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性特質的謎題
作者: Elizabeth Fritsch / 7803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月07日
来源: 蔡榮裕 标签: 女性 生殖器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F3B%A1] O3Hk


0rx.LlGF0女性性特質的謎題1
yDcSA~0--By Elizabeth Fritsch etc.心理学空间d'r x"j-X;F&Z

&}{mZs `'z1?z0蔡榮裕 台北市立療養院
w Zk?&}^@0台灣精神醫學會通訊2002.04月份專欄心理学空间ixi!t ?1u:{6da

2i)Pkj(}*YD'n;[0希臘神話裡獅身人面的Sphinx所尋問的人類謎題,雖然伊底帕斯(Oedipus)流落異國而在返回家園的途中,回答了Sphinx的問題,但是,當伊底帕斯回到國土後,卻是一連串悲劇的開始。佛洛伊德大半生在人類的潛意識裡打轉,到頭來,仍得承認女性的性特質是一塊黑暗大陸,晚年命在旦夕前,他仍於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的第七章2裡花了一些篇幅,論述男孩與女孩的心理發展過程的假設與推論。心理学空间6NE*S9^&E
心理学空间a'T.CNr P CJ:G
心理学空间(yL aY%t8{c
進一步論述我對於Elizabeth Fritsch的「女性性特質的謎題」的觀點之前,先澄清精神分析對於性(sexuality)的一些基本概念3。對某些熟悉精神分析者而言,以下要談的內容有些老生常談,但仍是容易被誤解之處,因此加以略述。心理学空间e"C-B7N(L(f(V'^*vT
心理学空间0|~~"x4nEL

,N4? u"iV0「必須清楚地區分『性特質(sexual)』與『生殖器(genital)』。前者是一個較寬廣的概念,而且包括許多與生殖器無關的活動。」4以及「嬰孩頑強地需求吸吮東西,這是一項證据,證明生命早期對於需求的滿足,雖然起初是源於營養的需求,並因營養的需求而鼓動起來,然後變成為了得到愉悅,而與營養需求無關,為此理由,這可以且應該稱為性特質。」5這是何以佛洛伊德將性慾力(sexual drive),等同於生之慾力(life drive)之緣由。因此,若只將性慾力,具體化為成人式的生殖器交媾性行為,其實是,扭曲精神分析所欲闡釋的人類潛在心靈世界6。心理学空间.{"\p'u Zb'J8o:pg Rel9w
心理学空间1cz2Xo!~
心理学空间YF$a@'SpV
可以不同意這些論點,但若願意以前述的方向,來思索人類的某些問題7,那麼,才能了解Elizabeth Fritsch等人在「女性性特質的謎題」裡的研究與論述。這類題材的重要性在於,關於女性性質的研究與推測,將有助於我們了解人類內在心理發展的某些重要現象,並以此為基礎來解釋文明與社會裡的某些現象8。心理学空间,Yj%U*Ic

6}a3h)x"KiM0心理学空间sW3jYUR.ID#w
回到Elizabeth的論文。這是七位女性精神分析師所組成的研究小組,她們長期定期報告個案的分析過程,研究女性個案在診療室裡所呈現的材料,探索女性性別(gender)與性特質(sexuality)心理發展過程的某些重要機制與內容。該論文的主要焦點,是報告她們的觀察,關於原初女性特質(primary femininity)與陽具閹割情結(phallic castration complex),如何影響女性性別與性特質的發展,並探究它們在治療流程裡的展現機制。該論文列舉了兩個案例,說明女性如何掙扎,以建立正向的女性認同,並討論女性的某些性倒錯幻想(perverse fantasies)的背後意含。心理学空间p\^ f4BN

h&o4eCo-x8d n-n0心理学空间!Y*\&@\e,t_-srp/K
作者們先整理精神分析史裡的某些資料。提及佛洛伊德在其文獻裡,論及精神分析技術與研究之間的張力關係9,而Elizabeth等人的研究小組起先的興趣,是研究精神分析理論在診療室裡如何影響女性個案的發展。她們發現,雖然接受當代精神分析的女性性心理理論,但在診療室裡仍不易消化與同化那些概念。該研究小組因此將研究定位於,促進小組個別成員更進一步地整合理論與實務,並檢視這種整合如何影響她的臨床工作。
X @;m/~[fna0心理学空间 T'@$aktp

