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教授简介
作者: mints / 11285次阅读 时间: 2011年6月26日
标签: 认知语言学 王寅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p7C0Y-g V$}9{sMK


ZZ0mg wwa6HtC0王寅】1950年生,江苏盐城人。现为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教授,认知科学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和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心理学空间L&c"m'h'Y8H'bN
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英汉语对比研究,已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参加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共出版专著和教材20多部, 发表各类论文和文章130多篇, 共达600多万字,有11项科研成果获奖(包括一项省社科一等奖,一项省社科二等奖和两项省社科三等奖)。2009年2月,专著《认知语言学》荣获重庆市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心理学空间U"y\5es(r
近年来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分别访问了美国的Lakoff教授, Langacker教授, 新西兰的Taylor教授等世界著名认知语言学家,在这一领域已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80多篇,有4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5篇论文被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全部或部分转载。研究中注意运用当代语言理论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探索总结外语教学的四个主要环节: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分别编写出四本高校教材,逐步形成了有自我特色的一套教学方法。
f'u.T*X2O @1^e!wj0
V.A&A6LUb]ER7h0主要科研成果:
bIP*?a!Yu0
9} ~Zc#@\,vy0一、著作类(近五年)心理学空间'@CZ5w1uf;HW v7Y
1. 《像似性研究论文精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心理学空间/^2g0b;j~l~9W7y
2. 《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思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NJa7[*OC03. 《认知语言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D ^D+M)O8u4l.Y.to04. 《认知语法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w @q7_ e5ST05. 《认知语言学探索》,重庆出版社, 2005。心理学空间0L1],{ z([["u
心理学空间%eJ*^*YuSr-t

{ K a-x,nL0二、近5年主要论文心理学空间r(m7@ W;QA4~
1.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当代修辞学》,2010年第1期。心理学空间6F-S[.X#`yq6k gb
2. “AS认知方式”:隐喻等机制的统一解释——15论语言的体验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e"h#o4]u1B03. 国外神经科学最新发现对语言体验性的论证――16 论语言的体验性:模拟论语义学,《外语教学》,2009年第3期。心理学空间~i%S#ydG4A
4. “吃他三个苹果”构式新解:传承整合法,《中国外语》,2009年第4期。心理学空间 |M_H1_i$n[
5. 汉语“副名构造”的认知构造语法分析法――基于“压制突显、传承、整合”的角度,《外国语文》,2009年第 4期。
sF$R.DRP(l06. 动结构式的体验性事件结构分析(17论语言的体验性),《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心理学空间D Q'y [R8z Vz
7. 从后现代哲学的人本观看语言象似性——语言学研究新增长点之六:象似性的哲学基础与教学应用,《外语学刊》,2009第6期。
z!G5`4xb08. 主客主多重互动理解模式,《哲学动态》,2009年第10期。心理学空间Qb+?d%t|
9. 语言学新增长点思考之五:本土化的合璧式创新——以语言体验性和隐喻认知观为例,《中国外语》,2008年第6期。心理学空间xf)j'k-YuB
10.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体验性概念化—十三论语言体验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心理学空间xOqTp ?
11. 英语语言学学科报告,《外国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报告2007》, 重庆出版社, 2008年5月。
]/C uEJ012. 动结构造中假宾语的认知分析(十一论语言的体验性)——汉语语法分析可用“动 后语”取代“宾语”,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心理学空间-v#Mk0sw7HlK
13. 既超越又不超越的回归――兼谈体验哲学的超越性和语言研究的新增长点之, 《外语学刊》, 2008年第1期。心理学空间X/JY+{ _0x-B
14. 语言学新增长点思考之二:语言与哲学的交织对我们的启发――古希腊哲学家论语言, 《中国外语》, 2008年第1期。
nAB7r$Phe$|uos015.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中主客观性的解释力 (十二论语言的体验性),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3期。
rghpN[016. 语言研究新增长点思考之四:后语言哲学探索—语言哲学、后语言哲学与体验哲学,《外语学刊》,2008 年第4期。心理学空间!@0tfs e4f
17. “创新”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增长点, 《外语学刊》,2007 年第1期。
vr N;g'C018. 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eat构造”的对比研究, 《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ciGc&V019. 语言世界观多元论——九论语言的体验性,《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教育部高校文科学术文摘部分转载2007(2)】,2007 年第1期。心理学空间~2t@c'e4Q-fl:e
20. 《易经》与认知语言学:语言体验观比较――四论语言的体验性,《外语教学与研究》【教育部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4)】, 2006年第3期。心理学空间;Ay+^S kp;m k pP
21. 隐喻认知理论的新发展――语言体验性论文之六:从神经学角度论证隐喻和语言的体验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心理学空间GY6bo&`!m a
22. 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七论语言的体验性: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心理学空间y"h8V!i.S uL
23. 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八论语言的体验性:语篇连贯的认知基础, 《外语研究》,2006年 第6期。
9z9l"Ij_A%k024. 荀子论语言的体验认知辩证观――语言的体验性之五,《外语学刊》,2006年第5期。心理学空间G0I@%s-nD
25. 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外语教学与研究》【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2005(5)】,2005年第1期。
3Q5xUi0u` ?026. 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现代外语》,2005年第1期。心理学空间'nN BQ-r0v q
27. 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外语学刊》,2005年第4期。心理学空间 ]~o^D&EW
28. 认知语言学中值得思考的八个问题,《外语研究》,2005年第4期。心理学空间 n*@2z7vyKe;R
29.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中国翻译》【《典籍英译一年就研究II》全文收录】,2005年 第5期。
dsQf@8DNG030. 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教育部高校文科学术文摘部分转载2005(5)】, 2005年第4期。心理学空间$S?g'X7u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认知语言学 王寅
«石毓智教授简介 语言认知心理学
《语言认知心理学》
许余龙教授简介»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