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希付、王志超:如何做好心理援助工作
作者: 迟毓凯 / 4980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8日
来源: 世纪心理沙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dxo K

以下是四川师大学生记录的郑希付和王志超老师在灾区做的心理援助培训的概要,收录于互联网。原文作者网名:一直在反转。

[!aWu)k:G0

6Q4@#z"|L0我是四川师大心理学大三学生,昨天(5.21)华南师大的几位著名心理学教授带着他们的心理干预救援团队,在晚上为我们这些志愿者做了简短的培训。他们白天去了都江堰、茂县等地,虽然培训时间仓促,但是正因为时间仓促他们又有了实践经验,讲座就更实用紧凑。有点长,但是我觉得很实用,请大家耐心看完!我希望小组里的各位热心人我们一起好好学习下,不单凭好心办了坏事!心理学空间qm*X$Ys%X

/u+h\E_0{)aG8wn0一、郑希复:危机干预的基本知识心理学空间)B%^]SZc7Q

心理学空间6t.J,j%}1AD~gR,w

在灾难中主要有三种失去:

4N%|+@*`,w}0 心理学空间6y l3L8c9hD m

1、财产的失去

Sk%\U,`3u"f5N4L0

9o#S/y-E#fy_O02、亲人、朋友的失去心理学空间-tOf$UJ`

&a!e~4URX03、自己肢体的、健康心理的失去

!F-Y3y Ivs0 心理学空间@:M|!{&v UU N

其中最严重的,也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亲人(尤其是父母)的失去。因为每个人能够有生存的信念很大部分来自于支持和依赖,成年人的依赖和支持来自于多方面和许多的他人,而儿童的支持和依赖多半集中于父母等少数人。所以,一旦他们父母死亡,他们就完全陷入无支撑状态,很容易发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恶性转化甚至自杀的念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心理干预要做的就是:心理学空间+z E;P]B0v4k n7J

1GQZU'M `0使之面对现实发泄情绪建立新的依赖帮助其适应这种依赖的变化心理学空间}8O,L8g[y

心理学空间xt-afV

二、郑希复提出的几点志愿者的注意事项:

D1BD ACd0

@-MTIP!P.u01、辅导者要有成熟的心理和良好的承受力、以及控制情绪的能力。他反复强调,当地的情况确实让任何人都想哭,但是,你可以共情,却不可以放任自己。见到任何场景不要大惊失色,这只会让当事人不信任和反感。他很坦白的说:仔细估量下你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这种成熟和承受力,再大的热情也不要去添乱!

&rC @x6V J+?0

d/sc V9[)`3bya02、不能急于给别人提建议,先评估危机程度(包括种类、大人小孩、丧失了什么、应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危机的程度、有无自杀可能),先看再听,少讲。

7t ])H+j*E k0 心理学空间9r ||W.f4O-l2BE;D

具体的方法例如:心理学空间B-z9u"Kz rN:J7U

0` q5fD/O0(1)让当事人情绪发泄,不止是要听他讲,也不一定要他哭,是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可以通过画画、提问、写、打、摔等

$]`/U{m;\0 心理学空间_O\ KlF |{

(2)有明显精神病迹象的要及时交给专业人员,切勿擅自做主!心理学空间2{cV9\#\ e/sU&Q

心理学空间!~^ r ? RKX

(3)注意支持的重要性:辅导者的支持、当事人周围坏境的支持、同辈团体的支持、尤其是儿童中的小伙伴的支持!心理学空间3ma6l}]`#_k

t1|%H9Te+V'D9ID W0(4)让当事人形成一种责任感(对生活、对他人),有了责任感才不会放弃生的念头,也是一种依赖的变相。比如让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去照顾一个和他遭遇相同的年龄较小的孩子(真实案例)。

