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的六种烦恼根本与ACT的六边心理病理模型
作者: 转载 / 14464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1月01日
来源: 接纳与承诺治疗(ACT) 标签: ACT 烦恼 流转 六边心理病理模型 四圣谛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四圣谛的六种烦恼根本与ACT六边心理病理模型心理学空间'zJSHe+J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即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随着佛陀而解说,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觉悟,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 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是指世间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出世间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通往涅盘的道路--出世间的因。在经典中有这样的比喻: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即是有各种的心病,佛陀将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处,告诉众生,并且指出那些解脱的圣人,没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悦,以及解脱病苦的方法。 

0t\ ~U Tv0

*ms a"ZhCm6p0概述

jG Zgc Fs0

(x:Cu'AU9Rb%X(X!K0

U4r$Z2g:W:x J!L a3h0

D7J;D\ U(z0  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心理学空间V8A0Z8q#H p*x|

$c6ZH-pf#PxZ/@0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ha'mci/h P5W0心理学空间)U;q)r4^ I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6IB'P)S(wE-b0心理学空间$K,m,h5lx4z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心理学空间p0Sl7|-}.Hd

一、苦圣谛

,U?#S*r~(o0心理学空间y4V N:W(Y3c_

  苦即是逼恼的意思。众生经常被无常所患累、所逼恼,所以说是苦。苦相可分为三苦以及八苦;苦果可分为有情世间以及器世间两种果报。

nY!lV#\&cC0

ZT0N}'`0一、苦处:心理学空间 A Jg9u*_(s9{B0NI;_

心理学空间8s"w4ku*ba4RRV+l{

  ⑴、有情世间:众生的身心活动,称为有情世间。心理学空间$[pm0vZf9Wp)Y

^#w*s$bO.F"a"\[g)VC*V0⒈根据众生的种类来分:心理学空间hDGFO

a w WFD(D0它可分为五类:地狱、恶鬼、畜生、人、天人,称为五趣;另一种分类加上阿修罗,和称为六道。

tAT7c*_7T-wFL$Eo&G_*R0心理学空间+u%j9IR7QI+PmK/P

  ⒉根据三界来分别:根据欲(欲望)以及色(物质),有情世间可分为欲界、色界以及无色界。

Yr?E1v2F%?0

8DJ.dgtNv9?0  1、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淫欲),这三种欲望。欲界的众生皆具有此三种欲望,然而人类除了这三种欲望外,还加上爱财,爱名,称为五欲。 心理学空间1d1M;x'\Q a4[

"g4bwm4|kw.u+c @0  2、色界:此界的众生都是依据禅定进入色界,没有欲界众生的欲望,唯有清净微妙的色身。心理学空间f3M6i!o _.SS hp

心理学空间`q4l/w;Qv{#V

  3、无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不但没有欲望;而且也没有身形的器界;他们没有身体,也没有外在物质的世间;只有五蕴中的“受”、“想”、“行”、“识”等的心,以及心所生发在活动。 

rB p'd'xqq#\0

{nC y9JqF0  ⑵、器世间:根据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的物质,以及星球、日月、山河大地,乃至小如针线等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如光、声音、风、冷、热等。 心理学空间3OuE G:qr v0p

"s"j]8Ng1t0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是由我们过去的烦恼,造种种业所形成的力量而产生的,因为过去的烦恼造作,所以现在受报;现在的烦恼又继续造作。凡所造作(有为)都是无常;无常必然是苦,为什么呢?因为无常就不自主,不自在;众生对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不能做主,所以称为苦处。 心理学空间%O%V(gx4a6t&yV0N

|,t;P9f#sS'}9O1|0二、苦相: 心理学空间 [/YD?oR#L I

心理学空间1~2|sb"e&W1w6D

 ⑴、三苦:  心理学空间 pEwjY

uKd\ak0 1、苦苦:苦受以及顺苦受的法。“受”有苦、乐、舍三种受,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苦。苦苦是指苦受。除了苦受外,还有引起苦受的种种法也是苦,被称为顺苦受法。比如你的手被火烧到,手痛是苦,而烧你的那些东西的作用也应该归于苦。我们会感觉到苦受是由嗔引起,我们要远离、要抛弃,但它又如影随形般地穷追不舍,所以我们觉得苦。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怨憎会五种苦属之。 

