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动漫为何如此流行
作者: 刘晓祯 / 4728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01日
来源: 北京阿尼玛精神分析中心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CUu5yh6G

在现代影视界里,与机器有关的动漫作品数量迅速飙升。从哈利波特风靡全球到由来自日、韩、美三国7位顶尖动画制作人制作的《骇客帝国动画版》,再到前不久在国内热播的《变形金刚2》,等等。这些机器动漫作品也吸引了大量不同年龄阶段和各种职业的观众群。那么,机器动漫火爆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从这种现象中我们可以有哪些反思?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心理学空间XlYY#tY'}4h(LJ

@&l u5VZU+zc:S&S0机器动漫的火爆有它的现实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机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飞速发展。机器的盛行与人的自我的丧失有关。在历史上,最敏锐的觉察到这一点的先驱是卢梭。在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卢梭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追求和依恋。卢梭的理论是针对工业时代的来临敲响的警钟,科技真的那么美好?它却使人丧失了人类童年就怀有的精神价值。心理学空间*c9t&GJ*h*x bqX

1M-]3?1}uO0机器介入人类生活,甚至是充斥着整个人类社会,有成为人类生活的全部的趋势。使人们对于传统价值、代际关系、阶级分类、战争等一系列问题找不到明确的答案,从而对现代化本身产生了疑问。机器动漫的形象本身就隐喻着冰冷的恨,相互的迫害和反迫害。机器动漫其实象征着人们的死亡本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已失控。传统价值在机器时代的崩塌,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在生活方式上巨大的裂隙,阶级、阶层分类的复杂化,在动漫中机器人的战争与人类真实的战争,这些都使得现代化除了作为一件给人们带来极大好处的事情的同时,也显露出其自身人文精神发展的滞后。

WMU5C!j(`hQ.])Q"co]0心理学空间0E s+mSCw*^7RZ0t

那么,机器动漫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的滞后、精神价值的动摇,在社会生活中都有那些表现呢?心理学空间[_c YF-J/w

Y8PdRy"t U"ZiU0首先,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人的独立性和符号性进一步加强,每个个体在机器的帮助下逐渐纳入全球化分工体系的同时,与他人的瓜葛和联系减少。并且,人们也攻击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有时候会主动切断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待了一个星期,周末回家直扑电脑上网打动漫游戏一天一夜,却绝对没有耐心和父母或者邻居相处这么久。机器正在悄悄地瓦解传统的社会关系。心理学空间 |4xtIZl]6g

心理学空间)G5f,w6e8[2E~E6A

与此同时,科学家也正在研究人类同机器人之间所存在的潜在情感联系。在《与机器人恋爱、做爱》(Love and Sex with Robots)一书中,英国未来学家大卫"利维预测,人类在2050年以前将可以同机器人这一伴侣享受浪漫和性爱。大卫"利维表示,世界上有数百万人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同别人建立一种正常的社会关系,而机器人的出现或将会弥补这一缺憾。大卫"利维认为,“这并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完全有可能是实现的。在社会中人与人的联系疏远的背景下,机器动漫中机器人的出现,既代表了人的冷漠,也代表了人们对于真诚的亲近强烈的渴望。

;[1\H M$b5H@0

(R-a?Zb0其次,机器动漫反映了人们对于机器的依赖,机器作为一种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将使人的生活更加便利,也更多地丧失个性、丧失真实感,更加孤独和情感贫瘠。当人们已经习惯在幻想世界中生存,人们会更加不能接受现实世界,导致现实与幻想的分裂。那些染上网瘾的孩子和成人,仿佛置身于另一时空,越来越缄默、退缩、孤僻、敌意,无法融入现实社会。

PF]DsV0

J,H/t.hx,?0f[`"OZ0而另一方面,人们发现,好像只有通过机器媒体负载幻想,通过逃避现实,才能适应得了社会。比如,SOHO一族自由自在而又孤零零的生活方式,和电脑打交道多于与人打交道的习惯,不正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吗?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给大家制造幻想来养活自己,而SOHO的优秀电子产品和文化现象受到崇拜,也是因为他们走出了大多数人敢想而不敢做的一步,部分代表着大众的生活梦想。社会上如机器动漫等太多的幻想,容易导致人性的分裂与偏执。这好像符合了一句流行的戏谑:“在我们这个时代,只有偏执狂能够生存。”

