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發展?還是分裂?
作者: 张泠 / 18123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0月04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eyRRG7N

他序
B$J'C(Jc^{/C0
_P$Q*by8@0有機會研究一門學問的歷史與發展是相當有價值的——特別是這門學問持續探索著一個個體的過去。如同英譯者所透露的,這一本專論著作係在六十三年前用德文所寫的。費倫齊和巒克博士兩人是早期精神分析的先驅者,但是到後來在許多方面均背離傳統精神分析的作法。今天,當我們觀察到理論與技術的背離、拓展和修正時,回溯到這些曾參與修正工作的早期工作者,並閱讀他們的著作是相當有用的。不幸地,這些人,無論是過去的或現在的,他們的想法並未被依照臨床的和科學的評量準則,做審慎的評估。因而他們被加上了偏離正軌者、異議者或是更糟糕的標籤,甚至在他們身上施以政治的和人身的攻擊。我們知道,過去或是現在反對佛洛伊德的批評者,利用這點而將這些歸類為對佛洛伊德的控告,卻不去評價這些想法本身的用途,它們對於新觀念的啟蒙刺激,以及對於瞭解人類的價值。心理学空间v.uY_o]V&Q
心理学空间![ u4p}/B7f
作者的這一本短論可被視為他們於1922年精神分析藝術的發展狀態(原序中特別調精神分析的「藝術狀態」〔state of art〕——中譯者註)的一份歷史報告。他們的某些爭論至今仍然存在,例如,精神分析是一門科學或是藝術?某些他們的主張和陳述,在今天看來似乎已經較不具有效性,某些則在本書出版六十年後,依然是相當流行的主題。心理学空间{r2k]R*miNj"K