gAQC$SHRg0心理学空间"I#zD x:@

  2、坏苦:乐受以及顺乐受法变坏而引起的苦。我们享受快乐时,它却如朝露般的消失无影无踪,令人怀念,我们贪爱,就感受到苦,称为坏苦。是你感受到快乐的东西,称为顺乐受法,因为变坏所以苦。爱别离与求不得苦属之。

*X,?c{+R0jK8As0心理学空间|5RQA-a

此苦苦与坏苦是由嗔、贪所引起的,此两种苦凡夫可以世间的智慧觉知之,称为世俗谛苦。心理学空间bA c:Z'`4O$syc

np1E)G&`6UDc0  3、行苦:一切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它包括苦苦、坏苦、舍受。我们不把不苦不乐受(舍受)当作是一种苦,但依行苦来看,它也是一种苦,原因是:“舍受”是不永恒地,它无常变化,舍受之后,乐受、苦受业接踵而来,因为它迁流变化,不能做主,不自在所以苦,此称为“行苦”。此种行苦愚痴的凡夫不知不觉,唯有圣人能觉知,称为圣义谛苦,五取蕴苦属之。 

AFC^;i~QU {0心理学空间5pd o$rD1R8Q4R

  ⑵、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D[V&G8W{NQ0心理学空间 p C-_D Cl"@2x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心理学空间"KG.T*Yu+W)BZ ma H

心理学空间*qf/RKf3E_1r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 心理学空间"YwB^jd7{!k1aj

心理学空间 |-p5|^6^;l^u1G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让你三分,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换就是病苦。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当死还没来临时,你嘴巴大,爱讲 

{yIJRYG0心理学空间T y4Qv S

  大话,当它来时,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会吓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还没动到你,就吓到如此这般,等死期到来时,更不用讲了。 

!L"j y+JaK2cA0

Z3]+T^*`(\0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 心理学空间;v4`Ze)k!?

心理学空间~ Sm'OXo.N_ ex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bMm.Z5ph8vG0

ry a W6U k4[0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了,这样多的欲望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心理学空间+Im$\ `E0j s}0t)X

!^ PM&W4R0y!BO o0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B6zy*B)]L-t#H Hz E0心理学空间~y*^ L+X

三、总结:心理学空间^ L2DnN,I#t2d8g

&}A f yfG$R,jD0  在这三苦与八苦中,真正的苦是发生在于“行苦”,此苦唯有圣人能觉知。佛教所说的苦与世间人所说的苦不同;佛陀出家修道,所看到的并不是世间人所知的苦受、乐受的苦而已,佛陀所觉知的苦是: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有为变化,终归变灭,不能自主故苦,此苦称为“行苦”。如果佛陀没有为我们阐述,我们凡夫对它是不知不觉的,因为我们迷在苦、乐之中。这个苦必须以智慧观察,所以初学佛者应以闻、思、修中的“闻慧”来了解“行苦”是一种苦。这个“行苦”并非“苦苦”与“坏苦”,而是因为不自在,就是苦。苦圣谛中最究竟的苦是“行苦”,如果没有它,我们可以想尽所有的方法,修各种福报,追求种种的乐受;如果福报很大,在天上或人间享受五欲之乐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苦为何物,只知道乐,那么这个苦圣谛就没法成立。但实际上并不如此,这五欲之乐是包含在行苦中,因为它会变化、变坏;也就是说即使升天做天人,在天上享乐,但天福有享尽之日,乐报没了,苦报就接踵而来,所以“行苦”是真正苦之所在。 心理学空间F+}z4W3Y

