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開心快樂的父母
作者: 李维榕 / 7273次阅读 时间: 2010年7月23日
标签: 青年人 青少年 精神病院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C1CN*V^#C't

2010年7月23日
3Lv5@+F/C5\1J0做個開心快樂的父母心理学空间g:fS i(F3G
在北京一口氣見了四個家庭,卻好像是同一個故事。
_+E#m4Ro:}B0心理学空间s!Vi#{I5A ["i
四個青少年病人,三女一男,不是患了憂鬱症,就是狂燥症;有的住在醫院的精神病房,有的躲在家中不肯出門。每一個都是大好青年,談起話來頭頭是道。但是一旦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便所有問題都歸疚於精神出了毛病。心理学空间*S:T0ec4b a6d
心理学空间$}Th u7Rg
既然是精神問題,用藥物去平衡便成為理所當然。
K5kn*{Qpy o0心理学空间)?7mKKE$C
這四個病人來自全無關連的家庭。有趣的是,問起他們自己的生活或抱負,他們大都沒有太過可言之處。然而,談起他們的家庭,尤其是父母之間的關係,卻滔滔不絕、明查秋毫,而且甚有主見。
.@vQS2X0心理学空间D)k5Q6C v e
當代很多社會研究都指出,近代家庭正面臨著分解的危機。這些孩子及青年人,卻不離不棄地維護著自己的家人,甚至醞釀成精神問題,這是一個讓人難以理解的現象。
mI7AV)~9A m:ns_!G6j0
,u9OzY5Q0連我自己初時也不明所以,但是過去十多年來在亞洲華人所見到的例子中,最常見的都是這種孩子與父母關係難分難捨的惡性循環。
:@2Of t?/?O9v6x0
Qm"C:wY.V)[0尤其在精神病院的病房內,很多這一類的病童,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如果沒有適當的處理辦法,這些孩子就白白地浪費了大好時光。心理学空间'mL;}(Y+D

7S2u0P-D$swEu0遇到這種情況,家庭的評估實在十分重要,因為首先要瞭解,是這些孩子真的患了精神病?還是家庭生病了,孩子只不過是病徵。心理学空间#I^0G-v1`7rZ*Lq]P

RY3Zt`0i{0就像這四個案例中的一對母女,表面上是那十八歲的女兒行為失控,對母親尤其缺乏尊重,甚至有毆打母親的記錄。女兒在醫院被關上一陣子,出院後她決定自己在外面租地方居住,她說:無法忍受與母親一起生活的日子。心理学空间d s wO;{jAR f

;Tju{)O$m]-n9W%oB$k0聽起來好像是母女關係出了很大的分歧,仔細探討之下,才知道在女孩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因各種理由而聚少離多。母女相依為命,女兒是母親的一切寄托、一切生存的意義。
-j)v-Ln0I |2qY!e0
yt Vc5jO@ F0一個孩子要背負上母親的全部情懷,是個難以肩負的重擔。如此緊密的關係有時會讓人感到窒息,甚至用暴力以圖掙脫。
0v.M2L*H R2U{0心理学空间)RHW)y[$S~(j
這孩子要求搬出去住是好事,起碼有機會讓糾纏不清的人找回自己的空間。只是多年來習慣了與母親合成一體,要自立生活談何容易。母親承認每天必得與女兒聯系多次;女兒也同樣放心不下母親獨自一人有多孤單。心理学空间T9GW6J'hNT7}g[
心理学空间9[#~j(g?g_1V x
好在母親是個執業的中醫,如果她能夠把照顧女兒的心態,轉移到照顧病人身上,也許她會找到別的滿足感和歸依。反而是那擔擱了多年沒有向外發展的女兒,不知道需要多少決心才能衝破,因為家庭以外的世界對她是完全陌生的。
i!}J3X6X"F*aS UG0心理学空间w6ED R;Ht+tMg
但是起碼現在她們對於相互間的矛盾有不同理解,從原本以為是母女不和而轉變為母女無法分體,她們就會開始以不同辦法去改善彼此的關係。心理学空间0|QPx(n3sf.\

,XFZJ*] C:WA0另一對也是難分難解的母女。我並沒有機會見到母親,據說她因身體不適而不能出門,只有父親與女兒一同前來。心理学空间&n iW%P5\ r
心理学空间,FL n3I B4s:}%\h/d d
女兒只有十五歲,不能出門上課,被診斷為嚴重的憂鬱症,她肯出現在我們安排的會談,已經是十分難得。
+xX[p8l%b b0心理学空间/G A7U9M|(@6O
像其他幾個病人一樣,她對自己的事並沒有太大興趣,問一句答一句。但是當父親談及與母親之間的矛盾,她就豎起耳朵,留心著父親的每一句話,時而加以補充,時而質疑他所提供的事實,一點也不放鬆。心理学空间@&Y,~&V v8]2kz J

e w~ s qw [;y0原來父母關係多年來一直鬧彆扭。由妻子入門後婆媳衝突開始,夫妻就一直無法協調。後來妻子開始生病,多次入院做過不同的手術,以致身體殘弱不堪。心理学空间%R [-?0D6E Zyk}

