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電影中的偏見
作者: 電影達人林木材 / 7342次阅读 时间: 2012年2月01日
来源: wordpedia 标签: Banaji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m"j"Tn;Rw

談電影中的偏見
SF E#^%BI4U0by 電影達人林木材
n3I0Nr`EQP6T-m0
;@\&r-D(z XP0
a [:kDrRAy0  多年之前看了一篇文章,哈佛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巴納吉(Mahazarin Banaji)替幾個電影公司的執行長做了一些心理測試和實驗,主要是想了解人的偏見生成及其反射。至於為什麼是挑電影公司呢?就是要強調偏見加乘上強大傳播力後的影響。
N$L@?v1e0
JBT.r&Q^V#O C0  結果出爐後,比較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受測者傾向把正面的辭彙和擁有白人或是歐洲人特質的形象連結在一起,卻把負面的辭彙連結到了黑人、非洲人。這當然是因為長久以來因資訊和環境的影響,對人造成了潛在的偏見。心理学空间+k;Ypm0T8c{!niW
心理学空间v2Id0g+r!t9U
  事實上,電影(或稱「影像」)做為現今的社會中影響力最強大的傳媒,必須要先意識到自身所擁有的極度可怕傳染力,才可能背負起社會責任,在電影中增添社會意識的元素,然後傳遞出多元的價值。心理学空间5l:y{,H,i(Q/[

*Z&F*q"KQ.|$c U0  而這種自覺,站在商業觀點,使得好萊塢電影紛紛開始展望世界,在電影裡加上全球化的酵素,採納各方演員,到世界各地取景,以賺取更多的票房。但從另一角度看去,這些打著娛樂之名的商業電影,有時常藉著娛樂之名,偷渡著一些對於人種、膚色和種族的偏見。
9U)YwJI Zw:\*|0
;r-kPC5\5xH0  早期的好萊塢電影裡,因為黑白種族問題,使得黑人演員的缺席成了必然。
K+s)\Omk:O_.Du0
(k;HN%D~$QZ-f Gw]0  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國家的誕生》(Birth Of A Nation,1915),這部描述美國南北戰爭因開創了電影平行剪接的技法而被人讚譽有佳。但諸如主角表演、戰爭場面,片中出現的所有黑人,其實都是白人將自己塗黑裝扮的。心理学空间;OML:_5G}5^

tc'DgFMv0  曾有人研究了好萊塢早期的電影,並發現黑人的膚色在電影裡對於演員角色的定位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電影中上進有成就的黑人,通常都是膚色較淺的;而墮落、生活無目標的,都找膚色較深的黑人飾演。不過這些角色總離不開丑角、傭僕…等等,在電影裡的地位都較低。
6vNBM]0心理学空间 p}[1}_H`
  在30年代之前,這種以白人為中心的「權力」建構了電影裡的「論述」(discourse),也刻板了黑人的形象,造成了觀眾對於黑人的錯誤認知。
.~ hGq0CFC(]h;J&{0心理学空间'k8h/q!G:~ Mh-qU
  電影傳播力產生效用之後,這種偏見不但潛入人心,在將偏見合理化後更進一步組織成為人對事物的認知方式,嚴重一點的甚至形成「知識」,但這其實也就是「歧視」的誕生。
Q}T%`/Oe:]F$kU0心理学空间 GR-dvH
  時代發展至今,隨著社會與思想的進步,這種加強印記偏見的作為固然早就漸漸消弭,但並非就不存在,只是對象不再固定是黑人,反而轉向其他民族去了,來列舉一些例子。心理学空间M,V8nAJNp2n8| j
心理学空间/B \+c~VG
  奇努李維所主演的《驅魔神探》(Constantine),約莫在講一個神、人、魔界相互糾纏的故事。而這個戲劇故事的源頭,卻得追溯到撒旦的兒子因貪念而私自下凡,在人間引起大騷動。心理学空间^0P/J%n @_$n

8F2T6~4G7}.NHq.HN0  撒旦是魔鬼的化身,是邪惡的代表。但在片中,全身白衣的撒旦卻有著宛如「救星」的角色。換句話說,前來人間搗亂的撒旦之子反而比撒旦還要壞、還要邪惡。扮演這位撒旦之子的,不但有著中東人外表,並且是從墨西哥入境的外籍男子。這其中的指涉意義,早已隱約透露出了導演的偏見觀點。
I UGG@ {/?0心理学空间w7@ r|MDB
  007系列將壞人全指向共產國家自然不用多提;西部片也很明顯,印地安人肯定是反方;《軍火之王》裡尼可拉斯凱吉所飾演的軍火商主角,偏偏也是烏克蘭國籍的;青春喜劇《足球尤物》裡最後的結局,黑人配角和影片裡最醜的牙套妹硬是要配對成功營造美滿大結局(然而真的美滿嗎?);就連成龍早期電影裡其實也將壞人都指為外國人(還幫他們配音勒)。心理学空间.P;\5H,^+?u[$j

n2Q-[htZ&f.H0  這也難怪成龍去好萊塢發展都必須從丑角先開始;有許多其他國家的電影都喜歡挖苦美國;而著名的黑人反串白人搞笑大片《小姐好白》能如此搏得黑人觀眾的歡心了。
L^){9M{&{0心理学空间}%NvJ(wY-x
  那麼再多想一點,過去是怎麼樣的權力核心教導我們要反攻大陸?現在又是誰在灌輸炒作著省籍情節,或是藍綠對立呢?心理学空间1v%\0F-V.{

#KNf)nD:q0  偏見應該是得以合理化存在的(或是無所不在的),這關乎對於美醜、好壞的價值判斷,然而一但經由媒介開始擴散傳播,這原本屬於「個體」的抽象偏見,將進化為「群體」的具體「歧視」,這是傳播媒介(電影、影像)的可怕魔力。
xGH~6mK]1U6j0
0U4D1k+O^O0  「在每部電影裡,若你能做些事來對抗刻板印象,就可能造成改變。」這是最後巴納吉對這些在電影業界有著高成就的人所說的話。心理学空间#q ?r7xq!V2WU(\&G
心理学空间*Q}k Z&yF ER0l
-------------------
yY T3pwj0
f_l)eE/fu.|0  P.S. 上述所提到的所有「論述」(discourse,有人翻譯為「言說」),並非一般的論說談述,也不是有系統邏輯的談論事件。而是指一種陳述系統,有其社會脈絡、說話情境、權力機構在背後運作著,就是法國思想家傅科(Foucault)所提的discourse。他認為「知識」由「論述」建構,「論述」由 「權力」產生,此三者密不可分。「論述」是知識和權力間的橋樑。心理学空间+k_G0v's?2K

TB$i&](p(OcC'B2Fr0  換言之,我們吸收的所有知識,都是由某人、某種價值、某種思想下,經由某種權力建立出來的東西,「歧視」(或是「反共思想」、「納粹主義」…等等)自然也包括在內。

r(h`2N#QoJ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021313_blind_113_605021313_blind_113_605

TAG: Banaji
«An Intergenerational Conversation Between Mahzarin R. Banaji and Rebecca Saxe 马扎林·巴纳吉 Mahazarin Banaji
《马扎林·巴纳吉 Mahazarin Banaji》
Implicit Stereotyping in Person Judgment 人类判断(决策)中内隐刻板印象»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