二、集圣谛

l5m O+Pb1Co1]T s0

V*j A*t-A+CHA,C0  集圣谛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称为集圣谛。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业力被烦恼所引发出来;集取就是烦恼在造业。因为我们过去造种种的业形成力量,加上过去与现在种种烦恼的引发,使我们受种种苦。所以这个集圣谛所要讲的就是烦恼以及烦恼所造的诸业行。 

3[dG9i2L0心理学空间/d Pc ["J

烦恼

3s0W0EV.E'Zv q0心理学空间0k"X Wzt9E+B`i+L

  一、烦恼:佛说我们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教导我们以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之。然而这个八万四千是表示多数,它说明众生有很多烦恼,我们不可能全部认识,只要认识主要的烦恼即可,它们是六根本烦恼以及大、中、小随烦恼。由于时间有限,我在此只讲六根本烦恼。此是凡夫非常严重的烦恼,因为他引发其它烦恼的生起,所以称之为根本烦恼。六根本烦恼又称为十惑,它们即是: 心理学空间/Y#w2HX?;~0u8d

心理学空间,||5l8T _

心理学空间 Is5q+u-d

心理学空间1J:x@/RZ.J i

  ⑴、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类的一生就是在这其中打滚,虚度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他束缚。我们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这工作,拼命想发财,这就是贪财。同时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些人又贪吃;到了某一段年龄有对色欲(淫欲)有种种的贪求,所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为了满足五欲而过活;如牛被人牵着鼻子走,我们也如牛一样被五欲牵着鼻子走,所以五欲的贪是烦恼。 心理学空间 K ]'z9wG0_-@

,J[;e'GYFM0

L:{7^1]9q'~K0

L5@$k8D#j s y6\0  ⑵、嗔就是生气的意思,这个生气有很多种类,人家骂你,不能忍受,起嗔心。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你追求;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你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心理学空间5yg A!}@iH%PE

:v iat*@BGz0  ⑶、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m-C(B6N[hs0心理学空间?"W7zdf

心理学空间6@u r:~F },dO G u#_~

心理学空间6_5XM-F;R

  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好像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此外,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即是说对于真理的真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无知,都是愚痴。另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比如人家为你讲佛法,你不懂对或不对,人家跟你讲对的,你以为是错;人家跟你讲错的,你却以为讲对,这也是愚痴。 心理学空间g|/M2DC qO zM

心理学空间t(x Wa'O@8a sL

心理学空间-C!|-V K;yx$_

心理学空间8Z~+}0?%l;J}#L"A)h

  ⑷、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比如某人的儿子修完大学课程后,那个做母亲的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或是有人养了一只漂亮的狗,他觉得了不起,带着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和财产等,都称为慢。 

D V {9B p3Z0

VL9xgdJ#D+b u)f D0  慢的种类:心理学空间 v'R"x-g*uQ8{Z)l

心理学空间E#xX vH!VF|/E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心理学空间7X^;U~V%b

心理学空间*a#ih0Q+?)c9mN u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为跟他平等,结果你觉得自己了不起。心理学空间l)[:a&s(@q2S@

心理学空间s,r9a8Z3K._8~

3、自己比别人差,但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这是慢的心里在作怪。

2?J(r|C'M;Xh0

bM%U0nT Ow5W5u ZHG0心理学空间4M_]"g$D|+`

$~jcd0NsT3w!Jc0  ⑸、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怀疑。

.t&Ob+H r%YN0心理学空间 G*A6R*[$YJ

身见心理学空间O\;?y!F c&iW

心理学空间p]%BD:C

  ⑹、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aK%P E8Q;\0

7p4]4{$\~(L&EC0边见心理学空间:KS_M f3` x!| ft:c9m g

心理学空间 j*?1^,i:[D

  ⑺、边见:执著断、常二见。就是说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住“常”;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完了,这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就是有这两种邪见,称为边见。 心理学空间'b9d!e!j'N.O

