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與社會》對兒童性慾理論之探究
作者: 傅怡玲 / 13374次阅读 时间: 2010年9月17日
来源: 《童年與社會》 标签: Erikson 探究 童年與社會 童性慾
《童年與社會》對兒童性慾理論之探究 作 者:(美)埃里克松(Erikson,ErikH)著;罗静等编译
出 版:学林出版社 / 1992
书 号:9787805107011
原 价:¥4.95元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8`"Q!@Z ^0童年與社會》對兒童性慾理論之探究
b(K8X*I Zn1Tq&U#d0
5d&F*M8hNu x[0前 言
@@ p,y h&wzr x0心理学空间 v~*T,mv2R
「每個成年人,不管是領導者還是追隨者,是豪傑還是群眾,都曾是兒童,都曾是渺小的,渺小的意識構成了意識的底層」 。心理学空间xy y({/d$\K
心理学空间R#_o*bJ/Mg] G
艾瑞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的一席話,道出他對個體人格發展的基本主張。他不同於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著墨於兒童發展的理論,而將人生視為一連續的發展歷程,並以一般心理健康者的人格特質為基礎。另外,他將佛洛伊德以性為主的發展理論,擴展到社會文化的層面。認為「自我」 的成長為人格發展的動力,重視後天的影響與發展。這樣的主張,使他超越了古典的佛洛伊德學說,成為新佛洛伊德主義(neo-Freudian)的中堅人物 。心理学空间;xqVNq&S
心理学空间TF2s]] f&l,f0W
壹、 《童年與社會》簡介心理学空间l!VQ"?@Sy

G.s#d]*n]F0本書是艾瑞克森第一部作品。分析兒童早期心理個性的形成與家庭、社會、環境的關係,指出母愛是治療兒童精神創傷的最佳良藥。且提出兒童性慾理論,分析孩童自我概念的發展。 心理学空间j2Kt}S(e-e,e!I%xU

-Fn+An{(?@N]0艾瑞克森的觀察紀錄範圍從幼兒到老年的臨床診斷,並親臨印地安人的現場觀察,說明了不同文化的教養方式,會促使孩童的某些器官適當地發展,使其社交的形式更與當地環境適應。還分析希特勒以及高爾基的童年、家庭環境等,並從精神分析理論剖析這些因素對於形成他們個性的影響。
aZ @| E d0以下論述將針對本書的基本假定以及兒童性慾理論兩方面探討之。心理学空间*YIX@+{i? qy~
心理学空间u"D5A"x3wg

hq|nl Qt0貳、童年和社會生活型式心理学空间| |X`V;dk

+GZ9hft0F0Vt0近幾年,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即:精神病是精神和肉體、精神和社會以及人際間關係的結果 。艾瑞克森認為,ㄧ個個體的發展應包括了生物的、心理的以及社會的三個方面。也就是身體的緊張、對自我的疑慮以及對集體(人的生命從母腹中出生至死亡,便加入了與地理、歷史相關的各種集團:家庭、階級、團體和民族) 的驚恐三個方面。他在幾個臨床上精神分裂患者的實際案例中,調查了病人的「精神刺激」,藉此掌握病人有利於治療的發病真相,還試圖從個體三個面向(精神和肉體、精神和社會以及人際間關係)的發展過程中,找到某一個過程的「含義」。但這個「含義」,並不代表病變的「原因」,只能代表ㄧ個趨同的現象。透過這個趨同的現象追溯,可以使得病變較容易理解。 
tH[SvY0
LFe5v|1K%w:q0本章的第一個臨床案例中,小男孩薩姆是ㄧ位活潑、焦躁有時會使用暴力的癲癇患者。其成長過程中,無論表現出聰明或是固執傲拗,都會受到家人的讚賞,因此,他極力的想表現出眾人眼中的自己。而艾瑞克森從以往的病史中發現,癲癇的發作均與「死亡」有關係。可見,幼年家人的死亡是造成薩姆發作的一種「精神刺激」。另外,身為猶太人所受到的歧視(民族)和動輒訴諸暴力的家庭(集體的驚恐),以及他認為祖母的死與自己的行為有關,而產生了防禦系統的失調(對自我的疑慮),發生病變遷移(身體的緊張)。這一連串的分析推論中,並無法找到病變的原因。卻從研究人類三個要素的變化過程當中,找到了趨同現象,使得薩姆的病變變得容易理解。心理学空间AbmdIQ+K*a

