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
作者: 陈琳 桑标 / 25507次阅读 时间: 2011年6月04日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67~275 标签: AAI Bowlby BOWLBY MBQ 代际传递性 将心比心 敏感性 依恋理论 依恋模式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k/z3@(|"},E%E0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心理学空间-J6ji9_8WwS R$L

!?,I`,V Bt0陈琳 桑标心理学空间!`y^e$t"j;`!}J

心理学空间E]}0MR)VT%be+_0F/\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3K\2G[Hf g0

[pIo.p4| H0摘要近几年来,国外发展心理学领域的许多研究者关注“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f attachment patterns),其意为:根据特殊照料者(常常是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该研究领域可以从理论背景、测量方法、研究进展及研究意义这几方面稍作评述。目前该研究领域较为活跃的是代际传递性的内在机制研究。E.Meins(1997)提出“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的概念,Annie Bernier等(2003)认为其可作为一种内在心理机制来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心理学空间d3M"xWC'Y

心理学空间"x*`Q8VS|

关键词依恋,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敏感性,“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心理学空间7XDh&^ Bt6c6@

u!T&EEG6eb7@|0分类号B844心理学空间p)JJx6I$lc3Bk

心理学空间Aum-@(WGA

自从1969年Bowlby提出“依恋”的重要概念及依恋发展四阶段说之后,有关依恋的研究逐渐深入[1]。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依恋具有代际传递性,并且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

_ E*KJWD O0

2S'O!LU ]4P%x0所谓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Van Ijzendoorn(1995)将其定义为:“根据特殊照料者(常常是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3]。我们可以对其做如下的理解:父母的依恋模式和婴儿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相关,父代的依恋模式对子代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预测性。换言之,依恋模式在父代和子代之间的可以传递。一般认为,婴儿往往会和父母有类似或相同的依恋模式,研究发现,依恋具有传递性,儿童早期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在儿童长大为人父母时,也更加容易和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依恋,反之亦然[2]。

&xa{;r X0nT-S7}'Y0心理学空间0edg!C+I#\O

1研究的理论背景心理学空间w+NF,UnF#h

心理学空间8HQ7\.OK$j S

根据Bowlby(1980)的依恋理论,儿童时与父母交往的经历使个体形成了有关自我与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IWM)”或者说“内部心理表征”并整合到个性结构中去,成为个性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工作模型会影响到其后为人父母时对孩子的行为[2]。这种工作模型有一种稳定的倾向,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4]。Sroufe和Fleeson(1986)强调该内部心理表征包括了个体在儿童时期所经历的父母和孩子的行为模式。这样,在这一内部工作模型的“指导”下,一个女性,即使在作为父母前也已经“知道”学习其母亲的母亲角色。作为父母,存在着一种扮演母亲角色并重复自己儿童时的经历的趋势。简言之,婴儿期或童年早期的依恋经验“积淀”下来,到成年后变成一种与依恋有关的“内在工作模型”或“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Main等(1985)将这种工作模型或心理状态定义为“一套个体根据自己对有关依恋的信息进行组织或舍取的规则”。后来在1996年Main等人又将其修正为“成人依据自己的依恋经验进行思考加工和感知的方式,并且可以由成人依恋访谈(AAI)进行评估”[3]。

9B!n1M\@QV0心理学空间yW8Eoix'li

根据Bowlby(1969/1982)的观点,人类依恋在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Ainsworth(1989)在获得美国心理协会科学贡献奖时演讲的题目是“婴儿期后的依恋”,她也讨论了青少年和成人与父母的持续关系,他们与亲密朋友的关系,以及依恋在异性和同性情侣中的作用[5]。所以成人也有依恋,所谓成人依恋是指成人有关童年依恋经验的一种心理状态,与早期依恋不同的是,它不仅是建立于童年依恋经历的事实之上,更是建立在成人目前对早期依恋经历的评价之上[6]。心理学空间uVs*w o.pdh

suY"SZ%c"i-f2A7q0Bowlby指出,随着年龄和认知的发展,依恋行为的感知运动表征产生了内化的心理表征,通过这个过程儿童构建了日益复杂的对世界和重要他人的内化表征。环境是否安全,他人是否能够得到,父母的反应是否敏感不能每次都进行重新评价,因此儿童有一种包括情感和认知成分的内化表征模式,这种内化表征模式会组织与依恋有关的经历和感觉,指导儿童在新情境中的行为[5]。总之,Bowlby和Ainsworth都明确指出了依恋系统在终身发展中的重要性。