~$J1_ MaF\3\0邪见心理学空间e a}@6b%[!G!z;Q

心理学空间3JT-p5Cdt

  ⑻、邪见: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它包括:对因果起不正确的知见,拨无因果;认为没有过去世,没有将来世,这些都是邪见。心理学空间aY P;r_,p t9m

o6x3Se2i&^6T0见取见心理学空间#Z;}C*A'G~9M

心理学空间"~w7L|.^+MVt

  ⑼、见取见:执著我们的见解是对的,称为见取见。我们凡夫又一个很深的执著,认为我的见解才是对的,别人的见解都是错的,这叫做见取见。 心理学空间-M1u$k~ u*`s]LD*O

-M#M%oL1`#ny%l0戒禁取见

-P"Fl"h x,~lt0

"kK_Ro0  ⑽、戒禁取见:执著不正确的戒律,称为戒禁取见。比如有人放生,放鸡说以后不能吃鸡;放乌龟就说以后不能再吃乌龟,这其中没有因果关系,根本无此事,佛陀是根据因果道理来制定戒律,所以这是戒禁取见;甚至有人认为一定要吃素才能解脱,所以他吃素,这也是戒禁取见。菩萨道行者,为了避免因他吃肉而要杀害众生,所以吃素,这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并非是为了要解脱而吃素,如果吃素能解脱,牛羊早都解脱了。 

d U6}%^7R'byw0

w`~+S MG k1z6Pw1I0  更有些人持牛羊猪狗戒,他们学习牛羊猪狗所做的一些行为;有些不吃这些众生的肉,好像兴都教徒认为牛是神圣的,所以不吃牛肉;某些教徒却认为;猪是肮脏的,所以不吃猪肉等,这些都是戒禁取见。 心理学空间%s Wz4U } W8h^

6l)Ii%vb5A^0  这六个根本烦恼妨碍我们解脱生死,其中严重的三大烦恼是贪、嗔、痴,称为三毒;在这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请参考《烦恼》)

8Y/UQ&~1@ D0

[J(u#a*hr"G0爱的分类

7?Gbv6lUfl |0

s,QS%CR`0  爱的种类:

hg`Z%g ao,c4m&E0

\*`Ad.MeB01、对乐欲、财富、权势等五欲之贪求与执著。心理学空间o6` ] MDq}_C Oce

心理学空间m-oWA M? W

2、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的贪求与执著。心理学空间'j(r@0p8k^

心理学空间X&O QYc;d#y-qLHD

3、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及永生的贪求与执著。

{fP \M7]Y0心理学空间e5G;Wr,Rc.s.S

4、不再生存的渴求。心理学空间(g;aT#M&a5r?

心理学空间BNBp M?9T {

  佛陀说我们烦恼中的“爱”是集谛的主要原因,故集论说“若爱、若后有爱、若贪喜集行爱、若彼彼希乐爱是名集谛。”就是说贪爱是苦生起的主要原因,我们对现前的事物苦苦贪求,此称为爱。 

$X+r@k}9U `5Dtrt0心理学空间2|"`|4mJ9|TJ

  1、后有爱:我们想要追求永恒的我,追求死后的将来,而这样的贪爱,使我们死后将来再继续受生,称为后有爱。心理学空间4bMg9ED+L7Z

Nn1BU6GRu'x0  2、贪喜集行爱:当现前的境界出现时,我们因迷惑而执著它,称为贪喜集行爱。心理学空间;@a zJ&jWE

soy5pVO0T~0  3、彼彼希乐爱:我们知道现前这样快乐的境界,追求将来也要有这样的境界,称为彼彼希乐爱。比如今生夫妻生活适意、恩爱,希望将来死后夫妻再结来生缘。因为这种种的爱,使到我们死后再来生死轮回。由这个贪爱的烦恼使我们产生常、乐、我、净四个颠倒。在这个贪爱之中有一个“自体爱”,称为我执。众生对这个我执深执不舍,便无时无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恒的生存。因为这个贪生的欲望,使得过去、现在所造的诸业得到滋润,继续向前推动。业是过去的因,贪爱这个烦恼是现在的缘,因缘和合,我们就生生不已,一生有一生。 

