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他者的拉康
作者: 高宣扬 / 7973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月04日
来源: 高宣扬 标签: 创造性 弗洛伊德 决定性 上海交通 形而上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5XH3BL%m'nhf

作为他者的拉康(2011-01-04 16:46:04)

#b&}6R-j qB ?0心理学空间/se/G T$Ka

拉康诞辰110周年及其逝世30周年纪念之二

&B%HjK7rQ!h w0

A` b5A$s${0

#` y`?rK0心理学空间&bo%mnx;A/pt

上海交通大学访问讲席教授 高宣扬

S|'rT,T3v5?0

一 突出语言和欲望的决定性意义

W D elM/Z @1i0拉康的创造性思想的展开及其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超越,主要环绕两大主题:语言和欲望。在他以前,虽然弗洛伊德也曾经注意到语言与欲望的重要性,但弗洛伊德并未能彻底跳出传统语言观以及形而上学思维模式,总是试图在语言与思想的相互关系中寻求终极因素和普遍性模式,以致使他无法说明人的思想创造及其心理话动的复杂性和潜在性;另一方面,弗洛伊德还过分强调了性欲的作用,以致使他看不到人的一般欲望的普遍意义及其复杂变化可能性。心理学空间!i'C7T7aT N&F [

X2g,Fwwp4`){^ O0拉康彻底地扭转了弗洛伊德的思路,首先把语言置于优先地位,使无意识及其活动在语言中找到结构基础;同时,拉康还极端重视欲望与语言两者同思想与现实的交叉关系,使语言和欲望同思想和现实,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交接成相互成对的无数环节,使之有可能展现出人类心理创造性活动的奥秘。心理学空间)EV Eq;PmB

.B5EX.lfB#y9X,{0

Fx)_fh9Lp}?8h0

二 精神/身体的交错性及其创造的多维性

心理学空间+}\&d?Z\s [:@

决定着人类心理话动复杂性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人本身,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欲望的生命体,具有强大的潜在力量,有可能从其自身的有限存在状态,时时转化成超越的存在,试图在其持续的、多向的、多维的以及多元化的超越活动中,把人自身及其生活的世界,改造成为不断更新的生命网络。心理学空间&uxp b^Mxo2\&O

心理学空间j6Yt D7_ E!oqK0Ed

在人的创造性心理话动过程中,把人的的内外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主要靠语言和欲望。语言和欲望,一方面使人有可能把其自身的内心世界的活动及其实施倾向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又源源不断地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提供可以无限更新的动力,导向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心理学空间F0HRu-ed0L

三 语言及其转化的多维可能性

/xL ^3n/y0语言把人及其思想创造活动,同人的生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并在联系中被“作为思想者、有情者和有欲望者”的人,赋予一种或多种意义,从而构成了由想象、象征及现实所形成的“巴洛美扭结”(noeud barroméen),创造了人所生活的、具有文化意涵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由此也使人的生活和创作的生活世界及其维度,有可能从可见的的三维导向一切可能的新维度。

2bV\!h S2Fl0

'zz.BU)V4a0

*q^5ncX w T*P5bF!be'Q$|0

四 欲望的实在性、可能性及潜在性

心理学空间SK2zmrsY'^

欲望把人及其创造活动,朝着欲望所向往的目标展现出来,并把欲望所向的一切当成异于其自身的“他者”,从而构成了“作为欲望者、作为情感发生者和作为情感感受者的人”及其首先形成的一切“他者”所交错组成的新世界。但与此同时,原初被当成“他者”的一切,又反过来在被动地被当成他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转化成为主动地控制原来自以为是“主体”的人,使原来处于主体地位的人,又在其自身无所感知的情况下转化成为其原来的他者的他者。也就是说,当人把其欲望目标当成“他者”的同时或过程中,被他当成他者的他者,反而转过来成为原初主体的人的外在主体,即具有独立意志和独立地位的新主体,使之反过来对原初的“主体”进行“解构”,使之在违背其意愿的情况下变成了其欲望自身的对象,或者,更确切地说,成为了其自身的另一个他者,即成为他原初的他者的他者。为明确起见,不妨暂时地称之为“第二阶的他者”。但不管怎样,“第二阶”也好,原初的也罢,他者就是他者。如此一来,原有欲望的人反而把自身转化成其自身的欲望的他者!

