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 孟昭兰 / 11645次阅读 时间: 2000年2月10日
来源: 心理学动态 标签: 依恋 依恋行为 依恋类型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o.UL:k(L"gE0
"I5\1y8JH0【原文出处】心理学动态
8] X5Tp6fz"E^?0【原刊期号】200002心理学空间 ~SGD y
【原刊页号】26~32心理学空间"thl bu1Y y r
【 标 题】依恋研究的新进展心理学空间wi9X | n,c/S
【 作 者】**/孟昭兰心理学空间2L/Zh;i7A]1?
【作者简介】**、孟昭兰,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北京  100101 )  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1)
2Z!]"UjY?h0【摘 要 题】该文对80年代后依恋研究进行了总结。对依恋研究的新的进展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对不同年龄儿童依恋关系的发展进行研究;(2)对依恋与认知人格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3 )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中的研究发展;(4)跨文化研究。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它还会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心理学空间#p7h;@y%Q o w:{&BQ1A|
【关 键 词】依恋/依恋行为/依恋类型
7oM1`9C e0心理学空间~)TFgFu
【 正 文】
uL?'w-a0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1]。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相互关系如何随婴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2]。到了现在,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3],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因此,依恋研究自本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心理学空间qb!fa%lu p#f
心理学空间 V$a"SM y;B8Tp
  自20世纪60年代Bowlby对依恋进行精细研究开始直到现在,依恋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并且同时开始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8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如开展的婴儿期以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本文旨在对第三个发展阶段的进展进行总结。心理学空间bcV?NJgr
心理学空间:W3y3@:?2Q6V
1 不同年龄儿童依恋的纵向研究
8rj4P5Z#P0
d:`Pb*Et^ S T0  最早的依恋研究源于精神分析理论对婴儿的观察。精神分析家认为,儿童形成对母亲的依恋是依赖母亲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和这个时期特殊的口唇区刺激的需要;其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依恋行为是由于母亲反复降低儿童的饥饿,儿童习得了第二驱力造成的。然而,二战期间人们发现,孤儿虽然得到了身体上的看护,但仍然表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种情况促使John Bowlby对依恋开始进行精细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个综合心理分析、认知发展、习性学和控制系统等理论的新的依恋理论[4],这个理论成为以后依恋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基础。心理学空间h_9p6]MD;I
心理学空间*k+rkW3fa `Y
  Bowlby认为,儿童的依恋是一个具有目标校正(goal-corrected)策略的行为控制系统,儿童应用“组织观点”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处理与母亲的关系。研究发展到现在,这个理论已得到很多的补充。现在的理论认为[5],一个婴儿会在与周围人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 建立一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根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这种行为模式将对儿童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如母 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产生长期影响。心理学空间z{Pg6W'Y