'p.G.e5S8_7I/f0

V@5sU/K-UGA0心理学空间4GWQ%Bu|%@8o

%j&J\K`/Q\0A0  二、业:我们过去及现在世所造的种种业行,它也是属于集。因为业行能集无量种众生业道于内身。⑴、业的意义:业为造作义,即是有意造作之行为称为业。业所造成之效应(果报)称为业报。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恶、无记三种,形成善、恶、无记三种业报。⑵、业的推动者:求生、求存、求再生之“有爱”滋长意志造业,是生命能继续延续及向前迈进。(请参考《业力与轮回》) 

Mbe rfbJ0

Q;egvVM6c0三、灭圣谛

%]7e3|6ZAo0心理学空间%z5D`V*Pq+J~OT p$\

  灭圣谛即是苦灭圣谛。它说明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灭是指灭除惑、业、苦,断著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灭,即是涅盘。 心理学空间0y"l%Okg

h$}Yi6e{L0涅盘:心理学空间iv CB*HN7d]0R[

心理学空间k7B%A0SVG _4e&Z

  ⑴、涅盘之意义:涅盘是不生不灭之义。佛说涅盘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实相即是真理,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唯有智者亲自证悟方知;故说:“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涅盘并非因缘所生,是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有这回事呢? 

6\IYu oPy1]0心理学空间+wv)X'w;N{!iU

  ⑵、佛陀演说涅盘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无)之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本来没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著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盘时,佛陀不讲有、无,生、灭;他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有会使人误解为:除生、灭之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那又是错误了。 

X)ny2@d|xY0心理学空间&~g/CgUq9U-}

  凡夫所迷惑的生灭万法之中,具有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觉,认为它是生灭的。比如我们观赏《释迦牟尼传》这部电影,从佛陀降生到他涅盘,这只不过是银幕里的变化罢了,里面并没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闪来闪去,在这些光影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这为圣者在生,在灭。而世间的真相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就以为他有生灭,故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盘。此涅盘并非是在生灭之法以外,另有一不生不灭之法可以证得;而是在生灭法之中,发现到不生不灭之真相,此才可称为证得涅盘。 

Y5? VQ!h,~0

E^s9^zt.h*Z2I7W0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地方去。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的地方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这个世间体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涅盘。涅盘并不属于因果,所以涅盘并不是我们断除了烦恼后所得到的果报。《金刚经》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证悟涅盘(成佛)时,无一物可得,阿罗汉证悟涅盘亦复如是。我们众生就是获得太多,这边拿,那边抓,“财产”太多,样样都放不下,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如果有一天,我们觉悟到无所得时,即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盘了。 心理学空间r(Afl.g.tN/y!p

心理学空间.C O!r2x3OE2v

  涅盘就是无生,无生所以不灭,所以涅盘有称为不生不灭。因为不生所以就非有,非有就不无,就是不是有,也不是无,故涅盘不属于存在或不存在。有很多人误解了涅盘,他们迷惑地问涅盘以后,那个人存在吗?他去了哪里?但是涅磐是无生,无生就没有灭,就不能称为有,也不能称为无。一个东西生出来,你称它为有,它灭掉了,你称它为无,没有生不能称为有,不能称为无。涅盘不属于有、无,就不能问涅盘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烦恼的概念。涅盘并没有一个人证到涅盘,因为觉悟涅盘的人一无所得,包括这个“我”,就是他觉悟到“无我”,既然无我,就没有我证悟涅盘。证悟涅盘就是没有烦恼的智慧,这其中无一法可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 心理学空间VhF}$b4x

d&{E ^!DP,T0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盘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他不会认为这个世间给他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他的内心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清凉、(寂即是寂静不动;灭即是烦恼不生。)心行处灭,这和我们凡夫不同,凡夫的心无时无刻不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而证入涅盘者就没这回儿事。 心理学空间)bQ]._7F

心理学空间0i#U X!m G3e g_

四、道圣谛

&`5W4w8r7F0

sO N aptCqvu0  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盘之路称为道。广义的说有三十七道品,狭义的说有八正道。

