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取向心理治疗——学习简稿
作者: 汤海鹏 / 7777次阅读 时间: 2011年3月1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zS!S/Z'B

李小龙序 节选

bq d6cO-cc0

d N\5zd0如何尊重来访者心理学空间s'A-?q JmRO'q

UB?!so0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以一种预设的理论来看待来访者呈现的材料,并有意无意地成为解释来访者生活和经历的权威,引导来访者以同样的思路去探索自己的内心。心理学空间J,I b"? zq9vxr3D dh

心理学空间HX#t+Z M.C:]

合作取向的治疗首先质疑的就是治疗师知的权力。心理学空间#Qt.V;lv7v

-Ws`y%Y2t4K9K'i0尽管现代治疗师把平等、尊重、接纳视为治疗关系的核心,但当他们以预设的理论去解释来访者的材料时,他们仍然或多或少的扮演着权威的角色,来访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心理学空间{:h}5N!wZ

心理学空间#mVaR*g*A.aO

后现代主义框架下的心理治疗则希望在没有权威的基础上关注个人经验,所谓没有权威,是指不把任何价值观作为标准范式,对于所呈现之物予以同等对待,从而聚焦于个体的独特经验极其意义。心理学空间3\D,k `+T

心理学空间7L!b0{0Xt

向一老师序 节选

U9y8m OYzo)U,ak^0

'y+`2\5aP3`'jC|N(^0后来的研究发现,系统并不一定必然按预定的方向发展,于是人们对所谓“正常”或“功能良好”的家庭模式越来越质疑。心理学空间q'HHQ"K1OU2H F'd/l

心理学空间7r'SU[|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系统其实从来没有真实“真实地”存在过,世界是我们通过自身的感知“创造”出来的。

t#V5Krm"|0 心理学空间G?:G3T*bI"S

社会建构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与人的交流与互动,建构了社会的现实。在共同的建构作用下,系统以及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在被“创造”出来。心理学空间 ^:Fn8VWc*j

心理学空间 T4|!Q%F}6WnI-J`

二级控制论者特别强调:要对系统的观察者进行观察,即了解观察者加入到系统后与原来的系统互动,对现在的系统建构的现实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Qu_pMUn0 心理学空间!hE7M/Q qacM

邀请、合作、对话、相遇、共同创造成为治疗中最被关注的话题。

T@1DE"Nt9VC,h}^*p0

Cm8m~zbC$l0Collaborative language systems approach心理学空间 h2Sik;~&D

心理学空间X2C}_ a2_O

合作语言系统取向心理学空间b5HR.C0rc |A@!X"C

心理学空间+H+A9R-MF0wx}

心理治疗以过去为导向的基础——“为什么”,一种单向的因果观点;转变成以现在为导向——“什么”,焦点放在行为、沟通、语言、信念及其它。心理学空间_ ?(wq%b] ZS-c

心理学空间K4{FVA2BPwf

社会建构是一种社会探究的形式。主要是重视详细阐述过程,通过这些过程,人们得以描述、诠释,或以其它方式来解释他们所居住的这个时间,也包括他们自己。。。。。。社会建构主义并非把关于这个世界的论述,看成世界的反射或地图,而是把它视为某种彼此交换的工具。

3~[:Eq[Q#\0 心理学空间"z YbQ}@

对话伙伴关系,案主成为老师,治疗师抱着向案主学习的姿态心理学空间 }k&x@5vlf

M c$~k V_.~9A8N5A0治疗关系是“存在”being 相对于 “做”doing治疗

.p \*RRKV6Y6s0 心理学空间2Ck,]t'Q{!I6Y

治疗师是案主生命旅程中的客人,案主也是治疗师生命中的客人

IP6D N:P!O3q*O1Jh0

^/r.`!a](}0交谈的中断心理学空间LWg5\|^Z

]x^ co b&H4j0治疗师并不会努力追求与案主意见一致或彼此有共识心理学空间u[y.w;R

心理学空间A&z M-?[v'Av&|

我的意图不在于强调或说明治疗师是造成僵局和抗拒的原因,而认为治疗师是在辩解和化解僵局的位置上,并需要为其负责。“治疗师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她自己。”

v*|{g3H&bU5c#X0

T+V/g~2J0不知 not knowing心理学空间;C}"F2K bP1D.?)P

#`D"g+l{+S6lT8z0不确定性 (愿意怀疑心理学空间'Nc4Za]D/P ^

心理学空间q~:`y,S!fz

愿意冒险)

5Q"d!F1y gn0

o G"@r!n!Ion0谦卑心理学空间}5q+x"@o:{;j'U

心理学空间8`2V `8N ? feik

不知是一种态度,不代表预先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心理学空间]6k.@y3ZMX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精神分析技术与实践 引 言 李小龙
《李小龙》
健康的自恋»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