^d'U%l*]{V_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似是而非的趨同現象,並不能幫助消除病因,使病人完全康復,它只能幫助我們去理解病變的危象和危象所表明的決定性結局 。心理学空间4H%|(^6k$C9u

Cu)D?Ve ^ T~0二、兒童性慾理論
/K(bz,m9wYL(u`z0
3f?Fy$|(Ln0艾瑞克森認為,「自我」能夠引領性慾朝向合理的方向發展,且把人的內心生活以及社會活動相互結合起來。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個體發展以生物遺傳力量的「本我」方面有明顯的不同 。
9J%p\(w M(LQ0艾瑞克森把人的里比多(libido性慾)的發展和人與人之間、社會間的關係作密切的結合,勾勒出「自我漸成」為中心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其試圖根據神精興奮和性感器官的臨床及知識畫出各發展階段的圖表。並說明人們在這些階段中受環境影響會產生影響重大的事件。心理学空间.m%d$_Ou Ws^,^,Cn
心理学空间M$g*FeeTz _
(一)口和感覺─口部性慾心理学空间#\7hbGJ
個體第一個口部合作的情感交流,是發生在新生嬰兒在母親胸膛上吸吮乳汁時。若能與母親順利合作,則能夠協調的發展出取得自己所需東西的手段 。也就是說,要取得別人的東西,就要學會讓別人為他做他希望做的事,因此個體就必須發展自我本能,學會給予,並向下一階段繼續發展;若與母親發生了衝突,便會產生失調而使嬰兒對它人的信任感產生動搖。這種口部合作的階段,成為嬰兒形成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來源。心理学空间Cq$[-[ p+E:g;?
心理学空间p?N5[p$n*i]M1L;x
(二)排泄器官和肌肉系統─肛門區域的保留模式和性慾快感
]U,d"iLj0腸部和膀胱儘可能的徹底清除過程往往給人一種愉快及自在的感覺 。而這種感覺逐漸的增強了肛門肌肉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增強增加了調節保留、任意排出的能力。而保留與排除的交替使用,是兩種矛盾的模式。簡單的說,這個階段的孩童建立在「抓住」和「放開」的對立之中。因此,父母若對於此階段的孩童過於嚴格、或是太早訓練,不許孩子自由的控制腸部和其他的器官,則會使孩子對於自己身體的內外部器官感到無所適從,而對自己產生疑惑以及羞愧;反之,若孩子獲得有益的訓練,則會出現自主及自豪的感受。因此,此階段的孩子必須要建立起支持他「要自己站起來」 的環境。心理学空间0_-rBLvI$A!a

J:zJ,XT"E'xz0(三)運動和生殖器─侵入與包容模式
Bp#|'\U5?0孩童到了此階段已能獨立地自由移動。並敏銳的發現兩個性別間的差別。而孩童早期懷有如同佛洛伊德所說的戀母(父)情結,這樣的情緒使得此階段的男孩仇視父親而女孩仇視著母親。心理学空间}0c@sy,^ Lm7k
從生殖器官發育的觀點來看,此階段的男孩對其生殖器感到自豪,在性慾心理屬侵入模式,這個模式控制了此階段的孩童,但因為他們無法有實際性交的行為,而產生了類似侵入式的行為,如同大聲的喧鬧或是對未來表示過多的好奇等。女孩則因為其生殖器不如男孩一般外顯,屬於包容模式。加上社會文化以及性格的影響,使得女孩產生了依賴及渴求感,並顯現出較為嗲聲嗲氣、溫柔的形式來達到性交的目的。
&NJ An,UD4Xi0綜合上述的觀點,此年紀的孩童實際上不可能侵犯其父親或是母親。導致此階段孩童處於幻想與罪惡感之間。因此,主動和內疚是個體第三次心理核心衝突。心理学空间%M:SBsfz