D1q4u/bo,qPnU0心理学空间5w)b$_i D

五个次第心理学空间b,kgV+w o j

3\ V S6r#VQlH9K0  一、修道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①、资粮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处。心理学空间P.n&S#B` ?\8E

Y;a,n!Su'fx0  ②、加行位:观四圣谛,即是观苦、集、灭、道谛。心理学空间}M7sw3bQuXa

心理学空间$MS+Atde6q

  ③、见道位:觉悟见惑,断三结,即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

k,B~?y!u.f z0心理学空间?;X Q,G*f8KA A:j

  1、我见结:身见是一种知见,因这个知见使我们做出种种傻事,而见道的人没有我见,但并不等于没有我慢。我慢是我们的内心高举,认为有一 

9K6N7kQw6D0

.u2uQe[y8GK0  个主体存在;而我见是执著现前的身心有一个我。所以见道的人只是破除我见,没有破除我慢。心理学空间S9ZXm3P7Q

心理学空间/N;@G0P:M%Xq

  2、戒禁取见结:守持种种不正确的戒律,见道者无此烦恼。3、疑结:见道的人对于佛、法、僧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无怀疑。

*Z6XW(S0s'W8\0心理学空间^;bV/l2}4J L

  所谓见道即是见到涅盘之道路,我们现在听闻佛法,是听涅盘之道,并没有见。比如我告诉你从新加坡怎样搭飞机到东京,下了机要怎样搭车到火车站,从火车站怎样搭车到一个乡下,再从乡下去一间寺庙。如果你们从头听到尾,这只是听而已,但是你们真的去到那个地方,那才是见道。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有一天觉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时候,那就是见道。见道的人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及怀疑三种束缚他们的轻微烦恼,称为三结。 

bf0qDaT q D:v0心理学空间&La@nW)[iAE

  ④、修道位: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为修道位。即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心理学空间n*u jW:wW

心理学空间m I+Zq n \

  ⑤、无学位:即是证悟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必学习即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所以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 心理学空间8C{2k:b:t)iD#C P

心理学空间@[ N+[^g5^7hcg

方法心理学空间"X;g7D:cC6J ]2Ve$S

心理学空间3k/EY:c%^B3tc9Gl?

  二、修道的方法:修道的法门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几种:心理学空间| g;f _d-B \ H

.r0V z&W `j6I~0  ①、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观法: 所对治之烦恼:心理学空间LMuJ?P$[

心理学空间4n/f])L/~;N.X\

  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淫欲爱。慈悲观--对治嗔恚--于怨亲等观,慈心与乐,悲心除其苦。

~0E8H/} |N"R%x0心理学空间6i%R-R%x:q6u

  因缘观--对治愚痴--观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缘,其中无我,无作者,无受者。心理学空间+T1F _&\Q'j S3z

心理学空间y{1B2Ns3L

  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观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无有一合相之我。数息观--对治散乱--数出入息,系心于息而得定力。心理学空间)s w OC0A;~}O3l8Z

/\`4MfbfR0  在这五停心中的不净观及数息观是修行入道的初门,合称为二甘露门。心理学空间U1nt8Be$I

心理学空间lcX!k"pd"B

  1、不净观:观察自身与他身的不净,为了对治我们的贪欲,因为我们对身体有贪爱,这是一种烦恼,也是一个心病,佛陀就为我们开了一帖药方,叫做不净观,我们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欢上他,是因为认为他漂亮、干净等等,那是因为我们的智慧被贪爱的烦恼所遮盖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净观是告诉我们要看他不净的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没有一样是干净的,皮肤流出来的是汗,七孔流出来的都是粪,是肮脏的。皮肤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里所装的都是粪便,所以我们的身体是“粪桶”,不是“饭桶”。我们最严重的贪欲就是淫欲--色欲,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不净观以破除之。(请参考《四念处》) 

Ln ]6VM dH"vr0心理学空间Ia0l\e5XBk-X gV

  2、慈悲观:慈悲观是要对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给众生快乐,修悲就是要拔除众生的苦。我们要经常作这个慈悲心的观想,慢慢地对于众生就不会嗔恨,生起怜悯之心,所以说慈悲观能对治嗔恚。 

