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故事:一些可能的分析视角与假设
作者: 迟毓凯 / 5751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8日
来源: 世纪心理沙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 Nf:Q v)L4q|0对于通过投射故事法所采集的故事,应该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如何来分析?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和诸多投射测验(如罗夏墨迹测验)一样,研究者们的施测方式相似,但解释的角度却有很多不同,比如针对罗夏墨迹测验,有影响的解释系统就有多个。而对于正处在逐渐成熟之中的投射故事法,分析和解释的角度也必然是多元化的。参考以往相关投射技术的解释视角,如Hall/Van de Castle编码系统,并结合对我们当前所调查故事的初步分析,我们认为,在对投射故事法解释和分析过程中,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y&_j"n;P0

pl4wZC,~4v7qky0(1)故事角色心理学空间$l(BIhCX:b;S)o

心理学空间S$e|&j eui6G

投射故事法的第一个要求便是要求被试设计故事的角色。在对教师故事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教师所列出的人物角色可以分成四类人物:

(j6C?:Fq l@]0 心理学空间b3m { OE y ld

工作相关人物。故事中的主人公由和教师职业工作相关的人物来承担,如以学生、教师为主要角色。

3E6]~pF n0 心理学空间SA*L$sS$] r

家庭相关人物。故事的主人公来源于家庭角色,如以母亲、孩子为角色。心理学空间%S!k%z&Z|/p2t

心理学空间7eBln:P A*}*A:UF3I

其它社会人物。以工作和家庭生活以外的社会人物为主要角色,如公司老板、警察、司机等等。心理学空间-c-N0]#i[/o

心理学空间6|+zanTXN

虚拟人物。以非现实的角色为主人公,如小花猫,仙女,未来世界的机器人等等。

){^{!J"f4z0

~ PL}OT0我们认为,不同的人讲述的故事也不相同,不同的人物设置也体现了一些心理状态上的差异。在我们的初步调查分析中,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i ]$Kl$\+f+}0 心理学空间5G;Os4uX

就心理健康方面而言,以家庭角色为主人公的被试,其自我压力感最小;而以工作相关人物为故事角色的人,心理压力最大。而在人格方面,以虚拟人物为主人公的被试,则更具有外向、喜欢接受新事物的人格特点;而以家庭相关人物为主人公的被试,其人格表现更传统、谨慎。心理学空间 n1b;Wsl6k

心理学空间w2~!MfO1s9[

(2)角色困境

]B+HaK9G0

v"X$~qf0故事中的角色都需要完成一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也会面临困境。这其实也是人生困境真实体验的心理投射。角色困境,按照其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如下类别:

m'\)_jd1uL0

\(wD^)A:@JF0来源于客观环境。如在教师讲述的故事中,一个以教师为角色的故事中,主角面临的困境是想获得社会尊敬,但当前社会尊师重教的气氛不够。心理学空间.^r!P}y#cSfI

t U3X8|GcvG0来源于他人阻碍。如一个大学生所讲的爱情故事中,恋爱中的困境是出现了第三者。

tYzl2m@Li0 心理学空间~7?mI-|d

来源于自我不足。如一个大学生所讲的学英语的故事中,他六级没有通过是因为自己太过懒惰。

#zv-sc(vb0 心理学空间 GykJ n

我们认为,不同的困境来源可能展现了故事讲述者认知归因风格的体现。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困境的来源与幸福感有关,把困境归于自身之外因素的讲述者,主观幸福感的水平更高一些。心理学空间krR.agf

心理学空间 j*pP z3IHb4r.H8f

(3)助人者心理学空间 `'j+okp&Mg

T@;U-R!u8O(KLUT0投射故事法要求被试回答出帮助主角完成任务的人或者事物。综合分析我们所收集到的故事,助人者类型可以划分为如下类别:

?%unH$i-RxZL0 心理学空间.I{6c#ro7r ?

自我克服。根本没有其他人的帮助,是故事的主人公自我努力克服了面临的困境。

MoB%{;Ph0

0R/@-JkE(u4C0亲人朋友。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帮助。

P5mc6Z(R3e cPN0

w,J4IjG8m+i0组织同事。助人者主要与工作环境中的人物相关。心理学空间4BUP9AFw jw C

y-~0\(G0?+O+G _0多方支持。家庭中的人物、工作中的人物,等等。故事中的主人公获得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心理学空间;R9T:@Gh9a

d8B5^;m\+@1`0其它。未在以上分类中的助人者,与角色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如陌生人,长翅膀的仙女等等。心理学空间1OM1~xH

心理学空间a B+I g8t

我们认为,故事中的助人者体现的是故事讲述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以及对自己和他人人际关系的认知。调查发现,对于讲述助人者得到多方支持的被试而言,他们的自我和社会比较的得分都高于其他群体;他们在人格上也更热心和外向。而以非现实的与角色无直接关系的助人者,讲述这样故事的人他们也更内向,自尊水平也更低一些。

ON2Kq/f5c!A0C{0

L9zV&j9G8Ar8ta`x0(4)故事结局

;X {f tmRf6M[ B0

U*y utu4A}0从故事结局,或者从整个故事的气氛来看,有的体现出消极悲观的特点,有的则呈现积极乐观的特征。故事的气氛与结局,我们认为,恰恰也是故事讲述者人生体验的自我投射。我们的调查发现,善于讲述一个积极乐观故事的被试,与一个讲述悲观消极的被试相比较,他们的生活主观幸福感更强,生活中的社会支持也更强,而且,在人格上,有外向活泼的特质。心理学空间+SM0Tq-vx

s-j7W5RrQp/qE0(5)情节类型心理学空间`y-^mkS)sP P

llKIk4k6[K0从故事情节总体上看,可以分为现实型的故事和虚构型的故事。虽然在投射故事法的要求中,是要求被试虚构一则故事的,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人讲的故事可能并非虚构,现实感非常强,甚至很明显就是自己工作中的故事;而另外一些人所讲述的故事,则天马行空,充满非现实的色彩。

T7hOX k0 心理学空间;S-\p:}?