*\4U!z|tr0 心理学空间1Ho1O2ac}mQg

二、王志超:如何进行心理干预

{:jD$M.[j3q0 心理学空间I SW#_"bR Z

以下是第二个老师讲的(我没听清他是谁),反正也很有名,是专攻心理咨询的,讲话很幽默生动,他带的队白天去了茂县,他讲了很多当天的所闻,篇幅有限,我就选讲了~

/AW ep VH;`4n9V0 心理学空间9}5j| w.Mv

他的主题是如何通过谈话进行心理干预:

/f$Lc"cG5MQx1b iu;e0

I%Q-mn@QX0第一步:让当事人将悲惨的故事讲出来心理学空间A6B1o(zx5_L

"?D*]\ L#a u h9N0是从小受到的社会潜规则让很多人不敢表达,比如从小教育我们要坚强。我们这一阶段要做的就是带上耳朵引导他们讲,仔细的、耐心的、共情的听他们讲,不管他们讲得有多么重复都不要打断,因为讲到一定时候当事人自己就会意识到老讲是没有意义的。心理学空间_"o.vL D~!gM

心理学空间;Mv~ Li1{n

这一阶段不止是让当事人直面现实,接受现实,更是在不断讲述的过程中让当事人自己成长。为什么呢?因为人都有一种能力,就是在重复一个东西的时候会不断的变换角度,直到跳出圈子来审视。叙述昨天的故事,带上今天的视角。慢慢的,在重复的讲述过程中,当事人就从悲惨的受难者转换为地震的经历者,反而在向我们传授地震经历了,此时,当事人的自我重新膨胀,找回一些自信。心理学空间;W&G}'_S/r6}!?ay!p

心理学空间3\(j7X1C!c5mb0@TB/X

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只是被动的干听,而是做到良好的共情。什么是共情呢?做喜欢听故事的小孩儿弗洛伊德是这样解释的。就是要打从心底感兴趣,适当追问,有目的的引导。老师强调说,咨询者不能把自己扮演成神,如果我们自居为神,那么当事人就只能永远是需要救赎的痛苦的人。他笑言,反而应该让当事人觉得在某方面他更懂一些。心理学空间{:ym] y4|B

]HD/v4j5R0他说,做好了这一步,心理干预的任务差不多就做好了一半了。但是光把当事人拉出火坑还不够,还要帮助他们找到去路。

%?"K{0b1p!fq0

3s'Q] }C]0K r0第二步:引导当事人展望未来,树立信心和希望。比如问他:你以后打算做什么呢?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当事人打算要干什么,只要无害你就不能否认,否则相当于你又把他推到另一个火坑去了!

{,i"Imi2b7U'P"v0 心理学空间 C"O [H$v

最后,他指出我们心理干预的总目标是:帮助当事人自我强大起来。 要少说多听,怀有同理心。什么叫同理心呢?穿别人的鞋,走别人的路,用被人的眼光看世界(罗杰斯)他还说,如果你不相信当事人能改变,当事人就不会改变(罗杰斯)这种期望效应大家都清楚吧!心理学空间c hI*b\;D8Q

心理学空间4t^jb9_1f

此外,老师还专门讲了注意事项:心理学空间-L!a _uo7E

N3U"v*N v9G01、如果当事人有自杀倾向,我们千万什么建议都不要给!!十多年以前全国各地组建起来的自杀心理干预之所以现在全部关闭,并且各地的发起人反而都自杀身亡就是因为忽视了这一点。因为当事人为某个问题烦恼到要自杀的时候肯定已经将能想的办法都基本上想遍了,我们草草考虑就给出的建议多半不会超出他们想过了范围,而咨询者在当事人心目中是很权威的,我们都给不出好的建议,他们就以为真的没办法了,所以才造成了当年自杀干预热线开通后自杀人数反而成倍增长的悲剧。(听到这个我都好震惊!)

