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缘(一)
作者: 刘建鸿 / 5320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9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受前一段看文化心理学的影响,对许多心理学概念感觉有些捉摸不准了,这下又碰到一个耐人寻味的:chance。心理学空间(w'?)k9c lK4nc}
  心理学空间:N9IoSh
  心理学如其他科学一样,主流是研究规律,然而世间事常多偶然,且偶然有时还是决定性的,比如赶不上飞机结果飞机失事逃过一劫、火车上邂逅然后有美丽爱情等等,这些可没规律,至少没有统计学上的规律,可它偏偏很重要,这……多少让心理学有点难堪。
{La![l(v S(Zs#|0  
,}Z8V6K{)|T9}0  然后总有勇敢的站出来。不过没想到勇敢的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班杜拉。我个人大概猜到为什么是他?因为他大学时代在校园里不期而遇遇到一个美丽的护士——后来他的妻子,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姻缘。估计他老琢磨着这个事,而且他太有名了,敢说,说什么大家也不敢不侧耳倾听一下。心理学空间9]9j}jB3J
  
&w%?/yx"_ Av0  他说要把“chance”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这当然是非常有意思的想法,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这个旁门左道外加班杜拉粉丝的注意。心理学空间A+jd*["kJ
  心理学空间 S#a)i*a J&mRn#{v
  其实机会在谚语里从来就不缺少。比如西谚“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中国也多的“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的天时、东风都是"chance"。心理学空间]_%k(oaa
  心理学空间eHa9T I8h
  人际关系的"chance”估计得首推中国。缘,缘!写到这里终于粉墨登场了。什么都是缘啊,“百年修来同船渡”,何况亲密的家人、爱人和朋友呢?记得杨绛回忆见钱钟书的一段,有她家人笑她的脚“已经被月老的红头绳拴上了”。
;Z$V-R6S@0  
+}o+z!m,r2a0  月老妨如西方的丘比特,说的是一种外来的、不由自主的安排力量。不过中国更慈祥更喜气一些,不像丘比特那般调皮(这两种意向还是蛮有意思的,中国的直如长辈的安排,虽然带了些仙气。西方的则是美丽的阿芙罗迪忒/维纳斯,外带一个调皮的儿子丘比特)。心理学空间u R \6lCM
  心理学空间$Th.@4t(B
  中国的缘来自于佛家。引用一段张思嘉、周玉慧的论文:
  佛教的「因緣果報」之說,可能是緣的觀點的主要思想源頭(楊國樞,1982)。因緣果報是佛教世間法的主要教義。從字面上講,「因」是造成每一事物的直接原因;「緣」是協助原因達到某一段落結果的附屬條件,亦即間接的原因。凡屬宇宙一切事物,無論是物質現象亦或精神狀態,無不由因緣所構成。就物質方面來說:必須以蓮子為主因,再加上人工、土壤、養料、日光、空氣以及池塘作為附屬條件,方能發育成長,生出藕、莖、花、葉和次代的蓮子,這些必須的條件,就是助緣。再就精神領域來說,當一個人發生情緒之時,必有誘導其發生情緒的原因,此原因來自於緣想過去、現在、未來的刺激而起(如被毀謗或稱讚),再加上時間、地點與健全的器官組織和內心的注意…等的相互配合,方能產生感覺,再由感覺而達於知覺,此時喜、怒、哀、樂等情緒才會跟著發生。其中刺激是主因,其餘各個條件是助緣。主因和助緣的配合,使物質的型態與精神的反應,得以出現,這便是佛教「因緣」一詞的定義(釋聖德,1989)。
@6M I/z9] D.W+J$Z p P0  佛教因緣的觀點,原來並沒有太多宿命的內涵。在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中,受到儒家及道教天命觀的影響,加上了一些宿命的色彩,再透過彈唱、說書及文學小說的傳導,而形成一般人「緣」的觀念(張瑞芬,1995;翁成龍,1994)。經過世俗化與功利化後,「緣」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一種命定的或前定的人際關係。在一般中國人的觀念裏,緣主要來自冥冥之中的安排,是一隻看不見的萬能之手,撮合了各種長期與短暫的人際關係。

[sk)z8Eq$sI0
HN.sbNKj0  缘的关键地方要当事人把它解释为“缘”。比如男女两人邂逅,一旦觉得是“缘”那就如催化剂一般大大加速了。要觉得就是一普通碰见,那也就普通地散了。心理学空间 rKF-X O
  心理学空间{-~g n]mlaN
  研究"chance"自然有几方面可以探讨,一是客观地来看“chance",比如基因突变发生率有多高这类,一是主观来解释“chance”,这类如“luck","unlucky", 中国“命好命坏”“缘”等等。心理学这方面的研究传统是把它归为“内因”或者“外因”或者纯粹“随机”,显然这些都太简单,难以描述中国的“缘”的“妙不可言”。这类解释对心理学其实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人的想法和行为。还有一类和上面的相关,就是对将来渺然不可知的chance怎么看,其实是提前作应对(proactive coping),是坐等天公作美还是“创造机会也要上”,是西谚说的“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还是中国传统“尽人事,安天命”?其中有种种细微的差别,对行为也有不同的影响。心理学空间}p_D aJ/SjU
  
$x+f Nm br1OS?g0  心理学的研究这里转换成了对“叙事”(narrative)的研究……这个这个……是我下一步的关心重点。

3R.A&w4E3]-H9E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观点采择:儿童发展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心理生活
《心理生活》
擦亮儿童情绪之光——儿童情绪发展的七大法则»

 刘建鸿

邮箱:liujianhong@gmail.com
曾用名:飞之鸿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曾在《心理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译有《儿童心理创伤治疗》、《视读进化心理学》、《情绪:人性的历史》(第二译者)、《叙事治疗》。致力于积极教养的研究、推广与普及。

在这些地方找到我:知乎豆瓣微博
微信号:小鸿积极教养