&]\u|7NB+ne\U0

p szg/X0  3、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以对治愚痴。在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无我、无作者,没有受者。(请参考《十二因缘》)。

2kt'?(]9s{H2w6J0

X*jfQTI3s g0  4、界分别观:我们观察十八界以对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称为十八界。我们个别观察它,里面没有一个我,这十八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观十八界可以对治我慢。   

C7\0`2V8e'r9F0心理学空间.}a&Ojt

 5、数息观:称为阿那波那,译为持息念(数息)。修数息观对治散乱的心,我们的心如猴子般跳来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气上,慢慢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这五种修行方法称为五停心,它可使我们的烦恼:贪、嗔、痴、慢以及不定的心平静。②、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fHa)DX{@u0

N+K-?k)V9t$im0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常、乐、我、净四颠倒。  

i&a%S(r pL"~0n0心理学空间G x.`)Q,aE#IY(V

 1、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色身四大不净,乃至外境亦不净,以对治身体干净的颠倒想。

}/n"m VM\.]1w)`o0

-r*G7N9m&J.t*D;fc0  2、受念住--观受是苦:观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乐舍,三种皆是行苦,因为它无常变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观受是苦对治乐的颠倒。心理学空间`'j/F$}sr!I8[

q F-U6Hn5X0  3、心念住--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生灭最迅速,无有一念停留,我们的心念一念一念在那儿变化,佛陀说吾人之身还有几十年慢慢地发生变化,可是我们的心念一秒钟却不知道变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观心无常。众生执著这个世间有一个精神不变的我--心。这是一种颠倒,一种错误,这个心是变化无常的,并不是永恒不变,所以要观心无常。 

6y0U5|mB+A,\0

9I1z7W!P|+v0  4、法念住--观法尘及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而我们执著有一个我,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四念处必须从观身不净,而观受是苦,然后观心无常,最后观法无我。因为身体的活动叫粗,受比较微细,心比受微细,而法是最微细的。(请参考《四念处》)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得来。 

MB&FZ \0心理学空间)V8a*A&? aPdR1K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3b2k|5Xo+oq _0

m2\0{Xe.Q.f7a5{c0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①、不妄语欺骗。②、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③、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④、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c;iX itK0心理学空间.Z7EhY0Er\8a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住。 

o q@(f,A0心理学空间-N%H9Qn%{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Zm T5Z3] I:R0心理学空间 du3Szd't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即是:①、未生善令生②、已生善令住③、未生恶另不生④、已生恶另灭 心理学空间q F*L fNVr2INX+R

g u.c@W.o E4Qp0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即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心理学空间c Ec^I-[o!j

心理学空间0DQ2MBIz a"cYI7b

  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即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心理学空间n#q:frP-F

]g]7gpx8Q4@8F0  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即是失去正念。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外两种情况:心理学空间z&O `*YJu

!u _Yld&Z ?{0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单一之定境中。心理学空间 swv%E.p4AEu

心理学空间}7zd ^c[C

  ②、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心理学空间*vY3}0CF5T#vnF

,v'^|ND L0  “苏?烙虢涠ɑ郏?〔戒:正语、正业、正命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慧:正见、正思维心理学空间E4r$n-A.o [a"o a

#E2_)`rA A c0总结

.[yXr"J#y&L'|0心理学空间/jh%a7V dyA:}e

  (三)、总结:

H1n1Vo,Ha vh6l0心理学空间nk5W){8`T

①、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条圣道。心理学空间$Oda:lq v

心理学空间0j"S-xD noa1D0^ i w

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心理学空间bk'yLGW w

Vw}U)R:q B*F0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心就散乱了。 心理学空间5wM1H5{[9{]"O

K4n4i$V%Dt4Z0  ②、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之标准。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即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途径。心理学空间B:\2?#dcSi ]