调查发现,现实型与虚构型的不同故事类型,也体现了讲述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至少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讲述现实型故事的人,其工作能力水平更高,人格的批判性也强;而讲述一个虚构故事类型的人,则在人格上具有开放、外向的特点。心理学空间.H/n!Ugo

BH$C)ryyi2z0(6)其它心理学空间'xTDi-yF4T&m;o

@ t/`tM5x0以上我们列出了故事分析的几个主要视角。当然,投射故事所分析的视角绝对不仅仅有以上几个,应该有更多的可供分析的有意义的视角。比如:

&`we_ oG4^0 心理学空间Jq"Ue`{4H,o6RH

故事与讲述者智力的关系。被试所讲的故事的流畅性曲折性,以及虚构故事的时间,是否体能体现出故事讲述者的智力水平?因为编故事的过程,很明显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pP pj I/_0

/U5h b pqF0故事与讲述者情绪的关系。在整个的故事中,角色经历了怎样的情绪变化,是痛苦、恐惧、悲伤,还是迷茫、愉快、开心?而这种情绪又和讲述者的情绪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否会折射出讲述者一段时间以来的情绪体验?

O;AI s.Ado0 心理学空间(I:Dbs5XF v

故事与讲述者应对方式的关系。故事中的角色,会经历一次困境克服的经历,那么在这一经历中,是否会投射出讲述者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的特点?心理学空间/{ct,\/gG-XK

心理学空间_L"JKO+Ld*l2v6x

故事与讲述者人际互动的关系。故事中的角色常常会有角色之间彼此的社会互动,那么这种互动过程中,是合作多,还是竞争多,这是否是讲述者人格特征、社会互动风格的内心投射?

-FYFBV/g{"V0

P#Md,OK0焦点故事与讲述者相关心理特征的关系。投射故事法稍作变通,便可以从一般型的开放故事转变为焦点(focus)型的故事,如确定故事的主题,让被试根据投射故事法讲述一个爱情为主题的故事。如果被试讲述的是一个有“焦点”的故事,是否会投射出其对于焦点内容相关的心理特点呢?如,被试所讲述的爱情故事,是否体现了被试的爱情观,对爱情结构的看法,以及人际依恋等等心理特征呢?心理学空间i Vd!QrcH

心理学空间:w"v7_eBu%r({z w A

……

i$o$f;RWlP0

4I&YG^2X]0不同的故事体现着不同的人生,同一个故事,也有多元的分析视角,我们期望,随着关于投射故事法研究的深入与展开,会得出更为丰富的有意义的结论,也一定会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心理学空间 `,t}d%F[7WN\;c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记录片:《共和国刑侦专家:欧桂生》 迟毓凯
《迟毓凯》
心理学:娱乐与科学的界限»

 迟毓凯

迟毓凯,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博士联系方式: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网站:www.xlxcn.net
电邮:chiyukai@126.com
微博:weibo.com/chiyukai
博客:chiyukai.blog.163.com/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国韬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教师心理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莫雷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阅读心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合作教授:徐光兴
研究方向:道德心理,社会认知,学校心理学
2005.12-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副教授

文章著述:
1998年:
迟毓凯:同伴交往指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吉林教育》1998.1
迟毓凯:金庸笔下的“离魂症” ——《心理世界》1998.5
迟毓凯:精加工策略漫谈——《职业技术教育》1998.14
迟毓凯,李大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周国韬、张明、迟毓凯:《教师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999年:
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1
陈宏,迟毓凯编著:七彩迷宫-情绪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迟毓凯编著:心海明镜-障碍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00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0.4
2001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1
韩迎春,迟毓凯等: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2
迟毓凯参编:《心理学》(撰11、12、13、14共4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
迟毓凯,莫雷: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心理科学》2002.3
迟毓凯,莫雷:金西文本表征理论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迟毓凯参编:《教育心理学》(撰第十八章:教师心理)(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编
迟毓凯参编:《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刘晓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迟毓凯: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述评,载《心理学名家名著》(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03年: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迟毓凯参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撰第七章: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004年: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心理学报》,2004.3
迟毓凯,莫雷等: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心理科学》,2004.4
迟毓凯,莫雷等:时间因素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表述结构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4.2
管延华,迟毓凯:文本表征中的图式与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4.2
迟毓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新世纪教育论坛》,2004.4
迟毓凯: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载《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袁立新,迟毓凯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005年
迟毓凯,莫雷等:角色目标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1
王穗苹,迟毓凯等: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激活与抑制——《心理科学》,2005.2
迟毓凯,莫雷: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撰第17、18、19、20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会议论文:
《角色目标对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九届心理学会议,2001.11 广州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out clue.——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Beijing, China.
《孤单与拥挤:内隐的旁观者效应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十届心理学会议,2005.10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