q||{_M;W&Nn0  由于对婴儿期儿童的研究有一套信度和效度很高的测量方法“陌生情境测验”[6],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婴儿的行为来观察母婴关系的质量。研究表明[7], 婴儿期影响依恋关系的因素与母亲和婴儿双方的特点有关。对母亲方面的影响因素的研究[8]表明,母亲的敏感性、 合作性和接受度等特点对婴儿依恋关系的影响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母亲参与照顾婴儿的质量和态度是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婴儿本身的特点,如气质也对依恋有重要影响。有研究[9] 发现:婴儿的气质,如规律性和反应阈等气质特点影响母婴依恋关系。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母亲与婴儿相互作用的吻合度(goodness of fit),研究结果[10]表明, 安全性最高的母婴依恋关系,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就是吻合度最高的行为方式。
(v%_$W5M:mT)C0心理学空间1Y@5S:T.w7^X
  通过对前学龄期儿童的认知、社会认知和语言等方面的测验与依恋关系的研究[11],可以发现前学龄期儿童的自主和服从是自我系统发展的重要部分,而这与依恋的质量有着重要关系,儿童的行为问题也与婴儿期的不安全依恋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儿童环境的变化,母婴依恋的结构和作用形式也随着变化,它通过影响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作用着正在建构的儿童的自我系统。在对母亲和其它照顾者影响儿童发展的研究[12]中,结果发现,母亲依然是影响儿童依恋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当母亲是不安全的因素时,儿童表现的不安全依恋最多。
5Z'm/\#j:Z:e2^%\8U0
tB0zA%e;O#y*f;A0  对学龄中的儿童和少年的依恋关系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通过对儿童依恋关系的追踪研究和测验调查[13]的结果表明,依恋关系是学龄儿童适应不良和行为问题的重要预测指标。但也有的研究[14]表明,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并不必然导致儿童以后的行为问题。 进一步的研究[15]表明,作为婴儿期第一个被内化的相互作用的模式,依恋关系被整合到儿童形成 人际相互关系的情感中,因而,不同的现实关系并不必然与依恋关系直接联系,而是倾向于在一个广泛的人生维度上发展一种“目标—校正”关系。这种倾向来自于儿童内化后的依恋关系,通过儿童人格特质的成长和成熟过程,影响着儿童以后人际关系的性质和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特征。
3V |@m? t0心理学空间7V q8f q$dDh.J'F
  对青少年和成 人的依恋关系的研究[16]结果发现,依恋关系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信念和个人关系取向,青少年在选择同伴和恋爱对象上,受到依恋关系的影响。有研究者曾对处在由前苏联转变为俄罗斯这样大的社会(变革)中的依恋关系的变化进行调查[17],调查表明,依恋关系的相互作用模式可以预测青少年的社会信念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在家庭关系中,安全型的青少年更可能维持着与父母相同的群体信念系统,并对家庭有着同样的情感关系。尽管不同水平的社会组织掩盖了青少年双向和多向的情感方向,但依恋关系表现了时间和测量上的一致性。还有对依恋关系在不同辈份人群之间的稳定性进行研究[18],结果表明,成 人依恋关系的方向与成 人人格的特质有密切关系,并且成 人依恋关系是否安全终生不变。母亲和姥姥的依恋关系的方向与儿童和其母亲的依恋关系的方向有正相关。依恋关系有跨代之间的一致传递性。
{u%ox8ec0
Hg.m+]1|6tA-i0  对不同年龄儿童依恋关系变化的纵向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依恋关系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同时也有益于了解依恋关系随时间变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但纵向研究也无法解释依恋作用的方式和心理机制,而依恋与认知、人格的横向研究则直接揭示了依恋作用的心理机制和方式。心理学空间i9UvW$iP/gw

t%hL(BN+Y:g#J02 不同领域间的横向研究心理学空间UrwD_L&[:b'`

D|m-bS2K3Y.yq G};E0  研究者非常关注依恋关系与儿童的认知和人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展开了许多横向进行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了解依恋的心理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这方面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心理学空间1C.Ne/^9C _ } j
心理学空间[)aJCY%H-M,L5|+vO
  许多研究[19]表明,母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与儿童在个体和群体活动中的认知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对儿童的依恋的安全性和元认知活动监控的相互关系进行观察[20],结果发现,在母婴相互作用共同解决认知问题时,婴儿依恋的安全性和元认知技巧的表现有高相关,这说明安全的母婴依恋关系为儿童学习如何制定行动计划以及学习自我调节技巧提供最好的社会情绪内容。心理学空间c0{.a#e^4z

