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乔姆斯基:永远的异见者
作者: 蒯乐昊 / 10837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21日
来源: 新浪网 标签: 乔姆斯基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乔姆斯基被称为“可能是还健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2001年“9·11”事件发生,当月,乔姆斯基的《9·11》一书便告上市,一鸣惊人地反指“美国本身便是头号恐怖主义国家”
心理学空间0lb(u?!t
  -本刊记者 蒯乐昊心理学空间H1f2W8]1}#U6F
   特约撰稿 李 江心理学空间;R\7U*c*sYD

YP\~qO{0
c+R5J b'l.av0
  当我们把录音笔掏出来的时候,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孩子般地笑了,“我要提醒你们,我的声音非常不好录,我声音太小,我太太常常取笑我,说没人听得懂你的喃喃自语。”
G.Og-oV3}5d0心理学空间R"w5t*R6}:wf%R0Y*{
  乔姆斯基常说自己的演讲能力不好,并不是、也不愿做一个具备煽动性的演说家。他说:我只想用事实、道理、逻辑来说服你。心理学空间pIa0}'X%[l+M

&RD$F5E$f2l~3]U0  约访乔姆斯基是一场漫长的等待。跟他助手的往来邮件像打乒乓,你来我往数个回合,得到了40分钟的采访时间,安排在3个月后的某一天。然后,助手又很客气地来电话,要求延期。采访当日,排在我们前面的还有两位采访者,是拍电影的。乔姆斯基的助手彬彬有礼,铁面无私,在一旁控制着时间,一分钟也没多给。后来才知道,能在2006年里挤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已经是非常优厚的礼遇了——乔姆斯基非常忙,他的日程表上,仅受邀参加的演讲,已经排到了2009年。美国有些媒体采访他,乔姆斯基只给5分钟。
H Hul(C)[0Ey0心理学空间\;P D@ }c9v u6V
  语言学大师
5w|/tN/J1@Y0心理学空间5]fJ})`tA"{;aJ9[
  诺姆·乔姆斯基,1928年生于费城,28岁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开始博士后的研究,即令他蜚声世界的“转换——生成理论”研究,33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心理学空间 g~QjubJ{
心理学空间oo;X4dKi1o[s
  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贡献,相当于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贡献。早在1957年,他已经凭着他的博士后论文《句法结构》一书,奠定了整个现代语言学的基础。直到今天,“乔姆斯基构架”还是计算机系很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特别是如果你想做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心理学空间8Q.Ga1@3pU~R
心理学空间6{|;Vi2J Mr
  老先生著作等身,迄今为止写了一百多本书。其中不乏艰深的语言学专著,但出版最快、传播最广的却是他犀利的政论。根据人文科学引述的检索,从1980年到1992年,乔姆斯基的言论被引用次数是全世界所有健在学者中最多的。而在古往今来的所有学者中,他的被引用次数排名第8。心理学空间'VXWI `h V
心理学空间&?/ti]Q7x
  他对美国的“恐怖主义霸权统治”曾做过这样的经典论述,“主要的国际恐怖主义的来源是世界上的强权,实际上是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上的强权。”他引用了美国军方陆军手册上关于恐怖活动的定义,美国陆军手册上说:“恐怖主义就是有预谋地使用武力,或者是威胁使用武力,用来达到营造一种恐怖气氛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手段威胁或者逼迫一个国家或社会就范。”心理学空间7C"H8dg|2~.~` _z