$J*W sDB)^:jm9L0

,Grz/[Yl02依恋模式的测量

feI u'[ouT0心理学空间)@L L5Ik#@(OF,i;L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和照料者形成依恋,但是依恋的质量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依恋的个体差异就形成了不同的依恋模式。

$\&eY#]%\3k0心理学空间K$K9C9mpc q

1978年Ainsworth设计的“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用于对婴儿的依恋模式的测量。基于陌生情境法,Ainsworth(1983) 把儿童的依恋划分为3种模式:安全型 (securely attached)、焦虑-回避型(anxious -aviodant)、焦虑-矛盾型(anxious –ambivalent),Main和Solomn(1986)在研究中发现除了上述三种依恋之外,还存在第4种——混乱型(disorganized)。后三种类型都是属于非安全型依恋。陌生情境法是目前测量婴儿依恋模式最为著名和广泛使用的方法。此外还有依恋Q分类法(AQS)[5]。

H(~m oUC!x0心理学空间+TDt%X1mo2tfd

1985年Nancy Kaplan和Mary Main设计了“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用于评定成人的依恋模式。AAI的理论基础是Bowlby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AAI得到的是成人关于自己早期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心理表征,这种依恋关系的心理表征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不符合现实生活中成人在儿童时期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但他们所形成的依恋的心理表征会影响到他们与自己的孩子所形成的依恋关系。AAI通过个体对其早年依恋的回顾和描述,并在当前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下评价这些早期经验,最终确定成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或“依恋的心理状态”,而不是他们的依恋关系史。AAI是一种半结构化的访谈,要求参与者对童年时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失去依恋对象、与依恋对象的分离及这些经验在个体发展及个性形成中的影响做出描述和评价。Allen和Hauser(1996)认为成人在AAI中的四种依恋类型与婴儿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四种依恋类型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成人的自主型(autonomous with regard to attachment)、冷淡型(dismissing of attachment)、专注型(preoccupied with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269- attachment)、未确定型(unresolved with respect to a loss or a trauma)分别对应于婴儿的安全型、焦虑回避型、焦虑矛盾型、混乱型[5]。

+z {8l&zejT0

'o/A/eY8o%Dj0但是AAI施测比较繁琐,评分系统的掌握也需要经过大量的培训,这就限制了这一方法更加广泛的使用。于是研究者们思考通过问卷的形式来对成人依恋类型做出鉴别,经过众多研究者的努力,一种既能很好地测量出成人的依恋类型又省时省力的工具:成人依恋问卷(Adult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AAQ)问世了(1993)。该问卷94个项目,分属于15个分量表,这15个分量表对应于部分AAI中的分量表。AAQ几经修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较高的效度。我国学者李菲茗(2001)等人对AAQ3.1以各分测验得分为指标,初步探讨了AAQ3.1在中国使用的信度和效度等。他们的结果为:90个项目中除了6个项目的鉴别度较低,其余均表现出较好的项目鉴别度;信度分析为,除去一个分测验之外,其余的14个分测验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以上;也具有极好的区分效度[6]。

6w4r&`/U/}#\0心理学空间X C-f Q8XT

此外,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工具是Pederson和Moran’s(1995)提出的“母亲行为Q分类法”(Maternal Behavior Q-set, MBQ)。Atkinson(2000)指出MBQ比其他的测量程序有多达两倍的预测能力。MBQ是由研究者或者父亲按照一定的测量尺度对母亲的依恋行为进行归类评定,其基本程序借鉴于测量儿童的AQS[3]。心理学空间'e)Y$L I s2~)o F} G

心理学空间 Zx}tk3q'nn

3国外主要研究进展述评

5Ju1tz(I\~0心理学空间 FO-uC'tA8c sRs

尽管有关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直到1995 年Van Ijzendoorn才明确提出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这一概念。

0}__-UVdW)`0

6jv1kXz;t2m0Fonagy和Steel等人(1991)研究发现,在AAI中被评定为安全型依恋的父母,其子女也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模式;被评定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父母,其子女也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不安全依恋模式。Cohn(1992)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不安全依恋者,其子女为不安全依恋风格的可能性更大[7]。这些研究说明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的存在。

