解,这种提法来源于中世纪的托马斯主义,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有一种“理智”或“理解”的能力,这种理解或理智的能力在于与事物相联系,比如他区分了“想”和“想到”,“想”所针对的仅仅是指向事物,直接指向对象而不加任何的判断和情感,如“我在想我的家人”,而“想到”则指向对象并且有所思,例如,“我想到明天的工作将会很累”,那么,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指向,而且还有所判断。②因此,布伦塔诺认为的这种“意向上的(有时也称作内心的)内存”可以说是意识所特有的特征,即意识有指向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指向其所指向的内容,这种内容就是对象。其次,是否所有的指向都有一个真实的对象与之相应?实际上对象的存在与否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意识的这种指向的能力,因此,意识的对象不一定就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比如“英国总统”这一对象,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存在这一事物,但是,在意识当中却可以显现出来,在这里,意识实际上把“英国”和“总统”这些现实存在进行粘和,从而使这一意识显现出来(关于这一点,我在其后还有详细论述)。这是意识的特征,布伦塔诺把这一特征总结出来“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包含某种作为其对象的东西,虽然它们并不是以相同的方式包含的。”③因此,在我的心理现象当中,都是在对象的基础上的意识活动,没有离开对象的意识活动。因此,“没有某种被听到的东西,也就没有听;没有某种被相信的东西,也就没有希望;没有某种被渴求的东西,也就没有渴求;没有某种我们感到高兴的东西,也就没有高兴,如此等等。”④我的思考、感觉、判断、情感和意志都是有对象的,脱离开对象纯粹的意识活动是没有不存在的。同时,“这种意向性的内存在仅限于心理现象所独有,物理现象没有显露出任何与此相似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心理现象,即把他们说成是通过意向方式把对象包含于自身之中。”布伦塔诺对于心理现象进行了区分,他把心理现象分为三个基本类别:表象、判断和爱与恨(情感活动)。下边我将分别对这三个基本类别进行论述: 
U |'cn.P~iv0
S&Q2Y2QeG7{#D0表象。布伦塔诺的“表象”概念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日常所说的现象,即如同通过摄像机拍摄出来的每一瞬间的胶片一样,它被储存起来并且成为回忆的材料,表象是相互独立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一种意识活动,即意识的表象能力,也称之为表象活动,即我能够使某种东西成为表象的能力。在表象活动中,被表象的东西成为被表象之物。在其中,首先要界定的是:被表象之物为何?就通常而言,被表象之物指的是外感知的对象,即可以由我的感官所捕捉,例如光、声音、质地、气味、味道等等,如我的眼睛看见一株玫瑰花,鼻子可以闻到它发出的香味,我的手可以摸到它的锐利的刺等等都成为被表象之物。但是任何感官都不能够形成整体的观念,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只有通过意识对表象的整合才能形成整体的观念。但是,问题在于,意识活动并不一定就是直指当下的被表象之物。比如我现在想起我在大学时代的某一天读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很显然,当下不可能重新回到大学时代,重复当时的活动,但是,虽然并没有这本书、这些文字在我的感官面前,我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书中的章节,在我的这种意识活动中,何为被表象之物呢?对于这个问题,布伦塔诺提出了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区分,“第一对象是心理现象所涉及的外部现象,第二对象是心理现象本身。”⑤这样一来,第一对象在当下被表象之物所呈现出来的表象,它是当下的存在,而“每一所谓事物的个别当下存在都已经是一个被表象的存在。”⑥它总是不断出现和消失的。但是也能够引起诸如情感、判断、意志等心理现象与之相关联,这就是由前一天获得的表象即我的第二对象——心理现象本身——引起的,它与我的心理现象而不是与外在的被表象之物相关联。因此,表象活动本身也可以成为表象,成为意识活动的基础。另外,情绪、意志、判断等等由对象引起的心理活动同样能够成为表象,成为被表象之物和意识活动的基础。这样一来,表象活动的对象,被表象之物的范围就可以确定了,它不仅仅指的是外感知的对象,也指的是内感知的对象。 心理学空间!d%?wLL%b L@

