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打擾」
作者: 李维榕 / 6819次阅读 时间: 2010年4月20日
标签: 博客 青年人 人生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r#u0w9P#~w~e

2010年4月20日心理学空间1Qs,~9P Q@
「請勿打擾」
;pJE\~d$_0青年人的母親交給我一份兒子在博客(blog)上的日誌:心理学空间 lq4T-{U'IB,?U:i7H
心理学空间z3qD5C/b%Y
我想,沒有人比我更明白孤單的滋味。心理学空间 Q I0S qnm nTy
活了將近二十年的人生,才知道家是最應該毫無隱瞞,毫不保留地表達自己的地方。
"{X(G!rR S7K0而我,卻一直把家當作一所擋風避雨的旅館。心理学空间MC$v7_@{DZ
這裡只有廚師。
ZWJ|DB#]0這二十年來,就這樣運作著:吃飯、睡覺。
dc @x }`W wO7q0直至一天,從來只會做飯的廚師,哭了,說話了,我才醒覺,這廚師,叫作父母。
'|6h3r2B?R4{)N0父母,哭完了,說話完了,又變回廚師。
\{ U#?x(|*ax0我終於取消了訂餐,關上房門。廚師與住客,再沒有任何關係。心理学空间1R p.hN{"B:Rr5V~
孤單到某一個地步,使我追求被愛的感覺。
p9{9F;^^ h L$o0孤單到某一個地步,使我追求孤立的感覺。心理学空间IWD a:ex
掛上「請勿打擾」的一刻,我知道我將被孤立,眼睛流下淚,嘴唇卻笑起來。
Og Vp!X[,Ty1\0我害怕孤單,更害怕脫離孤單。
\7M,[*w1N D]y"@b7J0孤單,成了陰影,成了習慣。我想:沒有人比我更明白孤單的滋味。心理学空间kB@:Qwg3H/y EQc

6[+Ij9olwgq0那天我約見這家庭時,青年人沒有來。我想:這日誌就是他那「請勿打擾」的訊息。在此之前,我已經見過這個家庭兩次,那青年是這一家五口三個男孩中最小的一個。我一直以為他是家中最能置身事外,處處保持中肯,不受家人情緒糾纏的一員。沒想這世上其實沒有真的可以置身家庭事外的成員。在那掛上「請勿打擾」的房間內,原來有人正在哭泣。
:O$O,ZB'Vp)q9|0
t JoT+V%j B"S7Z%Y0第三次會談,三兄弟都沒有出現。父親本來十分不耐煩的說:他們不會來的,怎麼叫也沒有用的!心理学空间_&U)U9n&t
心理学空间f R7G2X3dWC\mA {
只是,當我要求他讀出小兒子的日誌時,他一面讀、一面眼中淌淚。心理学空间"vQ/e?O!p#Q

"J4KG BL(J0他也拿出一份自己準備好的文字,上面寫著:
*xhh"TgTfS0心理学空间v v+k p0Dek @:?
錯孩子!我悲憤難平的故事,我要出聲。
SQ'BXj!i)`y-N0佢地話:生錯你…唔揀你…嫁錯你…你搵唔到食!你唔埋堆!你係罪人、成身罪!!!心理学空间vH)['D-^

!?*yp:T)l XG#tUMp0然後他用英文寫道:心理学空间~9P/z{T0\ zo$k[4U

MBPU/b/A1XQ/X0Child, you’re WRONG.
'E2Ed1Z z X^XK0Brother, you’re WRONG.
s0U @_(h+wX#jd0Student, you’re WRONG.
~L1kH;_@H R#oJ0Z0Colleague, you’re WRONG.
hv8tP f p9R0Church leader: you’re WRONG.
G? NqmhM's0Judge on Earth: you’re WRONG.心理学空间[J z B+O
Spouse: you’re Mr. WRONG
q"O*Vn\b%~0No! No! No! I’m absolutely RIGHT!!!
a})N*M2v*x/R-e/l0心理学空间6gov3tFp0k W
心理学空间jr2x8m2R.YrQ2}.j,O

-Z ZO9BpQu6?0父子二人的文字表達,是那樣地大不相同,一個是無可奈何,一個是悲憤填胸。心理学空间s5C2`4K?#}z
心理学空间e4_y2}9[/L`
母親也有她的網站,她表達的卻是一個生活充實,母慈子孝,積極樂觀的女性。
DaUU_0心理学空间Q J+d'o:j9hh
一家五口,各人有各人的境界。但是家庭不是一個人的世界,那是一組人的配合、互動、以及組織。不管你願不願意,你的腳步都會有意無意地受到別人牽動。心理学空间*In)~Egl \

ooD w|P7eg { u0而最最牽動我們的,卻偏偏是家庭內的愛與關懷。沒有愛,就沒有牽掛;沒有關懷,就不會有所需求;沒有需求;就不會寂寞,也無需氣憤。
aIq(^Rok%R%C+K0
,k:uTq5p \8f@0青年人說:沒有人比我更明白寂寞的滋味。也許他沒有說得對,還有一個比他更寂寞的人,那就是他的父親,只是他不一定願意承認罷了。心理学空间6l1T3GeO"H
心理学空间 V6N+UF v-n
父親與家人來見我,主要是基於自己與上一代的矛盾。一說起他的父母,他就按不住憤怒。第一次見面時,我一點也搞不清他究竟想說些什麼,他是那樣地激動,說個不停,卻很難讓別人插嘴。
X?3[KXWlK0
-F5[nr `Yq0他反覆地嚷著,要與自己的上一代劃清界線,要脫離關係。我忍不住問他說,那就脫離關係吧!什麼事讓你這樣困擾?
{i#@$?:~LD^0心理学空间ZW7\0F}b0L
我無法聽懂他的解釋,不單是我,他的家人也不能瞭解他的推理。
n?\U4M{1HA { G M0
3ar W1rb o0他說他知道上一代的問題,會一代代的傳下去,但是那究竟是什麼問題?我們聽了半天還是摸不着頭腦。心理学空间5pG4vV*rf0r