$b-Gt-D hN"a3VUh0  对母婴依恋安全性和儿童的认知发展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表明[21],儿童认知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认知策略的发展和认知内容的理解。母亲和儿童的日常认知交往包含有复杂的推理(reasoning)过程, 母亲利用这些推理过程一方面是理解儿童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创造一种系统引导儿童的行为。这种推理系统的复杂性是以母亲的自我中心为低水平(只考虑到母亲自己的经验和需要),以自主活动为高水平(父母和儿童都是相互独立的,是自主的),复杂性在两水平之间变化的。推理过程是通过交流实现的,而交流是父母根据儿童可接受的形式,利用自我设定的教育水平来主动进行的,所以,安全性高的母婴关系能使母亲在与儿童的交流中,利用儿童自我的经验,传递出儿童可能接受的知识和技巧,使儿童能掌握母亲的认知策略,理解认知的内容,从而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而安全性低的母婴关系使得母亲的教育期望和儿童的可接受水平出现差异,儿童不能理解父母的教育,没有适宜的认知策略来参与母亲的推理过程,使儿童的认知发展得不到促进,并且这种观点已得到别的实验的支持:Cicchetti和Beeghly等人已经证明[22],24个月安全依恋的婴儿比不安全依恋的婴儿更多地使用内部语言;另有实验证明[23],不安全依恋的婴儿在个体或群体解决问题中,表现迟疑,更多地使用个别策略,不能自我设定游戏规则,不能参与到集体的共同活动中,而安全依恋的婴儿使用的是整体策略,在与同伴的关系和探索活动中都更加活跃,更加容易成功。所以,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24]是,依恋关系给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可能性。心理学空间q%@*T'F M k6X\
心理学空间e"iZ%BN/@D
  在对依恋关系和儿童人格发展关系的研究[25]中,研究者更多的是注意不同依恋类型的儿童人格发展的不同结果。安全依恋的儿童被同伴拒绝的可能性较低,社会适应更加良好。在人格特征测验中,安全依恋的儿童亲社会得分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同时安全依恋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是低于不安全依恋儿童的。
L|[~@c;Q0[0心理学空间E:KU)x+HS/F,W#_)o
  依恋的神经心理学研究[26]中发现,儿童对与母亲分离的反应以及与母亲的依恋是有生理基础的。依恋的生理心理模式认为,儿童依恋的反应与心率、皮肤温度和免疫反应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了依恋关系的生理反应模式,不同依恋水平儿童的生理反应模式是相同的,但反应的程度存在着差异。
vG-p_ n0
O~'Ft5u0  依恋与认知、人格的横向研究更直接地揭示依恋关系的心理机制以及其作用的方式,更有助于了解依恋的本质。但横向研究也有不可解决的问题,它无法了解依恋的作用方式是否具有随时间变化的一致性,将来的研究方向倾向于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结合起来,更全面地了解依恋关系的本质和变化。另外,对依恋的神经心理研究是最近出现的新的倾向,它有助于从生理水平来理解情绪问题,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这方面的研究尚不是很多,但开展这方面工作非常有意义。
Bx6EQ$u4N&N0心理学空间8p vph|*L^5j
3 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上研究的进展
a#FgQ9D vF!O OM$lD0
心理学空间3B7I+o\8fRhj7[B/L
  依恋研究最初的发展是从Bowlby对孤儿院中孤儿的心理障碍的关注开始的,因而,对依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对儿童可能发生行为问题的原因和环境进行研究,而发展精神病理学正是关注儿童正常发展和病理发展的关系,因而近10年内依恋研究在发展精神病理学中非常活跃,研究者着重探讨了早期依恋在不同发展环境下的结果、不安全依恋的类型、儿童环境中的高危因素和儿童适应的模式转换。心理学空间 T@Z7f.@
心理学空间K9P!hs5}yK7l'A
  不安全依恋的类型一直是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最初的研究中,研究者们认为焦虑—回避型依恋(A)、 焦虑—反抗型依恋(C)和混乱型依恋(D)的儿童都是属于不安全依恋的类型。在这些不安全依恋类型中,A型儿童在以后的发展中,很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C型依恋儿童很容易表现为退缩行为;D型依恋儿童则常表现出A型和C 型儿童的混合行为,发展的结果常常是产生许多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心理学空间1Mx,FnE.u"A(cM3sd

+RPr5g0yR0^+Y!d0  儿童环境中的高危因素一直是发展精神病理学着重研究的中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形成不安全依恋与母亲的照顾质量有很高的相关:A型婴儿的母亲倾向于拒绝和不敏感、有时对孩子缺乏耐心、 反应迟钝,常常表现消极;C型婴儿的母亲常常错误理解儿童的需求, 不能形成与儿童和谐相处的节奏;D型婴儿的母亲常虐-待儿童, 对儿童的看护不连贯和不规律,母亲对儿童的情感矛盾,常常表现出强烈的亲近和强烈的回避行为,因而致使儿童的情感混乱和矛盾。同时D 型儿童常常来自低收入阶层、母亲有抑郁倾向的家庭。对这些不安全依恋儿童的环境中高危因素的进一步分析[27]表明,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是否具有组织性和连贯性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这比依恋关系是否安全在临床上更有意义。
c3Q%vO"]+@PVY0
t r5oSXS l'r1F0  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儿童异常的经验和精神病理的发展过程对儿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的影响,了解正常发展过程的内在机制,同时也为解决问题提供干预和指导。在这方面专家们已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计划:如对低收入家庭中的母亲提供免费教育,设定计划干预儿童的“过度控制”等。这种干预计划常常不仅解决儿童的依恋问题,而且常常能帮助儿童提高自尊心,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心理学空间 b'ZNH3\:z| h}

.A/n/e;eA6Q1]'K0  在发展精神病理学中研究依恋,有助于了解依恋关系作为临床诊断指标的意义和作用,但依恋的临床诊断依然有赖于对依恋本身的心理和生理的研究。发展精神病理学对依恋研究的发展对依恋研究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有着重要的实践和理论双重意义。心理学空间\i|#g ~&a