EUFp ]#d-C H0判断。判断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同样奠基于表象,没有无对象的判断,判断总是对某物的判断。例如,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可以断定面前的这株花是玫瑰花。在这一判断中,离不开以表象作为基础。它首先是对被表象之物的表象活动形成表象,以经验为依据,不断地与以往的经验表象相对比,从而根据经验中的玫瑰花的主要特征来判断表象中的花是否是玫瑰花。那么,经验是什么呢?经验是意识的一种整合能力,如我对玫瑰花的经验就来自于书本知识和我个人的体验,前者是别人的总结,后者是我在实践中的不断的体验的结果。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体验,不断地归纳和演绎,我们就获得了被称为知识的东西,知识离不开记忆,它总是和记忆中的表象相联系。 心理学空间{Q.p,W9q3\tvSE
心理学空间 y^L y&Kb
爱与恨(情感活动)。作为一种情绪体验,似乎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对象来关联,例如,我生气、爱、喜欢、愉悦、恨等等情感活动的出现,它似乎是我个人的纯粹心理体验,而与表象无关。但是,情感活动总是在某种情境下的情感活动,尽管有些情绪体验看上去是莫名其妙的,但是仍然是与对象相关联,例如我现在感到了一种焦虑,但是为什么感到焦虑呢?它并不是无缘无故的焦虑,虽然表面上看来没有直接的原因,可细细想来,仍然可以找到原因,是因为我昨天看到了一场车祸,看到了死亡,所以面对死亡而使我自己感到了焦虑,害怕自己也和他人一样死亡。在情感活动中,可以由第一对象引起的,也可以由第二对象引起的,如我看到玫瑰花就心情舒畅,看到玫瑰花这是一个看的表象活动获得的表象,而以看到玫瑰花相关联引起我心情舒畅则是我的情感活动,它是由第一对象引起的。而第二天我想起这株玫瑰花同样心情舒畅,又如,我听到了一曲钢琴曲,是克莱德曼演奏的《爱情故事》,这时候引起了我的悲伤,这是由第一对象引起的,是由我的听的这一表象活动引起的,但是,在听到这首曲子时,我还回忆起《爱情故事》这部电影,它的伤感的气氛始终围绕着我,同时,我想到了我感情道路的坎坷和未来的不确定,使自己伤感和迷惘,这种情绪体验是由第二对象引起的,是通过我对曾经感觉到的表象的回忆引起的。 
g-R N#{)lnj7k~}0心理学空间3p i:p5Y5GO
由此可见,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与对象相关联,都是以表象作为基础并且有表象引起的。没有脱离对象的心理活动,没有不依赖表象的心理现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伦塔诺认为“我们把心理现象这个名称表示表象以及所有以表象为基础的意识显现。 心理学空间%y!V|_t
心理学空间5Aj0P(Xzm[i?
注释:心理学空间.iq {-oNL5o

E)mlz j:wm(\&|S{#u0①赫伯特.施皮格伯格 著 王炳文 张金言 译 《现象学运动》 商务印书馆1995年10月第一版 78-79页心理学空间_B_Wo
②参见 安东尼.肯尼 著 黄勇 译《阿奎那》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 105页
U,uys%} Y b4P0③同① 79页心理学空间-NE+WJ M9k,[&Bf+{
④同① 80页心理学空间7k!`9@9L1Wz.zZ4h
⑤同① 81页心理学空间\/tWC'_
⑥转引自:厉才茂 《表象、客体化行为与意向性》 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三期 39页
%kYuz9]#I/G&{0⑦同上.心理学空间~-}cfR/j+ABS
心理学空间@\7w R;I*T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布伦塔诺 托马斯 现象学 阿奎那 意向性
«回忆布伦塔诺 by 胡塞尔 F.C.布伦塔诺 Brentano
《F.C.布伦塔诺 Brentano》
没有了»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