6yq$k sc\$a0  这是乔姆斯基最擅长的政论技巧,他喜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X+OU$B/sW:R0
;~Nesj0WA,t0  13岁发表政论心理学空间6p/BR4G&o(w"j^
心理学空间B0D*z'u:Q%j
  乔姆斯基与太太自幼结识,21岁结婚,育有一子二女。直到今天,夫妇俩仍非常恩爱,乔姆斯基的头发还是他太太帮他剪的。他把自己的太太、孩子保护得非常好,从来不对媒体提起他们。他特别提起自己幼年的经历:纽约的72街有个很大的地铁站,他叔叔在那里设了一个报摊,乔姆斯基从小就在那儿玩,这段经历让他接触了很多智慧、善良的底层人民,所以他始终觉得自己跟草根阶层靠得更近,也力求用普通人的语言跟普通人进行沟通。心理学空间*c+O,c#zx3? zx:L8W~

jujw4he5u|(M0  虽然已年近80,但老先生依然思维敏捷,谈话中要引用任何资料或事例——人名、书名、事件发生的年月,他都是立刻信手拈来。
^1BW)~,k0心理学空间0n| jG&w
  在乔姆斯基堆了满坑满谷书籍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张很大的英国哲学家罗素的照片,下面一行罗素名言,“有三种简单而强大的情感主宰着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真理的探求、对苦难大众的巨大悲悯。”心理学空间_0lo2{8ZRw
心理学空间G+G.^lB,iK
  这位激进的左派知识分子13岁起便开始发表政治言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使命感,似乎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一辈子到底要做什么,然后一直去做,一以贯之,不知疲倦,从不动摇。
C*n h@8i ZMSlo&ON0心理学空间K8x5k;}z+b1y+t e
  1938年,二战的枪声尚未打响,这时的乔姆斯基,还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在作文中写道:已经看到纳粹军国主义的野心,要警惕其向欧洲大陆扩散的危险。
7c W5S hZq2O C-ei(Mh0心理学空间5Y\+YVJx*_-R1]6R}|
  异见者的一生
IOdKH-n0
p0jZ$U_0L0  乔姆斯基少年时代即参加左翼的共产主义运动,1960年代越战期间投身校园反战运动,从此开始了“异见者的一生”,被公认为美国政策“永远的反对派”。心理学空间9lM-{qF?#qE#T
心理学空间%Z!k&E ^5_m;pYh.X
  他永不懈怠地激烈抨击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运动的“阴谋”、美国式民主的虚伪、美国政治宣传的阴险和外交政策的帝国主义野心——“9·11”之前的焦点是巴以问题、美国干预科索沃,近几年则是布什政府的反恐战争。
%hhV?!C,r0心理学空间XE|yDpn*@
  乔姆斯基被《纽约时报》称为“可能是还健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事实上,关于他的看法异常分裂,喜欢他的人非常崇拜他,把他奉为精神领袖、黑暗中的灯塔;不喜欢他的人骂他是疯子:有人说他是激进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也有人说他反犹太人,因为他经常批评以色列政府。还有谣言说他是特工——中央情报局的特工、克格勃的特工,或是英国秘密警察组织的特工,甚至有传言说他是以色列摩萨德的特工。因为长期撰文对美国霸权主义发表不同意见,他在美国国内也遭到了不小的仇视——有人扬言要在给他的邮件中夹寄炸弹,试图以此使他闭嘴,那段时间,乔姆斯基收到的邮件须先由爆破专家检测才能打开。
'gyG!fbB0心理学空间*a'D-qK&y)W9Q J
  2001年“9·11”事件发生,当月,乔姆斯基的《9·11》一书便告上市,一鸣惊人地反指“美国本身便是头号恐怖主义国家”,他表示:尽管拉登所干的事惨绝人寰,但是相比较美国在过去半个世纪对其他国家所犯下的暴行来说,仍然是微不足道的。此言一出,美国的主流媒体上便再难见到他的音容墨迹,主流知识分子——无论左翼还是右翼——大多也与乔姆斯基这样的好斗者保持距离。他的声音更多是通过校园演讲、“油印”小报、海外报刊、互联网以及出版物达于外界。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座,从来都是人满为患,鲜花与臭鸡蛋齐飞,场面之热烈,堪与校园摇滚音乐会媲美。心理学空间p3MS [`$S

&^]s fx9|f,B!rO%S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乔姆斯基
«没有了 38 乔姆斯基 | Noam Chomsky
《38 乔姆斯基 | Noam Chomsky》
乔姆斯基谱系»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