1VOK!Z*])Jdn04 依恋在跨文化研究中的进展心理学空间$~PDc*n)V,DxP

xt9QQc6Er0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依恋关系具有保护进化物种生存的价值,因而依恋行为应该具有不受文化背景影响的普遍性,但另一方面,母亲行为又传递着文化的观念,是与特定文化相适应的行为,因此进行依恋的跨文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从80年代起,依恋的跨文化研究成为依恋研究的一个热点,它从不同文化特点的角度充实和丰富了依恋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0_~I,l!W ?:G G!o_:A0心理学空间Wre1d w%{*acuj7n+c"U^
  几项跨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的不同教育环境中,A、B和C的类型分布各不相同:在美国婴儿[28]中,A型婴儿为28.3%,B型婴儿为67.4%,C型为4.3%;在德国婴儿中A、B、C三种类型分别[29]为32%,61.7%,6.3%;在日本婴儿中三种类型分别[30]为0,62%和32%;在以色列三种类型的分布是31%,46%和23%。并且在依恋行为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婴儿也有明显不同的行为,如日本的C型婴儿虽然表现出了在陌生情境下的矛盾情感, 但他们的探索外界行为的质量很好,因此研究者认为他们并不完全属于不安全型婴儿,形成这种类型婴儿的原因可以用不同文化的抚养特点和抚养方式来解释。心理学空间H0Q9lVC;tsX.yB

W/grW;~0  在西方文化中,儿童1岁时,母亲就开始强调独立和自主, 她们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依恋情感,也鼓励自主探索,因而美国和德国的依恋类型和行为差异不象别的文化那么大。而在日本,母亲通过照顾行为降低儿童的消极反应,但并不鼓励儿童表达情感,她们期望儿童能与自己保持亲密关系和较少分离,着重培养儿童的团结和顺从,使得儿童对母亲的情感和自身的要求相矛盾,矛盾情感多,C型婴儿也较多, 同时由于母亲参与照顾儿童的生活较多,儿童根本不能无视母亲的存在,所以A型婴儿较少。而在以色列, 儿童是被放在一个统一的养育院进行照顾的,父母参与照顾的程度是非常低的,使得不同类型的依恋分布相差不大。
I4{H?g|+TP,|| V0
0n"s6u,m,[ `0  在中国,由于存在独生子女的政策,在抚养儿童方面也具有与其它文化不同的特点,有研究[31]表明,中国婴儿的依恋行为和西方是不同的。A型婴儿的反应虽然对母亲的来去漠不关心, 但他们的探索质量与安全依恋型的儿童没有显著差异,这种类型的婴儿在本质上是不属于不安全依恋婴儿的,因而,暂被命名为“平淡型”,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儿童的依恋对象并不仅仅是母亲;同时中国的父母并不鼓励儿童过分与父母亲近,不鼓励儿童的情绪表达。
yk.o0f xDH1A0心理学空间)u${&k"Y `||
  除此之外,1992年,王宏宇就开始尝试用“陌生情境法”对不同照顾条件下的儿童进行对比研究[32]。1994年后,有人对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作中文修订[33]和对幼儿园儿童进行实验室研究[34],分别对母婴关系、同伴关系到与老师的依恋关系进行了调查。这些研究都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结果,证明中国婴儿和国外婴儿在类型上有其不同特征,但母婴依恋关系与同伴关系和儿童对老师的依恋关系和别的国家的研究结果相同,都有高相关。心理学空间Dk&u9yCx.rz
心理学空间'P#Xye;Pc y5y
5 评价与展望
qa`3PcAJ h4BO*l0
c,u!KNe;P"J0  依恋的研究一直是儿童社会化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一方面国外的研究现在正随着对儿童认知研究的发展而更加深入,同时随着研究手段的更新,现在对依恋的研究除开有实验室观察法外,还有许多是利用生理方法、行为控制法来进行的,借助于新的研究手段,对依恋的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的探讨也是方兴未艾。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进行尝试。现在国内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部分成果,但由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人们对抚养儿童的观念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同时,中国人口众多,不同民族的抚养方式、抚养特点和抚养文化各不相同,所以从理论上和实际中对婴儿的依恋关系进行研究依然非常有意义,相信这方面的研究会随着国内发展心理的研究而取得更多的成果。
0m,w-t"}#? ?4~0
Y Ph2n8@ aC U0  本文于1999—09—10收到,修改稿于1999—12—21收到。
$gP'Gz"g7qf7g0
Ej7i]/|(bt _7|0【参考文献】
&cGI B rHlZ0心理学空间+t nai }!PU)Z1sq
  [1]Papalia D, Olds W. A Child's World: Infancy ThoughAdolescence.NewYork University Press,1990.66-89.心理学空间-X$B\r{r1A$Y;g9[
心理学空间-{ xY:E$[~O2^"m#|%M7G6}
  [2]Greenberg M T,Cicchetti D,Cummings E M Hispory of aCollaboration in the Study of Attachment in: Greenberg,Cicchetti,Cummings ed.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145-160.
.oD4Y(KN0
z:O8Q~2I,p1\0  [3]Cicchetti D,Cummings E M,Greenberg M T,Marvin R S. An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on Attachment beyond  Infancy: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 In:Greenberg,Cicchetti,Cummings ed.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Year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210-315.心理学空间+b(}aP)M)N$p