3T$E/@A z,d z0(四)ACT与佛学的关系

.Z;Q7Du%b0S$q0心理学空间HX\fLM6K(N"i~%i/z

ACT的理论也认为人类的痛苦状态是一种常态,谁也无法逃避,这与佛学的“苦谛”相一致。Hayes认为人类具有区别于动物的精神或心理痛苦,其主要根源是语言和认知的负性一面所致,人类的语言使人们过分概括化而失去现实觉察、行为被语言规则束缚而僵化、沉湎于内在思考而脱离现实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迷恋自我概念而忽视了自我觉察等,这与佛学强调的“贪、嗔、痴、慢、疑、见”有很多相似之处。Hayes在ACT专著引用三祖僧璨的《信心铭》中的名句“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将心用心,岂非大错。”强调语言带来的混乱和苦恼。ACT的解决之道强调接纳,这与《信心铭》中强调“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如出一辙。ACT强调接触当下(being present)增加对现实的接触和觉察与佛学中正念(mindfulness)训练非常相似,都是以减少对过去记忆的沉湎和对未来想象的焦虑。 另外,ACT强调的认知解离(defusion)与正念中的对意念的觉察或“五停心、四念住”都是相同的心理过程。最为重要的是,ACT强调以观察的自我(self as context)来消除对自我概念的迷恋(attachment of self conception),这一点与佛学中强调的“无我”也近似,观察的自我如同觉察的我,亦即佛性所在。观察的自我是以一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空相”状态存在。在这种觉察状态下,自然能够消除一切苦恼。ACT中的价值(values)与承诺行动(commitment action),与佛学八正道中的“正业”“正命”“正精进”有相似之处,均是强调在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信念指导下选择正确的行为 [24] 。另外,ACT强调以体验和隐喻的方式来引导来访者领悟ACT的原理,而不是用认知行为治疗(CBT)的心理教育的语言指导,这与佛学中强调的证悟双修极为接近。 心理学空间 W-z ]p[@Or

2V-W2E2w{u0通过比较ACT与佛学的理论与技术,可以感受到两者之间存在诸多融合贯通之处,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多,毕竟ACT是建立在RFT理论及科学哲学基础之上的心理治疗方法,各类技术也是基于实证研究和实验证明,而佛学是基于佛祖的顿悟及两千年来佛教弟子的修行和证悟不断发展起来的宗教。心理学空间l j6R6e[

o,[Z;j'U"g~-`P0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树立靶子,以期佛门弟子与心理学同道开展更多交流,对两者之间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以利于将ACT心理治疗引入中国本土,并在中国佛学文化熏染下建构出适合中国文化语境的新的治疗方法。
)^xYW5Y(d/J0心理学空间9rA eb,b$N ^ o/t3L Ce
==============================心理学空间M K C;t4Z%zG r6N
附:六边模型心理学空间%U;K&CSh

$R\#_'Bz+g+GH0      投入过程与直接的行为心理学空间 tU^*n/i3ejoc9N
      ┌─────┐
9U5nT;zYt3i9ZP4}0     接触当下心理学空间!sAN(VTG%e!\UJ S
     ╱ ╲
]9J$Z&QJe|0    ╱   ╲
2[X yi7v0   ╱     ╲
Zap,b;KJ0接受 |      |价值观
U$gZ"K/yT{b"K |m0   | 心理活动 |
#q-[ho6]fU0   |      |
:k6V-e^r0Jp2d0离解 |      |投入行为
X!Oxn;OIX z I5V0   ╲     ╱
5tY5d$\o\#q B0    ╲   ╱
#k&[%kJ)Yf0     ╲ ╱心理学空间V;T2_+h;U.dI
     情景自我
[:|kV&P0└─────┘
DI-Ri-gNsayMf0正念与接受过程心理学空间Iy7XN/Y V}1B
心理学空间%N6Uo.D9X
根据ACT改变模式绘制的心理灵活性平面图

7h0x_%y+L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ACT 烦恼 流转 六边心理病理模型 四圣谛
«晚安,我的不安:缓解焦虑自助手册 ACT 接纳与承诺疗法
《ACT 接纳与承诺疗法》
接纳与承诺疗法(ACT)与佛学»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