W v+XPd&O0由於當前的女性心理的某些理論,有些是為了過於站在與佛洛伊德不同的另一端,Young-Bruehl提醒此種危險性:「如果佛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是陽具中心傾向,任何欲矯正此種偏見的理論,皆冒著陷於相反方向的危險,這是當代的偏見。」10。因此,該研究小組除了渴望矯正早期陽具中心傾向的理論外,亦努力測試她們所發展的推測。心理学空间h.R;|5MVly)?
她們質疑,若只從女性身體的再現(body represensation),包括女性生殖器以及其它對於身體的相關投資,來思考女性心理的發展,那是所謂的女性感(the sense of femaleness);她們認為,原初女性特質的概念所意指的女性性別認同(feminine gender identifications and identity),亦是重要的基礎,雖然臨床上,也發現頗不易區分女性感與原初女性特質的概念11。但她們在本文的研究焦點則是,探究在診療室裡,原初女性特質與陽具閹割情結之間的相互影響。並以兩位女性個案為案例,這兩位女個案皆表達,與男性的親密關係並非她們所興趣的事。該研究小組以原初女性特質與陽具閹割情結,做為臨床思考的焦點,似乎也是簡化地將精神分析史裡,對於陽具閹割情結的有無影響,所提出的二分法的切割,但她們意圖在兩者理論之間取得平衡。雖然這種意圖取得平衡的思考本身及其相關行動,所隱含的背後邏輯,仍值得探究其合理性與侷性。心理学空间2c5_ I:Ix l lF
心理学空间&F;\{.H+s5E]
心理学空间ToD+i:h-h
該研究小組著重臨床經驗的探索,並未只滿足於理論的思索,她們透過診療室的經驗,以及之後的討論,以累積知識,了解精神分析師對於理論與實務之間的互動,將會如何影響診療室裡的個案反應。這是她們所傳遞的態度,對於習慣以生物研究的變數控制做為出發點的讀者,或許會對她們的研究方式與討論方式有所質疑。然而,對於精神分析以及其它猶在探索成長中的學門,方法學的爭議仍難免,但如何在新的方法裡發現新的知識,以探究未知的領域,仍是有待爭議之議題。這也是我在此頗不易傳達的內容,雖然可惜的是,以科學論文的型式發表,她們又得犧牲她們如何討論、如何互動、如何達成某些共通論點、與對於相異論點如何處理的細節,因為這些細節是判斷她們的方法學的重要資料。
s @:J/VfK7\0心理学空间;fX,By ~/fK1X[ |i4i

(Agcj/rY)},P0稍有醫學科學史的概念者皆知,誠如生物科學研究的典範模式,亦是長期辯證後才逐漸被學圈內的研究者所接受。精神分析的研究法,若只是完全移植生物學或腦神經科學的模式,雖然短期內,彷彿易被認同,但生物學模式對於精神分析所欲探究的內容與目的並不稱職,精神分析若為了一時地被接受,後果可能模糊了自己原本的目標,而招來自毀的後果。然而,要如何做呢?如何先建立學圈內的共識,並將如何討論與達成初步結論的流程,變成是可接受公論與批評的文字,逐步累積精神分析本身的特定研究模式。因此,不論就方法學或後設心理學本身,還是爭議的時候,爭議是必要的,至於結論,猶待未來。然而,這些材料的展現似乎又超過此種論文型式所能負荷的範疇。心理学空间 dp ^9yJ JqS

B"r6Q/v;V4j7BE6Q0心理学空间a;iR5y5P0fm
女性心理發展的過程,的確還在論述的爭議裡12。本文無意就某個特定論點深入陳述,因此回到Elizabeth的結論之前,我先提醒讀者,得謹慎區分,精神分析是從診療室裡的個案潛意識經驗,累積女性與男性發展的論點,並由此探究女性或女性主義背後所隱含的種種意義;而不是將女性主義或男性主義的意識型態,強置於精神分析上13,關於這點,請讀者不得不查。
w sN CP/^0心理学空间9DrW:Ct2?F wZnJ

UA0]'~;{5`%Q(CGm*sV0本文引用Elizabeth的論文結尾,一段關於立場的話語,做為結束,「我們的探究是採取Mayer(1995)的挑戰立場,以目前的修正理論『重新再思考舊有且熟悉的觀察』。當我們聆聽女性個案時,我們保持著兩種可能性,一是閹割情結,二是與女性功能相關的內心焦慮,我們亦轉而注意她們以性倒錯幻想(perverse fantasy),做為解答女性性質(femininity)之謎的方式。在女性的活力浮現之前,女人的女性感(sense of femaleness)充滿了扭曲與錯覺,這些現象必須被說出來。」然而,能說出什麼呢?有了答案後,是喜劇或悲劇?答案或許不在後設心理學的理論與意識型態,而是有人願意說,有人願意聽,在說與聽之間,經歷了各式的扭曲與錯覺後,當事人替自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性特質。
lB&WFL2H!h A+J&v0心理学空间BGjli3R
心理学空间+D k$^ kG2cWd3z w~