#^ I%MJ&[4o#v`0心理学空间*v\7X,]/\@ y P Q

Van Ijzendoornnt等(1995)在一项关于依恋的元分析研究中证实:AAI有相当高的预测效度,AAI至少能够部分地预测由经典的“陌生情境”所观察到的父母和婴儿的依恋关系。在18个有关研究中,包括845对亲子的元分析中,父母(据AAI测量)和孩子的依恋安全性之间有75%的对应性,说明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的存在;他们也分析了10个研究中有关AAI测得的依恋类型与父母对儿童依恋信号需要的反应行为间的关系,元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较高[3]。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父母的依恋模式和他们对儿童依恋信号的反应性之间的关系。解释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内在机制的一种说法是“共用基因特质说(share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将依恋模式的代际 传递性解释为儿童与父母在基因特性上的相同性[3],这种解释过分强调了生物因素,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有人研究证实了寄养母亲关于依恋的心理状态对寄养婴儿的依恋安全性的预测性[8],这一结果和“共有基因特质说”相矛盾,使研究者对“共有基因特质说”产生怀疑。经典依恋理论模型认为父母的反应性是代际传递的内在机制:照料者(通常是母亲)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影响到他们对孩子反应的敏感性,进而影响到婴儿的依恋安全性。

l H)FL5W(DP0心理学空间!uAd8A c,n`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敏感性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所以有研究者将视角放到了Meins提出的母亲的“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母亲有关孩子心理的表征倾向上,用其来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3]。

WQeJ.f gY j[&`\0心理学空间'P o7? ]B{ i Uu

4“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心理学空间*z4N]"G*w.z

心理学空间cH$Rx0f2p0Z

4.1何为“将心比心”心理学空间 [#AV,q;kHeu

NxO9vK'^(ob[8vF0Meins等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探讨亲子依恋关系的新视角,Meins1997年提出了“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父母把孩子看作有独立心理的个体的倾向,表现为使用心理特征的语言来描述孩子的倾向”[3]。Meins认为根据Ainsworth提出的母亲的敏感性概念,一个敏感的母亲不仅能够感知到儿童的信号,而且能够正确地解释它们,这就需要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因此母亲对婴儿的“将心比心”是敏感性的一个先决条件,并且能够预测依恋的安全性。心理学空间6m4\Ar F Fo?mo

心理学空间t!gJ5vq {A.H

Meins使用母亲的“将心比心” (mind-mindedness)来描述母亲把婴儿看作一个有心理的个体的倾向性,而不仅仅是把婴儿看作一个满足基本需要的个体。“将心比心”这一概念极好的说明了Ainsworth等人对敏感性母亲和非敏感性母亲的区分。也就是说,倾向于“将心比心”的母亲对婴儿“正在进行的心理工作”非常敏感,并且希望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对婴儿的信号做出反应[9]。心理学空间)l$`XzI3c Sh7R

[*v \%K)q^V0总之,“将心比心”是母亲对婴儿的一种认知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敏感性的更为深层的心理机制。研究发现它能够预测婴儿依恋的安全性,并且和儿童的语言能力、表征能力的发展以及心理理论都有相关。心理学空间+Dm5cN P&VDA

~N_"v/?a"Y0Bj0Y04.2“将心比心”和敏感性的区别和联系

'S*x'xN-b;iw0

7n$X!SG#JV+BQL0Ainsworth等1974年提出的母亲的敏感性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母亲对儿童的身体和情感需要反应的敏感性,将其作为依恋安全组和非安全组母亲的区别性特征[9]。自从Ainsworth首次提出母亲的敏感性的概念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就要求对这个重要的概念进行重新审视。特别是Fonagy等人(1994)和Meins(1997)认为应该把母亲对儿童的身体和情感需要的反应和母亲对待婴儿心理、精神水平需要的能力和意愿区别开来。Fonagy等人和Meins认为:母亲对婴儿心理状态的敏感性比起对婴儿身体和情感需要的反应敏感性(一般意义上的母亲的敏感性)更能够预测依恋的安全性[10]。

6oil|5a C0心理学空间:C?Wz*k8qW:D*Z

Meins(1997)提出的“将心比心”,作为对Ainsworth等人最初提出的母亲敏感性概念的改进,使我们可以区别出一般意义上的敏感性(母亲对儿童身体和情感需要的敏感性)和特殊的敏感性(母亲对儿童心理状态和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的敏感性)。母亲一般是先具有理解儿童的身体和情感的需要的能力之后,才开始具有理解儿童行为之下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具有高水平的“将心比心”的母亲将更可能是一个安全型依恋的母亲[9]。心理学空间` M#G]r+y/Y

