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积极想象形成的四个阶段
作者: 冯建国 / 20420次阅读 时间: 2012年2月24日
来源: 积极想象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标签: 积极想象 集体无意识 心理分析 中国文化 意识自我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5u'Gm;`$h z/p/a

荣格积极想象形成的四个阶段心理学空间#t*m&l^ zrWL)N;Ua
心理 心理咨询 心理分析 积极想象 梦 中国文化 集体无意识 意识自我 心灵 积极想象心理学空间U4H)hY&Z0k$f
心理学空间HSxb u\S|
我认为,对于荣格,积极想象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个是自发的无意识阶段,时间大约在38岁(1912年)以前;第二是主动探索与深入研究阶段,时间大致从1912-1928年;三是发现《金花的秘密》与外化形成方法阶段,时间大约是1928-1935年;四是渐进成熟阶段,也即作为态度及自性化进程的积极想象阶段,时间是60岁(1935年)以后,至1954年完成《神秘结合》为标志。心理学空间/[3pBLT,\@[

+X8BG,m A C01.自发的无意识阶段
}*yj*y$l-V$go7C0
X;{ia1i!I3c#ai n0这一阶段的时间,大体是在荣格38岁即1912年以前。心理学空间afqWX"e!c'm8[

'w6t B3Wx6]0由荣格的自传看,从童年开始,他就有生动的梦境,逼真的幻觉,就曾经象庄周梦蝶一样与他的石头对话(后来这种对话持续了一生),并不断地协调他的第一人格与第二人格。无意识意象的大量涌现,使他对内心深层有非常丰富的体验,形成了一种清醒自我和无意识存在间的持久对话。我们或也可以说,他有着“精神分裂样”的人格。对此,荣格自己也曾有很长时间怀疑自己的精神是否异常,不过最终,他成功地协调、整合了二者的冲突与矛盾。但这一阶段,积极想象对于他,只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他还没有意识到并自觉的运用这一方法。[1]
'P P9{5J~]6fk0心理学空间3v!}#f"n/n:l
在这一阶段中,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我们试举两例如下:心理学空间Id oi'i
心理学空间!I.h E ^v
荣格在1935年塔维斯托克的讲演中,解释什么是积极想象时,就曾讲了一个自己儿时的经验:
f Cuv}0
S;H ^5`g0No0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有一个一直未出嫁的婶婶,她住在一幢漂亮的日式房子里。房间里有很多美丽的、古香古色的彩雕,其中有一幅我爷爷的像。他是一位主教,他正走出家门,站在台沿上。从房门向下有扶手、台阶,一条小道通向教堂。他佩带着徽章,站在最高一级台阶上。我的父母允许我每个礼拜天早上去看望婶婶,于是每次我就跪在一把椅子上凝视着这幅雕像,直到我觉得他走下了台阶。我婶婶每次见我这样出神都会说。“嗨,乖孩子,他不会动的,还站在那儿呐。”但我知道我看见他走下来的。[2]
0dnb6Ui5j~0心理学空间m` Wqiv"L
在自传中,荣格用了10页左右的篇幅,讲了如下幻觉的产生及其前后过程,那是在他12岁左右:“天空中,上帝的大粪块从他的宝座上掉下来,把地上金光闪闪的大教堂砸了个粉碎。”开始时,无意识的力量蠢蠢欲动,但是因为意识心理没有准备好,虽然荣格感到恐惧,感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可是无意识却没有办法自发的出来表现它自己。直到荣格经历了3天3夜的艰苦思想斗争,清理了意识-前意识系统的矛盾,想清楚了,坦然面对了,心理平和平静了,这一无意识的力量才自发的涌现出来,表现为上面的意象。[3]
:}F+x%fk/p]pt0心理学空间i5n~_&rYJ*N
2.主动探索与深入研究阶段
2eJJSc3e0
d;f.bu |1k0时间大致从1912年到1928年。在这个阶段的前几年中,积极想象方法对于荣格其实已经完成了,他已经可以驾轻御熟的与无意识进行深入的对话。[4]此阶段的进程又可以分二个过程:先是内在的,与无意识的成功对话;随后是外在的,找到了自己的发现与现实的联结点,也是赋予其现实意义,并惠及生活与社会的过程,这其中的标志之一,便是发现了曼荼罗与身心状态的关联及现实生活的意义。
&q:ZO \Cl+y4[H7T)}m0
gj#K{&G0从1912年开始,由于和弗洛伊德分裂,荣格开始了独自面对无意识的历程。他发现对于认识无意识来说,单纯对梦进行自由联想是不够的。这样使他被迫抛弃一切理论,从现象学方法入手,直接面对无意识意象,“让它发生(geschehenlassen)”,并“观注赋形(betrachten)”,以及“面对求索(sich auseinandersetzen)”。通过这样的三个核心方法,荣格渐渐深入无意识,把握住了各种蜂涌而至的幻象,并成功与之进行了对话。[5]心理学空间~#~;T1j0r"TE#J
在自传中,荣格这样写到:“从一开始,我便觉得毫无疑问,相信自己一定能发现我在这些幻象中所体验到的事情的意义。”[6]为了把握住“暗地里”活跃在我身上的那些幻觉,我知道我得让自己深入其中。我正在不但为了自己,而且还为我的病人而承担起一种危险的事业的想法帮助我度过了好几个重大的阶段。”[7]
\`S ^X,z%a8Z.W0而 1913年12月12日这天,对荣格是一个关键的日子:
XuP-GFNv0
/Wn]-[.H#v0我决定采取决定性步骤。这时我正坐在桌子旁,反复思考着我的恐惧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我让自己从椅子上滑落下来。突然之间,地面在我的脚下仿佛真的裂开来了似的,我于是便掉进了黑暗的深渊。我心里不禁产生了一种恐怖感。但猝然一下,我的脚便踩到了一堆软绵绵、粘呼呼的东西,原来这个洞并不太深。虽然显然处身在一片黑暗之中,我却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过了一会,我的眼睛慢慢习惯了这种黑暗,习惯了这很象迟暮的黑暗。我看到,在我面前是一个黑森森的洞穴的洞口,一个侏儒站在那里,其肤色一如皮革,象是个木乃伊干尸似的。我从他身边挤了过去,从狭窄的洞口走进了洞里……[8]心理学空间/tSMR&Cw3I}-}(u-p ^
经过这以后,慢慢地荣格已经可以很好地深入无意识并于之交流对话。
x'i}/kpL`{0
1?A(t0jRo4xF,[9z0随后而来的工作,是如何为“无论我还是别的其他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寻求现实的意义,“找到与外部世界及与人们的接触点”[9]:心理学空间(\D`Z!P S8~'Q`2N