p3V o,az%}4B'b_@P:H)~0註:
't"wr3c|(rb,Mj3a4Yh#pH01. 本文乃評述由七位女性精神分析師所合作的研究,原文為The Riddle of Femininity— The Interplay of Primary Femininity and the Castration Complex in Analytic Liste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2001, vol.82, pp.1171-1183。
2|I^)?)u _02. Freud, 1940【1938】, S.E. 23, pp.183-194。
+E*c;y3\\5c!p d\03. 要如何中譯sexuality才能清楚傳遞原意,也是一個猶待解決的謎題。
Vj$}wF,zM r04. Freud, 1940【1938】, S.E. 23, p.152。
7O-R R;Y_$Z d6{05. Ibid., p.154。
&hv6@l2dV~06. 然而,頗無奈的是,對於精神分析持反對意見者,仍不易了解或拒絕了解這種意見,常將精神分析扭曲成「泛性論(pansexual)」。心理学空间Cqkuv wf
7. 例如:男孩與女孩的心理發展過程?心理發展過程與生殖器發展之間的關係為何?
$TsQ1?J8J b;zl6w,G08. 讀者請了解這個意圖,精神分析是累積診療室裡的經驗,萃取出某些現象裡所隱含的意義,並加以命名,例如:伊底帕斯情結。然後,應用這些經驗所累積出的術語系統,成為一套精神分析的後設心理學論點,再以此觀察及解釋文明與社會的某些現象,這是精神分析所擁有的解釋力與穿透力,外在現象被當做是內在心理世界的再現;但是,這與某些社會學家或人類學家,運用外在現實的內容,解釋人類內在心理的思路並不相同。關於後者,例如,由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所著的<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Anthony Giddens, 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Polity Press。周素鳳譯,2001,巨流出版社。)與美國新史家學派亨特的<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Lynn Hunt, 1992, The Family Romanc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鄭明萱等譯,2002,麥田出版社。)的論述方式可做為參考,雖然我不必然完全認同他們對於佛洛伊德材料的觀點。
8zlHEPG m09. 請參考Freud, 1912, Recommendations to Physicians Practicing Psychoanalysis, S.E.12, pp.109-120, Hogarth Press。
e*pu5qz%V?+k'^010. Young-Bruehl, 1994, What Theories Women Want, in Amer. Imago., 51:373-396。
"ixI$Y1G011. 讀者或許感到不耐煩,何以需要創造出,如此多外在現實上不易區分的概念?但我的疑問則是,如果事情原是如此複雜,何以我們只想簡而化之呢?雖然臨床實務上,這些術語並非治療過程裡,治療師與個案對話的主要內容,但就認論論的立場而言,潛意識內容的再現過程,若缺乏確立的術語來形容那些內容,那麼,潛意識的內容將無法被認識。其實,精神分析做為一種研究與實務的雙重價值,誠如法國精神分析師Andre Green與英國精神分析師Gregorio Kohon的對話(in G. Kohon ed., 1999, The Dead Mother: the Work of Andre Green, pp.10-58, London: Routledge。)裡,A. Green認為精神分析並未將焦點只是擺於「痊癒理論(the theory of cure)」,而是繼續發現人類潛意識世界的諸多現象,並與以命名,做為後續者探究的指標,這是精神分析做為一門學科,所擁有的重要目的。
8N F3I.[V012. 這些爭議,還不是收割的時候,但並非毫無成就。在英語世界裡,精神分析師Dana Breen所編輯的<The Gender Conundrum> (1993, London: Routledge),與非臨床家的學者Teresa Brenna所書寫的<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lesh: Freud and Femininity>(1992, London: Routledge),這兩書是不可忽略的論點。另劉慧卿譯<母性精神分析>(2001,心靈工坊出版社),亦是可參考之讀物。
0s*~^'S%Ry U(u"x013. 請參考蔡榮裕,心理健康:精神醫學、女性主義與精神分析的三角情結,出於王秀紅等輯<婦女健康:理論與實務>,第14章,2002,禾楓出版公司。
3T&C9SB2m8~;n0心理学空间E&c i:o4xD @
留言 (1筆)心理学空间"PBcaJy;R(} [
1.
vP b~4f0文中提及:"由於當前的女性心理的某些理論,有些是為了過於站在與佛洛伊德不同的另一端,Young-Bruehl提醒此種危險性:「如果佛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是陽具中心傾向,任何欲矯正此種偏見的理論,皆冒著陷於相反方向的危險,這是當代的偏見。」"心理学空间 U+}.C lC ]W rGn
其實這是一種很吊詭的說法,彷彿限制了無限的思索。
.l!U x E?c(\N0Ya-In 於 2010-02-10 22:29:28 留言

"}T!?3f'{7_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女性 生殖器
«轉移關係(transference)的承擔(1) By Mrs. J. Mitrani 蔡榮裕
《蔡榮裕》
精神分析的新面向(1)--By Daniel Widlocher»
延伸阅读· · · · · ·

 蔡榮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英國倫敦Tavistock Clinic精神分析研究、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
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監事
專長: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與精神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