)L6I6]P1lU"`0(四)發育前生殖器狀態和生殖器狀態
-};\)|d!]P7N8P0發育前生殖狀態的存在並非只是為了生殖,而是把里比多加入此階段孩童原本進取的姿態,到社會文明的規範限制的轉變過程中。從發育前生殖器狀態的器官模式關係中確定了一個基本的定向:一個個體的器官可以占有或讓另一個個體進入自身;可以保留或是排出它們;又或者可以進入另一個個體中。這樣的基本定向使得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了在肉體上的實現方式,以及在社交生活中的表現型態。他們學習如何成為文明圈的一個機體,也學習如何適應生活環境。心理学空间e(I]W I#i%[?*Z
此階段的孩童必須要在本能與社會規範中取得平衡。許多的精神病患者的異常表現,經研究後發現,在性發展過程中都受到妨礙。雖然在發育前生殖狀態難以發現,但艾瑞克森認為是肯定存在的 。心理学空间&X~5R:keD5P pI
艾瑞克森進而從人類的幼兒訓練中發現,人類幼兒本能的完善取決於父母的照顧以及社會習俗。且艾瑞克森強調每一個人不可能擺脫掉傳統社會習俗和童年環境的影響,並且同時受到了自身內部調節以及良心作用的影響。心理学空间f%VY jnt o
心理学空间/nnIHU%b4^O%^,q.}
参、結論
)x3R.Z5U!C.\0心理学空间rJf_ h e
1.艾瑞克森從精神病患的臨床觀察分析,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理論「ㄧ個個體的發展應包括了生物的、心理的以及社會的三個方面。」並且從這三方面的發展分析病因。雖是佛洛伊德的擁護者,認為個體的人格發展追溯於先天的里比多,但他強調社會與文化的影響,以及青春期之後的發展,較能夠使人接受。心理学空间{i Z|aa%c
2.幼兒性慾理論中,艾瑞克森強調了里比多區位的功能如何轉變為一個階段的基本任務。並且以對立的觀念來表示不同時期的發展危機。然而此兩種發展危機並不代表非此即彼的。大部分的個體會依照個人的發展條件朝向不同型態的下一個階段發展,且每一個發展階段協調順利與否,對於個人未來生活中的具體行為模式,產生相對應的良好或是不佳的影響。小學階段的求學過程中,團體中的競爭壓力是免不了的,照艾瑞克森的理論來說,若其成功的經驗多過於失敗經驗,則會朝向正向的人格發展;反之則否。因此,對此階段的學童,給予適度的關懷以及鼓勵是必要的。尤其,學童在團體中的學習狀況,有必要讓家長參與及了解,並加親師溝通管道,以避免家長或是教師對於此階段孩童過於嚴格的要求,養成學童自貶自卑的性格,以致不敢面對生活現實的困難。心理学空间 pp:^7F-cC
心理学空间8ZS;O'Y&k.{(?
肆、資料來源
7B/a%k@ N+~*k0|@ v|01. Erik Hombeurger Erikson/羅ㄧ靜、徐煒銘、錢積權譯(1992)。童年與社會。上海:學林出版社。心理学空间:\8V8bA3y
2.張國清(1996)。後佛洛伊德主義。台北:揚智文化。心理学空间SC8r-p5e;Eb/s
3.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心理学空间p eQ!K J*@Eb
4.宋學軍(2006)。一次讀完26本心理學經典。台北:海鴿文化。心理学空间? k:`2NC%s-d S [1L

U(G],C H0q/b0

y4D.o%KCN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童年与社会童年与社会

TAG: Erikson 探究 童年與社會 童性慾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 12 埃里克森 | Erik H Erikson
《12 埃里克森 | Erik H Erikson》
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图式»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