'l[%Hf F Ac w0……我到处走来走去,脑子里充塞着种种思想,但我却找不到一个人可与之交谈:他们只会产生误解。我觉察到了外部世界和这些意象所构成的内心世界之间,存在着以其最痛苦的方式所表现出的鸿沟。我仍然看不到现在我所理解的这两个世界的互相作用。我看到的只是“内”和“外”之间所存在着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结果使我落入一种极端孤独的状态。[10]心理学空间(~_UW0L5g1@JT
心理学空间%p"} S3aD
使荣格“逐渐开始从黑暗中走出来”的关键事件之一,是曼荼罗及其意义的发现,而这,已经是“快到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了。在1918-1919年间,通过持续地把内心的曼荼罗画在笔记本上,荣格发现:“它看来显得对应于我当时的内心心态。在这些图画的帮助下,我便得以逐天观察我的精神变化。”[11]最终,荣格领悟到:
"eb q!N)^2M:a)\0心理学空间;qpei*d
在1918至1920年年间,我开始明白,精神发展的目标就是自性。没有直线性的演变,有的只是自性的弯弯曲曲的发展。均匀性的发展充其量来说只有在开始时才会存在。尔后,一切便向着这个中心点而发展。这一顿悟使我安定下来,慢慢地,我的内心平静而复归。我知道,在找到曼荼罗可作表现自性的工具之后,我便获得了在我看来是终极性的东西。[12]心理学空间+Rx;] | s*H_h
在荣格晚年的自传中,他高度而充满感情的评价了自1912年开始的这一阶段、他深入无意识的发现与成就。[13]心理学空间7E?g o)jB:|
为了寻求自己内心之旅的现实与社会文化意义,荣格曾在1918至1926年间认真研究诺斯替教的著作;1926年的一个梦后,又开始了炼金术的研究。虽然知道它们与自己的发现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确定。而最终使荣格走出自我内心孤独的事件却是通过《金花的秘密》。
,y6fJ$Ak.W/@T.t0
u?EE#GT W03.发现金花与外化形成方法阶段
J O!]4f:U0心理学空间mD5K8MN\
这一阶段的时间是从1928年收到卫礼贤寄来的《金花的秘密》开始,到1935年塔维斯托克的讲演中,荣格首次使用积极想象这一概念来表示他心理分析的独特方法为止,这一年,他刚好60岁。
5w+O.~;_ H(T8S8Q H0心理学空间.NK"{%E|X0N_
《金花的秘密》的发现,对荣格的心路历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荣格孤独的内心之旅寻找到了文化与社会历史的知音,旁证了他十几年的探索成果的真实性与科学性[14],同时“只是读了《金花》的文本之后,对炼丹术的本质我才开始逐渐了解”[15],而这,也开启了他晚年,历时13年的炼金术研究。心理学空间,f4{9^1po-qi;U#M
心理学空间1b4]QQ9r(@%pr
在1929年的《金花的秘密》评述中,借助对中国道家内丹整合意识与无意识的方法与原理的心理学的再发现与解读,荣格用他深入无意识研究的经验与成果,较系统的阐述了意识自我如何与集体无意识整合的若干问题,蕴涵着丰富而庞杂的积极想象素材:如何深入无意识,其步骤与程序,方法与形式,进程及结果,乃至意识扩展,灵性转化,曼荼罗与自性及自性化,等等,在评论中均有所论述。[16]心理学空间u4j9]\Id"|8j9W3JL$D
1935年,荣格最终确定并使用积极想象这一概念;此后,积极想象便大量出现在荣格的著述与讲演中,其内容,也变得相对明晰而简明。心理学空间 bqG)v#rhgh