9O/j5m~j)bD4q]0  [4]Bowlby J.A Secure Base.New York:Basic,1988.
+d'Rp+wbd^ b7J+h&D0
gJbGWp0  [5]Bretharton I.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JohnBowlby and MaryAinsworth.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2,28(4):759-775.
"Iv-bYa@0
3V%sQ ub5f@)L$t b){0  [6]Ainsworth M.Attachment:Retrospect & Prospect. In: ParksCM,Stevenson-Hinde J ed. The Place of Attachment in HumanBehavior.New York Press,1979.心理学空间1cYJ8\5aF*^

5HE2p t:g S O }0  [7] Ainsworth M, Bichar M, Water E, Wall S. Pattem ofAttachment: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Hillsdale,NJ:Erlbaum,1978.心理学空间3DR%t9O;Y8eh C1]eS

X9u2G?)c|~Jo"C0  [8]Van den Boom D, Hoeksma J B. The Effect of InfantIrritability on Mother- Infant Interaction: A Growth- CurveAnalysi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4,30(3):581-591.
{;\4rD j:W0心理学空间&N)Jx)p/^$x
  [9]Van den Boom D.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ment andMothering on Attachment and Exploration: An  ExperimentalManipulation of Sensitive Responsiveness among lower- classMothers with Irritable Infants.Child Development,1994,65( 8):1457-1478.心理学空间7~SkNR8CGP
心理学空间 _EHn_ w Owv
  [ 10] Goodnow JJ. Parent's   Idea,  Children's Idea:Correspondence and Divergence.In:SiegelI E, McGillicuddy- DeLisi A W, Goodnow JJ. 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e Children.Hillsdale,NJ: LawrenceErlbaum.1992.心理学空间M9R P\#M}

Yt w%Ih Y4e0  [11]Rousseau D,Moss E,Gosselin C,Parent S, St- Laurent  D.Attachment andthe Teacher Reported Behavior Problems Duringthe Preschool and Early School- Age Period. XIVth  BiennialISSBD Conference,1996.
x8Y+P?6S`X3c0心理学空间-r!NGLw(bQ
  [12]Linda H,Judy Ungerer Children Care Experience andBasically Attachment Security as Predicted of Children'sSocial Adjustment at Age Two-And-A-Half.XIVth Biennial ISSBDConference,1996.心理学空间d#BR*Y [/@
心理学空间*}^/A'[-?fh8G#On2H
  [13] Beverly I, Fagot Kate, Kavaugh. The Prediction  ofAntisocial Behavior From Avoidant Attachment Classification.Child Development 1990,61(4):864-873.心理学空间+A5Q^R%}+B$c]O

V!u`$M?,VX0  [14]Lex Wijnroks. Maternal Anxiety and Mother- InfantInteraction.XIVth Biennial ISSBD Conference,1996.心理学空间6DA0tX})G6T2R.H
心理学空间M{]`'J R
  [15]Bronfenbrenner U.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In:Vasta Red.Six Theoriesof Child Development:Revised Formulations andCurrent Issues.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1992.心理学空间zpG*^Otd
心理学空间pT}Hd[U
  [16]Lerner R,Lerner J. Children in Their Contexts. In:Lancaster J,Altmann A J, Rossi A, Sherrod L ed. ParentingAcross the Life Span Hawthome NY:Aldine Publishing,1987.
1p4QYq7I0心理学空间 G"G'y#Gr/jL6]D
  [17]Vladimir M S.Stability and Change in Belief Systemsof Adolescence. and Parent- Child Agreement in a RapidlyChanging Social Environment.XIVth Biennial ISSBD  Conference,1996.心理学空间;Ti0?~hjv1j:E
心理学空间@\#J%zE
  [18]Spieker S J,Bensley L.Role of Living Arrangements andGrandmother Social Support in Adolescent Mothering and InfantAttachment.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4,30(1):102-112.心理学空间_-F&pl.P

