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信心灾区孩子最好不外转
作者: 迟毓凯 / 3721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8日
来源: 世纪心理沙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w T7^+v(_#{X2\F3i0四川心理援助时候《华西都市报》的记者采访了我几句,收录一下,基本符合了我的意思。心理学空间"tAL!t!W#V

5T~zE3BhGhR%Td0现在的心理干预应该告诉灾区的孩子,有那么多人的关爱,长大后他们照样可以实现理想,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家园,为国家做贡献。唐山大地震孤儿高卫国

}ks+a Z0 心理学空间&x/y w8` Qlp"L

地震后,一些被转运到外地进行安置的孩子,重新走进了教室。但面对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一下子离开从小生活的环境,让孩子们一时间难以适应。唐山地震亲历者高卫国以其亲身经历建议,如果安置条件允许,当地的孩子最好不要转到外地安置。心理专家也表示,在熟悉的环境里,孩子们会有一种归宿感,对重拾信心很有帮助。心理学空间:t L'N)Kg8}`Q

心理学空间 b7OPj l| S&de\A

心理学空间+nl L:Tx:]C,i4V

心理学空间)y [ pw,hS1X

难适新环境孩子产生心理障碍

s)] x4P#Q'l-h4T~0

&uH8VK(e%\,H O0今年8岁的小新(化名)现被外转到都江堰幸福家园安置点上学,与其他同龄同学相比,他显得有些孤立,下课不爱和其他人交流,上课发言也不是很积极。认识他的同学都说,以前小新性格并不是这样的,平时他很喜欢和同学玩。出现这个情况后,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干预志愿者对小新作了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发现小新出现了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出现了排斥心理。

a/dE A`.w`J0 心理学空间,Q5VZ@7\L C

华南师大心理系迟毓凯副教授介绍,目前他们在安置点成立了一个心理援助室,正在对安置点的孩子进行心理测试和统计,发现有近1/3的孩子需要心理疏导,其中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对新环境不适应,对新老师、新同学和新教室都感觉很陌生,心理角色一下子不能适应,因此产生了心理障碍。心理学空间,?$i|^/Gd8l

心理学空间-Y8Y Fpn6_

亲身说法参加重建解心结

R S$B[HbC6i0 心理学空间^vXC#Oi

高卫国是唐山大地震的孤儿,那年他刚好20岁,地震夺走了他的父母,只剩下他和3个弟妹。地震的影响,使我们产生了心理阴影,迷茫、心痛、不爱交流。高卫国说,唐山大地震后,他眼前总会浮现地震发生时的景象,因为受到失去父母的刺激,当时整个人精神都有点恍惚,话也很少说,别人叫他去做事,他做完以后就忘记干了些什么。好在后来参加了地震后的重建,才没让自己留有遗憾。高卫国说,地震后,正处于迷茫状态的他被街道书记安排,参加了街道民兵小分队,负责保护、分发救灾物资,每天忙碌的重建工作,让他渐渐淡忘了一些伤痛,他的精神开始振作起来。很多震后被转移走的孤儿因没有参加唐山重建,都感到很遗憾。高卫国认为,汶川受灾群众只有正视灾难,面对现实,在当地参与重建工作,才能真正从灾难中走出来,不会留心结。心理学空间3uo$ZI|E"Lq L"K

0e6v.},y5O!N}~0建议震后孩子最好不往外转

?*p(p)e`+kJ0 心理学空间"]i.a'[2@ym0^1F9R W

我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因为参与了重建,所以现在我感到很自豪,没有愧疚感。我希望像我一样的地震孤儿别往外转,要参与重建,就能真正从灾难阴影中走出来。高卫国说。刚失去父母的地震孤儿敏感、脆弱、封闭,再经不起一点点伤害,只有让他们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鼓励,建立起生活的信心,才能有助于摆脱灾难带来的影响。同时,要让他们多参加文体、公益性的活动,不能孤立他们。

w v7}$O2k j `U`:_0

]e5j6oX i g#W0如果地震孤儿选择逃避,可能一生都会有心结。高卫国认为,适当的时候,制作地震画册给孤儿们看,疏导他们从灾难中摆脱出来,对他们日后心理的正常发展会是件好事。心理学空间)?8|4Ax(I

心理学空间,N|-O H_W-Q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高卫国提出建议:现在的心理干预应该告诉灾区的孩子,有那么多人的关爱,长大后他们照样可以实现理想,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家园,为国家做贡献。心理学空间;x7Q1}5kE

心理学空间u#HO*Ax(z

迟毓凯也表示,地震后很多孩子都需要从心理上重新定位,有些孩子心理适应能力较强,很快就能够恢复,但大多数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如果将他们送到外地,面对新环境都会出现不适应,他们会对当地新环境产生排斥,没有归宿感。他认为,如果在当地安置,孩子有亲戚朋友的关心,这样对他们的心理治疗效果会更好,对孩子的成长是最有利的。心理学空间C:R/e5@h)a7T

心理学空间H])l$m+Z;m3t9p"U

来源:《华西都市报》记者王伟/陈炜

KT$N\y7O0 心理学空间O7DlJ6\

链接:http://tech.scol.com.cn/jysp/20080606/20086692546.htm

P$R"K L1WbI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心理测试》:一本比较“生猛”的书 迟毓凯
《迟毓凯》
看什么都像“周老虎”?»

 迟毓凯

迟毓凯,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博士联系方式: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网站:www.xlxcn.net
电邮:chiyukai@126.com
微博:weibo.com/chiyukai
博客:chiyukai.blog.163.com/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国韬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教师心理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莫雷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阅读心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合作教授:徐光兴
研究方向:道德心理,社会认知,学校心理学
2005.12-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副教授

文章著述:
1998年:
迟毓凯:同伴交往指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吉林教育》1998.1
迟毓凯:金庸笔下的“离魂症” ——《心理世界》1998.5
迟毓凯:精加工策略漫谈——《职业技术教育》1998.14
迟毓凯,李大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周国韬、张明、迟毓凯:《教师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999年:
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1
陈宏,迟毓凯编著:七彩迷宫-情绪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迟毓凯编著:心海明镜-障碍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00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0.4
2001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1
韩迎春,迟毓凯等: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2
迟毓凯参编:《心理学》(撰11、12、13、14共4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
迟毓凯,莫雷: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心理科学》2002.3
迟毓凯,莫雷:金西文本表征理论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迟毓凯参编:《教育心理学》(撰第十八章:教师心理)(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编
迟毓凯参编:《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刘晓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迟毓凯: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述评,载《心理学名家名著》(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03年: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迟毓凯参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撰第七章: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004年: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心理学报》,2004.3
迟毓凯,莫雷等: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心理科学》,2004.4
迟毓凯,莫雷等:时间因素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表述结构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4.2
管延华,迟毓凯:文本表征中的图式与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4.2
迟毓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新世纪教育论坛》,2004.4
迟毓凯: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载《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袁立新,迟毓凯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005年
迟毓凯,莫雷等:角色目标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1
王穗苹,迟毓凯等: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激活与抑制——《心理科学》,2005.2
迟毓凯,莫雷: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撰第17、18、19、20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会议论文:
《角色目标对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九届心理学会议,2001.11 广州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out clue.——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Beijing, China.
《孤单与拥挤:内隐的旁观者效应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十届心理学会议,2005.10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