b Ghq W5zG} S1y04.渐进成熟阶段,也即作为生活态度及自性化进程的积极想象阶段
)S1W6`!eq(i'| y/T~0心理学空间 V}7}e+P~
这一阶段开始于1935年,也即荣格60岁以后,至1954年完成《神秘结合》为标志。心理学空间ho6I9I R K?YM+i@
心理学空间\&v4Jt&Iy/l
荣格在他生命的后期,也即思想较为成熟期,曾历时13年(1941~1954)的时间,完成了其巨著《神秘结合》,此书的副标题是“对炼金术中心灵对应的分离与整合的探索”。荣格曾称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书,可见他对这一研究的重视。
;B)L [9iA0[I0
"r-P*?5RM0在此书中,荣格阐述了积极想象是如何作为自我认识的途径,以及积极想象是如何反映在自性化过程中的。此时的积极想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看光的方法”或“观看的艺术”,它甚至超越了“观看”与“光”本身,而渐成为完整,也即成为整合意识自我与无意识为自性的道路,甚至,它就是自性化进程本身。我们也可以说,它是积极想象的高级阶段。对此一进程,《神秘结合》中有详尽而具体的说明。而其中的部分内容以《移情心理学》出版,可以看作是对积极想象——也即自性化进程的简略说明。[17]
'O1n ~XM*E0心理学空间&A2lMm2c|*X
5.一点说明
})Q/h+CuZ1~0心理学空间D:Lw0}}L
需要做一点特别的说明是:对以上四个阶段的划分,忽略了荣格1916年的手稿《超越性功能》关于积极想象的思想。之所以这样做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这部手稿虽然有关于积极想象的重要思想,但是直到1958年才被重新发现。以荣格及分析心理学对待无意识的态度:我们尊重这种遗忘,换言之,遗忘本身是有意义的。对于1916年的荣格而言,《超越性功能》是无意识的灵光乍现,并没有被整合进意识自我并外化为社会文化;随后,它又淹没于无意识的沉沉黑夜中了。直到十二年以后,来自中国的金花照亮这黑暗的一隅;又过了五、六年的时间至1935年,我们看到,作为方法论的积极想象的整合才渐趋完成。
n:k?6bQh Ini_0
j){m?KeK9X(P0研究生毕业论文《积极想象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第3.2 节 转发请注明心理学空间^}w+iON1_we
作者: 冯建国心理学空间1z(m#B Y2QhT'vi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积极想象 集体无意识 心理分析 中国文化 意识自我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 心理分析模型
《心理分析模型》
IAAP 分析心理学国际组织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nalytical Psychology»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