a {5C"T?:f,L$?%b0時下對佛洛伊德和他的想法,甚至對精神分析本身的爭論和問題,對他們而言是很熟悉的。我們知道,佛洛伊德本身視精神分析為一系列連續但不相同的理論,例如,心靈(mind)如何運作,人格的發展,夢和說溜嘴的意義,社會、宗教和文化因素對內在運作的重要性,和精神分析的治療應用。由此,激發出許多技術和精神病理上的新觀念,如轉移關係(transference)、強迫性的重複(repetition compulsion)、症狀的意義。時下對於精神分析治療如何、或者是否可以治療個案的爭論,這是個新的討論領域。佛洛伊德的主要興趣在於動態的潛意識;而臨床的情境則是他和其他精神分析師理論資料的來源。在某些情況下治療的觀念是不太重要的。這很明顯的不是個案所希望的,且我們知道洞識、仿同、通徹、渲洩(catharsis)——所有精神分析治療的元素——對於特定的個案有著極大的幫助,但這是否便是痊癒和復健,或只是沒有消除基本衝突的新適應,這些仍需要更多的治療過程、成果及後續的研究。
3f!s[-S5C x0
liel [nj2P}0假如我們視精神分析為「人的學問」而非「自然科學」,則時下科學哲學家的爭論,可能就沒有我們採取相反的觀點時那麼重要了。費倫齊和巒克便是處在如此的困境中,而在這本書創作的數十年後,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仍不太清楚。我們可以應用現實測試法(reality testing)——我對科學方法的描述——而不需探討精神分析是否為一門自然科學的問題。佛洛伊德從他本身、他的個案、大哲學家、劇作家、詩人和藝術家發展出他的洞識;他致力追尋以求瞭解人類的經驗。但是佛洛伊德也是一位醫師和研究者,而且他以一個臨床醫師的身分來謀生。這些角色在他的理論發展,扮演著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影響他學生的貢獻。他也是個非凡的作家,由於他偉大的文學天分,他贏得了哥德獎。
(j&B's9h U,@!Q|ZO0心理学空间(O1[4M[i{c"t
本書為一歷史性的著作。在讀這本書時必須抱持這樣的心理。它亦關係到費倫齊和巒克觀察治療過程的技術。無論如何,它和今天的觀念——轉移關係和強迫性的重覆、替代(displacement)、阻抗、解釋、固著等仍有相當的關係。某些人可能反對使用「老舊的術語」或「古老的觀念」,但我們若記得這本專業論文寫作於何時,其中有多少部分一直到現在,仍可能是有用的,用這樣謹慎的態度來閱讀,將會獲益良多。心理学空间'Eq(L#Qd1PV H"V(w9N
心理学空间5].^*OK6j7b
作者寫道:「在任何一場正確的精神分析中,精神分析師扮演個案潛意識裡所有可能的角色;這端視他在適當時機確認出來,而在某些場合在意識上再度利用它。特別重要的是雙親形象的角色——父親和母親——此刻精神分析師經常輪替變換(移情關係與阻抗)。」(中譯本頁80)這一簡單的敘述方式至今仍是有效的,且直接描述到許多人從此闡發的精微細節。費倫齊和巒克亦以一有意義的方式描寫精神分析師的「自戀的反移情關係」(narcissistic countertransference)(中譯本頁80),這顯示一種觀念的察覺,而且時下正深度地探索這些概念。我們相信,這一簡短的專業論文,可使讀者從中學到不僅僅是歷史而已,所以,我們再一次的重新印刷,以饗讀者。
?/r4P.X2?)h$K0心理学空间8^[U/T9Bl4x4c
喬治.波洛克(George H. Pollock),醫學博士,哲學博士心理学空间*CV4FWz,D
心理学空间(dn9A1M2Zqee;ij^
芝加哥精神分析學會主席
*B5w7s0r6ovW0心理学空间.Yv&q+w-zJ+D6gN
1985年2月心理学空间L?n'@2Q)dO
心理学空间 Ri DpJ u(OiD'U
心理学空间{s,Y"K F"y
前言心理学空间B*C"TS&Po&d {2t5I.G{^
【英譯者前言】
:C0FX*x:Hr x1S0
l;_!i5j-y:E`h|0本書翻譯者有幸在這本小冊第一次以德文出版時,即1923年12月,在維也納研究精神分析。巒克和費倫齊是世人公認的佛洛伊德教授最卓越的、最初的追隨者,但是這本《精神分析的發展》吸引了相當特別的注意。兩人除了本身對精神分析的巨大貢獻外,也是技巧相當嫻熟的治療師,本書提供執業中的精神分析師得以瞭解精神分析術的發展,和瞭解兩位最成功的治療師之特殊角度。心理学空间2@%t)H8Ag.Q ^"Oo

v2| sIR @ w0本書創作於1922年夏天,其中某部分因當年9月在柏林舉行的國際精神分析會議時發生的事件而做修改,而於1923年完成。作者對於因歷史因素而導致結構上的不良深致歉意。心理学空间 o S~7Q"A6u)U.m
心理学空间4]lDl3B~Rk
本書的重要部分由費倫齊博士撰寫,具教導作用的章節〈精神分析的情境〉則由巒克撰寫,然後一起修訂。如上述,本書主要是為執業的精神分析師所寫的,也將會吸引相當認真的精神分析的學生。雖然讀者的數目可能因此而受限,對於那些不熟悉德文但依然希望瞭解精神分析術最新發展的支持者,提供一個英文的版本似乎是很重要的。
r3T O(NN8o+p,C,{0心理学空间Nw#E#W9W
卡諾蘭.牛頓(Caroline Newton)心理学空间+^%a!n.~0E5\8[6cr

e&}$s'Nd;q"a dEv0於戴雷斯福特(Daylesford),賓州
+o N6@ B6b8W^Hy}0
!{u,\%S h R$|01924年8月心理学空间x0t YE6ad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精神分析发展逻辑图、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精神分析史
《精神分析史》
鲁奥·蒙卡由:精神分析和后现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