9N5x9\;uDJ0WWl0

五 主体与他者的相互转化游戏

心理学空间:GSb/KF9z7T9s

“主体”与“他者”的错综关系及其转化是无限可能的,这是因为主体与他者的关系永远是开放的和运动的。它们在语言和欲望的展现及其转变中,往往可以不断改变其状态及维度,即从一种可能性转向另一种或多种可能性。这也就是人类思想和文化创造的灵活性、生命性、神秘性、潜在性及其悖论性。心理学空间LyBK ^*I6Ad

e6?N7}2~^Ci2?"py"X0心理学空间u){N }(c*Or

心理学空间)V*m6A?yx$M1_na

在上述共时结构图中,大写字母 A 是“他者”(l’Autre);大写字母 S 是“原我”(Es);小写字母 a(自我) 和 a’则表示“想象的关系”(relation imaginaire)中的可能出现的“他者”,暂且可以称之为“小他者”。

2BR9L@e5D A x0心理学空间}^9Fc` a

拉康本人曾经把这个“小他者”,称为“客体小写a”(objet petita),并且他坚持认为它是既不可译、又不可获致的,但它无疑具有代数元素的性质,可以取代各种事物、各种“他者”以及各种无法表达的事物和无法实现的目标;然而,它的存在却是必须的,因为在人的欲望的世界中,在人的创造活动中,总是存在这种既不可表达、不可表现,又不可实现和不可放弃的充满悖论性的中介性因素。它有时是实际的,有时又是虚无的;它往往在“存在”与“缺席”之间摇摆,或者,它干脆就是两者中的一个。总之,“客体小写a”是人的复杂心理结构及其同样复杂的活动领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尽管它有时也确实是一种“缺席”本身。心理学空间#L3y;Vz9L,n^K\

心理学空间?D+`2\$` PF

“客体小写a”的介入和参与,使主体与他者之间的游戏变成更加有趣,更加神秘化和复杂化,也使主体和他者变成非常不确定的因素和力量。心理学空间1X*Jjcj Q

六 象征性的威力

/~L*{/Vo0h0由于不同的他者之间互动关系的介入,带进了象征性的世界;这是因为他者之间的互动都是透过语言等象征而进行的。象征关系不但立即使主体所面对的世界变成无限广阔及无限可能性,而且也使主体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变成多层次的交错性象征世界。象征进一步使主体有可能进行更复杂和更全面的想象活动,使其自身迅速地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变得成熟起来。心理学空间/a3P#`tA

Mfv1r(DwwGz0拉康指出,‘想象的关系’出现于主体与他者之间,就像直接插入的第三者介入于两者之间一样;而其中的“想象性”(l’imaginaire),是附属于象征性的,它可以使主体与他者之间的直接关系受到阻遏或相互对立起来。心理学空间1R mC'[E&A v hy7m

7a.O}d&Wl:HG0为了更深入并具体地说明这种复杂关系,拉康在他的L图式中中进一步描画出真正的主体的结构(la structure du sujet véritable)如下:心理学空间*Q;A z\"Nt@ `

~3J/S)a$TX)Ii0

9E8L3e.v5k+HpO0n0

O/R%GCT _6hxws0在这个结构中,左上角 (Es) S,表示“主体”同其最原始的潜意识欲望“原我”的重迭模糊关系:在尚未与他者相遇、并进行语言交往之前,主体只能采取含糊的“原我”状态,受到潜意识欲望的严重干扰和操纵,同时又受到他的想象的身份(identification imaginaire)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既不可能赤裸裸地宣示和完成自己欲望,也不可能轻易地表现出它的原型,而是一方面被它的想象的身份的约束和禁锢,另一方面又受到它的“不可实现的快感原欲”的驱动、引诱及其宣示机制的影响。正如拉康本人所指出的,这个时候的主体是处于“分裂”(le sujet à l’état déchiré)状态的。心理学空间*W5J`a$MrF]

_)rH#ET8o)M0所谓“分裂”,内含着许多层面的意思。首先,它指的是主体的非总体性。拉康说,主体不是总体的(le sujet n’est pastotal)。拉康在讲述上述主体图式时说:“每个人都不可能是总体的。如果人人都是总体的,那么,每个人就各自待在一边,不可能聚集在一起,大家也不可能组织起来”。其次,主体的分裂还指它不同于“我”,它已经是同象征性密切相关的作为能指的主体,是可以不断进行自我生产和自我分裂的“带杠的能指$”,是多种能指的化身和象征。这也就是说,这里的主体已经是非单一的和非同构型的原始的我;它具有多重性结构,也赋有多种可能的和潜在的变动方向。心理学空间%h;Jw:Qe8f3M9c

心理学空间N0D0{o [8U

所以,受到这种双重性的力量的牵连和嵌制,主体在未遇到他者之前,只能是受阻于由上述两大力量所控制的“死胡同”中,静待他者与他之间的语言来往。在这个意义上说,他者是主体的真正的“救命恩人”,把主体从上述“死胡同”中拯救出来,使主体有可能借助于他者之介入及其所引入的有关象征运动的新规律和规则,将主体从他的母亲和同样的原始欲望的约束中解脱出来、而进入想象性的世界。