O u+s]&N:FTmfQ!lN0女兒認定那是因為母親長年活在不愉快的婚姻中所引致,連父親也承認自己夾在妻子與母親之間,沒有給予妻子應份的支持。
2^,x%U[$rkky1v0心理学空间6FF0v:w3J x@X
女兒說:母親已經對父親沒有企望,現在只是安心地長期過著病人的生活。心理学空间 W E ]RK

+Pv.Qo.o"E b#A[0但是,她也許不知道,生病的既然是母親,為什麼她自己也陪著成為長期病人?
"h)y(Kf~ jH0G c0
N*W'Sa5xXb,Q_ K`'p A0另一個少女也是有個生病的母親,因為母親神智不清,丈夫完全不把她放在眼裡,反而是全部精神集中在女兒身上。
/xL6zSU"Z0
![_1Y+@Qy []\0我去年在北京就見過這家庭一次,當時無論父親說什麼、做什麼,都讓女兒大動肝火。一個十八歲的少女,全副精力都花在與父親周旋,完全沒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只有大起大落的情緒反應。去年少女答應我,必需要把眼光望向外面的世界,不能再沉迷在父母身上。
3_+jw`rQ\0i-r,Y0
)O,fk h:?0今年見到這一家人,母親的病復原多了,但是她的聲音仍然微弱。女兒的聲音可是加倍的響亮,同時也加倍地指向父親。原來她在醫院認識一個男孩子,卻因為父親的介入而告吹了。少女好像並不介意失去男友,反而是這件事讓她更加理直氣壯地繼續與父親糾纏。
^G P;o.c_0心理学空间c$y/\#a `;a9mj%XO8q;N-vq
母親說,無法處理這兩個勢不兩立的父女。母親不知道,他們並非勢不兩立,只是不能分離。
$iV[eObXh/y0g@0心理学空间 `Qa&U({
長大的道理,就是要放得下父母,離不開父母的孩子,往往都會憋出很多奇形怪狀的毛病出來。
V^2Y&iz7M ? {0
2rl&C1^*n0最後一個案例,是個十二歲的小男孩,也是無心向學,終日埋怨身體不適、一身毒素。歸根究底,孩子背後又是一對長年不和的父母。怪不得很多家庭治療師相信,孩子身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往往有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促使父母面對彼此間的矛盾,讓他們有機會清清舊帳。心理学空间H]?0y'^DtX&IM0t.}

4X t&Jl5q0很多父母以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婚姻的不調和,已經別無所求。他們不知道,落寞的家庭生活,會讓人鬱鬱寡歡,蠶食我們的活力,讓我們失去對生命的熱誠,給人帶來一種無助的不安全。如果加上一份苦澀,那就更是雪上加霜。長年生活在這種家庭氣氛當中,不論肉體上或精神上,都會讓人憋出一身病痛。心理学空间&@KT{r6?[4e
心理学空间E5s#g7N{[ j
孩子是一塊最容易吸收家庭氣息的海綿,你現在也許更能明白我為什麼常說,父母親給予孩子的最好禮物,就是做個開心快活人,不管生活上遇到多大挫折。
%jm.|1B;}&Y0
r7E`A;?B0因為父母親活得好,孩子就會活得好。 心理学空间/y?4d'bi \N
心理学空间-Bx*ywEW!?i:l!M
「本文轉載自7月23日信報副刊健康版」心理学空间 ]7|I k8F5i#u-U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青年人 青少年 精神病院
«情迷的心魔 李维榕
《李维榕》
兒子的高人之見»
延伸阅读· · · · · ·

 李维榕

現任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總監、美國紐約「米紐慶家庭中心」(Minuchin Center for the Family)督導、具美國婚姻家族治療學會(AAMFT,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會員及督導資格,多年來在歐、美、中、港、台、新加坡等地示範教授家族治療並提供督導。在一本重要的家族治療教科書中《Family Therapy: Concepts & Methods》,麥克.尼可譽為目前「結構派家族治療」的主要人物之一。李博士著有《家庭舞蹈I》、《家庭舞蹈II》(張老師文化),另與米紐慶合著多本家族治療叢書,如《學習家族治療:家族治療師的成長與轉化之旅》
http://www.familycouncil.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