} NeN c Q)z+G0

}Pe"Xv6O\0再次,机器动漫无疑属于影像的世界,这迎合了人们喜欢影像胜于现实的心理。美国作家E.B.怀特曾经说过:“更为可悲的是,人们本可以从他们的窗户看见真实的东西,但他们却偏偏愿意在荧光屏上去看它的影像。”心理学空间2m xL3pP [`

心理学空间6_&G&{'L ~

关于这一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一个著名的比喻:“洞穴喻”。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设想人们都是洞穴里的囚徒,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事物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而把现实当作非本质的梦幻。事物在洞穴壁上的影子象征着人对于现实歪曲的反映,人们宁愿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非本质的影像,而不愿相信事物的真实情况。这正如人们喜欢机器动漫胜过喜欢严肃的现实。

.O$x*t4d B2D Q$x0

dy pG0D1S0最后,机器本来是人使用的工具,是人体器官的延伸,机器的发明是为了人能生存的更好。但是随着机器越来越智能化,机器反过来趋向于取消人的存在。在机器动漫中,在摩天大楼的写字间里,人成了机器的延伸,帮助机器完成各项输入、输出工作,人成为机器的工具,失去了自身崇高的目的性。尼采说,上帝死了。时至现代社会,人也死了。这不是说世界中没有生物性的人的存在,而是对于人性越来越欠缺丰富性、而变成机器的工具的描绘。

oia5[p9r0

&`ypWX-@(kx0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好像一架机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大量的人都多多少少成为了机器,而在动漫影像中,机器却变成了人。这反映了机器和人的双重异化,从而使人远离了现实自我。心理学空间? tx1`Gz+t

心理学空间G"J2@8~\*D,j(V

面对这些初露端倪的现象,我们做了什么,还可以做什么?心理学空间cO)[)fT|

心理学空间,?.f9V R8a[] }:Qj3Y

正如机器动漫上演的剧情中充满控制与反控制一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机器的同时也正在有意无意的反对和抵制着机器的无孔不入。人们动用防御机制,尽可能隔离出一小块属于自己天性的天地,可是却发现,这一小块天地也被各种信息渠道所充满。当人们在私人空间里谈论着电视里的足球明星,文人雅士谈论着最近新出的电子书籍,机器带来的信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与时代潮流抗争的过程中,显得那么无力。心理学空间6eL8Z{q

j&vDf6Y4_0ee0为了人文精神不至于进一步衰落,为了拯救科学拯救人类自己,我们还需要做的是每个人心灵的整合,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的交流。当人性越来越丰富,人们越来越多地面对并接触自己与他人的真实情感;当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不是异化的机器和效益,人性的整合就是可以预期的。届时,人文精神也会日益繁荣,机器动漫将只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类生活丰富性的体现。

/I8q.y,Rv(A4Rs.Hh%@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婆媳关系莫学“焦母”式 刘晓祯
《刘晓祯》
人类在忧思中找寻生命的意义»

 刘晓祯

刘晓祯,阿尼玛心理工作室专职咨询师,心理科普与心理文学自由撰稿人。

理论取向:从临床实践中发展出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结合认知治疗、森田治疗、家庭治疗、认知领悟治疗的整合心理治疗,咨询特点为擅长共情、擅长在情感的层面做工作。独创的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原型及家庭系统分析”很适用于帮助在恋爱婚姻和家庭关系中陷入困境的求助者。
咨询对象:恋爱与婚姻心理咨询(尤其是婚前心理辅导)、学生青少年心理咨询、人格障碍、神经症(如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神经衰弱、恐怖症等)、亲子及家庭关系咨询、人际关系问题、适应障碍、心理减压等。
咨询地点在阿尼玛心理工作室,
预约电话010-52518317、1368300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