5e1d)|%ah4F/`0

xOA%b`t0{N0他者所使用的语言交往规则,使主体进入广阔的想象世界,他由此而有可能同“想象的母亲”,即其它的女人相遇、并宣示和宣泄其欲望。

S4n!T^ hPZt(M0

七 想象性、象征性和现实中的语言

心理学空间{vj`.t

为此,拉康超越弗洛伊德,明确地把想象性(l’imaginaire)、象征性(le symbolique)和现实(leréel)当作人类现实性的三大领域。他指出:想象和象征是一对双重性概念。他认为,象征性使语言表现为一种“纯粹的差异性”(différencepure),一种纯差异化的价值(valeur purement différentielle),或某种“完美精致的达成”(finitude)的东西。心理学空间6q6V{+} PP*x+Lf

sr6\'sg@0正如拉康本人所强调的,语言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无意识或前意识的最牢固的基础。象征性的完美精致性又使想象性进一步将前意识虚幻化,以致把前意识想象成某种完满的统一体(l’unité parfaite)、完美性(la pléinitude)和总体性(la totalité)。正是前意识的虚幻的完美性,使它成为一种盲目的反抗力量,并使它拒绝理性意识力量的压抑和控制。因此,拉康的主体概念,透过它同语言的象征性的关系,深深地隐含着神秘的无意识力量和性质。也正因为这样,拉康主张从语言符号中能指和所指的相互关系及其解构可能性的角度去分析精神病患者的主体的各种症状和症候(le symptôme)。“症候与符号不同,也与烟火不同;因为没有火就没有烟,靠烟的指示就有可能找到火。但症候只靠能指的顺序来解释。能指却又只靠它同其它能指的相互关系才有意义。正因为这样,症候的真理就存在于能指间的相互关系中“。心理学空间%?5vA MF@@|

Zo:y^q$T o[V(T0对拉康来说,研究人的一切问题都不能脱离开“语言的绝对能力”。他在《话语和语言的功能和场域》(Fonction et champ de la parole et du langage,心理学空间"r i(G^7k#pRVO!e3U

Fv.XWu3i01953)一文中,再次强调:精神分析学探讨的“想象”、“幻觉”、“转移”和“性欲冲动”等重大问题,没有一个可以脱离对语言象征性的研究。

1EF(_%XJ/Epu}E0

vF twQ7P4y|!W]y0在拉康看来,我们不是从无意识逐步提升到意识和理性,而是从人类最基本的语言和象征性特征出发,从主体的无意识话语使用、从人的语言运用中所表现的“无意识的主体”(le sujet inconscient)出发,再到人的理性主体形成及其复杂运作过程。心理学空间b l DTyBU$|.r

八 巴罗美扭结的生命力

~j,FG-u$ng0欲望、语言、想象这三个不可见、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力量,同“现实”和“他者”这两个既可见、又不可见的交错因素,交错成为可能的无限个“n次方”的繁殖滋生及演变的途径,转化成无限可能的新连环扭结。这是具有生命及富有自我创造能力的扭结,是可以随时再生产和自我生产、却又无需任何参照系统就可以运作的创造生命体。

1P6a?;jY!g"ylOM i0

S3z&S L ^A2VT0实际上,由拉康应用到精神分析学领域的这个早已存在的“巴罗美扭结”,并不只是人类心理活动和创造活动的基本模式,而且也是一切生命体的运作及其再生产的基本模式;不仅如此,它在运作中还会适应其自身的需要及其想象的欲望的驱动,借助于各种中介性因素,变成或转化成多维度和多方向的新“巴罗美扭结”,从而再生产新一代或多代多形式的巴罗美扭结。有趣的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当代基因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化物理学等最新学科的发现已经不断地证明,巴罗美扭结是具有拓扑特性的链环,它由n(n≥3)条简单闭曲线构成,而其中任意两条简单的闭曲线只能构成寻常的链环。

$S bc,~2n0|x0心理学空间 FF6qw? As

基因工程生命科学的实验显示: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活动,作为本身具有生命力的自我创造运动,通过它的巴罗美扭结的模式,它是不折不扣的生命再生产运动!

&lx6n5x8R v.H4f }c5]:U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创造性 弗洛伊德 决定性 上海交通 形而上学
«弗洛伊德传----第二十章 对下颚癌进行顽强搏斗 高宣扬
《高宣扬》
没有了»
延伸阅读· · · · · ·

 高宣扬

高宣扬,当代著名哲学家。生于南洋,少年时豪情满胸,毅然回到祖国怀抱。在东北渡过中学时代,1957年考入北大哲学系,1965至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工作。1978年春赴法国深造,1983年获巴黎第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在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任教。1989年后任台湾东吴大学教授,并从2004年起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和社会学系教授‘法国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作等身,涉猎极广,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德国哲学史、当代社会理论以及艺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