.w#DL;cY1yZ0

A;\;p6_0o{F02、不要给灾区人民讲任何的大道理。比如:不要悲伤,全国人民和你们在一起,你们的家园一定会重建的,要坚强&&老师笑言这是低估当事人的智商,侮辱他们的人格,会受到反效果,国家领导人这么说是作为一个领导,但是我们作为心理支援千万不能这样说。老师讲了他当天的经历:他们的车被拦在了灾民安置点的500米外,管理人不让他们进入。因为早些时候有个不够专业的心理支援团队去了就拿着大喇叭对着灾民喊这些话,引起了灾民的反感和骚动,差点引出麻烦,甚至惊动了总指挥部,受到了批评。

0I.}:{G#Uvx+@0 心理学空间+\*QJ2C&MM b2Q^8^ v%E-R

3、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除痛苦,而是和他们一起承担痛苦。因为有了痛苦,才相对有了快乐。心理学空间F)v S(LV |y0C _J\

XQ$P},`0谢谢坚持看完的朋友,我在成都相比之下灾情还好的地区都觉得这一周来过的很恍惚很艰难,心理上还挺调试不过来,更不要说重灾区的人民了。所以,大家要是觉得我提供的还有点用的话,多多宣传,不要再好心办坏事了。我是四川师大心理学大三学生,昨天(5.21)华南师大的几位著名心理学教授带着他们的心理干预救援团队,在晚上为我们这些志愿者做了简短的培训。他们白天去了都江堰、茂县等地,虽然培训时间仓促,但是正因为时间仓促他们又有了实践经验,讲座就更实用紧凑。有点长,但是我觉得很实用,请大家耐心看完!我希望小组里的各位热心人我们一起好好学习下,不单凭好心办了坏事!

9N|7hf4Z6{U9C0

k-Ep0gM#}If0原文链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252804/心理学空间C1d S+d&Th9Qy n?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关于幸福家园的工作:to 一潭死水 迟毓凯
《迟毓凯》
灾后心理援助:问题与对策»

 迟毓凯

迟毓凯,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博士联系方式: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网站:www.xlxcn.net
电邮:chiyukai@126.com
微博:weibo.com/chiyukai
博客:chiyukai.blog.163.com/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国韬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教师心理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莫雷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阅读心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合作教授:徐光兴
研究方向:道德心理,社会认知,学校心理学
2005.12-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副教授

文章著述:
1998年:
迟毓凯:同伴交往指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吉林教育》1998.1
迟毓凯:金庸笔下的“离魂症” ——《心理世界》1998.5
迟毓凯:精加工策略漫谈——《职业技术教育》1998.14
迟毓凯,李大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周国韬、张明、迟毓凯:《教师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999年:
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1
陈宏,迟毓凯编著:七彩迷宫-情绪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迟毓凯编著:心海明镜-障碍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00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0.4
2001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1
韩迎春,迟毓凯等: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2
迟毓凯参编:《心理学》(撰11、12、13、14共4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
迟毓凯,莫雷: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心理科学》2002.3
迟毓凯,莫雷:金西文本表征理论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迟毓凯参编:《教育心理学》(撰第十八章:教师心理)(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编
迟毓凯参编:《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刘晓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迟毓凯: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述评,载《心理学名家名著》(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03年: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迟毓凯参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撰第七章: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004年: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心理学报》,2004.3
迟毓凯,莫雷等: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心理科学》,2004.4
迟毓凯,莫雷等:时间因素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表述结构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4.2
管延华,迟毓凯:文本表征中的图式与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4.2
迟毓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新世纪教育论坛》,2004.4
迟毓凯: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载《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袁立新,迟毓凯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005年
迟毓凯,莫雷等:角色目标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1
王穗苹,迟毓凯等: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激活与抑制——《心理科学》,2005.2
迟毓凯,莫雷: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撰第17、18、19、20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会议论文:
《角色目标对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九届心理学会议,2001.11 广州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out clue.——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Beijing, China.
《孤单与拥挤:内隐的旁观者效应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十届心理学会议,2005.10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