心理学空间U8FE!j/p

Meins等人(2001)的研究探究了母亲的“将心比心”和Ainsworth提出的母亲的敏感性的概念的区别,她们的研究结果认为,母亲的“将心比心”和母亲的敏感性是母亲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271-行为中相关,但是却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母亲的“将心比心”和儿童后来依恋安全型的相关不能够等同地用母亲的敏感性来解释[9]。

9l\ d&i;g.?5r0心理学空间U!@K$hs1J

4.3“将心比心”的评定

2JIG:w s*c*j0心理学空间R,B?A0z\

Meins(2001)的研究最初假设把“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分为五个类别来评定:
"E/JW7@i0 a.母亲对婴儿凝视方向的反应(Maternal responsiveness to infant’s direction of gaze),
mj6y1_Z"K%M v0 b.母亲对婴儿目标指向活动的反应(Maternal responsiveness to infant’s object-directed action),
qaU-r*l;J$v-j0 c.模仿(Imatation),心理学空间%?;Q9k4e:x,~ rR D
 d.对自主性的鼓励(Encouragement of autonomy),
!w"G8|ei%M@0 e.母亲对婴儿恰当的心理评价 (Appropriate mind-related comments)。
`TL^V7`(qZ^X*h j0研究发现最好的尺度是:恰当的心理评价。因为“将心比心”的5个预期尺度中的2个(e恰当的心理评价和b目标指向活动)和后期的安全依恋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只有恰当的心理评价能显著预测依恋安全性,并且她们的研究发现:母亲的敏感性和母亲“恰当的心理评价”都能够预测12个月大时依恋的安全性,分别解释6.5%和12.7%的变量[9]。心理学空间_5OU&WK#BjtH)Uv

6~pr0GUbA0所以后来Bernier和Dozier的研究(2003年)仅仅把母亲对婴儿恰当的心理评价作为“将心比心”的评价标准。通过和母亲的面谈加以评定,记录母亲有关婴儿心理的语言,例如意愿、心理、想像、兴趣、智力、甚至元认知等,把有关愿望、情感的语言也要包括在内[3]。

Uq+{A4r+JlFHG+w$p6y0心理学空间}F+r HZ1At0Gnl

此外,Meins(1998)发现依恋安全组的母亲更愿意并且能够对婴儿早期的发声赋予意义,例如,仅仅是因为婴儿系统的使用某种和实际的英语词汇不一致发声的方式来传递某种特殊的意义,母亲就会和孩子互动时有意识地保持和使用这种发音方式。安全组母亲的这种倾向被解释为具有更好的“将心比心”。Meins在她1998年的研究中将母亲对婴儿发声的评价作为了“将心比心”的评定指标[11]。

;k&fQih,Z6Xfi0

-Xi!G-f4V p04.4“将心比心”的稳定性以及和其他心理机能的关系心理学空间s J0q1i6jQ Z

2Nz!GI^.|0在Meins等(1999)的一项研究中指出20个月到3岁儿童的母亲的“将心比心”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11]。然而,在这两个阶段所用的评定“将心比心”的指标是不同的(分别是:20个月是母亲对婴儿发声的评价,3岁是母亲对婴儿的描述),所以这不能清楚的说明她们的研究在多大程度上说明了同一个概念。

iqz+D!wY#e!O)z0心理学空间1PVP.kKo l

在Vizziello等人(1993)探明了母亲对儿童的表征的不稳定性之后,儿童学前期时母亲的“将心比心”的稳定性就不是理所当然的。再者,其他的研究证明在儿童2岁和3岁之间时,母亲和儿童互动时指向儿童的心理状态的倾向是增加的,说明了母亲以更多的心理导向的方式逐渐增加了她们对儿童的理解。这种母亲表征的转变是母亲对儿童机能水平的发展正确感知,实验研究表明从18~24个月开始,婴儿显示出更多的有关心理活动的可以观察的信号[12]。与这一阶段相符的是儿童词汇量的惊人增长和把词汇和说话的意义联系起来能力的增长,2岁左右儿童开始自发地谈论心理状态,并且在3岁时开始使用和思想相关的动词。在18个月到24个月左右,儿童还有一项重要的发展就是开始了象征性的游戏(symbolic play),这被广泛认为是儿童表征能力的开始或者是认知的成熟,在2岁和3岁开始的时候,象征游戏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复杂化都有所增加。在2岁和3岁的时候儿童的心理活动变得更加容易观察了,象征游戏的延长和复杂化以及语言的精细化的同时出现可以引起父母关注于儿童的心理活动。相反,在早期的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更加容易引导父母考虑他们的日常事物、身体特征和运动的活动。因此,虽然在3岁左右的时候母亲可以对儿童的心理特征作出敏感和恰当的特殊关注,而在3岁之前并不可能一定是这样的[13]。所以,母亲的“将心比心”是否是稳定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但是目前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假设母亲的“将心比心”是稳定的。心理学空间ZiFP r:^