\e6sR[U%x0  [19]Parent S,Gosselin C,Moss E,Belange A, Deschenes L, StAmaud.From Mother-Regulated to Child-Regulated Joint PlanningActivity:A Look at Environmental Risk and Attachment. XIVthBiennial ISSBD Conference,1996.心理学空间w0nh|j&Ys4yXw
心理学空间/}YX6d(U4E3N
  [20]Moss Ellen,Rousseau,Denise Parent, Sophie. Inter- andIntra- Psychological Distancing: Attachment  Relations  asMediators of Metacognitive Development. XIVth Biennial ISSBDConference,1996.心理学空间a4i.VD%K!m
心理学空间)f+kI8p2t:Kf9P9P _D:r)c
  [21]Angela G,Sara P, Jose A. The Interactive StrategiesMother-Baby andthe MaternalpracticeKnowledge in the DailyEpisodes.XIVth Biennial ISSBD Conference,1996.心理学空间%yf W5\P_W5O ]&nM

+F:@Ea*]#d6_(aXz0    [ 22] Jude Cassidy.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Considerations in the Study of Attachment and the Self inYoung Children.In Greenberg,Cicchetti,Cummings ed. Attachmentin the Preschool Year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90.心理学空间!mus*t~n_qV
心理学空间K^^(D4m9[1u,I m
  [23]Markus H,Kitayama S.Culture and Self:Implications for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1991, 98(2):224-253.
3G1MZ(KQ$r0心理学空间H,V4XbS B4W3Y
  [24]Posada G,Waters E. Matemal Reports on Security ofAttachment,Temperament,and Marital Discord: Associations withChild Socialization Outcomes.XIVth Biennial ISSBD  Conference,1996.心理学空间]hR@L&E^
心理学空间-I#UW/D)e:gPc
  [25]Waters E, Kondo- Ikemura K, Posada G, Richters JE.Learning to Love Mechanisms and Milestones.In: Gunnar MR andSroufe LA ed.Self Processes andDevelopment.The Minnesota onChild Psychology,1991,23(1):1-20.心理学空间uB LK M

B]2i*xW U V$\0  [26]Field Tiffany. Attachment and Separation in YoungChildren.AnnualReview of Psychology,1996,47:541-561.
4`'f'j:C X,yS0
(X S+E.Vhq(X0  [27]Vaughn B,Waters E.Attachment Behavior at Home and inthe Laboratory:Q- sort Observations and Strange  SituationClassifications of One-Year-Olds.Child Development,1990, 61(1):66-88.
X%B\1V Ug2c~0
1K I"}0Ht0  [28]Grossmann K,Grossmann K E,Spangler G,Suess G,Unzner L.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New Borns'Orientation Responses asRelated to Quality of Attachment in NOrthem Germany. In:Bretherton I,Waters E.ed.Growing Points of Attachment Theoryand Research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Development,1985.50.
/r:`)r]r9{0
&hC5^&xRM r0  [29]Miyake K, Chen S, Campos J J. Infant  Temperament,Mother's Mode of Interaction, and Attachment in Japan: AnInterim Report In:Bretherton I,Waters E.ed.Growing Points of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85.50.
/S/v,m\7j/cT6Sq$a0
p J E a:Bz0  [30]Sagi A.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Human Development,1990,30(1):1-30.心理学空间kI4t.Q9`Kge
心理学空间F5\l.t;n&iU M)s0u ^
  [31]刘芳,孟昭兰,**.中国母婴依恋关系研究.中国儿童发展,1995,15(4):27-28.
"@:i3e9B uMa3U+r0心理学空间koZF0|dUT,m
  [32]王振宇.儿童社会化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FU,]2}h_._/V0心理学空间#vVp9^M Z^'N)e
  [33]吴放,邹泓.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中文版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3(2):24-29.
SL'k{ h0
bS_ R\t3w0  [34]邹泓,吴放.儿童同伴关系和与教师依恋的相互关系.心理学报,1995,27(4):299-312.
6~ ax0S!] \2K$u9\@,i hrF0心理学空间R.U7y;vq z
  心理学空间9l*dA9}K|!g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依恋 依恋行为 依恋类型
«婚恋依恋研究进展 依恋理论与心智化
《依恋理论与心智化》
Understanding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 An Interview with David Shemm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