*H'G;w0H C9U0不過我倒察覺,他的焦慮和執著,可真的被大兒子吸收了。看上去大兒子好像老是跟父親作對,其實他是最不能與父親分割的孩子。父親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引起他的情緒波動。心理学空间&z ~/pGH$_$P
心理学空间u]J(uo
原來父子兩人都有強迫症的行為。母親說:丈夫有收集廢物的習慣,屋子裏堆滿用不着的東西。強迫症 (OCD) 是一種不合邏輯而又不斷重覆的行為或思維,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那是當人在經歷極度的不安全或失控的心態下,一種沒有控制中的自我控制。Hoarding 一種無法停止收集物件的心魔,將是近代強迫症的一個新項目。
{(zC^wU&j y(s1|1D/i0
D+]0US {)n0有趣的是那堅決要與上一代劃清界線的男人,卻無論說什麼,都把自己的父母親掛上口,嘴上說要脫離,實際上卻無法把他們放下。
7Q6P+I6dSm{`^d0
#k4Gf5@;a'k B0他的每一句話,都是充滿著前因後果,讓人只聽到無盡的苦澀。我也不由自主的被這一家人的複雜情緒感染。多麼讓人羨慕的一個家庭,卻又多麼讓人無奈。父親究竟在哪裡受傷了?怎麼總是發出悲憤莫名的怒吼?如果是上一代傷害了他,怎麼他不明白自己也會莫名其妙地把身上的傷痕流存到下一代去?心理学空间P&i+Xz5Qm7{J)K&T

B5hf,k6p$i0第二次會談,也是像第一次一樣撲朔迷離,只是當男人又提到上一代的恩怨時,他終於舉出一個實例,原來他拒接母親電話,但是電話卻響個不停,妻子就接聽了。他越說越恨,一番掙扎後,終於提出:你接電話,就是在他們面前証實我是錯的,那是對我的一種侮辱!心理学空间J]:bzu c[
心理学空间{j7pP/}
他這一番話說得十分困難,幾乎用盡氣力,還用手大力擊掌,好像要借力逼出心中的話,力竭聲嘶,由於過度激烈,人人都嚇得不敢作聲,只是我發覺,這是第一次他成功地把話說得明白。心理学空间Ln C[hk9Z1~v*z

@ _g+of\QGw `0但是妻子並不同意,她覺得丈夫與自己母親不和,不等於她也不能與她交往,說到氣處,她也毫不讓步,回罵他說:如果你要這樣,我就真的要侮辱你了。
+S'Dq({ e ?,g0
Huze;q]J0妻子當然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立場,只是這立場,正正就是丈夫的心結。對於一個嚴重受傷的男人,為他療傷應該是第一個考慮。最後大家都不再爭辯,妻子和兩個兒子上前把他緊緊抱著,讓他平伏下來。心理学空间|Jn.Y!M E"wgiW:gH
心理学空间 n#T8c[B
只是,父親身體繃緊,把頭從妻兒擁抱的空隙中騰出來,仍然不停口地訴說他的不滿,直到妻子用手把他的嘴巴堵住。臨別,我對他說:你那麼需要訴說你的故事,不如把它寫下來,也許我們容易明白一點。
V:p4@ z,~0心理学空间0{7p_xX Z T6a'KO
小兒子的日誌,雖然明顯地不相信父母會改變。但是父親的一段短短的文字,卻真的道出了他這大半生的坎坷。
#K4]D+q'qgB;|5[O0
^*? k K}z/s,J"~Vg0孩子沒有來,夫妻乘機冷靜地處理一下多年來的婚姻狀態。其實,無論上一代為我們帶來多少不幸,如果這一代活得心安理得,也足夠抵銷過往的陰影。最不幸的人,就是不知不覺地繼續把自己埋藏在過去的苦澀,而忽略了眼前人。心理学空间f4[T!T DCf:e

`-d&R[O"D&f+n6]0我對父親說:你喜歡收集多少廢物都沒有大碍,卻千萬別把過去的創傷和忿怒收藏著當作寶貝,讓所有愛你的人都走不近你。心理学空间\6i+QZ@"]5\4F
心理学空间ybtXWU
他應該借用小兒子的「請勿打擾」,拒絕過去傷痛的滋擾,親手把不幸之門關上。心理学空间nz"H2U2z6gd-~Hb1q!@

$Ki!d B [0「本文轉載自4月7日信報副刊健康版

3B0{ l:Z n1r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博客 青年人 人生
«離家 李维榕
《李维榕》
當婚姻完結時»

 李维榕

現任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總監、美國紐約「米紐慶家庭中心」(Minuchin Center for the Family)督導、具美國婚姻家族治療學會(AAMFT,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會員及督導資格,多年來在歐、美、中、港、台、新加坡等地示範教授家族治療並提供督導。在一本重要的家族治療教科書中《Family Therapy: Concepts & Methods》,麥克.尼可譽為目前「結構派家族治療」的主要人物之一。李博士著有《家庭舞蹈I》、《家庭舞蹈II》(張老師文化),另與米紐慶合著多本家族治療叢書,如《學習家族治療:家族治療師的成長與轉化之旅》
http://www.familycouncil.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