,x6h0A&N*c0按照Bowlby的理论观点我们可以作如下推理:“内部工作模型”决定着母亲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母亲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又决定着母亲的“将心比心”,既然“内部工作模型”是稳定的,那么母亲的“将心比心”必然也是稳定的,这也是目前广大研究者假设母亲的“将心比心”是稳定的理论原因。但是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母亲的“将心比心”和儿童的语言能力、表征能力发展的关系极为复杂,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后两者的影响。所以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表征能力的发展似乎可以促进母亲的“将心比心”,而母亲的“将心比心”也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表征能力的发展,两者必然是相关的。这样一来似乎母亲的“将心比心”又是不稳定的了。因此,母亲的“将心比心”的稳定性问题会是未来这一领域的一个极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值得深入探讨。Meins(1999)研究证实母亲的“将心比心”的三个测量分数(母亲在婴儿的25个发音中报告的不标准发音的数量;母亲对婴儿声音的报告;母亲对孩子的描述)和儿童在错误信念和情感任务中的成绩正相关,但是儿童的语言获得类型却和后来的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没有相关[11]。在Meins等人(2002)的另外一项研究中证实,婴儿6个月时母亲恰当的心理评价(“将心比心”)和45、48个月时儿童的心理理论成绩有显著相关,而依恋的安全性和心理理论成绩则无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恰当的心理评价能够预测心理理论任务的成绩,可以解释11%的变量,而儿童的心理理论成绩的另外一个独立的预测因素是儿童的语言能力,可以解释16%的变量[14]。这些研究说明并且支持了这么一种观点:照料者的行为对于儿童获得“心理理论”起关键的作用,社会因素可以预测心理理论的个体差异。为什么母亲的“将心比心”和心理理论有显著相关?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首先,早期母亲的“将心比心”代表了母亲恰当的表征婴儿心理状态的能力,很明显,这些表征成分也是心理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心理理论需要儿童表征他们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其次,只有母亲恰当的心理评价才可以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母亲恰当的心理评价可以使婴儿的行为和对心理状态的关注之间的联结更为强壮,也可以使婴儿把他们自己的行为和外部的言语评价以及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联合起来,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心理学空间4UX.j4v.S

心理学空间u/NP {-gC6V^

4.5“将心比心”对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解释

;m!X _Z_+I:G+s0

(s$`'^AM.o#TT0在Van Ijzendoom(1995)的一项非常有影响的元分析研究中发现:在成人的依恋心理状态和婴儿依恋的安全性之间的关系上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可以被母亲的敏感性所解释。所以她就提出了把剩下的未被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273-的共变量命名为“传递缺口”,并且邀请广大依恋研究者来“填平这个缺口”即探究依恋模式代际传递的内在机制,特别是要改进父母敏感性的测量方法[15]。之后的许多研究者响应Van Ijzendoom的号召,并且对父母敏感性的测量做了一定改进,但是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传递缺口”的问题。 Bernier和Dozier(2003)提出有必要开始寻找其他的内在机制来解释说明“传递缺口”。他们把视角放到了Meins提出的母亲的“将心比心”上,用其来“填平”Van Ijzendoom提出的成人的依恋心理状态和婴儿依恋安全性之间的“传递缺口”。Bernier 和Dozier认为:母亲关于她孩子心理的表征,不仅和父母关于依恋的心理状态有关,而且也和婴儿依恋的安全性有关。父母越倾向于把孩子看作一个有自主心理生活的个体,则孩子越会形成安全依恋。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回归分析发现寄养母亲的“将心比心”可以解释安全型依恋的15.2%,能够显著地预测依恋的安全性(β=-0.34,p<0.05)[3],这个结果说明:母亲的“将心比心”可以极好地解释母亲在AAI中的得分对儿童依恋安全性的预测。

eY(|c{"qM0心理学空间/H+pF1c1o.^

Beeghly等(1986)和Dunn等(1987)研究了当母亲和她们2岁和3岁大的孩子互动活动的时候,母亲使用心理状态的语言的频率存在个体差异。研究报告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母亲更多地谈到内在的状态,如认知、情感等。Meins等人(1998)的研究报告了安全依恋的母亲对自己3岁孩子的描述和依恋安全性的关系,和非安全对照组相比,当要求她们自由地开放式地描述她们的2岁末时的孩子时,婴儿安全依恋的母亲更倾向于关注婴儿的心理、精神特征(和对身体表现和行为趋向的关注相比)。Meins(2001)的研究发现:6个月大婴儿的母亲的“将心比心”的水平越高,到12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就更加有可能是安全型依恋。她们的研究还发现母亲的“将心比心”的不同比敏感性更好地可以区别非安全依恋中的焦虑-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这两类,焦虑-回避型比焦虑-矛盾型的母亲恰当的心理评价少,非安全型比安全型少;而敏感性在安全型和焦虑-矛盾型中没有显著的差异。以Meins等人的(1998)的研究为基础可以认为母亲“将心比心”和依恋的安全性是正相关的。然而由于语言和象征游戏的发展,有可能母亲对非常年幼的婴儿(小于30个月)心理特征的关注和依恋安全性是负相关的[16]。心理学空间g G;c$B-mD

4gf lkU)c#\0Meins等人(2001)发现母亲对儿童心理过程的指向要“适当”才能预测依恋的安全性,如果这种指向仅仅纯粹是数量上多,那么也不能预测依恋的安全性。太早的关注心理活动可能某种程度上干扰了敏感性的核心方面(例如,正确地解释儿童的信号)而导致非安全依恋的发展。如果父母错误地把婴儿的信号理解为复杂心理过程的指示,那么他们似乎不可能提供可以抚慰婴儿的恰当反应[9]。

QxTpyuON0

FZ,W O8B0但是,纵观现有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在探究母亲的“将心比心”对儿童依恋安全型的预测性和相关性上,而鲜有探究母亲的依恋模式和母亲的“将心比心”之间的关系。当然,我们从前人的研究中可以分析发现,他们的研究都是基于假设母亲如果是安全依恋模式,则他们的“将心比心”的水平必然要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用“将心比心”来解释代际传递性,但是,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项有力的研究能够证明这一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前面也提到,“将心比心”的稳定性也存在争议,其实这可以看作同一个问题,因为母亲的“将心比心”和父母的依恋模式都和Bowlby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有很大的相关。总之,母亲的“将心比心”一定程度上极好地解释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未被解决好的问题,比如,稳定性问题、父母的依恋模式和“将心比心”的关系等。

6F6Z$~]?kq.]0心理学空间t]3T+f E`7SQ#]*c}

5研究意义与趋势

;M'YJ g\QBL2a4Y0

\'AU{V`W*iu s0儿童期的依恋模式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安全的早期依恋关系不仅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过程[17]。父母作为对儿童的依恋模式影响作用最大的人,他们的许多因素都将对儿童产生影响。但是,起最根本影响作用的是父母自身的依恋模式,他们对依恋的认知评价即心理状态。所以探究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就非常有意义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依恋的奥秘。再者,依恋模式的预测性和内在机制的研究探讨将会对儿童的发展和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其研究结果可以指导父母在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中的行为。所以,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不仅有极大的理论意义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qh)DoB0Dm"bZY0

N~!huKnR0I!d0当前,国外研究者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看作是发展心理学领域里的一个生机勃勃的研究领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们做了大量这方面的研究,认为这种代际传递性确实存在,并且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对婴儿的依恋安全性有一定的预测性。但是内在机制的研究上仍然还未解释清楚。所以可以预测,有关内在机制的研究仍将是一个研究热点。再者,现在关于依恋的代际传递性研究大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做的,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文化的普遍性,所以这一领域的跨文化研究也将被广大研究者所关注。当前,我国国内有关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的研究极其少,似乎还无人问津。心理学空间'y0j\ yOy&{

心理学空间Q'k7g$o.a

参考文献

uD@^p%_(J{ A8u&n v"\0心理学空间;s?0b6U*lfv

[1]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80~298心理学空间SV'u#v;r

6a"h)T;I*Z0[2]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55~366心理学空间@}/vP~/do

心理学空间E bu.sSd4a

[3]Bernier A,Dozier M.Bridging the attachment transmission gap:The role of maternal mind-mindedness.Internal Jo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3,27(4):355~365 [4]胡平,孟昭兰.依恋研究的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0, 8(2):26~32

T hkCLZ'@Q6n0心理学空间#r4en!a7li$A

[5]侯静,陈会昌.依恋研究方法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 (3):80~84

(\s D;q _ J/T6b9@0

^/R?8E+FOG;\;lj0[6]李菲茗等.成人依恋问卷(AAQ3.1)初步试用.中国临床 心理学杂志,2001,9(3):190~192

p~i U8|+Oqv0心理学空间-zI/Gd2Xf8@/L

[7]安芹.影响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家庭因素.中国临床心理 学杂,2001,9(4):312~318心理学空间B&?+U({.n9Q(`dB

心理学空间A|@ _3D(@

[8]Dozier M,Stovall K C,Albus K E,Bates B.Attachment for infants in foster care:the roles of caregiver state of mind. Child Development,2001,72:1467~1477

+F0f;Ut ]4~0

K8F&y;G S0[9]Meins E,Fernyhough C,Fradley E,Tuckey M.Rethinking maternal sensitivity:Mothers’comments on infants’mental processes predict security of attachment at 12 month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1,42: 637~648

$]S{vhu}*["G0心理学空间1C m.D? F,qt5~

[10]Marianne S.De Wolff and Marinus H.Van Ijzendoorn. Sensitivity and attachment:A Meta-Analysis on parental antecedents of infant attachment.Child Development,1997, 4:571~591

|ng-ej0

&j$J2^n,})A(o0[11]Meins E,Fernyhough C.Linguistic acquistional style and mentalising development:The role of maternal mind -mindedness.Cognitive Development,1999,14:363~380心理学空间l/j5_0`.r buG

1B9C/~3Nf$K0[12 Eiden R D,Teti D M,Corns K M.Ma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marital adjustment and the parent-child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275- relationship.Child Development,1995,66:1504~1518心理学空间1V/Td/B(jRq rO

心理学空间l} v Z)w&R;s

[13]Meins E,Fernyhough C,Wainwright R,Clark-Cater D,Das Gupta M,Fradley E,Tuckey M.Pathways to understanding mind:Construct validity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maternal mind-mindedness.Child Developmen,2003,74:1194~1211  

1E!G1{L Hh$c0心理学空间 w4QWd8~i4~9\?~

[14]Meins E,Fernyhough C,Wainwright R,Das Gupta M, Fradley E,Tuckey M.Maternal mind-mindedness and attachment security as predictors of theory of mind understanding.Child Development,2002,73:1715~172  

G:z7yyXF.B5y:m,Ia!I0心理学空间#_[k4s X4L#s

[15]Van IJzendoorn M H.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parental responsiveness,and infant attachment:A meta -analysis on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5,171:387~403.  心理学空间"P}VZ@6h{

心理学空间9r8BZ&|xY

[16]Meins E,Fernyhough C,Wainwright R,Clark-Cater D,Das Gupta M,Fradley E,Tuckey M.Pathways to understanding mind:Construct validity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maternal mind-mindedness.Child Development,2003,74: 1194~1211  心理学空间m };}RC1Ux0{

心理学空间SF7Y6|FAo"]T1G%h%BZ

[17]叶一舵等.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 响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2):130~136

1Y |CGKIx0心理学空间 u"Z6Wf(V8W

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f Attachment Patterns心理学空间4[8tH"y+D.{X

心理学空间5UM8u ?Q)CPw

Chen Lin,Sang Biao

'MD{d A ii%E P0P@0心理学空间/E-Bp T,MkCR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Recently,there were many studies about 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f attachment patterns in Development Psychology.The summary was made up of the theory;measurement methods;some studies’results and the significance about these studies.Mind-mindedness can be as a internal mechanism to interpret the 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f attachment patterns.心理学空间Q4jO%I*hT |

`vnLwm+~0Key words:attachment;attachment patterns;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sensitivity;mind-mindedness.

Zb*i Z,I1R[8P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AAI Bowlby BOWLBY MBQ 代际传递性 将心比心 敏感性 依恋理论 依恋模式
«Understanding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 An Interview with David Shemmings 依恋理论与心智化
《依恋理论与心智化》
《依恋》by Susan Gold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